免费论文网 首页

十个全覆盖作文400

时间:2017-02-16 15:25:1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十个全覆盖征文

为“十个全覆盖”点赞

诺敏镇第二小学张晓菲指导教师姜艳华

“十个全覆盖”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内蒙大地,我们的小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

家乡是鄂伦春旗诺敏镇,近两年来小镇上掀起了“覆盖工程”热潮。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 们赞叹不已!

道路两旁曾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恶臭,一到夏季,我们总要踩着泥

泞小路去上学,晚上走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吃尽了苦头。可是,现在两边安上 了路灯!两旁还栽上了一排排挺拔的小松树,走在整洁平坦的大路上,真是舒服极了! 低矮破旧的草房、土房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崭新的砖房和整 齐的院墙。政府又特意上门为我们家家安上了净水器!

“十个全覆盖”让我们农牧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饮上了放心水;街巷硬化了; 村村通电了;通广播电视了!我们村还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听说还要建文化活动室,便民 连锁超市呢!

老人们也有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

看!我们的校舍,还新盖了一栋教学楼呢!“十个全覆盖”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的生 活越来越好。

大街,小巷的人们个个笑逐颜开,爷爷奶奶们更是喜上眉梢。党和国家惠民政策深入 人心,我们怎能不为“十个全覆盖”点赞?

2015年10月25日

篇二: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征文

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征文

【篇一】家乡新变化征文

祖国一天天的壮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如今,时隔4年没回家乡的我在暑假期间回到故乡,而家乡的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

以前泥泞的土路,现在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以前摇摇欲坠的土房子,现在家家户户变成了旷阔舒适的大平房;以前连一个像样的小学也么没有,如今,偶尔在乡村小学旁还能闻到书香的气息,还能听到孩子们的欢笑!看到这一幕幕,我惊讶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时,爷爷笑了两声,开心的告诉我:"是啊,乡村变化真的太大了,你瞧,前年咱村全家全户只有30台彩电,今年,不仅每户都有了彩电,有得还买了汽车和电脑呢,村民们真是越来越富了,生活也越来越好好了呢!"正高兴着,迎面来了个黄婆婆,她骑着摩托车,脸上挂满了金秋的喜悦,乐呵呵的对我们说:"呦,妞儿回来了,几年不见,都长成大姑娘了!""呵呵,是呢,婆婆,您上哪里去啊?"我也笑着对婆婆说。"我啊,刚才城里回来,卖了点蔬菜,这不挣了500多元呢!"婆婆听了我的话,仿佛更高兴了。"哈哈,还真是恭喜您喽,又创收啦!"爷爷也笑着说。"哪里哪里,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你们好好玩!"婆婆冲我们挥挥手,骑着摩托车走了。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征文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征文。看见婆婆这么高兴,我更加确认了家乡变化有多么大。

其实,家乡的变化之所以这么大,都是因为有着党的帮助和关怀,我坚信,明年再次回到家乡时,她变化更令人兴奋!

【篇二】家乡新变化征文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情!家乡的山水滋养了我们,家乡的亲人哺育了我们,家乡的文化熏陶了我们,家乡,在我们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记。新中国成立了60周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家乡与祖国同步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福清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

福清是个美丽富饶的沿海城市,也是个地地道道的侨乡。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征文文章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征文出自,此链接!。这改革开放60周年以来,福清从一个"土包子"乡村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城市。这点点滴滴的改变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过,不知不觉中,福清就变成了我们天天脚底下踩着的眼前这片热闹的城市了。作文

从前,我们住的都是用稻草盖的房子,风一吹就摇摇欲坠,雨一下家里就湿漉漉的,屋顶直漏水;现在不同了,一幢幢别墅拔地而起,一层层套房叠在一起,不用说刮风下雨,有的还能防5级地震呢。

以前,街上全是坑坑哇哇的黄土地,骑着自行车还抖个不停,走路还得小心点,一不小心踩着哪个洞,把脚扭了可不好;现在的大街上全是平坦的水泥路,四轮车也稳稳地在上面行驶,走路穿着高跟鞋也不怎么容易扭伤脚了。作文

以前大家每顿饭吃得都不怎么饱,还经常有了上顿没了下顿,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现在,我们不但顿顿有肉,还有人挑食,什么都不想吃,专门吃一些对身体有害的食品。

以前大家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缝制,冬天手脚都冻得通红,衣服穿得也是有数不清的补丁,太小了也得穿在身上;而现在大家每个人都有漂亮的衣服,花花绿绿,十分漂亮,有许多人都是衣服一坏就扔掉,太小了也马上扔掉,连我看了都觉得可惜。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征文征文-主题征文。

以前人家结婚只要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就是最体面的婚礼了;而现在结婚要有房.有车.家具齐全,还要有台电脑,没有这些,还没人想跟你结婚了......

现在跟以前一比,我们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竟然还无理取闹地说我们的命太苦了,还要这要那的。福清的新变化太多太多,我们聊上三天三夜也聊不完。我们现在也要好好读书,将来也要为建设福清和祖国出一份力。

篇三:《内蒙古日报》“十个全覆盖”系列评论员文章

民心工程:对农牧民期盼的强力回应

——一论“十个全覆盖”绘就农村牧区新画卷

1《内蒙古日报》(2015年10月8日) 01版 本报评论员

中国有句古训:“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衡量一项工程是不是民心工程,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顺应群众的意愿,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百姓就会真正受益,党群干群关系就能进一步密切。反之,不仅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会损害群众利益。

农村牧区发展,关乎成千上万农牧民的幸福。我区地域辽阔、村落规模较小、农牧户居住分散,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普及难度大。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许多农牧民长期以来的梦想。在农村牧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涉及农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农牧民利益和诉求的集中体现,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很强的针对性。这是执政为民理念在我区的生动实践,是对新时期农牧民期盼的强力回应。

我们欣喜地看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农牧民获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崭新画卷。广大农牧民切身感受到自治区党委支持农村牧区发展、倾力改善民生的决心和诚意,极大地凝聚了民心,坚定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党员干部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实打实为群众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随着工程的深入推进,广大干部的理念思路发生变革,服务群众的意识明显提升、思路愈发清晰、工作更加有力。越来越多的干部把发展目光聚焦到农牧业,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牧区,把全部的心思花在农牧民身上;越来越多的资本、人才、政策向农村牧区集中,广大农牧民开始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绽放有了更加厚实的土壤。民心工程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工程。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一切美好都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农牧民自己的工程,要靠千万农牧民的积极参与、不懈努力。工程实施以来,各地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思路由群众酝酿,办法由群众提出,成效由群众评判。广大农牧民全程参与工程实施,成为工程建设的主体、管理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形成了万众一心的大合唱。这是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一笔宝贵财富,为我们深入推进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农牧民的参与热情,基层群众的创造活力就会充分迸发,共建共享一个有活力、有希望的故乡就有了更强劲的动力。

“冷暖民生频问计,医食病老挂心怀。千村万户全覆盖,旧貌新颜谢党来。”这首诗出自一位农牧民之手,生动记录了乡村百姓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对党和政府的感激

之心。这也再次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行百里者半九十。“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建设任务还很繁重。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积极作为、尽力而为,我们必将打赢这场旨在改变农村牧区落后面貌、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的大会战。

民生工程:补齐发展短板的有力抓手

——二论“十个全覆盖”绘就农村牧区新画卷

1《内蒙古日报》(2015年10月9日) 01版 本报评论员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站。

民生,就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日常基本需求,即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依??这些都决定着老百姓的生活是否幸福。长期以来,因为历史欠账的原因,我区广大农村牧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有短板存在。这些短板不仅让农牧民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制约了农村牧区的发展,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必须搬开的“绊脚石”。

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将触角延伸到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细微之处,桩桩件件关注民生,旨在补齐发展短板,夯实民生之基。如今,这些细微改变开始汇聚,“十个全覆盖”已然成为了一个能为千万农牧民幸福撑腰的民生工程。

“十个全覆盖”补齐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近年来,虽然农村牧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是还有一些农牧民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井水,用的是蜡烛,走的是泥土路??生活质量大受影响。随着“十个全覆盖”的实施,农牧民住上了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用上了常电,还看上了卫星电视,幸福生活的梦想已然照进了现实。

“十个全覆盖”补齐了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的短板。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农村牧区就医、入学、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农牧民不仅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孩子就近入学”等愿望,过去农闲时打麻将、蹲墙根晒太阳的消闲方式,也变成了活动广场跳跳舞、草原书屋学技术、互联网上找门路??“十个全覆盖”不仅让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消弭,也改变着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了农牧民的精神世界。

“十个全覆盖”补齐了农村牧区社会保障的短板。过去都说农牧民有两怕,一怕病,小病拖着看,大病不敢看;二怕老,担心老了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然而,我区“十个全覆盖”中的农村牧区常驻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却让广大农牧民告别了“小病忍、大病哭”的窘迫,基本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十个全覆盖”是我区成立以来对农村牧区投入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妙就妙在一个“全”字上。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在“全”字上用心思、下功夫,确保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全面推进,一样都不能缺;农区、牧区、林区、垦区的嘎查村都要全面建设,一个都不能少;农民、牧民以及林区垦区的职工都要全面覆盖,一户都不能落下。要真正把“十个全覆盖”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民生工程,为我区的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发展工程:让农村牧区跟上现代化步伐

——三论“十个全覆盖”绘就农村牧区新画卷

1《内蒙古日报》(2015年10月10日) 01版 “村村通电家家亮,家用电器都用上,杀猪宰羊有冰箱,冻上??”这首名为《十个全覆盖就是好》的三句半里,洋溢着农牧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喜悦之情。农村牧区的美,在于人,在于山水,也在于发展的平衡与活力。可以说,没有农牧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牧区繁荣富强,没有农牧民安居乐业,现代化内蒙古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实践证明,“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解决了农牧民行路难、就医难、吃水难等问题,也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推动了现代农牧业发展提速,让农牧民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为农村牧区长远发展蓄积了力量,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工程。

我区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畜牧业强区,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意义重大。“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使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牧区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采取了更加具体有效的措施,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惯性得到极大扭转。各地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三农三牧”工作的有力抓手,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办法,进一步激发了农牧业的发展活力、农村牧区的要素潜能和农牧民的创业热情。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小规模生产与农牧业现代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牧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各地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牢固树立产业主导理念,培育形成一大批有特色、有市场、有前景的富民产业,为农村牧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新型农

牧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个全覆盖”工程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富余劳动力正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一个有产业支撑的美丽村庄,注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兴旺起来。

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说过,“城市和乡村各有优点和相应的缺点,而城乡一体化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使农村牧区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享受到社会保障的阳光。这种变化,让我们看到了缩小城乡差距的可能性,找到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牧民就地城镇化的一次有益探索。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一幅城市繁荣、乡村美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好图景终将变为现实。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区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牧区,大多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医疗、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导致农畜产品卖难、农牧业生产受限、农牧民就医就学成本增加,给农牧民脱贫致富带来极大困难。扶贫攻坚搭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顺风车,制约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瓶颈迎刃而解,贫困农牧户脱贫致富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农村牧区发展永远在路上。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农村牧区发展提速,让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腰包鼓起来,“十个全覆盖”工程就会真正成为农牧民的“幸福全覆盖”。

本报评论员

强基固本工程:行久致远的务实之举

——四论“十个全覆盖”绘就农村牧区新画卷

1《内蒙古日报》(2015年10月11日) 01版 本报评论员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古语也有“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的名言警句。可见,无论什么时候,“基础”与“根本”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强基固本,方能行久致远。

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农牧业兴则百业兴,农牧业稳则全局稳,而“十个全覆盖”工程桩桩件件都与农牧民和农村牧区有关,无疑是一项强基固本工程,对我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这项工程既是培养和锻炼党员干部的“大平台”,也是考察和检验党员干部的“大考场”。工程实施以来,全区广大

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敢于作为、善于作为,他们坐在炕头和群众谈心,蹲在田间了解群众诉求,说群众想听的话,做群众盼做的事,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随着工程的深入实施不断加强。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举措。民族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解决好了少数民族群众和地区的发展问题,就抓住了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核心。“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广大农牧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无疑为全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奠定了坚强的民意基础。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无论做什么工作,平安稳定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没有了稳定,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十个全覆盖”是我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不仅让农村牧区和城市的差距缩小了,公共服务均等了,社会矛盾减少了,还让农牧民安居乐业了,农村牧区和谐稳定了。而这些,将为我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重要支撑。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之举。工程推进过程中,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把群众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心坎上,体察民情、体味民苦,每一项工程的实施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还不断扩大群众参与面,广大群众既是工程受益的主体,也成为工程建设和推进的主体,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一棵树,不可能一夜之间将根系深入大地;一间房,也不可能一夕之间就建起坚实的地基。“十个全覆盖”这项强基固本的工程也一样,一步到位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它需要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来打基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来抓落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我区发展铸就最坚实的根基。

乡风改变工程:涵养和释放乡村文明之美

——五论“十个全覆盖”绘就农村牧区新画卷

1《内蒙古日报》(2015年10月12日) 01版 电通了、路平了、水净了,“十个全覆盖”工程照亮了农牧民的生活道路。但是如果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差、文化娱乐少、文明意识淡、邻里纠纷多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农牧民的精神面貌不能真正改变,这幅新画卷所展示的成果,也将难以长期保持下去。

那广袤的乡土,有无数赤子的乡愁。淳朴的乡风,是记住乡愁、留住乡情的重要元


十个全覆盖作文400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21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