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试卷分析语文200

时间:2017-02-15 15:07:3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语文-柏丽-自治区第一次适应性检测乌苏一中试卷分析

自治区第一次适应性检测乌苏市第一中学

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检测整体分析——柏莉

试卷结构由“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构成,全卷共 18 道小题,总分 150 分。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本次考试试卷的难度值0.63,中等稍难。

(一)、我校最高分121分,均分91.92分(理)、85.73分(文)。其中理科考生标准差为11.51,少于文科的15.38,理科考生得分中数值最多的是94,文科考生最多的是95,这反映出我校理科考生整体素质高于文科考生,文科考生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理科考

生 文科考

7.66 生

表二:主观题得分

理科考

82.29

生 文科考

78.08 生

(二)、知识模块分析:

表一:乌苏一中理科生知识模块得分情况:

表二:乌苏一中文科生知识模块得分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校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较弱,应该作为下一段复习的重点。文本阅读训练要有针对性。

此外,文科生更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尤其要注重回归课本基础知识。

(三)、知识点与能力分析: 表一:我校得分最低的知识点

,不见整体文意。同时,文言文阅读较差。

表二:乌苏一中与全区平均水平能力对比:

1、理科生

2、文科生

相对较差的学科能力是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这也是学生阅读较差的根源。 在后期的复习中,教师课堂上讲解要侧重于文本的解读,同时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训练,千万不能就答案讲答案,陷入题海怪圈。

(四)、试卷整体反思: 1.阅读题:学生阅读粗略,草率答题;思路混乱,回答问题不能做到分条 陈述的现象较普遍。论述类文章阅读,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章中的观点态度能力较低,失分严重,如第2小题,正确率仅40%左右;实用类文本阅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肤浅,答题时缺少“答案在原文中的意识”,答题太笼统;或欠缺捕捉关键词、概括提炼要点的能力,流于照抄原文。总的来说,答案不符合题目要求,有观点,无分析。

2.文言文阅读题:对重点实词的理解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实词中一词多义的推断能力不够,句子翻译题失分率较高。

3. 诗歌鉴赏题:许多学生不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诗词理解不透,回答南辕北辙;不解题意,理解肤浅;分点答题意识不强,诗歌鉴赏专业术语运用不准确。

4.语言文字运用题,学生语言积累欠缺,语言感悟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较差。 5.作文题:思想欠缺深度,内容缺乏厚度,普遍缺少积累;在中规中矩之余还欠缺亮点,审题也不够到位。尤其是现实类作文材料,学生往往无处下笔。行文随意没有章法,书写字迹潦草欠规范。

二、题目具体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张静

第1题考点清晰,难度适中,主要考察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得分率59%

第1小题:不属于“科学的非科学功能”的一项(B) A B C D

223

1022

284

217

第2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题目为“关于“国人对科学和技术认识的状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正确答案为C项,得分率为48%。如表图所示:

A B C D

47 482 835 351

篇二:河南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板)

河南师范大学 学院(系)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

课程 填表人 年级 专业 填表时间

篇三:沪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shi hun luo po tan te bu an lei ru quan yong wu di zi rong

失魂落魄 忐忑不安泪如泉涌 无地自容

从老师手中接过那张写着鲜红的“50”分的卷子,我( )地回到座位。全班就我一个不及格,我简直()。妈妈看到这张卷子,她会怎样?气昏了?伤心透了?还是??她会揍我的!我( ),再也不敢想下去了,不由得鼻子一酸,( )。

2.在括号里填上“看”的词语不重复。

⑴女儿一喊“宝龟”,它便浮上来,把头伸出水面( 张望 )

⑵我( 环顾 )四周,没想到,几年没来,这里的变化这么大了。

⑶岗楼的哨兵警惕地(视察 )着边境对面的动静。

⑷在东方明珠的顶层(俯视 )大上海,我心情特别激动。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⑴两山之间流动着清澈的清可见底的小河。

⑵看完了这部电影,是我很受启发。

4、判断

⑴“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脱离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这句名言是高尔基写的。(巴金)

⑵《无言的爱》作者王临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讲述了动物也懂得道理,讲情谊,读了令人感动。同时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动物尚且懂得友爱,我们人类不应该更多一些感情吗?希望面对这感人的镜头,人类会有所感悟。 ( )

⑶“广阔”对“辽阔”,正如“奇怪”对“奇特”;“认认真真”对“马马虎虎”,正如“隐隐约约”对“隐隐绰绰”。 ()

5、填空

⑴《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北宋 代诗人苏轼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

⑸立身以 ,立学以 。作者欧阳修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⑹秦时明月汉时关, 。但使龙城飞将在,。 这首诗是 朝,诗人 所作。

王昌龄 年代:唐

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阅读

(一)母鸡(节选)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许多许多次。它还半蹲着—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叫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yi sheng bu heng( 一声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jian rui( 尖锐 ),顶qi can( 凄惨 ),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ci ai(慈爱 )、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本文选自课文母鸡 ,作者 老舍 。这位作者原名是舒庆春 ,代表作有 《四世同堂》《月牙儿》 等。

2.根据拼音写词语。

3.“它立刻警戒起来”,这里的“警戒”,意思同 2(①警醒②警惕③警告)比较接近。

4.联系上下文,想象母鸡叫声所表达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⑴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再说:

“你们赶快来到我身边,要不然会伤到你们的,我的宝贝儿们。”

⑵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好像再说: “ “孩子,赶快过来,妈妈给你们找到好吃的东西了。” 5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从最后一句的“不敢”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母鸡》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当前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位浅薄、庸俗的母亲;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先是讨厌进而转变为尊敬。《母鸡》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如果只用“不”体现不出那种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或:

“我不敢讨厌母鸡了”说明了好象是受到了某种威协或强制的心里,心里实际上还是讨厌。 2

而“我不在讨厌母鸡了”说明了对母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而从心里上不在讨厌母鸡,是一个认识的转变。

(二)女生贾梅(节选)

在家里,爸爸是头号的报纸迷;大概是因为他每天坐在家写写弄弄,很少

有人来聊天,所以就把报纸当作朋友了。每天掐准时间去信箱取报纸,哪天要

是邮递员漏投了报纸,他就像丢掉了贵重东西似的坐立不安。

爸爸读报纸像是研究世界,不但每一个版面都细读,而且连中缝或是报屁

股上的方块文章或是无关紧要的短讯都不漏掉。而且,他读过后就几乎能背出 来,比方,哪一国的总理要来访问了,外国人名再长他都能一下子从嘴里说出来,爸爸读报还能推测发挥,尤其是猜测哪位领导会去机场迎接,往往十猜十中,就像在礼宾司有内线一样。

如果要评选什么“最佳读报者”,贾梅一定完全为大众利益,没有一点私心地投爸爸一票。 贾梅平日很少看报,偶然翻翻,也只是一二分钟。说实在话,报上也没什

么对她有吸引力的消息。

1.文中划线部分用成语表示是脱口而出 、 大公无私

2.概括第一节的意思

爸爸对报纸的痴迷程度

3.爸爸读报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贾梅读报和爸爸读报有何不同? 他读过后就几乎能背出来 爸爸读报纸像是研究世界,不但每一个版面都细读,而且连中缝或是报屁

股上的方块文章或是无关紧要的短讯都不漏掉,贾梅平日很少看报,偶然翻翻,也只是一二分钟。

4.你平时喜欢读报吗?请你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看报的。如果不喜欢说明不喜欢的理由。

(三)爱,创造出未来

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们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位老师目前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有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1、根据意思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超出一般人的:高人一等 (成就非凡 )

处处都是这种情况 (比比皆是 )

老年人的精神和蔼,安详 ( 慈祥 )

3

2、联系上下文填空

⑴画线句“这位教授惊讶”的原因是结果根据调查,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预测的结果和事实的反差之大令人不敢相信

⑵“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将这句话改成反问句 ,可见这位老太太是一个 充满的人。

3、文章题目“爱,创造出未来”,你认为,除了爱还需要哪些因素来创造美好的未来呢?选择其中一点说明理由。

三.作文

《拾起那片回忆》

4


试卷分析语文200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03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