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初中物理内能

时间:2017-01-23 06:31:4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初中物理 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 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 ②质量 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3节 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Q——热量——焦耳(J);

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例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

C〉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D〉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例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在相同的炉子上加热相同的时间后【 】

A.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多B.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少

C.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得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例3.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没有机械能,就没有内能

B. 一个物体可以没有内能,但一定有机械能

C. 因为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D.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篇二:九年级初中物理内能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

2.(13温州)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 B

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3.(13乐山)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

A. 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B. 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 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D. 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4.(13黄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马路上尘土飞扬,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手相互摩擦发热,是靠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

5.(13成都)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C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6.(13杭州)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7.(13浙江)图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B

8.(13临沂)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A.白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9.(12齐齐哈尔)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A

10.(12三明)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

A.钻木取火 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

C.用”搓手”的方法取暖 D.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

11.(12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12.(12盘锦)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D

A.用锤子敲打铁板,锤子和铁板都变热

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

D.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

13.(12宁夏)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

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B. 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 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

14.(12漳州)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A.用力搓手时,手会发热B.用液化气烧水做饭

C.夏天在太阳曝晒下,水泥路面发烫 D.冬天把手插在口袋里会感到暖和

15.(12眉山)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D.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

16.(12福州)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A.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B.冬天,嘴对着双手哈气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D.不锈钢汤勺放在热汤中

17.(12本溪)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

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B.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变热

C.石头被太阳晒热 D.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18.(11清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19.(11宜昌)1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20.(11成都)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见下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B D

A.豆豆: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呀,所以 冰山也有内能

C.丁丁:呵呵,冰天雪地的,空气中肯定没有水蒸气了

D.豆豆:冰也能升华呀,这里的空气中肯定有水蒸气

21.(11内江)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2.(11玉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B.物体的温度高,内能一定大

C.蒸发在只液体的表而发生

D.分子的内能包含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23.(11泰州)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D

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D.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

24.(11自贡)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B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25.(11阜新)(多选)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 C

A.夏天,柏油马路在烈日下会被晒热 B.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就会暖和

C.用热水泡脚,脚会感觉暖和 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会发光发热

26.(11河池)下列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

A.钻木取火 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

C.用热水袋取暖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

27.(11牡丹江)下列现象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

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会变热

B.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来取暖

C.远古时代,人们采用钻木的方式来取火

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温度升高

28.(11郴州)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A.搓动双手感到暖和

B.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

C.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

D.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

29.(11雅安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A.通过搓手,手变暖和 B.用炉火烧水

C.阳光照在柏油路上,路面变烫 D.用热水泡脚,脚感到暖和

30.(11宁德质检)下列现象中哪一种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A

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多年的冰川融化了

C.用热水袋取暖 D.冬天晒太阳会觉得暖和

31.(11深圳)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牛,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C

32.(11锦州)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

A.夏天,柏油马路在烈日下会被晒热B.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就会暖和

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会发光发热 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筒壁会发热

33.(11泰安)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热,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34.(11淄博)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B.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C.前者就利用做功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来增大手的内能

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来增大手的内能

35.(11南宁)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加热前,水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B.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水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木塞的内能

36.(10广安)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D

A.0oC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7.(10莆田)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00C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38.(10潍坊)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

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

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

39.(10河池)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B

A.0℃的水内能为零 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40.(10百色)下列关于内能和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D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运动越快的物体内能越大

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41.(10宜宾)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着重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B

A. 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

B. 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

C. 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

D. 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

42.(10内江)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生存及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当水的温度为0℃时,水的内能为0

B.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干泥土的比热容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的主要原因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

D.冬季的地窖里贮菜时,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菜被冻坏

43.(10永州)关于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一杯水和一桶水,若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他们的内能相同

B.0oC的冰块没有内能

C.冬天用热水袋“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D.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44.(10山西)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0℃的冰没有内能

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45.(10钦州)在炎热的夏天,人们都是让热粥变凉后才吃.热粥变凉过程中其内能的变化是 A

A.减小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

46.(10盐城)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D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B.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C.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

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

47.(10无锡)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A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冬天站在太阳下的人会觉得暖和

48.(10扬州)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D

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C.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49.(10镇江)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A.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B.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50.(10广州)如图9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D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篇三:初三物理内能专题训练

热学专项模拟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2.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4.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

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D.汽油机工作时,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暑假去植物园游玩,同学们的感受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不正确的是()

A.在园内散步时闻到花香,是升华现象

B.中午坐公园的椅子感觉很烫,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C.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D.同学们感到植物园是避暑的好去处,是因为园内树木多且有人工湖,起到调温作用

6.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5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7.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8.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9.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10.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11.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C.热机都是使用汽油作燃料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1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13.2008年南方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1)冰雪道路上,车辆应减速行驶,其原因是:汽车具有 ,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 (大/小),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 (长/短)。

(2)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 小亮同学产生疑问: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小亮同学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均为1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根据曲线图 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比热容越 (大/小),熔化前升温越(快/慢),并能在更(高/低)的温度熔化。

14.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强雷电的内部温度可高达3×10℃。因树木中含有水分,当雷电劈中树木时,强电流通过树身会产生大量的热,使树木中的水分发生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形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这些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对树木__________,会将树木劈开。请同学们雷雨天不要在书树下避雨。

15.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

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16.炸油条、鸡翅膀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17.如图是探究液体汽化过程中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此装置所用的仪器或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有:

4

18.为防止液化石油卸罐在烈日的曝晒下发生爆炸,一青年将液化石油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其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水的啤酒瓶,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内能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560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