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网络经济的特点

时间:2017-02-14 06:12:4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网络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关系。

它以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网络产品为主要内容,以高科技为支持,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灵魂。首先,从经济形态上,它是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的主要形式,又称数字经济。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正以极快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外部经济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

1.快捷性

消除时空差距是互联网使 世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之一。首先,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地区界限,被网络连为一体,使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把地球变成为一个“村落”。在网络上,不 分种族、民族、国家、职业和社会地位、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漫游,以此来沟通信息,人们对空间的依附性大大减小。其次,信启、网突破了时间的约束,使人们 的信息传输、经济往来可以在更小的时间跨度上进行。网络经济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行,经济活动更 少受到时间因素制约。再次,网络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节奏大大加快 了。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设计的年代,那么,21世纪的头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时代。因此,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应是对市场变 化发展高度灵敏的“即时经济”或“实时运作经济”。最后,网络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 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对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

2.高渗透性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第一、第二产业扩张,使三大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出现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 业相互融合的趋势。三大产业分类法也受到了挑战。为此,学术界提出了“第四产业”的概念,用以涵盖广义的信息产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波拉持在1977年发 表的《信息经济:定义和测量》中,第一次采用四分法把产业部门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 并把信息业按其产品或服务是否在市场上直接出售,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第一信息部门包含现在市场中生产和销售信息机械或信息服务的全部产 业,诸如计算机制造、电子通讯、印刷、大众传播、广告宣传、会计、教育等。第二信息部门包括公共、官方机构的大部分和私人企业中的管理部门。除此之外,非 信息部门的企业在内部生产并由内部消费的各种信息服务,也属于第二信息部门。从以上产业分类可以看出,作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已经广泛渗 透到传统产业中去了。对于

诸如商业、银行业、传媒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来说,迅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 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

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还催生了一些新兴的“边缘产业”,如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以汽车电子产业为例, 汽车电子装置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70年代中后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80年代已经形成了统称汽车电子化的高技术产业。可以说,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 下,产业间的相互结合和发展新产业的速度大大提高。

3.自我膨胀性

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性突出表现在四大定律上:

一是摩尔定律(Moore"s Law)

这一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命 名的。1965年,摩尔预测到单片硅芯片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而与此同时,价格则减半。实践证明,30多年来,这一预测一直比较准确, 预计在未来仍有较长时间的适用期。估计到2010年,一台普通电脑的运算能力是1975年时一台普通电脑的1000万倍。

二是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 Law)

按照此法则,网络经济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 平方,这说明网络产生和带来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长。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互联网的用户大约每隔半年就会增加1倍,而互联网的通信每隔 100天就会韶一番。目前全世界的网络用户已达到3.5亿,预计4年内就将飙升到10亿。这种大爆炸性的持续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价值的飞涨。这正是凯文· 凯利所说的“传真效应”,即“在网络经济中,东西越充足,价值就越大”。

篇二:浅谈网络经济与其边际特性

浅谈网络经济与其边际特性

摘要

边际递减规律是传统经济中的重要规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上存在着若干重大区别,以致传统经济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被网络经济中的边际效用递增规律所替代。在网络经济中,边际递增在解释很多现象与事实时是很有效的, 而边际递减逐则居于旁位。本文就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与边际效用递增规律的作用原理、网络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的原因,找到网络经济中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边际效递减规律 传统经济 网络经济 边际效用递增

一、相关理论介绍

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传统经济学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其主要思想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序数效用论者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下述两个原因:

第一,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观点,随着同一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人们从单位消费品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第二,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 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例如,当水非常短缺时,只能用于饮用。如果水略多一点,可用于洗脸。如果再多一点,可用于浇花。于是,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1]。

2. 乌家培认为“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 Internet Econ2omy)”[2]。所谓网络经济, 就是基于网络尤其是因特网

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在与网络关系密切的行业和领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将会被边际效用递增规律所代替,价值不是来自稀有,而是来自充足[3]。

二、网络经济的边际效用的争鸣

李玉峰、梁正等提出在互联网的“重复性”、“需求导致”、“效用递增”成为普遍现象。尤其以软件的升级换代为代表。[4]

孙健提出“有效信息不灭定律与边际效用递增规律”,提出网络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传统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即有效信息不灭定律(1-l=l, l=∞)的直接推论。[5]

黎虹、隋智勇认为“即使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边际成本趋零, 也不能保证边际收益递增”。[6]

王学东、易明、杨斌等人也探讨了关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验证,认为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网络产品仍然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结论。[7]

徐水尚认为边际递增规律已逐步取代边际递减而成为网络经济中一大重要规律, 我们只有承认它,并分析、研究它。当然,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边际递增也不例外。[8]

三、网络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传统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迈入网络经济时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也显得力不从心。比如说:微软公司开发视图操作系统windows95时投入了近2亿美元的资金, 然而开发成功后, 从第二张光盘开始其生产成本只有50美分, 且其在市场中的售价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也就是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网络经济这一新型经济中并不适用。随着某一可变生产要素的等量递增,其所带来的边际产量会一直递增下去,而不会呈现递减。这一规律在网络经济中很为普遍。诚然,我们不能否认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仍在网络经济中发挥作用,毕竟网络经济不是空中楼阁,它要以传统经济为基础。我们所说的是,在网络经济中,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已不是“金科玉律”了,它也有失灵的时候。失灵

的原因是因为有边际收益递增规律起作用。

四、网络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传统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不能够完全解释网络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相反,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却能说明网络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然而在网络经济中,冲击边际效用递增替代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锁定效用;网络效应和知识;网络专业分工明细化;知识、信息和技术是网络经济中最重要的三大生产要素.

4.1 锁定效应

锁定效应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消费者无法转移使用新的产品, 即被某种产品或服务锁定。比如说:微软用户一旦使用了微软公司所出的产品, 就会像吸毒一样着迷于该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其具有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另外,由于其产品的没有替代产品或者替代产品的性能不够好。然而,这些用户就被“锁定”他们不愿花时间去学习使用新系统,于是不断购买原系统的新版本。另外,对于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 无论是虚拟产品还是智能产品, 都会出现锁定效应。不仅由于消费这些产品需要较多时间进行学习, 有着较高的转移成本,从而被锁定, 还因为知识本身是系统的、可以增值的。一个人拥有的信息或知识越多, 每增加一条信息或知识对这个人的效用就越大。

4.2 网络效应

所谓网络效应, 是指一个网络的价值, 它取决于该网络用户的数量。麦特卡夫规律是指网络收益与网络上的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其表达的意思是:当网络的节点数以几何级数递增时,网络的收益以指数方式递增,网络中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的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例如,第一台电话发明出来的时候它的价值极小, 但是随着生产的数量的增加且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 用户大量购买、使用它, 这时它的价值就逐增。有的学者认为,其是一种使用价值的增加,而不是价值的增加,但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没有价值,难道不能证明在网络经济中,边

际效用是递增的吗?在网络经济中, 大量的商品具有这种网络效应, 也就是说这类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且取决于它们的使用情况。

4.3 网络专业分工明晰化

斯密总结了专业化能够带来边际收益的三个原因: 第一是劳动者的技能因专业而熟练; 第二是专业化消除了因换工种、工序而导致的时间成本、学习成本; 第三是专业化有利于新的发明、创新出现。[9]分工有利于实现专业化,而专业化是实现效益递增的关键,无论在传统经济中,还是在网络经济中,专业化都是一种很普遍并为大家接受。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步入网络经济时代,分工更为明显,很多经济活动要求分工明细,这样才能减少浪费,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真正做到效益最大化,也避免了人员闲置和浪费。相对而言,在网络经济中,分工不受市场广度的影响,因为网络经济是在一个虚拟的操作下进行,其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效益最大化。网络经济时代,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并存,在虚拟世界中,市场空间无限,大家都有一个平台——网络,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去挖掘它,相对传统经济的市场饱和度就不适用了。与此同时,网络经济中非稀缺性的资源知识、信息和技术无处不在,这更进一步增强了网络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的效应。

4.4 知识、信息和技术是网络经济中最重要的三大生产要素 知识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你是否具有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只有自己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在选择的时候才能多方面考虑该决策是否正确,或者做到效益最大化。

信息一直以来都是商家所关注的,要想获得更大的收益就必须掌握好信息,只有把信息掌握好,才能运筹帷幄。在传统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对于待消费商品,厂商掌握着它的绝大部份信息,但是消费者只是被动地去接受厂商给予的信息。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资源极为有限,他们选择商品不是他们所偏好的,边际效用不言而喻的递减。然而在网络经济中,消费者可以掌握更多的商品信息,他们可以根据商品的特性和自己的偏好选择更适合的商品,使边际收益得到了逐渐增加。

当今时代,技术变化日新月异,技术每一点变化都会造成生产要素比例的重构。技术要素相对其它生产要素而言, 有无限的包容性,可以理解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所说特定值变大了, 甚至无穷大, 这就使得MP会呈现连续的递增性。同时, 知识、信息和技术具有共享性与非消耗性, 这两个特性就使他们成为非稀缺资源。资源稀缺对于网络经济视乎不重要了,因为知识、信息和技术才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而且他们还是非稀缺资源, 故MP会一直呈现递增趋势。

五、边际递增规律对经济的影响

5.1 边际递增规律对经济有的利影响

5.1.1 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对厂商的有利影响

边际收益递增使得厂商的生产成本递减、利润上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产品会在市场中占支配地位。一旦这种支配地位巩固了,其它的厂商再想进入就很难了,或者说他们的进入成本太高昂。然而,企业强大了,就会加大对技术更新换代,因为只有强大了才有足够的资金去研究和开发新的技术,以期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5.1.2 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对消费者的有利影响

消费者是经济交换中必不可少的成员之一,失去消费者,买卖活动就失去了意义。而消费者关心的是以最少的资金买到自己喜欢的更好的商品。在传统经济中,消费者每增加对某一商品的购买,其获得的效用达到一定值后就逐渐降低。在网络经济下,网络产品、信息产品和知识产品等情况就不一样了, 消费得越多消费者越喜欢, 这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享受是不言而喻的。另外,边际效用递增促使消费者不断学习他们所感兴趣的产品。同时,由于具有该效应递增的产品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消费者在消费时也须花时间学习与其相关的知识, 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消费者的文化、知识素质。

篇三:网络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

第一章 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绪论

一 名称解释

网络经济:现代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

电子商务:(1)、狭义的电子商务:利用网络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2)、广义的电子商务:运用一切电子工具和技术进行的所有与商务有关的活动。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正或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双方均无需向对方付出代价。正的影响或好处,为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性)。负的影响或坏处,为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二 简答题

1 网络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1)、知识性。知识、信息、人才是网络经济的重要资源。

(2)、创新性。(3)、互联性。(4)、时效性。(5)、全球性。(6)、虚拟性。(7)、外部经济性。

2 网络经济运行的规律:(1)、强的外部性。(2)、锁定。(3)信息产品特殊的成本。先期投入高,后期投入低,可成本低。

3 电子商务的分类:

(1) 、按交易对象分:1、B2C电子商务。2、B2B电子商务。3、C2C电子商

务。

(2)、按交易所涉及的商品内容分:1、有形商品电子商务(间接电子商务)。2、无形商品电子商务(直接电子商务)。

(3)、按电子商务所使用的网络类型分:1、EDI商务;2、Internet商务;3、Intranet商务。

第二章 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 名词解释

摩尔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翻。反应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

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对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反应信息网络倍增扩展效应。

网络经济的正反馈-马太效应: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里反应和行为习惯,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便会出现滚动积累效果。网络经济的正反馈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二 简答题

1 网络经济问题研究的三大基本定律(或法则)是什么

答: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

第四章 市场结构及其均衡分析

一 名词解释

完全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者消费品市场。

规模经济: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的一种状态。

垄断:对市场上某一劳务或者商品的供给进行独家控制。

二 简答题

1、市场经济中垄断产生的效率: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阻碍了新的厂商进入垄断行业,利润在长期内持续并破坏了市场在效率创造方面的作用。扭曲了收入分配,进而削弱了市场效率。在长期中,垄断是典型的生产无效率和配置无效率。

第五章 网络经济的市场结构变化

一 名词解释

进入壁垒:使进入企业难以成功进入某一产业的相关因素。(1)、结构性进入壁垒。(2)、战略进入壁垒。(3)、制度性进入壁垒

产品差异化:源于市场中消费者对相关厂商产品的消费偏好的差异。其表现在于质量、品牌、性能、外观、信誉和售后服务等许多方面,使得同一产业类不同产业的产品减少了可替代性。

合并:资本集中从而市场集中的基本形式。主要指两家以上的公司依契约及法律归并为一个公司的行为。横向合并;纵向合并;混合合并。

横向合并: 处于同一行业,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或工艺相近的,或出于同一加工工艺阶段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纵向合并:同一产业链条内上下游经营者之间的合并。

二 简答题

1 网络经济下产业的市场结构相对过去传统经济的市场结构,其新变化或新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1)、市场呈现多层次复合特征。如通用与丰田,2005年应为通用零部件供应商的破产导致通用产能大幅减少。而本田则与其供应商联系紧密,共同挽回损失。这使得通用所在供应链在与其他供应链的竞争中出于下风。

(2)、市场结构表现出暂时性垄断态势。如易趣最初占领市场90%的市场份额,拥有近乎垄断的优势。但随着淘宝的出世,最总打败ebuy,成为新的C2C巨头。 (3)、技术创新推动市场结构不断演进。

2 网络经济下企业进行合并的原因或动机有哪些

答:(1)、取得规模经济。(2)、实现协同效应。(3)、取得创新与技术优势。(4)、提高市场控制力。

第六章 电子商务市场控制力

一 名词解释

市场控制力-垄断势力:厂商直接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或市场变量的能力。

市场集中度:

勒纳指数:LI=P-MC/P P-垄断者的价格;MC-边际成本。取值0~1,数值越大说明偏离边际成本越大或者说企业的控制力越强。自由竞争下LI=0。

二 简答题

1 市场控制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进入壁垒。(2)、规模经济。(3)、顾客惯性。(4)、品牌效应。

2网络经济中电子商务产业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力)的实现策略有哪些?

答:(1)、由市场进入次序支持的市场控制力。(2)、由合并支持的市场控制力。(3)、由定价策略支持的市场控制力。(4)、由杠杆或排斥作用支持的市场控制力。

第七章 电子商务定价销售及利润

一 名词解释

版本定价策略:企业根据不同版本性能制定不同的价格,由消费者根据自身的效用自行选择。

捆绑定价策略:不同产品捆绑打包以统一价格进行销售。

渗透定价策略:着眼于长期收益,产品初期采取低价格、零价格或负价格进行产品营销。

二 简答题

1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赢利模式有哪几种

答:(1)、产品销售盈利模式。(2)、网络广告盈利模式。(3)、即时通讯盈利模式。(4)、增值服务盈利模式。(5)、网络游戏盈利模式。(6)、博客盈利模式。(7)、会员制综合服务盈利模式。(8)、搜索竞价盈利模式。

第八章 网络外部性

一 名词解释

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指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也就是每个用户从使用网络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与用户的总数量有关

锁定:阻止客户流失和战略合作伙伴背叛的因素。

转移成本:

安装基础:初始阶段所拥有的消费者群体规模。

边际收益递增(递减)

二 简答题

1 网络外部性的分类有哪些

答:(1)、直接和间接网络外部性。(2)、正或负的网络外部性。

2 网络企业获得其产品网络外部性的策略有哪些

答:(1)、扩大安装基础获得先发优势。(2)、增加潜在消费者对网络外部性的预期,获得规模优势。(3)、提高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兼容程度,实现间接外部性收益。

第十章 网络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一名称解释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达到最优或者根本不起作用 政府失灵: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虚拟政府:把政府职能转移给企业或个人,而政府只负责监督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 简答题

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原因有哪些

答:非充分就业;不完全竞争;外部性;信息失灵;收入分配不公。

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如何干预“市场失灵”

答:(1)、政府调控。(2)、政府经营。(3)、政府激励。(4)、政府规制。

3 网络经济下对当今政府管理能力的挑战有哪些

答:(1)、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挑战。(2)、对管理理念的挑战。(3)、对政府管理体制的挑战。(4)、对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化。

4 网络经济的发展为什么需要风险投资制度的支持。(《网络经济与资本市场》章节内容) 答:


网络经济的特点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687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