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如果这就是成长

时间:2017-02-15 06:13:1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5年公需科目考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正确 错误 2.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这种说法是 认知心理学中的狭义 正确 错误 3.人性主义心理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它认为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 从人性出发才能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 展、心理病理化、临床心理诊断与矫治等问题。 正确 错误 4.现实疗法主要有三个特点 正确 错误 5.基本能力是积极心理治疗现实能力之一 正确 错误 6.人的直觉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种本能,是人的自然倾向,也是人最基本的或最 原始的心理运算,人正是凭着这种运算而开始自己作为人的生活。 正确 错误 7.积极心理治疗在个体水平上主要不关注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期望通过培养 积极人格特质来使病人激发起自身的力量而改变对问题的片面看法 正确

错误 8.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正确 错误 9.积极心理治疗的重要特征是注重心理的社会因素方面的影响 正确 错误 10.内在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侧重情绪体验的成份。 正确 错误 11.本世纪 60 年代,Bradburn 提出了一个重要发现,他认为,正性情感与负性 情感并不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方面,而是两个彼此独立的维度,并且二者都与主 观幸福感相关。 正确 错误 12.Diener、larsen、leving(1985)等人提出,衡量情感应从两方面入手:情 感类型的频率和强度,并发现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正确 错误 13.自我和谐就是指维持自我知觉一致性的机能。 正确 错误 14.情感平衡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作为认知因素,它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 极情感,是衡量 SWB 更有效的指标。 正确

错误 15.遗传率的基因行为研究为遗传因素与 SWB 的相关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正确 错误 16.Diener 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口。 正确 错误 17.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正确 错误 18.积极的情绪状态没有助于长寿 正确 错误 19.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质,能调节或缓和危机所带来的 影响 正确 错误 20.心理复原力强,主要具备两个特征 正确 错误二、单项选择(每题 2 分)21.( )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 A.内容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22.( )与冯特心理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影响。是行 为主义的反作用。 A.认知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23.( )创建于 2007 年 12 月,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 A. 反省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人性主义心理学 24.现实疗法的创立者是美国的( ) A.威廉格拉塞 B. 罗杰斯 C. 布伦塔诺 25.( ) A.心理沟通 B.不协调 C.对移情和无条件接受的知觉 26.一般认为,( )属于无意识心理。 A.直觉 B.冲突 C.想象

27.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治疗并非首先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准。这是积 极心理治疗的( ) A.本质特点 B.目的 C.理论 28.( )是人在现实的基础上,对自己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而形成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 A.直觉 B.想象 C.心理 29.从一定程度上说.积极心理治疗的兴起不仅仅是( )发展的一个标志,同时 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 A. 心理学理论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30.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它正是由故 事的主人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并倡导的。 A.胡塞尔 B.塞里格曼 C.布伦塔诺 31.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被观察者的自我判 断是( ) A.以内在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 B.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 C.以个体自我评价界定的幸福 32.Diener、larsen、leving(1985)等人提出,衡量情感应从( )方面入手

篇二:2014四川成都中《成长与成功》阅读答案

2014四川成都中考《成长与成功》阅读答案

《成长与成功》阅读答案

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有删改)

10.围绕“成长与成功”,全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答:▲ 。

10.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结果。(成功是成长的自然结果,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11.作者在第③自然段中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11.首先列举方仲永没能成长故未能持续成功的反面例子(1分),紧接着列举居里夫人重视成长持续成功的正面例子(1分),一反一正,形成鲜明对比(1分),最后得出“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1分)。

12.请根据本文对“成长与成功”的看法,简要分析下列任意一个人物的事例。(3分)

A.《邓稼先》中的邓稼先 B.《伟大的悲剧》中的斯科特C.《范进中举》中的范进 答:▲ 。

12.示例一:邓稼先在持续的成长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在科学的研究中不断丰富经验,磨练意志,增强能力,获得了成长,成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获得了成功。

示例二:斯科特看似未能取得世俗的成功,实际获得了人生的成长。他未能成为登上南极点的第一人,但是他以探险的勇气和对科学精神的坚守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示例三:范进是一个看似获得成功却未能获取成长的人。他经过多次考试获得功名,但心灵受到摧残,思想受到戕害,不过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个牺牲品。

篇三:这就是成长

这,就是成长

小的时候,我们一直都很想快点长大。那时候觉得当大人好棒,可以做很多我们不可以做、办不到的事,可以赚钱、可以打扮、可以开车、可以出去玩。当大人很威风,因为他们比较聪明、比较成熟,然后他们开口说任何话都会有人听。所以我们偷偷化妆、偷偷骑、偷偷装大人。等到有一天,我们也变成“大人”了,我们可以做任何小时候不能做的事,即使我们会跌倒、会受伤。

然后会有人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亲爱的,这就是成长。” 于是,你长大了。你学着变成小时候自己最羡慕的那一种人,你学会做一个大人,你学会责任、义务、道德、规范,你学会爱一个人、学会被爱,学会接受、学会付出。你不再像小时候、年轻的时候一样愚蠢、幼稚、单纯、天真,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于是你明白了,成长意味着背负更多的责任。

你学会成熟、世故、现实,你努力的得到想要的欲望,你不断的向上爬、往前走,你开始知道什么才是你所要的人生。你失败过几次、痛哭过无数次,你开始知道生活不像你10岁想象的一样简单,所获得的一切成就都必须靠付出获得。于是你明白了:原来,这就是成长,就是要更加努力。

你以前认为世界应该绕着你转,但你渐渐发现,生活中我们也要更多的关心别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于是你变得成

熟。

你以前是个自信的女孩,你不相信任何不完美的事物,你不相信生活中会有那么多的磨难,你不相信有一天,你也会失去了你的自信与骄傲。于是你明白了,成长必须要更多地付出。

你败过、痛过,你做了一切你从来没想过的事情,不成熟的你甚至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别人,你逐渐了解原来你无法再回到年少时那些单纯自己,你发现即使是在学校,一切也不是那么简单,于是你不断的学习如何为人处世,于是你变得越来越圆滑,少了很多尖锐的棱角,少了很多当年的锐气。于是你明白了,长大后的生活并不简单,并不是曾经想象的那样容易。

有一天你发现你长大了,因为你再也回不了过去。因为你说,这就是成长。你说:成长,不就是要让自己变的更好?或许吧。

我们从小到大努力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更好,更聪明、更懂事、更优秀。有一天,我们真的变得更好了,我们变成小时候、年轻的时候所期待的未来。,但是,变成这样的你就会比以前快乐吗?

我们一直都在成长,成长的路上我们只能往前走,再也不能回头。

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于是,你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

就是成长。


如果这就是成长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697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