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新农村新面貌新风尚

时间:2017-02-16 06:53:5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农村学校如何打破宣传文化工作的瓶颈

农村学校如何打破宣传文化工作的瓶颈

思想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宣传文化工作摆到了突出位置,它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农村学校立足于农村,传统上以教书育人为单一责任,制约和局限了农村学校的宣传功能这一重要的职任。作为宣传文化的重要阵地,应担负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好文化建设、精神培育、弘扬正气等更重要的责任。然而,当前的农村学校忽略了这一功能,那么制约农村学校宣传文化工作的瓶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因素:

1、 学校过度注重教育教学发展,忽视学校在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文化工作地位。农村学校本来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敏感、最有活力的因素;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应集中体现在学校之上。这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形势是二者之间孤立的。

2、 学校的信息渠道狭窄,与外界的联系小,使得宣传文化工作难度大。就工作性质而言,学校与其它部门相对比较封闭,很难从外界及时获取新的宣传文化信息。

3、 当地政府不能够把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的富有鼓舞人心的社会信息及时传达到学校,让学校发挥出比其它部门更重要更独到的优势。使得一生带动一家庭,一家庭带动一村庄,一村庄带动一社区,一社区带动整个乡镇的信息网络失去作用。

4、 当地政府与教育部门的不重视。一方抓经济,一方抓教育,形成了一种各扫门前雪的孤立格局。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格局呢?

1、 学校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和功能。充分挖掘自身的功能职责,既要强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功能,又要积极挖掘自身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面的潜力。做到两条腿脚走路。

2、 放手发动师生走进村庄,走进社区,走进农民。充分让他们体验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新成果,新风尚。了解农村的文化前景,文化需求。积极为农村文化发展出点子,想方子,找路子。切实为提高当地农民的文明指数献计献策,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贡献力量。

3、 完善“一生带一家,一家带一村,一村带一社区,一社区带全镇”的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当地政府对于村庄、社区的文化建设的新做法,新形式,新风尚,及时地向当地各中小学校进行通报,并汇集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辐射到每位家长,从而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力量。

4、经济与文化应是社会发展的双仞剑。只搞经济的偏面发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缺失了文化的经济发展,势必是一种近视行为,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有更高的文化需求,文化发展也一定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篇二: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吕志勇

风尚是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风尚有新旧之分,旧风尚已经在社会上普遍流行,但旧风尚有许多糟粕和不合时宜之处,必须以新风尚取而代之。新风尚要通过宣传、倡导,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认同,从而推而广之,流行于社会,所以新风尚现在不一定在社会上普遍流行,但将来必然要在社会上普遍流行。倡导新风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倡导新风尚,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乡风文明”。

一、倡导婚育文明新风尚

婚育文明包括结婚文明和生育文明。在结婚方面,过去农村有许多不好的风气和习惯。一是早婚。认为早结婚、早生子、早享福,所以农村许多还没有到婚龄的青年男女不经民政部门登记就过起了夫妻生活。二是喜欢大操大办。女方家里要办丰盛的嫁妆,嫁妆越丰富,女方和女方家里越有脸面。男方不仅要准备好结婚用的新房和家具,更要大操大办结婚酒宴,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全部请来,热热闹闹地喜庆一番。如果家财丰厚,结婚多花点钱,把婚礼搞得热闹一点、体面一点,也未尝不可,但往往是有些家财并不丰厚或家财尚紧缺的人,也东施效颦,打肿脸充胖子,有的甚至借贷款办婚宴,叫做“人生能有几回婚,何不潇洒走一回”,往往是一场婚宴,不仅花光家里所有积存,还债台高垒。有的为筹集结婚款,还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触犯刑律,“未进洞房先入牢房”。为了革除结婚方面

不好的风气和习惯,提倡结婚文明。一是提倡晚婚。凡符合晚婚条件的,要在生育指标的安排、责任田的分包等方面给予优先。二是反对不顾财力的大操大办。结婚以民政部门的登记为准,至于举办何种形式的婚礼,视具体情况而定,几对青年男女同一时期结婚,可举办集体婚礼,也可采取旅游结婚的形式,利用婚假,到名山大川、旅游胜地观光一番,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使婚假过得既愉快又有意义,何乐而不为呢?在生育方面,过去农村也有许多不好的风气和习惯。一是多子多福观念。认为有人就有世界,所以农村有些家庭不惜倾家荡产也要生二胎、三胎甚至多胎。二是重男轻女思想。认为女养下来是别家的人,不能传种接代,所以不生儿子绝不罢休。为了革除生育方面的不良风气和习惯,提倡生育文明。一是要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二是生男生女都一样,男女平等。破除女孩不能传种接代的思想,女孩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对那些人为地鉴定胎儿性别,弱弃女婴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二、倡导殡葬文明新风尚

在殡葬方面,过去农村也有许多不好的风气和习惯。一是基本上实行棺葬,打造一口棺材,需耗木材0.8m,棺葬一处需占地2 m,我国农村约8亿人口,每年按1%的人口自然死亡率,死亡人口800万,需耗棺木640万m,棺葬占地1600万m。这是一笔多大的资源浪费。二是葬礼过程封建迷信色彩较浓。要请和尚、师公做道场,请唱歌师唱夜歌,请风水先生择墓地,还要烧香、烧纸钱等,这方面要耗费不少的钱财。三是大操大办葬事。把葬事办得像喜事一样热热闹闹,农村办葬事最少不能低于1万元开支,多者要花几万元。为了革除殡葬方面不好的风气和习惯,提倡殡葬文明。一是提倡火葬。火葬耗木材少、占地少,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资源。二是一切带有封建迷信色3223

彩的活动都要废止。人死了,开个追悼会表示悼念就行了,搞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既耗费钱财,又无实际意义,纯属多余。三是勤俭节约办葬事。提倡葬事从简,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要引导村民把钱投入到生产建设上。

三、倡导生态文明新风尚

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及其恶劣,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地下资源过度开采,特别是对地下一些不可再生的矿藏资源实行掠夺式开采,如我市某乡镇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曾经一个时期,小煤窑遍地开花,挖得山上、地下到处千孔百疮。山上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该垦复的没垦复,如一些油茶林,山上茅草丛生,影响了油茶林的正常生长,致使油茶产量逐年递减。该绿化的没绿化,如一些紫色页岩地带,仍然是荒山秃岭。耕地资源荒废严重,农村一些家庭全家出外打工,承包的责任田土无人耕作,任意废弃。二是农村居住环境差。房屋乱建,垃圾乱倒,污泥遍地,路障丛丛,人禽混杂,饮水不卫生、不安全。根据农村生态环境恶劣的现状,必须大力倡导生态文明。一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一些地下矿藏资源要合理开采利用,切不可挪用未来资源,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从而剥夺和侵吞后代人应有的份额,危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对一些山上资源要综合开发利用,该垦复的要垦复,该绿化的要绿化,使山山变银行。对一些耕地资源要合理安排调整,切不可废弃。二是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要树立科学的建房观念,按照村庄整体规划建房,突出生态保护、突出节能节地、突出地区特色、突出民族风格,切实改变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无序现象。同时要搞好“三清五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改厨、改栏,大力推行沼气池建设,要把沼气作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突破口来抓,提

倡家家户户建沼气池,建沼气池不仅解决了农户的能源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废物、废水、废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情,要抓紧时间,积极组织推广。通过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农村做到屋里屋外干干净净,家家户户健健康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四、倡导休闲文明新风尚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休闲时间相对多了,叫做“一年十二月,三个月作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三个月游闲”农村在休闲方面有个不好的风气和习惯,就是好“赌”,“赌”文化在农村已形成一定的势头,如果不好好整治,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农村的“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买地下六合彩。虽然政府已组织力量多次进行打击,但地下六合彩活动仍屡禁不止。二是打牌赌博。现在农村打牌赌博成风,有钱的大赌,无钱的小赌,不分男女老幼,都参与其中并乐此不疲,打牌赌博已成为农村休闲的主要方式。根据农村休闲方面存在的不良风气和习惯,必须大力倡导休闲文明。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地下六合彩活动的打击力度。对从事地下六合彩活动的大、小庄家,不仅经济上要重罚,而且还可实行拘役、管制、劳动教育等刑事处罚。二是正确引导农民从事健康的休闲活动。要积极发展乡村公益事业,大力兴建好农村的文化、体育、娱乐等农家活动中心,培植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学艺术,如秧歌、快板、渔鼓、皮影戏等,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不断邀请城市文艺工作者下乡开展送文化、送戏剧下乡活动,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同时也可请农民进城参观城市新貌,观看文艺演出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只有业余文化生活丰富了,才能使村民戒除打牌赌博的劣习。

五、倡导消费文明新风尚

过去农村在消费方面也有许多不良的风气和习惯。一是节日喜庆过度消费。农村在传统节日、红白喜事方面喜欢大操大办。二是平时抑制性消费。农村人有勤俭节约的习惯,平时捆着肚子过日子,有余钱剩米也舍不得用,慢慢积存,用于家庭大的建设。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短缺,社会产品不十分丰富,农村在消费宣传上灌输的是抑制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加之农村社会治安秩序差,农民普遍存在着怕露富的思想,致使有的地方少数农户有钱也不敢购买中高档商品,同时农村的信贷消费也没有启动起来。为了消除农村在消费方面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习惯,提倡消费文明。一是节日喜庆消费和平时消费要一个样。节日喜庆没有必要搞过度消费,要反对不顾家庭财力的大操大办。二是调整消费政策,改抑制消费为鼓励消费。过去抑制性消费政策是经济短缺时代为防止过度膨胀的消费需求而制定的,这在社会产品紧张时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在社会产品极其丰富的今天,仍实行这样的政策就起了反作用。因此要改革抑制性消费政策,采取鼓励性消费政策,以鼓励农民多购买生产、生活用品,从而拉动整个社会内需,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如农民添臵大、中型农机具,国家可给予适当的补贴,以鼓励购买。三要提倡适度的超前消费。主要是要加强农村信贷消费力度,开展农户住房建设,家用电器特别是农机具购买的信贷消费业务,直接启动消费。为了确保银信部门的贷款回收,可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和农户贷款担保机构,并设立担保基金。适度的超前消费,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系湖南省常宁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2009年4月14日

篇三:树立新风尚 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

树立新风尚 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 ——浅谈如何在新形势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金繁丰

2006年3月11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中共广东省委结合当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明确提出以?培育新农民、营造新环境、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形成新机制?的要求,扎实推进有广东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不仅关乎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更惠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郁南县作为粤西山区县,必须立足本地实际,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引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一、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为立足点,繁荣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多地重视农村、关注农民、支持农业,推动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新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第一位。郁南是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云浮市的平均水平,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靠发展。我们要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为立足点,围绕当前县委提出?实施‘东渐西联、北优南拓’战略措施,打造‘百里经济走廊’,做好‘富民强镇兴县’文章?的工作思路,树立?全县上下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全面落实好?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积极支持好、理解好、配合好县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兴县?战略,不断增强全县的综合实力,用发展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我们要围绕?突出生态、体现和谐,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建管并重、体现实效?的思路,建立?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创建机制,以生态文明村为载体,实施好?千村行动?工程,用5年时间将全县所有自然村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村;要重规划、重建设、重教育,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推进、教育持之以恒;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村一策、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建设现状,充分考虑当地的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破坏自然生态,不破坏建设现状,不加重农民负担,不增加乡村负债;要注重发展规划,注重完善功能,注重帮助落后村、贫困村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注重在农村推广使

用沼气;要通过落实好?五改五通?和?五个进村入户?措施,即改水、改电、改厕、改灶、改造住房和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讯,以及政策宣传进村入户,科技扶持进村入户,道德教育进村入户,先进文化进村入户,计生工作进村入户,按照?生产标准化、生活现代化、环境田园化、管理民主化、建设规划化?的要求,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规范农村民主管理。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注重实施依法治县战略,积极实施市推行的?活力民主、阳光村务?活动,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理顺农村干部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增强村民自治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形成广大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社会维稳工作。只有稳定的环境,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加快发展。要用一颗爱心服务人民群众,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绝不让我们的群众挨冻挨饿;要用热的心肠做好信访工作,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经常性地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用有效措施预防并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要用铁的手腕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开展群防群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确保农村长治久安。

二、以树立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着力点,培育新型农民,

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以树立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着力点,培育新型农民,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培育“带头发展、带头致富”的新型农民。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增强自力更生意识,通过发展家庭经济、特色经济、区域经济和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拓宽增收渠道,建立长效增收机制,培育?带头发展,带头致富?的新型农民,真正成为富裕新农村的中流砥柱。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增强竞争发展意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变谋出路?上,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和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身就业本领和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能力;善于吸收和运用新观念、新技术,学习他人之长,提高自身参与市场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能力;敢于各种实践和自主创新,发挥自身之长,提高创新和发展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领头雁。

培育“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新型农民。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增强和谐意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规范自己的言行,倡导勤俭

持家、邻里和睦、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培育?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新型农民,真正成为?树文明新风尚,建和谐新农村?的推动者。

培育“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新型农民。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自主建设和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积极投身到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潮中去,为家乡发展献计,为家乡建设出力,为家乡形象争光,培育?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新型农民,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者。

三、以实践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落脚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进步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风格,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群众观点,这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新的内涵。

我们要结合当前先进性教育活动、?三个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创建?和谐云浮好班子?、创建?依法、为民、履职、尽责?好机关等活动的开展,增强宗旨意识,以实践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落脚点,心里真正想着群众,一切真正为了群众,实惠真正给予群众,通过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下大力气


新农村新面貌新风尚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16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