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

时间:2017-02-16 06:41:2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第11课时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总第11课时)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学会一些劳动技能。

2、在活动中学会合理分工,学会合作,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童眼看世界

1、师:你知道什么是公益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公益活

动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

2、课件出示一些公益活动图片。

师问:你参加过这样的公益劳动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公益活动是直接服务于公益事业,不取报酬的劳动,如:参加植树活动,帮助军烈属和残疾人等。

二、快乐实践园 活动一 认识公益劳动

课件出示:要求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认为哪些是公益劳动。 义务劳动——植树、 清除“牛皮癣”(清除街头宣传橱窗小广告)

到公共场所保洁、檫除小区里的污、打扫公共卫生 教师:你参加过哪些公益劳动?你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社区公益劳动 课件出示一些社区公益劳动。

如:敬老院里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校园劳动等。 活动三 义务植树

教师: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的公益事业,参加义务植树能够为保护环境贡献一 份力量。

教师对植树方法进行指导。

方法提示:

1种植小树苗,树坑要比根盘大一些深一些。

2埋树时要尽量将树竖起来,然后缓缓回填土,尽量不要伤根。 3、回填土略超过原来埋树痕迹。土回填完可轻轻用脚踏实,防止树歪倒,但不 能过于坚实。

4、树苗栽好后,水必须浇透。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公益劳动。 活动要求:

1、从简单的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劳动中注意安全并完成下表。 公益活动记录表:

篇二:社会实践教案

第1课 分类捡拾垃圾

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及出行安全常识,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 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活动准备:

1、教师找寻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2、学生收集垃圾分类知识并准备收集垃圾的工具。

活动过程:

1、老师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后,学生补充后强调出行安全,全体出发。

2、到达目的地后,教师强调安全意识,划分活动范围,以小组为单位,分片活动。

3、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在划片范围内开始活动,分类捡拾垃圾??

4、活动结束,各小组长?清点人数,带着捡拾垃圾离开活动地点。

5、回到学校分组交流感受,集中分享收获,教师总结后,每人写一篇感受。

相关资料: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

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

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

废纸: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

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

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如果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

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房垃圾:

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

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垃圾。参与环保举手之劳,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吧。

分类垃圾桶:

绿色的是投放可回收垃圾的,黄色的为不可回收垃圾,红色的投放有毒有害垃圾 。的合成产生;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更快实行废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的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金属以及废旧家电

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以减少垃圾的处置量。

同时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垃圾通过分类后便于对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如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需把垃圾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不可燃垃圾进行综合利用或填埋;采用堆肥法处理垃圾,则需把垃圾分为有机和无机垃圾。对有机垃圾实行堆肥发酵处理,制成农田或绿化用肥,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另外,对其中的有毒有害垃圾需单独处置。

为什么不可燃物和有毒有害垃圾不宜进入焚烧炉?

玻璃、金属、建筑垃圾等不可燃物进入焚烧炉的主要危害主要有三点:

一、不可燃物使垃圾的热值降低、使垃圾焚烧时炉膛的温度过低,从而达不到焚烧处理的无害化要求;二、玻璃、金属等在焚烧时会在高温下熔化并粘结炉排,引发机械故障,使焚烧炉无法正常运行;三、某些条件下,铜、铁、镍等金属离子会成为焚烧炉中的催化物,促使危险化合物二恶英的合成产生;

废电池、防腐剂、杀虫剂、金属线路板、灯管、墨盒等含有许多重金属物质的垃圾高温焚烧后,在灰渣和烟气会产生大量重金属离子中,从而加剧灰渣和烟气的处理难度,对环境和暴露人群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在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前,要把其中的不可燃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分拣出来。

第2课 孝 顺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敬、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2.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科技的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建构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孝顺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如今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几口人都围着他(她)转。有些孩子因为家长过度溺爱而变得飞扬跋扈,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为了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知恩、感恩、抱恩的下一代,我们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孝顺”实践活动。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

1.目的: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写观察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滴。

2.时间: 1——2周

3.过程:

(1)组织学生观看碟片《妈妈再爱我一次》。

(2)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3)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同时写观察日记。

4.实施方案: (1)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碟片《妈妈再爱我一次》 (2)请学生谈观后感 (3)阅读有关“孝顺”的故事,了解“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

5.写观察日记,记下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可按时间顺序来表达,按观察的经过来表达,也可以重点介绍访问的经过??

(二)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

1.目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写体验日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时间: 3——4周

3.过程:

(1)通过“护气球”、“负重”等方式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

(2)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

(3)写体验日记。(师随时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4.实施方案:

(1)学生随身携带一个鼓鼓的气球一周,并小心保护,不能损坏。

(2)一周结束后,交流心得。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

(3)以活动小组为单位拟订“本周我当家”活动计划。

(4)各小组组长宣读计划。

(5)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并确定计划。

(6)各小组按计划开始实践体验。

(7)教师随时关注各组学生实践中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写体验日记。并随时提供点拨帮助。

(8)家长对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评价,小组交流活动情况,并进行小组评价。交流体验日记,相互学习写作方法

(9)教师概括、总结本次活动。

(三)第三阶段:回报父母的爱

1.目的: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去回报父母,同时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回报父母。学习用语文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时间: 5——6周

3.过程:

(1)学生准备写给父母的信,及礼物。

(2)邀请部分家长参与班会活动。

(3)班会上学生朗诵诗歌《父母的爱》

(4)展示写给父母的信。

(5)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4.实施方案:

(1)给父母写封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2)我知道(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等,并记在小本上)。

(3)精心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一份礼物(可以是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等)。

(4)开展班队活动(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

篇三:劳技实践课教学设计

劳技课教学设计

水果拼盘

【课型】操作技能课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发展学生主动获得知识,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发展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在《水果拼盘——群因荟萃》这堂课中,我精心设计了欣赏、激趣、探究、交流、制作、评价等这些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想象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知道食用水果前要清洗。

2、初步掌握水果拼盘的造型艺术及水果的合理搭配。

3、初步学会切水果的方法,同时注意操作安全。

4、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水果拼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水果拼盘的造型艺术。

【教法、学法】

情境激励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展示评价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盘子、水果刀、各种洗净的水果、果酱作料、一次性

手套、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歌曲《水果王》。

师:看一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来到“水果乐园”,这里是水果拼凑大世界。我们都知道水果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今天我们就学习用这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制作“水果拼盘”。

3.揭课题:水果拼盘——群因荟萃。(板书)

二、欣赏作品、注意观察

1、介绍什么是水果拼盘。

2、出示课件:欣赏造型美观的水果拼盘图片,学生观察注意水果拼盘的“选料、造型、色彩搭配”等。

3.过渡语:这些水果拼盘漂亮吗?你想学习它是如何制作的吗?)

4.再通过实物展示,探究制作方法。

师:(1)、这个果盘的“造型”是什么?(名称与理念)

(2)、选取了哪些水果“材料”?

(3)、水果都切成了哪些“形状”?

(4)、老师是怎样进行“拼摆”的

5.讨论:

说出水果的制作步骤及各种水果的不同切法,并明确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制作过程)

6.过渡语:在掌握了制作水果拼盘的方法后,我们来进行一场展示我们实力的竞技大比拼好不好?

三、合作学习,大胆创新

1、教师出示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1)色彩搭配合理。

(2)造型力求新颖别致。

(3)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作必要的介绍。

2、再次展示课件,看看别人设计和制作的水果拼盘。

(请你也来设计一个有主题的“水果拼盘”方案吧。)

3、出示方案表,小组讨论交流填写。

4、设计指导:1)、确定主题;2)、制作步骤;3)、设计草图;

5、各小组动手,相互合作制作水果拼盘。(播放轻音乐,激发创作灵感,教师巡视指导、共同参与)

四、汇报交流、评选优秀作品

1、各小组选派一生上台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2、评选出优秀作品。

3、给学生作品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 “最佳美味奖”, 给予鼓励。

五、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又学会了一样本领,从中我们一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当然,结果不重要,因为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叫好!谢谢同学们与老师一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刻。

六、教师发出倡议

1、倡议回家后为父母献上自己设计的一份水果拼盘。

2.请把自己的劳动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水果拼盘——群因荟萃 材料:各种洗干净的水果、果酱作料等 工具:盘子、水果刀、一次性手套等。 步骤:构思—备料—清洗—去皮—切果—拼摆

【反思】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新型劳动者,都具有

重要意义。在劳动与技术课教学中,如何更新教育理念,变换教学手段,上好这门技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谈一谈自己教学后的感受和体会:

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及动手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机制,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及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求知欲望。劳动课与其他基础课的最大不同点是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在劳技课上学生一般都表现出更强的新奇感,更高的兴奋度,这为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研究发明提供了主观条件,学生在劳技课上眼可观、耳可闻、手可以触摸,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材料、器皿和操作过程。

二.采用合作学习形式,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本,组织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如在教学《水果拼盘》一课时,老师看到同学们只顾摆拼盘了,而收尾工作做的不好,就说:“你们看,厨房让你们弄得多乱啊,妈妈在家做完饭是怎样把厨房收拾干净的呢?”这一提醒,各组都又动起来了,有刷菜板的、有擦桌子的,不一会儿桌面上就干净整齐了。各组把做好的冷拼都拿到讲台上,展示给大家,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评说,最后由学生们自己选出拼图最好、颜色搭配最漂亮的拼盘,拿给大家品尝。

三.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上好劳动技术课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包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大量的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说明,一切创造性实践,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性实践的翅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为此在劳动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一些作品以及学生情感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当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表象和感性知识后,想象力就自然得到发展。

四.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

实践是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劳动技术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动作的结果。为了掌握某一技能,进行反复操作练习,是掌握、改进操作技能和形成技能的基本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理解,逐步做到操作连贯、协调,直至熟练。

总之,劳动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要不断发掘教育资源,认真实践,及时总结。这样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永远是教育的宗旨。多为学生提供实现自主学习的条件,创造实现自我的价值,品尝成功体验的机会,相信我们的劳动技术课堂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098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