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张皓宸作品

时间:2017-01-20 07:21:1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广东省惠州市2016届高三4月份高考模拟考试

广东省惠州市2016届高三4月份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90后”写作的兴起与文学的新变化

张颐武

最近,大冰、卢思浩、张皓宸、沈煜伦、苑子文、苑子豪等年轻畅销书作者的新书,在短期内占据了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而“80后”的张嘉佳更是成为最近的最引人注目的作家。这些人在传统的纯文学领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关注,但他们在“80后”、“90后”的读者中都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这些以“90后”为主的作者很多都是以篇幅短小、语言幽默与温和的小感伤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日常生活,这些作品有一点像过去的所谓“小小说”。但他们的写作很接近短小的段子,用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情绪。 这些作者的作品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绝非偶然。一方面是生活环境的影响。“90后”生活在中国发展比较顺畅的时候,温饱有余,受过较好的教育,没有遭遇大喜大悲,过着庸常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失个恋可能就是大事。反观过去,牺牲、苦难、生活的艰窘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他们的体验和前几代人不同,但同样有许多生活的挑战。因此写作是在当下的环境中出现。另一方面则是读者的需要,这些作者面对的读者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结婚生子、毕业就业、考试升学,有着人际关系、抗压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困扰,需要有文学作品来给他们更多的抚慰和激励。

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后”作家相比,张嘉佳等虽然年龄接近,但写作显然和他们不同,他们和“90后”的作者的写作相当接近。“90后”作家出来较晚,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炼,从写段子开始,对市场的运作很熟悉,有高度的敏锐性。他们作品中反叛性不强,就是生活的平常性,人物也是不好不坏,有点小感伤、小同情,又有调侃机智,似乎对社会看透了的感觉。没有大喜大悲,写的就是生活中恋爱失恋等小波澜,这也是全球的中产生活的一种常态的表达。韩寒、郭敬明接触现实和“90后”还是有所不同,当时的文学界对这几位作者有相当的关注。但今天的新的作家则似乎仅仅存在于一个新的阅读空间之中,似乎完全和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是完全平行发展的。

有人就此说到纯文学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合乎实际的。文学随着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分化,一部分是纯文学,另一部分是通俗文学。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间又产生了网络文学,目前这三部分是平行发展。莫言、刘震云、苏童等都在写作,纯文学仍然是很庞大的一块,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都和纯文学关系不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年轻的畅销书作家,主流文学界和批评家们很少发声。当下这些年轻畅销书作家写的短小故事和段子,跟传统文学的结构模式不一样,没什么可比性,而且传统的纯文学在“90后”当中也没什么影响力。

现在看来,虽然当下的“90后”作家和纯文学没有多少关系,但日后会有“90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现在的“90后”写作能否成为经典也要看时间的检验,谁能脱颖而出,哪部作品能够流传千古,还要时间和历史去检验。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节选自2016年1月13日《天津日报》)

1.下列所举现象,不属于标题所说“文学的新变化”的一项是(3分)

A.“90后”畅销书作者的作品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热销。

B.以“90后”为主的畅销书作者喜欢用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情绪,表现日常生活。

C.莫言、刘震云、苏童等一批作家在坚守纯文学传统,并且取得不菲成果。日后还会有“90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

D.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一些走通俗路线的作品得到肯定,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

2.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大冰、卢思浩等年轻畅销书作者虽在传统纯文学领域几乎未受任何关注,但在“80后”、“90后”读者中却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他们的新书短期便占据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即为实证。

B.“90后”写作的兴起并得到热烈反响,与“90后”作者、读者过着庸常的生活,在生活中不轻易表露大喜大悲的激烈情绪有关。

C.尽管是“80后”作家,但张嘉佳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后”作家相比,写作上有着明显不同,倒是和“90后”作家的写作相当接近。

D.韩寒、郭敬明的写作在当时的文学界曾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如今的“90后”作家却基本上与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彼此平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虽然也关注现实,但他们和莫言、刘震云等作家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路径不同,其创作价值与传统文学相较望尘莫及。

B.一批年轻畅销书作者在“80后”、“90后”的读者中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但喜爱纯文学作品的读者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关注。

C.“90后”作家作品反叛性不强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练,熟悉市场,高度敏锐,另一方面作品反映的是生活平常性的内容,无法体现反叛性。

D.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的生活困扰使得他们需要有文学作品来抚慰和激励,而一些“90后”作家作品中的内容恰好契合了这种心理需求。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车数千辆。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旁,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

①“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

戚。”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节选自《后汉书》,有改动)

注: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4.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B.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C.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D.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5.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博:古代男子出生时父母为其取名与字,女子则在许嫁时取字,孟博即为范滂之字,后文出现的“仲博”亦为字,按文意推理,“仲博”当为范滂兄长。

B.孝廉:孝廉为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孝廉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后来“孝廉”这个称谓也变成明、清时期对举人的雅称。

C.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

D.二千石:石为古代粮食重量单位,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此二千石亦指获此俸禄的相应官职。汉代三公亦称“万石”。

6.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滂小时候就颇受州中民众推崇,曾在冀州饥荒时以清诏使身份巡查,他到职竟让当地太守及县令闻风而逃。

B.范滂任光禄勋主事时曾拜访陈蕃,陈蕃并不因范滂声名而作谦让,而是坦然接受,后在郭林宗开导下醒悟,并对郭林宗表示了感谢。

C.范滂外甥李颂被乡人误解,在唐衡推荐下,宗资欲任用他,范滂认为唐衡品行不端,不值得信任,于是未执行宗资任命。

D.建宁二年时,范滂被下诏逮捕,他为人考虑,自行投狱,甘愿受戮,县令闻讯很是吃惊,当即舍弃官职和他一起受死。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5分)

(2)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5分)

(二)古诗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白氏时任杭州刺史。②伍员:伍子胥。杭州城内吴山上有伍员庙。③苏小:苏小小,南朝人,西湖冷桥畔旧有其墓。④“柿蒂”:绫的花纹。

8.本诗所写景物反映了杭州的哪些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9.“涛声夜入伍员庙”一句与诗歌整体协调和谐吗?请简述你的意见。(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示时光流逝、新旧交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大年”与“小年”之说,其中对“小年”的界定为:“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择师的标准,认为堪为人师者不在地位年龄,而在知识学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于敏:中国的“氢弹之父”

沈黎明

于敏1926年8月出生在河北省宁河县一户普通人家,他自幼聪慧,学习非常用功,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

1944年,于敏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两年后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开始理论物理的学习。在大学期间,于敏依然是学习上的尖子,但绝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而是时时关心国家命运的热血青年。当时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贪腐严重,北京(时称北平)各大学校学生经常搞抗议游行,于敏总是积极参加,并常常冲在前面,一次遭遇军警驱赶,对抗中连眼镜都挤掉了,他依然呼喊不止。

1949年于敏顺利完成本科学业考上研究生,先后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张宗遂教授与胡宁教授。之后,在两位导师的赞扬中,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彭桓武慧眼识珠,将他调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此于敏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人生。

1961年,在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的领导下,以于敏等为主建立起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悄悄开始了氢弹技术理论研究。当时我国面临西方国家的重重封锁,能查到的国外资料很少,国内也很少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于敏知道,唯一的办法只有靠自己努力,在艰难中不断探索。于是他拼命学习相关理论,千方百计搜集国外信息。研究工作需要大量极为复杂的计算,而当时我国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且95%时间安排给原子弹研制的计算,很少有使用机会。面对这种状况,于敏急中生智,想了个土办法,带领全组成员,每人手拿一把计算尺人工计算,他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常常大家下班了,他还在忙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久,一份份浸满智慧与心血的研究报告相继出炉,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被攻克,经过4年的努力,于敏和他带领的科研人员们对氢弹原理有了基本而深刻的认识,为氢弹研制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彭桓武回忆说:“于敏研究氢弹完全是靠自己,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的工作是开创性的。”钱三强更是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7年6月17日,大西北罗布泊,一颗氢弹带着降落伞跃出飞机急速下落。弹体降到距地面2900多米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湛蓝的天空腾起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球,渐渐地,火球上方出现了草帽状云团,与地面卷起的尘柱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很快,爆炸当量计算出来——330万吨。当日,新华社发布《新闻公报》,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在2年8个月时间内进行了5次核试验之后,今天,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我国氢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世界纪录。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3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苏联用了4年3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堪称奇迹。丹麦著名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访华和于敏会面时,对他十分钦佩,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氢弹之父”。西方通常习惯将科研领域理论突破上起重大作用的人称为“某某之父”,可于敏对“中国氢弹之父”的称呼却不喜欢,他认为这种叫法不科学,他不无风趣地说:“氢弹研制是一项大科学系统,需要诸多学科、各方面力量全面配合才能成功,我只是起了一定作用而已,氢弹总不能有好多个‘父亲’吧!”

于敏耄耋之年写过一首七言律诗《抒怀》,诗曰: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

这首诗无疑是他真实情怀的写照。

[链接]

①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如今,工作少了,他一天至少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这些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隔三岔五地,他还会去看上一次打小就爱看的京剧。(侯志明冯昌勇《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名字曾是绝密》)

②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百度百科)

③“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是一个神秘人物,由于保密的原因,他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隐姓埋名长达28年。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王建柱《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于敏在大学期间曾经参加反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游行,眼镜都被挤掉。后来他甘愿隐姓埋名28年,潜心研究核武器,与其早期经历、体验有很大关系。

B.于敏认为,核武器研究团队众志成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获成功。其成果起到了威慑敌对势力,维护国家独立、安全的重要作用。

C.本文介绍说“当时??国内也很少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而又引述彭桓武的回忆说“于敏研究氢弹完全是靠自己,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表述不一致,影响可信度。

D.对照玻尔、百度百科对于敏的称谓,本文标题“中国的‘氢弹之父’”中“的”字多余,引号位置值得商榷;本文引述对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时,上下联颠倒。可见行文欠严谨。

E.这篇人物传记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于敏的生平主要事迹,叙述语言客观朴实准确,引用的史实及人物语言对展现了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

(2)文中引入了当时《新闻公报》中的内容,详尽介绍了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世界纪录之处,有何作用?(6分)

(3)结合原文,说说于敏在七言律诗《抒怀》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怀。(6分)

篇二:惠州市2016届高三模拟考1

惠州市2016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6.4

第Ⅰ卷 阅读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90后”写作的兴起与文学的新变化

张颐武

最近,大冰、卢思浩、张皓宸、沈煜伦、苑子文、苑子豪等年轻畅销书作者的新书,在短期内占据了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而?80后?的张嘉佳更是成为最近的最引人注目的作家。这些人在传统的纯文学领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关注,但他们在?80后?、?90后?的读者中都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这些以?90后?为主的作者很多都是以篇幅短小、语言幽默与温和的小感伤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日常生活,这些作品有一点像过去的所谓?小小说?。但他们的写作很接近短小的段子,用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情绪。

这些作者的作品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绝非偶然。一方面是生活环境的影响。?90后?生活在中国发展比较顺畅的时候,温饱有余,受过较好的教育,没有遭遇大喜大悲,过着庸常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失个恋可能就是大事。反观过去,牺牲、苦难、生活的艰窘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他们的体验和前几代人不同,但同样有许多生活的挑战。因此写作是在当下的环境中出现。另一方面则是读者的需要,这些作者面对的读者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结婚生子、毕业就业、考试升学,有着人际关系、抗压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困扰,需要有文学作品来给他们更多的抚慰和激励。

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后?作家相比,张嘉佳等虽然年龄接近,但写作显然和他们不同,他们和?90后?的作者的写作相当接近。?90后?作家出来较晚,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炼,从写段子开始,对市场的运作很熟悉,有高度的敏锐性。他们作品中反叛性不强,就是生活的平常性,人物也是不好不坏,有点小感伤、小同情,又有调侃机智,似乎对社会看透了的感觉。没有大喜大悲,写的就是生活中恋爱失恋等小波澜,这也是全球的中产生活的一种常态的表达。韩寒、郭敬明接触现实和?90后?还是有所不同,当时的文

学界对这几位作者有相当的关注。但今天的新的作家则似乎仅仅存在于一个新的阅读空间之中,似乎完全和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是完全平行发展的。

有人就此说到纯文学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合乎实际的。文学随着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分化,一部分是纯文学,另一部分是通俗文学。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间又产生了网络文学,目前这三部分是平行发展。莫言、刘震云、苏童等都在写作,纯文学仍然是很庞大的一块,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都和纯文学关系不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年轻的畅销书作家,主流文学界和批评家们很少发声。当下这些年轻畅销书作家写的短小故事和段子,跟传统文学的结构模式不一样,没什么可比性,而且传统的纯文学在?90后?当中也没什么影响力。

现在看来,虽然当下的?90后?作家和纯文学没有多少关系,但日后会有?90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现在的?90后?写作能否成为经典也要看时间的检验,谁能脱颖而出,哪部作品能够流传千古,还要时间和历史去检验。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节选自2016年1月13日《天津日报》)

1.下列所举现象,不属于标题所说?文学的新变化?的一项是(3分)

A.?90后?畅销书作者的作品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热销。

B.以?90后?为主的畅销书作者喜欢用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情绪,表现日常生活。

C.莫言、刘震云、苏童等一批作家在坚守纯文学传统,并且取得不菲成果。日后还会有?90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

D.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一些走通俗路线的作品得到肯定,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

2.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大冰、卢思浩等年轻畅销书作者虽在传统纯文学领域几乎未受任何关注,但在“80后”、“90后”读者中却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他们的新书短期便占据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即为实证。

B.?90后?写作的兴起并得到热烈反响,与?90后?作者、读者过着庸常的生活,在生活中不轻易表露大喜大悲的激烈情绪有关。

C.尽管是“80后”作家,但张嘉佳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后”作家相比,写作上有着明显不同,倒是和“90后”作家的写作相当接近。

D.韩寒、郭敬明的写作在当时的文学界曾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如今的“90后”作家却基本上与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彼此平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虽然也关注现实,但他们和莫言、刘震云等作家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路径不同,其创作价值与传统文学相较望尘莫及。

B.一批年轻畅销书作者在?80后?、?90后?的读者中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但喜爱纯文学作品的读者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关注。

C.?90后?作家作品反叛性不强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练,熟悉市场,高度敏锐,另一方面作品反映的是生活平常性的内容,无法体现反叛性。

D.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的生活困扰使得他们需要有文学作品来抚慰和激励,而一些“90后”作家作品中的内容恰好契合了这种心理需求。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车数千辆。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旁,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

君①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节选自《后汉书》,有改动)

注: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4.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B.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C.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D.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5.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博:古代男子出生时父母为其取名与字,女子则在许嫁时取字,孟博即为范滂之字,后文出现的“仲博”亦为字,按文意推理,“仲博”当为范滂兄长。

B.孝廉:孝廉为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孝廉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后来“孝廉”这个称谓也变成明、清时期对举人的雅称。

C.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

D.二千石:石为古代粮食重量单位,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此二千石亦指获此俸禄的相应官职。汉代三公亦称“万石”。

6.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滂小时候就颇受州中民众推崇,曾在冀州饥荒时以清诏使身份巡查,他到职竟让当地太守及县令闻风而逃。

B.范滂任光禄勋主事时曾拜访陈蕃,陈蕃并不因范滂声名而作谦让,而是坦然接受,后在郭林宗开导下醒悟,并对郭林宗表示了感谢。

C.范滂外甥李颂被乡人误解,在唐衡推荐下,宗资欲任用他,范滂认为唐衡品行不端,不值得信任,于是未执行宗资任命。

D.建宁二年时,范滂被下诏逮捕,他为人考虑,自行投狱,甘愿受戮,县令闻讯很是吃惊,当即舍弃官职和他一起受死。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5分)

(2)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5分)

(二)古诗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白氏时任杭州刺史。②伍员:伍子胥。杭州城内吴山上有伍员庙。③苏小:苏小小,南朝人,西湖冷桥畔旧有其墓。④“柿蒂”:绫的花纹。

8.本诗所写景物反映了杭州的哪些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9.“涛声夜入伍员庙”一句与诗歌整体协调和谐吗?请简述你的意见。(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示时光流逝、新旧交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大年”与“小年”之说,其中对“小年”的界定为:“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择师的标准,认为堪为人师者不在地位年龄,而在知识学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戏迷

刘建超

老街人爱听戏,老街人也懂戏。街角旮旯,花园广场,只要支起家什,拉起弦子,就会有人聚在一起开心不开心地都要唱上一段。老街人懂戏,一般的戏班子不敢来老街演出。你的名气不大没关系,只要卖力尽心,老街人也会叫好。你的名气再大,敷衍了事,老街人会把你懒散奸猾不尽力之处宣扬得人人皆知,任你满大街地敲锣打鼓油妆重彩地宣传,老街人就是不买账。据说,当年最红火的常香玉剧团和杨兰春剧团来老街演出,也是格外地小心和卖劲。

篇三:“90后”畅销作家-治愈系偶像的崛起

“90后”畅销作家:治愈系偶像的崛起

张皓宸和他的故事集《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

对于1990年生人的张皓宸,主流文学界是陌生的。但在2015年的出版市场,他的确是最具号召力的90后作家之一。

一个故事是他的故事集《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7天预售超过5.7万册,获得当当网、亚马逊、京东和天猫四大图书榜单的冠军。

高销量和火爆的粉丝,不止是张皓宸独享。几乎同时间出现的90后畅销作家,还有北大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卢思浩等。

他们的微博粉丝数都在百万以上,几乎每条微博都能有破万的点赞。

不过,对于这些在出版市场中人气高涨的90后作家,“不太了解”是学者们的普遍回应。甚至,他们的畅销书也被诟病“作品碎片化”、“鸡汤文”、“过于迎合市场”。

“时代在变,从来也没有固定作家该是什么样子,书该是什么样子。”张皓宸向《?t望东方周刊》说,其实“写作是我的兴趣,我从来没有想要把它商业化。”

从“网红写手”到“畅销作家”

“我们是中国第一批接触社交网络的一代,成名也是依托了新媒体。”卢思浩对《?t望东方周刊》说。

2008年,16岁的卢思浩到澳大利亚,开始孤独单调的留学生活。那时,人人网刚兴起,卢思浩为了认识些“有趣的人”,便“第一时间去注册账号,像淘宝一样去‘淘’人”。在人人网日志上记录心情,也成了他留学生活中的习惯。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卢思浩的文章里常有这样“治愈系”句子。17岁开始写文,到了19岁,卢思浩的每篇文章阅读量都在5000以上,成为人人网中极受欢迎的“暖男写手”。

卢思浩对本刊记者回忆:“那就是人气‘从零到一’的过程。”

就成名渠道而言,与80后作家不同的是,这批90后作家不再依赖新概念作文大赛出道。走进出版市场前,他们更多在新媒体发布作品,获得知名度和粉丝。

2013年开始,张皓宸开始在微博上发布一组在卫生纸上绘制的漫画《那些你很冒险的梦》。 风格清新,有关爱情、友情的内容话题互动性强,作品一炮而红。张皓宸很快就被新媒体内容平台“ONE?一个”的编辑注意,受邀投稿并成为该平台人气作者。

1990年生人的方慧也是“ONE?一个”常驻作者之一。2015年年末,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手机里的男朋友》,目前销量10万册。

方慧对《?t望东方周刊》回忆,当初被“ONE?一个”编辑团队发现,就是因为她在微博和豆瓣上发布了转发量破万的短篇虚构作品――《微博自杀记》。

独立出版人周晓东曾多次参与90后畅销作家图书出版策划。他对《?t望东方周刊记者》总结:“这批年轻作家,大多是先在微博、豆瓣、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上出名的。”

目前,较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媒体内容平台有“ONE?一个”和“犀牛故事”。周晓东透露,近年来这类平台更多从社交网络平台发现新作者:“毕竟从传统渠道认识的作者有限,也未必能抓住当下年轻人的兴趣点。”

“网络空间给了年轻人更多可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对《?t望东方周刊》说,“90后对网络很熟悉,网络便成为一种成名渠道。”

在周晓东看来,这批90后畅销书作者虽靠新媒体起家,但与网络文学不能混为一谈。

“网络文学作品都是中长篇,而张皓宸这类作者是以写短故事为主。”周晓东说,在起点网等平台,写手在签约网站的要求下,每天要达到一定更新字数,因此会出现质量发挥不稳定的问题,“畅销书作者没有这个压力,有时间有精力,他们对质量更认真些。”

偶像式作家

“利用新媒体营销手段,作者可以被看见,吸引了读者来消费,卖出几十万册,这便搞活了曾被认为死去的图书市场。”张皓宸说。

以往,80后作家保持认识度的方式,就是依靠传统出版或在杂志发表作品。而自媒体的普及和自身对网络高度的敏感,使得90后作者可以运用新媒体第一时间向外界发表作品。

新媒体对年轻作者来说不仅带来成名的机遇和发布作品的载体,豆瓣、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如今已经成为这些作者进行自我推广的个人阵地。

自媒体平台也成为了这批作者与粉丝直接交流、增加互动的媒介。张皓宸便经营着个人的微信公众平台,并自称是送暖给千万人的“中央空调”。

“我偶尔会在微博粉丝群‘冒泡’,我的粉丝也会和我开玩笑,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们都会很严肃地为我发声。”张皓宸说。

有不少粉丝会向卢思浩诉说自己的恋爱经历,也会有人向他分享生活。

周晓东认为,与网络段子手涉足出版不同的是,张皓宸、卢思浩和北大苑氏兄弟在网络上的形象本身就很立体:“粉丝会知道作家身高是多少,长什么样子,性格是什么样子,作家本身是高度人格化的,粉丝黏度就更高。”

文学评论家白烨曾用“青少年心中成功的典型、青春的偶像”来形容在北大读书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他认为,表面上看,他们作品的畅销是市场营销的胜利,背后则是粉丝文化的崛起。 周晓东则认为,出版社和新媒体内容平台,在内容营销的驱动之下都会有一个针对作家的造星机制――“颜值高”、文字温暖励志、态度积极上进的作者往往会更受追捧。

张皓宸等人自身的明星文化特征愈发鲜明,也被质疑为“作家的文化身份弱化”。

张皓宸承认自己是个“作家明星”,也并不在意质疑:“现在的确有一种偶像经济的概念在里面,但读者得到满足,作者受到追捧,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就有了更多写作的信心。而且成为青年榜样,也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自我要求。” <!--endprint--> <!--startprint-->治愈系药丸

一次签售活动前,一位军校学员在场地门口等到了卢思浩,请其签名。他对卢思浩说,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有限,马上就要归队。

3个月之后,卢思浩收到了这位读者的邮件,对方说,自己从军校毕业之后放弃了部队生活,前往非洲教书了。

“那是他的梦想,而且他实现了。”卢思浩说,“他告诉我,那是因为看了我的书,才下定决心走出原本既定生活轨迹的。”

出现在张皓宸和卢思浩签售会上的读者,大部分是在读的中学生、大学生。其中面临高考和考研的学生最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失恋的。

“在我的学生时代,青春文学都是‘疼痛青春’的类型,并没有能激励到我的东西。”张皓宸说,“可是年轻人在面临生活关卡时,是需要这类‘正能量’内容的。”

80后青春文学对成长阵痛的书写,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年轻读者。由于手机成为阅读媒介,90后作家畅销作品摈弃“疼痛青春”的同时,往往也以短、平、快为特点。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曾评论,这些作品大部分并不能被称作结构完整的“小说”,而是“短故事”。其实,这些主打“励志”和“正能量”的短故事,也往往被诟病为“鸡汤文”、“缺乏文学性”。

张颐武曾表示,由于这批作家生活温饱有余,较为平顺,因而“作品中反叛性不足,就是生活的平常性”、“没有大喜大悲,写的就是生活中恋爱、失恋,或迷茫,这是全球中产阶级生活

的常态”。

“这种评价很中肯。”卢思浩认为,考学压力、情感问题、刚入职场的困惑,这就是围绕90后生活的大事件,强求“深刻”不现实、夸大“阵痛”也不真诚:“90后一代没有什么沉重的生活体验,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好好生活。”

张柠认为,治愈系的内容成为当下文化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这些作者受欢迎的原因,但也给他们带来挑战:“有病了需要吃药,但每个阶段病不同,所需药的配方也不同。不成长、不变化,便会被成长中的读者抛弃。”

在张皓宸看来,“鸡汤”是一种“粗暴的标签”,“心灵鸡汤”的污名化是因为励志软文过于泛滥。至于“熬汤”,张柠则认为:“还是要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在符号系统和表达形式上有所独创,同时对情绪要隐藏收敛,不做煽情派,有了这些特殊性和创造性,才会获得同龄人的‘打赏’。”

要走IP之路

就在接受采访的前几天,卢思浩还在上海学习电影剧本写作。早前他曾在媒体透露,自己近期的计划是将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自己做导演。

张皓宸和方慧目前也都在向影视IP改编方面发展,已经有不少影视公司买下了他们作品的影视改编权。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人民币,电影市场的迅速扩张,吸引出版界纷纷向影视领域跨界。

电影界的IP改编热潮正改变着作家的收入结构。周晓东说:“版税收入和新媒体平台的稿费已经不是这批作家的主要收入了,取而代之的是影视版权带来的经济利益,这是前所未有的改变。”

这些90后畅销作家,成为了第一批在出道之初就集体跨界的写作者。周晓东透露,如今在图书策划阶段,受大环境的推动,很多出版社和作家都会考虑到影视改编环节:“包括内容适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名字适不适合做电影的名字。”

从线上的新媒体平台出道走向线下的出版市场,然后卖出作品版权进行影视改编,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

方慧曾经在影视公司工作过,对于剧本创作相对熟练。她说:“这对我的小说创作有一定影响,在情节推进时会借鉴剧本写作的方法,这可能也是我的作品看上去很适合电影改编的原因。” 不过,受访的几位作家对写作本身仍然都有野心和决心。卢思浩说:“我对写作的热情远远高于其他。”

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偶像村上春树一样从专栏作家转型到严肃文学领域,写一部民国题材的长篇虚构作品,但是“那样的创作也许会面临市场和公司给的压力,能否坚持下去还是蛮难的”。 与卢思浩、张皓宸不同的是,方慧的作品被认为是在市场性和文学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作为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方慧的作品题材新颖,语言平易,切入点也比较独特,因此还得到了作家阿乙的称赞。

“其实90后作家有两批,一批是写严肃文学的,一批是市场化写作的。”周晓东说。这两个圈子更多的时候“互不打扰”。而方慧和他们都有来往。

“能感觉得到,两个圈子会有彼此看不顺眼的时候。”方慧说,“写纯文学的会怀疑畅销书作家的写作能力,而畅销书作家会说纯文学没有市场。” 北京大学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 卢思浩并不觉得市场化写作“全是垃圾”,他说:“就像文艺片和娱乐片都有自己的受众,你也不能说娱乐片都是烂片。”

“年轻人有各种可能性,各自会有各自的蛋糕。”张柠认为。


张皓宸作品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35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