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性

时间:2017-01-20 06:58:4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军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军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文章从军训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结合军训中辅导员工作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军训前体质差、自我意识强、脆弱和自私等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研究总结出军训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质、道德素质、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智力素质、诚信观念、务实观念、纪律观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军训;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军训

(一)对当代大学生的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中、小学教育为了抓升学率,素质教育有所放松。这一代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同伴较少、父母的宠爱中成长。且近些年来,中、小学大多重智育、轻德育,部分孩子表现出自私、性格孤僻、脾气古怪、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特点[1]。刚刚进校的大学新生,他们属于青年中期,生理和心理与中小学生有明显差别,生理上已发育成熟,心理上趋于成熟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世界观也在逐渐形成[2]。

各大学一般都把军训安排在新生刚入校之际,然而许多新生经过高中三年、特别是最后一年备战高考,身体和精力严重透支,不少孩子高三每天学习十七八个小时,既便是成绩出来后,又提心吊胆的等录取,以至有些孩子说高考不比长征差。

有人说:大学新生刚进校就进行这种强制性、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显然会让许多新生感到吃不消。

有人说:训一训,加强自理。训一训,知道坚强。训一训,让男人更有男子气概,让女人更健美。

(二)当代大学生接受军训

1998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八章[3]指出:“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院校设军事训练机构,配备军事教员,组织实施学生的军事训练。”

通过军训,使学生在就学期间,履行兵役义务,培养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吃苦精神和纪律观念,磨炼学生个人的意志品质。军训不仅能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学生也学到了军事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深了对人民军队的了解,为国家战时兵员的动员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年轻人的可塑性很强,什么样的环境,就能塑造什么样的思想。通过军训,同学们在言行和思想作风上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也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在于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军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军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体质

大学时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体质是德、智的载体。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4]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高等学校作为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最后阶段,势必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军训对受

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各国在国防教育中都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增强体质体能的训练,注重强身和自卫教育。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呈明显下降趋势。产生这种状况往往与学生们参加实践活动少、身体锻炼不够有关。而军训在这方面却恰恰能弥补其不足。军事技能训练中包含很强、甚至超强度体能运动的相关项目,特别是集中军训期间,每天“摸、爬、滚、打、练”,对大学生锻炼体魄、增强体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军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军训中每个军训教官都十分重视道德素质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使大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大学短期的军营里没有社会地位之分,没有贫富,没有特权,同学们同吃同住,同练同罚。在这里,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官之间培养了真挚的友情,形成了团结友爱、相互尊敬、尊重的优良作风。教官身上的军人作风、纪律、军事素质和战斗力给大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通过军训,让我们的大学生提高了道德修养。

在2006级新生刚入学时,我召开了第一次班会,刚进校的大学生思想都很活跃,但很多同学不注重礼貌问题。我还记得军训刚刚开始,我们班要乘公交车到新校区参加军训动员大会,车刚到,男生就蜂拥而上,占去了所有座位,女生急得直哭,要老师把男生叫下车让女生先上车。紧接着,学生都上去了,班主任最后上去,可竟然没有一位同学给老师让座…… 短短20天过去了,军训后的第一次班会,好像重新招收了一个新班似的,这49名刚刚进入大学的孩子一下子长大了,见老师问好,见同学就打招呼。

(三)军训培养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处处以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军训是一个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过程,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每一位大学生,使他们走出 “自我”的小圈子,处处关心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成了军训中同学们的心声。训练之余的互助互爱,相互关心,使同学们真正感到了集体的温暖,进一步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

军训的各项活动都是集体活动,靠集体团结协作才能搞好。方队训练作为一种集体行为锻炼,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军训期间实行生活军事化,内务卫生、军容军姿、队伍训练都要进行评比,一个人做不好就会影响集体的荣誉,所以每个同学都为集体利益争先努力,并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训练中的每个动作。同学们亲身体验到,没有集体观念就没有集体力量,就没有集体荣誉;没有严明纪律的约束和严格的管理,就没有坚强的战斗力。这对他们将来愉快渡过大学生活和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班的学生不忘军训磨炼,时刻用军训的标准要求自己,把班集体看作自己的家,人人都为班集体的利益着想,在大学的两年中我们班多次被评为省、校、系级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

(四)军训养成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倡导和培育起来的优良传统,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使中国进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时代的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它是勇于拼搏,战胜困难的勇气,更是大学生磨炼坚强意志的必由之路,取得成功的基本素质。

学生在各项训练中知道必须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才可以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克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腐化堕落、萎靡不振的坏作风,在学习和工作中就会兢兢业业,不怕困难,而且在训练中也能够做到不怕苦、不怕累。

因此,军训在养成大学生艰苦奋斗作风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军训提高当代大学生智力素质

智育是指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国防有赖于掌握由复杂的科学原理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也有赖于发现和发展新原理、新技术和新知识。高校的国防教育,不仅强调自然科学,而且要把历史地理等与国防有关的学科列入改进科目。军训在高校的普及,是学生了解相关国防知识、军事技能和军事技术的有效途径,它使学生在训练中参与思考,在思考中提高智力。

(六)军训树立当代大学生诚信观念

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负面影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贫乏现象。军训过程中有少部分同学畏惧军训的艰辛、困难而不讲诚信,弄虚作假,逃避军训,而有的同学虽然身体不适,却能克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继续坚持参加训练。

2006级1名姓吴的学生担心吃不了军训的苦,跟我说他心脏有问题,不能参加军训,想给同学们送水。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答应了他。随后,我给同学们讲了军训对大学生成长,以及磨炼个人意志,为今后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的作用。既而,他讲出了实情,愉快地加入到了训练当中。

我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讲诚信,克服困难坚持参训的同学给予表扬,在班内建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将诚信的认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诚信的意义和价值,提高践行诚信的自觉性。

(七)军训增强当代大学生务实观念

集中军训具有时间短、内容多、训练强度大、要求高等特点,在露天操场上每天进行长达8到10小时的严格训练和摸爬滚打,对学生的身心都是严峻的考验。在军训中部分同学叫苦叫累,逃避军训,也有一部分同学轻伤不下火线,小病仍能够坚持训练。军训结束后的集体、个人的考核与评比,对同学们的辛勤劳动给予了肯定,使他们明白每一份艰辛的付出,才会收获每一份成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有务实的观念。

我们班平时刻苦训练的3位同学在国防教育结业典礼上被评为军训优秀学员。

(八)军训促进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课题。大学生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军训能够唤起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保卫国家、建设祖国的爱国热情。通过军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忧患意识、目标意识、价值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献身意识。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大学生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军,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防观念,自觉关心国防、了解国防、热爱国防、积极履行国防义务,努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的消息后,我班组织参加了由保山市社会团体发起的在保山市三馆进行的烛光哀悼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活动,并自发组织捐款760余元。在活动中学生告诉我,他们理解解放军、人民子弟兵,自己也曾是军人,此时此刻,不能到抗震救灾一线援助,但能尽其所有支援灾区。

(九)军训增强当代大学生纪律观念

军训是提高大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最佳课堂。军训,强调集中统一、整齐划一,强调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在集中军训期间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要求学生按部队的有关条例,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切行动听指挥。起床、出操、训练、熄灯、就寝,要求统一规范,不允许拖沓掉队、我行我素;穿衣着装、整理内务,讲究整齐划一,不允许随随便便、杂乱无章。在队列训练中,在炎炎烈日下,一遍一遍重复着枯燥而乏味的动作,即使腰酸背疼,汗流浃背,也不能停止训练,这使大学生真正理解“铁”的纪律的内涵,有助于学生养成守纪律、听

指挥的好作风,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为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圆满完成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军训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中弥漫着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风气。这种风气和思潮也渗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出现了为享受生活而进行的盲目消费、为左右攀比而产生的从众消费、为张扬个性而进行的时尚消费等现象,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军训生活中对勤俭节约这一优良传统的提倡,使同学们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内心深处也意识到了自己背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懂得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在消费方面管好白己的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浪费行为。

(十一)军训树立当代大学生科学人生观

青年大学生承载着社会的良知、民族的希冀,通过军训让大学生明白了接班人的身份,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做人的向导,是选择生活道路的指南,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生的归宿。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是成才的真正动力。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种种问题,帮助他们抵制各种不良人生观的侵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大学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欠缺,在父母的溺爱下滋长了消极、松散、懒惰的不良习惯。进人大学之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许多事情需要独立处理。军训是新生进人大学的第一次集体生活,生活中同学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一方面能够促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身心的全方位锻炼。总之,通过军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了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促进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今后的道路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善发 吴道荣.高职高专大学新生思想工作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第15期:204

[2] 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1998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6月13日

篇二: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

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

学生军训是指地方高校和高级中学的在校学生,依照国家兵役法的有关规定,接受军事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的活动,开展学生军事训练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学生具有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让大学生参加军训及接受军事理论课,可以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这是做好兵员储备和预备役军官培养工作的重要措施,可以实现寓兵于民,寓官于校,同时也让大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素质。青年学生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安全与发展。通过军训及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军队的感情,培养大学生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是他们明确个人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确立为国家和民族尽职履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对于国家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国防教育法》中单设第二章学校的国防教育,主要考虑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国防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等学校应该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学生通过军事

训练,增强国防意识,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提高依法履行兵役义乌的自觉性,有利于战时快速实施兵员动员,可以为国家储备大量高素质的军事后备人才,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 大学生军训对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另外,根据我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这一规定表明,公民的兵役义乌市普遍的,所有公民都有义务按照法律的规定来服兵役。公民履行兵役义乌的主要形式有三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事训练。现行《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在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就读的学生,应自觉服从学校的军事训练安排,认真履行应承担的兵役义务,完成军事训练科目,达到训练目标。由此可见,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是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自觉接受国防教育的表现,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军事训练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一方面,军训培养了大学新生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在军训中,每个人都是集体中至关重要的一份子,个人的利益与荣誉关乎着集体的利益和荣誉,经过军训的磨合,让大学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及时调整个人生活习惯和集体生活的矛盾,以适应大学四年的集体生活。这对于大学

生今后的寝室管理和班级管理很有益处。另一方面,军训使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军营中严谨的生活作风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辅导员的学风管理和学风建设提供了方便。

对于个人发展而言,学生军事训练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军事训练不仅对国家有利,对学生个人也是有很大好处的。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就强调要学习“六艺”。当代青年更应该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学生通过军事训练,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培养爱国奉献的责任意识,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扎实奋斗的拼搏精神。这些优秀的品质,良好的素质,能使学生们的成长发展终身受益。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大学生军训不仅是对体能的锻炼,也是对思想的磨砺。学生军事训练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壮大我国国防力量的有效手段。

篇三:大学生参加军训的意义

大学生参加军训的意义

摘要:养成教育与大学生军事训练相辅相成,就必须以军训为载体,锻铸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互相促进.因此,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军训 养成教育

军训是大学生入学以后接受的一次特殊教育。军训在军事集体中进行,使每个成员在个性差异下交往、融合,个体就能在精神上大大丰富起来,在智能上更快地成熟,也能更快获得其本身所缺乏的那些品质

大学生军事训练,是根据酗家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嗣绕国家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对大学入学新生的一种带强制性的训练。通过训练,促使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尉情感与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与组织纪律观念,锻铸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意志,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由于大学生军事训练是一种以集中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它以其特有的教学内容与军事化管理形式,为大学生的习惯与行为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特殊而有效的实践场所,使得学生在教育、训练、实践的一体化中,将外在的规范、约束、要求通过El常的践履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主体内在的自律需要,引导个体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形成符合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促进个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大学生军事训练与养成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可以说军事训练是手段,养成教育是目的;军事训练是基础,养成教育是体现。

在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一批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其培养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而军训作为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能否充分发挥其载体功能,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与训练,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培养与礼会主义道德规范相符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卜j行为习惯,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偕发展,为大学四年的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锻铸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在世界多元价值观与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消极不良的思想风气也在不断地滋长蔓延。为此,就必须以军训为契机,充分发挥国防教育课程的特长与优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通过历史传统教育、军事思想教育、我军的光荣传统教育,以史育人、以传统育人、以先进典型育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同时,充分发挥军训教官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以自身的军人气质、军人作风、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襟怀,来感染、教育当代大学生。通过军训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意志,激发他们的爱困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成才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军事训练,它实际上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国防意识、激发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因此,可以通过现代军事理论教育,了解我国军事科技发展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渎#”的热情,增强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成才目标,深刻理解“人才”的内涵,找准人生的坐标,按照经济丰十会发展的需要多方位地进行自我设计与自我塑造,从而把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并不屈不挠为之奋斗。让他们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问,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处理好学习与军训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规范军训的日常管理,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军训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按时起床,按时参加军事训练,按时参加军事理论课学习和政治学习,按时参加各种活动,反对拖拉、散漫的作风,做到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同时,在繁忙的训练之余,还要学会整理内务、洗军衣、练军歌,因而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增强了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发挥学生在军训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要达到军训的目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生中培养一批学生干部,给他们加任务、压担子,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军训作为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养成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为只有当某种行为方式成为个体性格中稳定、长期的需要与倾向时,我们才可以说,大学生教育是成功的。因此,我们应出充分发挥军训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利用军训这种特殊的学习与训练,锻铸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军训的点点滴滴逮透于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激发他船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及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外在的规范、约束、要求内化为主体内在自觉的行动与过程,成为个体长期的、稳定的、内在的自律与需要,不断的引导个体积极向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成为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实现民族的振兴与祖国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季亚钦科.军事教育心理学[M].田培明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8,79.

[2] 王捷二.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34-37.

[3] 徐艳.拓展训练一中国培训.[J].中国培训,2002(4)54-55.


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性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31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