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统计学考试试卷

时间:2017-01-21 07:15:3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5年大学统计学最新考试试题

2015年大学统计学最新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C)

A、文化程度 B、职业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B、产品件数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B、总收入C、平均收入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B、主观C、随意 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 ):

A、 Z统计量B、t统计量

C、 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 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BE):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 BDE)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

2、 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

3、 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

4、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1

5、 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

6、 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

7、 统计方法包括推断统计方法和描述统计方法。( 对)

8、 在一般情况下,当统计量z?x?u0

?/n(错 ) ?0时,通常选择?>?0作为备择假设。

9、 总体比例方差的理论最大值是0.25。(错 )

10、平均发展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 (错 )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怎样理解统计的三种含义

答:统计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

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等活动的总称。二是统计资

料(统计信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三是

统计学,是系统论述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长期统计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什么是统计指标?它有哪些特点?

答: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一

是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统计指标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同质事物的可量性。没有质的规定性不能成为统计指标,有了质

的规定性不能用数量表示,也不能成为统计指标。有些抽象度较高的社会经济概念难以量化是不能

直接用来作为指标名称的,必须将其分解为可以量化的概念才能成为统计指标。第二,量的综合性。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量,它是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

3、什么是动态数列?试举一个时点数列的例子。

答:动态数列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

列,也称时间数列。各年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就是时点数列。

4、何谓标准差?写出均值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答: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也称均方差(mean square error),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

均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因此,标准差也是一种平均数。公

式为:

五、计算(每小题10分,共40分。要求计算过程保留4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以下为10位工人2005年11月11日的产量资料:(单位:件):100 120 120 180 120 192 120

136 429120。试据以计算其中位数、均值及众数。

答:将100 120 120 180 120 192 120 136 429120按大小排序

2

2、某厂2005年第四季度各月的生产工人人数和产量资料见下表:

又知2005年12月31日的生产工人数为2020人,试计算第四季度的劳动生产率。

答:劳动生产率(元

/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或:报告期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60/(2000+2080)/2+280/ (2080+2200)/2)+369/ (2200+2020)/2))/3=0.1445

3、从一火柴厂随机抽取了100盒进行调查,经检查平均每盒装有火柴98支。标准差10支,试以95%的

概率(置信水平)推断该仓库中平均每盒火柴支数的可能范围。

答: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σ2均未知,但由于n=100>30,属于大样本,故可近似地采用正态分布处

理,并用样本方差代替总体方差。依题意又知:s=10,α=0.05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 Zα/2=1.96,于

是抽样平均误差:δ=10/10=1 抽样极限误差 △=1.96*1=1.96。X=98,

∴概率为95%的条件下,平均每盒火柴支数范围为:

98-1.96< X < 98+1.96

置信区间的公式为:

计算结果为:(96.04,99.96)

4、某商店2005年的营业额为12890万元,上年的营业额为9600万元,零售价格比上年上升了11.5%,

试对该商店营业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答:销售额指数=12890=1.3427,价格指数等于1.115,则销售量指数为:1.3427/1.115=1.2042.9600

表明,2005年与2004年相比,销售额提高了34.27%,其中由于零售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提高

了11.50%,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提高了20.42%。

3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3、设总体X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

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0.005=2.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年度化增长

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中位数为。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7、设总体X~N(?,?)2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

则s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个。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①、应用统计学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②、离散程度越大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

①、越大②、越小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①、x> Me>Mo②、x<Me<Mo③、x>Mo>Me

8、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

()

4 素

①、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②、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

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

9、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

( )

①、甲类较大 ②、乙类较大③、两类相同

10、某企业2004年与2003年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 15%,则该企业2004

()

①、187.5% ②、7% ③、106.48%

11、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在乘法模型中,季节指数是以其

平均数等于什么为条件而构成的?()

①、100%②、400% ③、1200% 单位成本指数为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12、周末超市的营业额常常会大大高于平日数额,这种波动属于

( )

①、长期趋势 ②、季节变动③、循环变动

13、下列情况下,适合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数据是

( )

①、不同顾客所需的皮鞋尺码②、一群人的身高 ③、一群人的学历

14、在试验中,两个事件有一个发生时,另一个就不发生,称这两个事件为 ( )

①、独立事件 ②、相容事件 ③、互斥事件

1、推断统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

①、如何科学地由样本去推断总体②、如何科学地从总体中抽出样本

③、怎样控制样本对总体的随机性误差

2、数据质量的评价标准包含的方面有: ( )

①、精度 ②、及时性 ③、关联性

3、以下数据的收集方法属于询问调查的是:( )

①、抽样调查② 访问调查 ③ 电话调查

4、测定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的及资料的不同,可用的指标有( )

①、标准差 ②、离散系数 ③、几何平均数

5、估计量的评价标准包括: ( )

①、无偏性 ②、有效性 ③、一致性

6、如果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

①、回归系数b的绝对值大于零 ②、判定系数R大于零 ③、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大于

0.3

5 2

篇二:统计学试题

复习题

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甲企业近四年产品销售量分别增长了9%、7%、8%、6%;乙企业这四年产品的次品率也正好是9%、7%、8%、6%。这两个企业这四年的平均增长率和平均次品率的计算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不一样。因为计算的对象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不同。

平均增长率要将增长率变成发展速度后,通过几何平均法求出平均发展速度后减去1得平均增长率,即:

四年的平均增长率=1?9%?1?7%?1?8%?1?6%?100%

平均次品率是以每年的产品量(包括次品)为权数对每年的次品率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得到的,设四年的产品量分别为A、B、C、D,则 四年的平均次品率=(9%A+7%B+8%C+6%D)/(A+B+C+D)

4. 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

答: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指的就是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的比重。在计算平均时,由于出现次数多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大些,出现次数少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小些,因此就把次数称为权数。在分组数列的条件下,当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所占比重均相等时,权数就失去了权衡轻重的作用,这时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用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

5. 解释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

答: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未知的,置信区间是一个随机区间。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抽样下,在所有构造的置信区间里大约有95%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

6. 什么是显著性水平?它对于假设检验决策的意义是什么?

答: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被称为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通常是人们事先给出的一个值,用于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度量,但确定了显著性水平等于控制了犯第一错误的概率,但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却是不确定的,因此作出“拒绝原假设”的结论,其可靠性是确定的,但作出“不拒绝原假设”的结论,其可靠性是难以控制的。

7.在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中,指数体系如下:

pq?pq?pq

pqpqpq

?pq??pq?(?pq??pq)?(?pq??pq)

11

11

01

00

01

00

11

00

11

01

01

00

以下计算出来的是一组与上述指数体系相对应的销售额、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数

答:这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销售额增长了30%,即2 160万元,这是由于销售价格提高了8.33%,使销售额增加了600万元和销售量增长了20%,使销售额增加了1 560万元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8.在近期的辩论中,一位政治家声称,由于美国的平均收入在过去的四年中增加了,因此情况正在好转。他的政敌却说,由于在富人和穷人的平均收入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因此情况正在恶化。同样数据,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试用统计学的某些原理分析这场政治辩论。答:⑴ 利用平均数的原理,要有同质性作保证计算的平均数才能具有代表性,总体收入水平提高是好事,不同群体收入结构差异变大,又会导致社会问题。所以分析时需要总平均数与组平均数结合;平均数与变异度指标结合才能说明问题。

⑵ 利用指数的因素分析法,因为反映平均收入的变动情况,分析时有两个因素,一是收入水平的变动分析,另一个是不同收入群体结构的变动分析。要两者都均衡的增

加,才能较持续的增加。

9.某厂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希望估计某原材料的平均重量,抽取了一个由250包原材料组成的随机样本。并测算出样本的平均值为65千克。已知总体标准差?=15千克。试构造总体平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Z0.025?1.96,Z0.05?1.645)

解: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10.某种零件的生产顺次经过四道工序,每道工序的次品率分别为10%、8%、5%和4%,求四道工序的平均次品率。 解:平均次品率

=1-

11. 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

(?Z?/2

?(65?1.96?(63.14,66.86)Lq?

qpqp

10

00

?

2124

?104.16% ,

2039.2

(2)编制四种蔬菜的帕氏销售价格指数;

Pp

qp?

qp

1

110

?

2281

?107.39% 2124

(3)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额指数,并指出销售额指数与(1)、(2)两种指数的联系。

qpV?

qp

11

?

2281

?111.86%

2039.2

V?111.86%?104.16%?107.39%?Lq?Pp

(4)从基期到报告期,四种蔬菜的销售总额增加了多少?其中由于销售量变化和销售价格变化导致的销售总额变化的绝对数分别是多少?

从基期到报告期,四种蔬菜的销售总额增加了:

?pq??pq

11

00

?2281?2039.2?241.8

由于销售量变化导致的销售额变化的绝对数为:

?pq??pq

01

00

?2124?2039.2?84.8

由于销售价格变化导致的销售额变化的绝对数为:

12.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1991—1993年平均每年递增12%,1994--1997年平均每年递增10%,1998--2000年平均每年递增8%。试计算:

(1)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这10年间的发展总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343

发展总速度(1?12%)?(1?10%)?(1?8%)?259.12%

?pq??

1

1

p0q1?2281?212?4 157

% 平均增长速度=259.12%?1?9.9892

(2)若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00亿元,以后平均每年增长6%,到2002年可达多少?

2

500?(1?6%)?561.8(亿元)

(3)若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划任务为570亿元,一季度的季节比率为105%,则2002年一季度的计划任务应为多少?

14570

??yj??142.5

44j?1 平均数(亿元),

2002年一季度的计划任务:105%?142.5?149.625(亿元)。

13. 根据某市楼市2012年度统计,各房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销售量和平均价格数据如下:

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求各房型价格的综合上涨幅度。 解: 房价上涨幅度 =

6353?607.456280?607.45

3303?157.713249?157.71

2521?124.723154?71.6212589 20.38

2552?124.723368?71.6213881 20.38

=0.14%

14.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总收入(x)与最终消费(y)的关系,收集到1978 ~2007年共30年的相应数据资料(单位:亿元),经过Excel软件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的回归结果(显著性水平а=0.05):

篇三: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 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5%105%

A、4% B、104%

95%

D、5%?4%

1

1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B、2% C、20% D、18% 14、在不重复抽样中,抽样单位数从5%增加到25%,抽样平均误差( )。

A、增加39.7% B、增加约3/5 D、没有什么变化 1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A、x> Me>Mo C、x>Mo>Me D、以上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性别 B、年龄 C、职务 D、民族 E、工资 2、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B、主词 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E.计划完成相对数 4、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E.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6、某企业为了分析本厂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的变动情况,已计算出产量指数为118.6% ,( )。

A.综合指数B.总指数C.个体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 7、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B、是平均数还是成数 C、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 E、以上答案都对 8、下列正确的说法有( )。

A、类型抽样只存在组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组间抽样误差。 B、类型抽样只存在组间抽样误差,不存在组内抽样误差。 D、整群抽样只存在群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群间抽样误差。E、类型抽样既存在组内抽样误差,又存在组间抽样误差。 9、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中()。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概念

2

这一指数是

C、可变的数量标志是变量 D、指标和标志都是变量 E、质量指标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10、对某市工业企业状况进行调查,得到下面资料,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B、某企业为亏损企业D、某企业资金利润率为30%

二、什么是指标?什么是标志?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P12-13 指标,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品质标志,文字。数量标志,数字},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来表示。3、指标数量是经过一定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4、标志一般不具有时间、地点等条件,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值是从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三 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6、选择调查方法。十三、什么是指标变动度?它们有什么样的作用?P112 指标变动度,它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程度。

作用:1、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的依据。2、可用来反映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程度。 十五、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区别?

区别:1、序时平均数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上发展水平的平均,它是根据动态序列来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是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的平均,它是根据变量数列来计算的。2、序时平均数是对同一现象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差异的抽象化,而一般平均数是对同一时间总体某一标志值差异的抽象化。

抽样平均误差影响因素:1、全及总体指标的变动程度。2、抽样单位数的多少。3、抽样组织的方式。

五、计算题(共37分,其中第1小题9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0分,第4小题8分) 1、某工厂工资水平和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3

要求:①计算全厂平均工资指数;

②用相对数和绝对数说明平均工资变动中两个因素的影响,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1、列表计算如下:

?x1f1563890?f1823.20

???118.75%?x0f0471400693.24

680?f0

①全厂平均工资指数=

(可变构成指数)(3分)

由于全厂平均工资上升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823.20―693.24=129.96(元)

?x1f1563890

?f1823.20

???106.92%?x0f1527410769.94

685②全厂工资水平指数=?f1

(结构固定指数)(2分)

由于各级别工资水平上升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823.20―769.94=53.26(元)(1分)

4

?x0f1527410?f1769.94

?685??111.06%

?x0f0471400693.24

680工人人数结构指数=?f0

(结构变动影响指数)(2分)

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化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769.94-693.24=76.70(元)(1分)

2、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想了解观众对某个电视专题的喜欢程度,他选取了500个观众作样本(重复抽样),结果发现喜欢该节目的有175人。(1)试以95%的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区间范围。(2)若该节目主持人希望估计的极限误差不超过5.5%,问有多大把握程度?

2、(1)n?500,

p?

175

?0.35500(2分),由于z=1.96,

抽样平均误差为?p?

p(1?p)

?2.13%(2分) n

抽样极限误差?p?z?p?1.96?0.0213=0.042(2分)

,经计算得概率保证程度为95%时,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置信区间为[30.8%,39.2%]。(1分) (2)若极限误差不超过5.5%,则z=

?p

?p

?

5.5%

(2分)F(z)=0.99。(1分) ?2.58,

2.13%

(3)3.某市某产品连续四年各季度的出口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要分析。

3.产品合格率区间估计某市某产品连续四年各季度的出口额资料及季节比率计算表

单位:万元

5


统计学考试试卷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37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