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丛书

时间:2017-01-22 06:21:2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上海古籍出版社“蓬莱阁丛书”书目

书目索引:

1997年

1.《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 撰 耿云志 等导读1997.12

2.《国学概论》 章太炎 讲演 曹聚仁 整理1997.12

3.《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 撰 唐振常 导读1997.12

1998年

4.《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撰 郭豫适 导读 1998.1

5.《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附(《中国辨伪史略》)》 顾颉刚 撰 王煦华 导读 1998.1

6.《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 撰 朱维铮 校释 1998年1月

7.《人间词话》 王国维 撰 黄霖 导读 1998.12

8.《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 撰 汤志钧 导读 1998.12

9.《中国绘画变迁史纲(附《中国美术年表》)》 傅抱石 撰 承名世 导读 1998.12

10.《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撰 叶长海 导读 1998.12

11.《校史随笔》 张元济 撰 张树年 等导读 1998.12

12.《唐诗杂论》 闻一多 撰 傅璇琮 导读 2000-02-01

13.《魏晋思想论》 刘大杰 撰 林东海 导读 1998.12

1999年

14.《白话文学史》 胡适 撰 骆玉明 导读 1999.12

15.《道教史》 许地山 撰 刘仲宇 导读 1999.12

16.《经典常谈》 朱自清 撰 钱伯城 导读 1999.12

17.《西洋美术史》 丰子恺 撰 丰了吟 导读 1999.12

18.《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 撰 沈渭滨 导读 1999.12

19.《中国史纲》 张荫麟 撰 王家范 导读 1999.12

2000年

20.《文心雕龙札记》 黄侃 撰 周勋初 导读 2000.5

21.《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 吴梅 撰 江巨荣 导读 2000.5-

22.《元西域人华化考》 陈垣 撰 陈智超 导读 2000.12

23.《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刘师培 撰 程千帆 导读 2000.12

24.《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 陈子展 撰 徐志啸 导读 2000.12

25.《汉代婚丧礼俗考》 杨树达 撰 王子今 导读 2000.12

26.《魏晋风度及其他》 鲁迅 撰 吴中杰 导读 2000.12

2001年

27.《中国文献学概要》 郑鹤声 郑鹤春 撰 郑一奇 导读 2001.01

28.《中国戏剧史》 徐慕云 撰 躲斋 导读 2001.02

29.《中国文字学》 唐兰 撰 傅根清 导读 2001.06

30.《诗论》 朱光潜 撰 朱立元 导读 2001.06

31.《魏晋玄学论稿》 汤用彤 撰 汤一介 等导读 2001.06

32.《书目答问补正》 [清]张之洞 编 徐鹏 导读 2001.07

33.《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撰 章培恒 导读 2001.07

34.《西洋文化史纲要》 雷海宗 撰 王敦书 导读 2001.07

35.《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 撰 2001.09

36.《佛学研究十八篇》 梁启超 撰 陈士强 导读 2001.09

2002年

37.《中国韵文史》 龙榆生 撰 钱鸿瑛 导读 2002.03

38.《当代中国史学》 顾颉刚 撰 王晴佳 导读 2002.04

39.《中国目录学史》 姚名达 撰 严佐之 导读 2002.06

40.《明史讲义》 孟森 撰 商传 导读 2002.06

2003年

41.《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撰 陈佩秋 2003.01

42.《国故论衡》 章太炎 撰 陈平原 导读 2003.4

43.《春秋史》 童书业 撰 童教英 导读 2003.04

2004年

44.《中国佛教史》 蒋维乔 撰 邓子美 导读 2004.04

45.《中国基督教史纲》 王治心 撰 徐以骅 导读 2004.04

46.《简牍检署考校注》 王国维 原著 胡平生 马月华校注 2004.11 2005年

47.《中国思想小史》 常乃惪 撰 葛兆光 导读 2005.08

48.《周易古史观》 胡朴安 撰 吕绍纲 导读 2005.08

49.《中国文献学》 张舜徽 撰 姚伟钧 导读 2005.09

50.《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 郭湛波 撰 高瑞泉 导读 2005.09

51.《中国南洋交通史》 冯承钧 撰 谢方 导读 2005.10

52.《大同书》 康有为 撰 汤志钧 导读 2005.12

53.《清史大纲》 萧一山 撰 杜家骥 导读 2005.12

2006年

5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 章太炎 刘师培 等撰 2006.10

55.《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附补编)》 蔡尚思 撰 李妙根 导读 2006.10

56.《伏羲考》 闻一多 撰 田兆元 导读 2006.11

篇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总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总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几十年来,选择性地出版中国先秦以来较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以诗文别集为主;少数著名的总集及影响较大的戏曲、小说也酌量收入。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较长、学术含量较高、体现上海古籍出版社精品图书特色的一套大型丛书,也是体现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的一个标志性项目。

一、意义

1978年恢复建制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伊始,就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是为了给一般研究工作者、大中学校教师及有关文化工作者提供一套比较系统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资料,以便读者分析研究,作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借鉴和参考。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前人旧注或集注本,一般均作必要的校勘并加新式标点;有些品种也将采用今人新注的形式。据此,上海古籍出版社拟定了一个含二百种图书的丛书书目,嗣后根据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又将书目调整压缩为一百种,开展了广泛的组稿和编辑、出版工作。值此大地春回、百废待兴之机,上海古籍出版社首先重印或修订重版了“文革”前十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近十种古典文学典籍整理本,并将其纳入丛书之中;随后出版了朱东润编年校注的《梅尧臣集编年校注》、钱伯城笺校的《袁宏道集笺校》等一批老学者从事多年的整理著作;之后的二十来年间,基本上以每年出版二—四种的速度,不断推出丛书的新品种。截至2004年底,丛书已出版了八十五种,估计再花五—十年的时间,这套一百种的大型丛书历经半个世纪几代学者和出版人的努力,可告完成。

二、分类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无论是在选目还是在整理方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从选目上来说,全而见精,勾勒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概貌。丛书一百种,以朝代论,大致为唐前十五种,唐三十种,宋二十种,元明十五种,清二十种;以文体论,总集三种,文论二种,笔记、小说二种,戏曲二种,词集四种,余均为诗文别集。从整理方式来看,有标点、校点、校笺、笺注、校注、集注、集释等。其中笺注、笺校、集注、集释的占三分之二,多为今人所撰,也有前人旧注。

传世佳注者尽量保留,仅作标点,如《文选》唐李善注、《王右丞集》清赵殿成笺注、《杜诗镜铨》清杨伦笺注、《李长吉歌诗》清王琦等三家评注、《樊川诗集》清冯集梧注、《玉溪生诗集》清冯浩笺注、《温飞卿诗集》清曾益等笺注、苏轼诗清冯应榴辑注、黄庭坚诗宋任渊注等。宋以前的诗文集前人无注或简注者,多请当代古典文学名家和史家予以笺注或集注,如高亨的《诗经今注》、汤炳正的《楚辞今注》、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詹锳的《文心雕龙义证》、瞿蜕园的《刘禹锡集笺证》、瞿蜕园等的《李白集校注》、朱金城的《白居易集笺校》、朱东润的《梅尧臣集编年校注》、邓广铭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夏承焘的《姜白石词编年笺校》、钱伯城的《袁宏道集笺校》、王蘧常的《顾亭林诗集汇注》等。这些作者都是他们所研究的领域的一流学者,不少是大师和领军人物,他们的这些古籍整理著作都反映了他们的治学成果,有的凝聚了他们毕生的心血,代表了一个时期研究的最高水平,也因此获得了学术界和读者的好评。如钱仲联先生的《剑南诗稿校注》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詹锳先生的《文心雕龙义证》获1994年首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1991年首届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一等奖;瞿蜕园先生的《刘禹锡集笺注》、曹融南的《谢宣城集校注》和邵海清校、李梦生笺的《忠雅堂集校注》分获1991年首届、1992年第二届、1994年第三届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一等奖。

三、作者介绍

在这套丛书的作者中,钱仲联先生(1908—2003)是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时间最久、著述最繁富的一位。在近半个世纪中,钱老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十余种著作,收入这套丛书的就有《鲍参军集注》、《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全二册)、《剑南诗稿校注》(全八册)、《牧斋初学集》(全三册)、《牧斋有学集》(全三册)、《牧斋杂著》(全二册,与前两种又合为《钱牧斋全集》)、《人境庐

诗草笺注》(全三册)等,达千余万字。钱先生从青年时代开始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在长达七十余年的治学生涯中,以学问广博、勤于著述而享誉学界。他的《人境庐诗草笺注》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刊行。建国后分别于1957年、1981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他最后一部古籍整理著作《牧斋杂著》收入《钱牧斋全集》,于2003年9月在他逝世前不久出版。该书出版后,编辑们到苏州大学他的寓所梦苕庵看望他,商谈续订版权事宜,当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不久他就以95岁的高龄辞世。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以成果丰硕而论,与钱先生相媲美的只有比钱先生小四岁的王利器先生。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出版,也凝聚了出版人的心血和智慧。上海古籍出版社拥有不少学者型编辑而闻名于业界。先后担任过这套丛书的不少编辑,如陈振鹏、周劭、朱金城、李学颖等先生,本身就是学识渊博、长于古籍整理的资深编辑,有不少著述问世,并且也参与了这套丛书中一些品种的整理,其中朱金城有《白居易集笺校》,李学颖有《吴梅村全集》,周劭标点了《敬业堂诗集》等。这些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本着敬业和奉献的精神,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对来稿进行大量补证,甚至做了大量计在整理者名下的校注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振鹏,他在责编《稼轩词编年笺注》一书的工作,得到了作者邓广铭先生的高度肯定。《稼轩词编年笺注》一书凝聚了邓广铭先生毕生的心血。在半个世纪中,此书多次修订,直至1993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了增订三版,增订本字数逾60万字,篇幅比初版增加了一倍以上。增补部分就包含了编辑陈振鹏的成果。从1985年接到邓先生的增补本来稿,到1993年出版,编辑出版工作达八年之久。陈振鹏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如邓先生在题记中所说:“陈先生对于这本《稼轩词编年笺注》的审查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签贴了数以百计的意见,将全稿寄回,要我参照修改。我翻读之后,觉得他的意见无不确切谛当;他对于原笺原注中的错误,都能指点得切中要害;他所建议添换的新的笺注,也都使本书在质量上得到很大提高。”邓先生在题记中还列举了陈先生的一些珍贵意见。这篇题记充分表现出邓先生这位著名学者虚怀若谷的治学态度和对编辑工作的充分尊重。像这样作者和编辑相互切磋,使著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的例子,在这套丛书中是屡见不鲜的。

正是因为有像邓广铭先生这样的治学严谨的学者的参与,有像陈振鹏先生这样的认真负责的编辑的把关,有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样的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始终担当。

这些集子的原作者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流传不衰,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名作;这些集子的整理者均为当代最有造诣的学者,其整理方式严谨细致,堪称古籍整理的典范。先后担任过这套丛书的不少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本着敬业和奉献的精神,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对来稿进行大量补证,甚至做了大量计在整理者名下的校注工作。

正是因为有众多治学严谨的大定、学者的参与,有认真负责的编辑的把关,有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样的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始终担起出版人责任的出版社的坚持,才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这样的持续半世纪的精品的出现。

四、出版介绍

上海古籍出版社向以古典文学典籍的整理出版为重点,经过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辛勤耕耘,已成为海内外古典文学典籍出版的重镇。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1956年成立的古典文学出版社和其后组建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就出版了不少经过整理的古典文学典籍,其中有钱仲联增补集说校的《鲍参军集注》、马其昶校注的《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系年集释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萧涤非整理的《皮子文薮》、邓广铭编年笺注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夏承焘笺校的《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王佩诤校的《龚自珍全集》等。这些集子的原作者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流传不衰,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名作;这些集子的整理者均为当代最有造诣的学者,其整理方式严谨细致,堪称古籍整理的典范。这种作品及其整理者、整理方式的选择,已经为日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五、总目录

诗经今注 高亨注 1980

楚辞今注 (战国)屈原著 汤炳正等注 1996

司马相如集校注 (西汉)司马相如著 金国永校注 1993

扬雄集校注 (西汉)扬雄著 张震泽校注1993

张衡诗文集校注(东汉)张衡著 张震泽校注 2009

阮籍集 (三国魏)阮籍著 李志钧等校点1978

陶渊明集校笺 (东晋)陶潜著龚斌校笺 1996

世说新语笺疏 (南朝宋)刘义庆著 (南朝梁)刘孝标注 余嘉锡笺疏 1993 鲍参军集注(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校1980

谢宣城集校注 (南朝齐)谢脁著曹融南校注集说 1991

诗品集注 (南朝梁)锺嵘著曹旭集注 1994

文选 (南朝梁)萧统著 (唐)李善注 1986

文心雕龙义证(南朝梁)刘勰著詹锳义证1989

骆临海集笺注(唐)骆宾王著 (清)陈熙晋笺注 1985

王子安集注 (唐)王勃著 (清)蒋清翊注1995

卢照邻集笺注(唐)卢照邻著祝尚书笺注 1994

韦应物集校注 (唐)韦应物著 陶敏、王友胜校注 1998

李白集校注 (唐)李白著瞿蜕园等校注 1980

杜诗镜铨(唐)杜甫著 (清)杨伦笺注 1998

钱注杜诗(唐)杜甫著 (清)钱谦益注 1979

孟浩然诗集笺注(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 2000

王右丞集笺注 (唐)王维著 (清)赵殿成笺注 1961

柳河东集(唐)柳宗元著 (唐)刘禹锡辑 2008

柳宗元诗笺释(唐)柳宗元著王国安笺释1993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 1984

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著 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 1986

高适集校注(唐)高适著 孙钦善校注 1984

岑参集校注(唐)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1981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 (唐)李贺著 (清)王琦等评注1959

李贺诗歌集注 (唐)李贺著 (清)王琦等注1977

樊南文集 (唐)李商隐著(清)冯浩译注 钱振伦、钱振常笺注1988 玉谿生诗集笺注(唐)李商隐著 (清)冯浩笺注 1979

樊川诗集注 (唐)杜牧著 (清)冯集梧注1978

樊川文集(唐)杜牧著 陈允吉校点 1978

篇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目录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目錄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目錄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目錄


上海古籍出版社丛书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49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