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汉语与中国文化

时间:2017-01-17 11:31: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汉语与中国文化

汉语与中国文化——广告中的语言现象

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广告语更是因为它的独特的美,影响着生活。它不

仅能传播广告的核心信息,而且还因其形象、情感、形式、新颖、幽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集中而形象的

表明商品的特色和性能,表达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它要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吸引读者、感染读者,使读者了解商品、信任商品。可以说广告语言在生动、简练、形象方面的要求并不亚于诗词。生动的广告语言犹如一首好诗,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其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而没有意识到他看到的就是推销商品的广告。干瘪陈旧、千篇一律的广告语言就像八股文一样令人生厌,即使是货真价实的商品,也会因广告语言的枯燥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竞争能力。

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走到哪儿都能看见广告。铺天盖地的广告已然

让大众产生了视觉疲劳,甚至有些群众已经对广告产生逆反心理。导致这些后果的原因是广告本身不具备吸引力,广告本身不能够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由此激发不了人们的兴趣和愉悦。因此,我们需要淡化广告的宣传色彩,重视广告的审美价值,以广告本身所具备的美来吸引大众,使人们心情愉悦,享受美的同时接受广告。

我们知道美的事物是形象的,能让人凭借感官感觉到,而且形象越鲜明、突

出,越让人心旷神怡,事物就越美。

如何让人感觉到事物的美呢?优美的广告语能塑造出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

意境,如雪碧的广告语“透心凉,心飞扬”,“透心凉”三个字,很好地将雪碧解渴降温的感觉表达出来,让人垂涎三尺。“心飞扬”将喝了这款饮料后的感觉用短短的三个字跃然纸上,很容易使喝过雪碧的顾客产生同感。德芙巧克力的广告语“牛奶香浓,丝般顺滑”,运用通感的手法,把巧克力的味觉转化为生动的触觉与视觉感受,让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想象,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激发审美的动力。审美的天地处处充满着

情感的天地,广告审美的过程自始至终是情感的过程。广告语要突破人的排斥心理,而情感诉求几乎是一种老少咸宜的最大众化的策略,有人将其视之为所有广告方略中最温柔、最保险的一种。例如广告语“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九胃泰的承诺”,直接套用了诗人孟郊的名句,以极富韵味的话语阐释图片背后的思想,将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转化为三九胃泰对患者的承诺,将浓郁的亲情与产品自身交融在一起,把人们带入充满爱心的天地。扑面而来的温情广告

如春风拂面,让我们体会到了脉脉的人间暖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现代广告很多都是从“情”的角度切入,采用感性的方式向大众倾诉关于爱

情、亲情和乡亲等,传递各种温暖感人的情感,触动人们的情思,使受众接受这份情感,认同这份情感,感知这份情感的同时接受了这份广告。如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词“一缕浓香,一缕温暖”,唤醒我们对童年温馨的回忆,赢得了大众们的认可。

广告语情感美的力量是很大的,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如很多草坪上立一

牌,上面写着温馨提示:“小草也有生命,请勿践踏”;有的写着:“请你绕个道,小草露微笑”,人们心里对小草就有一种怜惜之情,不忍心去踩踏。

广告语形式之美表现在广告语的修辞手法和音韵。整齐的排比、对偶和和

谐的音韵提升了广告的美感,且便于传播和记忆。人们在应用创作广告语时,有

时出于创意,往往突破语法,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广告语,使广告语的美感更强,更能吸引大众的注意了。另外,我们不仅要在广告语形之美上下功夫,我们更要将广告语文之美表现好,突出广告语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所在,形文并美的广告是我们要提倡的。

“语不惊人死不休”,激发大众的好奇心能让广告得到更多的关注。广告语往往追求标新立异,不同凡响,然人耳目一新。如:安踏广告语“我选择,我喜欢”;伊利的“我要我的滋味”;达芙妮的“喜欢自己,表现到底”;??新颖的广告语语出惊人,吸引广大受众的视线。甚至有时它就是当时的流行语,或者将要成为流行语流传于大众。此时,新颖的广告语已经不仅仅是广告语本身了,它还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正像李宁广告语所表述的,广告语也是“一切皆有可能”。

幽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广告中,幽默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幽默使人心情轻松愉悦,增加了广告的活力。如:一则关于交通安全的广告“你怎么打算?一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开车活到80岁,还是相反?”;北京老字号王致和广告“王致和遗臭万年”;一则拖把的广告语“它天天哭,我天天笑”;《南方日报》的“春江水暖你先知”??广告的幽默潜移默化般地让广告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每当提起还带来了那一份份的愉悦。

总之,广告语是广告的核心元素。广告人在策划和创意广告时,应该注意广告的审美价值。让广告传播的同时,也传播美好的社会文化,让受众享受其中

篇二: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资料

汉字与中国文化 王蒙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历史是一个粗线条的大师,它勾勒了全球化的进程,却忽略了人们为这个发展和进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幸好,历史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大师,当今世界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度的。

中国的长项在于文化。中国文化近二百年来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和正在获得新生。近代以降,中华文化不但暴露了它的封闭愚昧落后挨打的一面,更显示了它的坚韧性、包容性、吸纳性,自省能力、应变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建设文化大国。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这里,我着重就一些个人的感受、经验谈一谈汉语汉字(海外习惯通称为华文华语)与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与现状的某些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它的单数和复数决定于它与其他字的搭配。汉字“眼”给了我以比“eye”或者“eyes”更高的概括性与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或有的某个无法区分单数与复数的神性的形而上的而非此岸的形而下的眼睛,它可以指向文本里写到的孤独的电灯泡。

汉语培养了这样一种追本溯源、层层推演的思想方法。眼是本,第二位的问题才是一只眼或多只眼的考量——那是关于眼的数量认知。眼派生出来眼神、眼球、眼界、眼力、眼光等概念,再转用或发挥作心眼、慧眼、开眼、天眼、钉子眼、打眼(放炮)、眼皮子底下等意思。

动词与系动词也是如此,华文里的“是”字,既是“tobe”也是“am”,又是“was”,还是“were”,包括了“havebeen”、“hasbeen”和“usedtobe”等。

组词造词也是如此,有了牛的概念,再分乳牛母牛公牛,黄牛水牛牦牛野牛,牛奶牛肉牛油牛皮牛角。这与例如英语里的cattle——牛、calf——小牛、beef——牛肉、veal——小牛肉、cow——母牛、bull或者ox——公牛、buffalo——水牛、milk——牛奶、butter——牛油??大异其趣。这些与牛有关的词,在华文里,是以牛字为本位,为本质,为纲,其余则是派生出来的“目”。这样的牛字本位,则难以从英语中看出来。

所以中华传统典籍注重最根本的概念,多半也是字本位的:如哲学里的天、地、乾、坤、有、无、阴、阳、道、理、器、一、元、真、否、泰??伦理里的仁、义、德、道、

礼、和、合、诚、信、廉、耻、勇??戏曲主题则讲忠、孝、节、义,读诗(经)则讲兴、观、群、怨。然后是自然、主义、理论、原则??有了仁,就要求仁政;有了道,就认定执政的合法性在于有道,并区分王道与霸道还有道法自然与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了义,就提倡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有了主义就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有了原则,就有绝对“不拿原则做交易”??这些文字、概念、命题,不但有表述意义、价值意义、哲学意义,也有终极信仰的意义与审美意义。华文注重文字——概念的合理性与正统性,宁可冒实证不足或者郢书燕说的危险,却要做到高屋建瓴与势如破竹,做到坚贞不屈与贯彻始终。在中国,常常存在一个正名的问题。训诂占据了历代中国学人太多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又是无法回避的。许多从外语译过来的名词都被华人望文生义地做了中国化的理解,中文化常常成为中国化的第一步。这产生了许多误读、麻烦,也带来许多创造和机遇,丰富了人类语言与思想。这里起作用的是华文的字本位的整体主义、本质主义、概念崇拜与推演法(如从真心诚意推演到治国平天下),与西方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理性主义和神本或者人本主义大相径庭。

字本位问题在语言学内部是有争议的,但至少可以肯定,华文的字比拼音文字的字母不知重大凡几,而词与句的组合,仍然离不开字。即使不承认百分之百的字本位,也得承认七、八成的字本位现象。华文文学讲究炼字,这与拼音文字大不相同。

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汉字是注重审美形象的文字,汉字如歌如画如符咒。汉字的信息量与某些不确定性和争议性无与伦比。在中华民族的整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身份方面,在源远流长、一以贯之而又充满机变以摆脱困境方面,汉字功莫大焉。没有统一的汉字只有千差万别的方言,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国,抵抗列强的殖民化是困难的。比较一下中国与亚、非、拉丁美洲其他国家的被列强殖民统治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力量。比较一下社会主义的苏联与社会主义的中国命运,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特别是汉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传当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何其惊天动地。汉字的特殊的整齐性丰富性简练性与音乐性形成了我们的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现在中国大陆的幼儿不会说话已经会背诵“床前明月光??”。武汉的黄鹤楼虽系后修,非原址,但是有崔颢与李白的诗在,黄鹤楼便永远矗立在华人心中。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赤壁、泰山??因诗文而永垂不朽。

在推广普通话(国语、mandaren)的同时,中华方言的丰富多彩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吴侬软语,三秦高腔,川语的刚嗲相济与粤语的铿锵自得,尤其是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同样是我们的语言财富。它们影响着乃至决定着我们的民族音乐,特别是多种多样的地方戏曲、曲艺和少数民族歌舞。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一声乡音,两行清泪,乡音未改鬓毛衰,万方奏乐有于阗,中华儿女的乡愁乡情永不止息,汉字文化便是中华儿女的永远的精神家园。

在华文中,“国家”既包含着“country”,也包含着“nation”,同时包括了“state”的意义,知道这一点,对于理解国人的国家民族观念,忠于祖国的观念与爱国主义的情愫有很大好处。在华文中,“人民”一词有自己不尽相同于“people”的含义,而且“人”与“民”各有不同的乃至划分等级的含义。这些知识与思考,对于理解中国的政治生活与政治语言大有帮助。越是有志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事业,越应该理解并善于运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传统,趋利避害,将大胆变革与稳定发展结合起来。我的河北南皮同乡张之洞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所信奉的“厉行新政,不悖旧章??”等原则,也许在学术上是浅薄的与有懈可击的,然而却是语重心长的。

我们中国应该明确地放弃汉字拉丁化的目标。我们实在难于从bai ri yi shan jin,

huang he ru hai liu这29个字母上读出唐诗的效果。我们应该更好地进行汉语汉字的教学、传承、研究、数码化应用与审美化创造。我们应该创造出无愧于祖先的语言艺术的传世之作。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在世界上推广普及华文与汉学教育,为此加大投入。我们应该在语言文字上对各种媒体与出版物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少一点错别字,少一点洋泾浜,少一点文理不通。

我们所关切的汉字文化毕竟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与面向未来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说我们的文化要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性格。同时,只有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经得起欧风美雨的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民族的,而不是博物馆里的木乃伊。聪明的做法不是把全球化与民族化地域化对立起来,而是结合起来。

在浅层次上,争论要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学外语可能是有意义的。从根本上说,母语是进修外语的基础,外语是学好母语精通母语的不可或缺的参照。说起近现代中国,大概没有很多人的外语比辜鸿铭、林语堂和钱钟书更好,同时他们的华文修养也令我辈感到惭愧。设想未来的中华儿女个个熟悉汉语汉字华文经典,同时至少是它们当中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熟练掌握一两门外语特别是英语,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中国人的大脑的聪明足以做到这一步。而做到这一步不会降低而只会提高中华文化的地位。

我们大可以增强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文化的自信,以海纳百川、开阔明朗的心态对待文化的开放与交流,而决不是鼠目寸光,抱残守缺。当然也不是民族虚无主义与全盘西化。

1998年我在建立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的纽约华美协进会上讲演,有听众问:“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国?”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爱汉字汉诗,第二,我们都爱中餐。”可惜我今天没有时间再谈中华料理了,那就让我们的听众们会议休息时间尽情地去享用中餐吧,美味的中餐毕竟首先要出现在餐桌上,而不是出现在我的讲演里的。谢谢。(本文为作者9月3日在2004北京文化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发表时略有删节)

《文汇报》 2004年09月13日

篇三:汉字与中华文化

从汉字谈开去

关键字:汉字,中华文化,传承载体,社会情形,伦理制度,等级制度,文字发展,新词汇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是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基石,从汉字的造字,汉字的遣词造句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化中的深灰情形,伦理制度,等级制度等等,伴随着文字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新词汇,对于这些新词汇,我们又该保持怎样的态度呢?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汉字与中华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的阐释,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汉字的探讨。

汉字起源说法不一,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汉字自起源至今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汉字从出现到现在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未间断过,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汉字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流传至今,即使是在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中,面对西方拼音字,面对西方先进文化强大的冲击,汉字还是以强大的生命力保存下来。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延续至今,有其统一性和连续性,中华民族的历史跌宕起伏,分分合合,多次分裂但是始终还是保持着完整和统一,虽经历许多次分裂和政权割据,但最终还是形成了以汉民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国内其它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一点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民族的文化都难以做到的。中国和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都是古文明的发源地,但是只有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中断过,自始至终都保持文化的延续,虽然中华文化也遭受过外族入侵,但最终却能过顺利传承,延续至今,汉文化的这两种特性与汉字的连续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总所周知,中华文化内部虽有不同的方言,但其文字都是方块字,自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来,各地的人虽操着不同的方言,但却有着共同的方块文字,这使得各地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同一感。试想一下,若各地的人都操着不同的方言,还用着不同的文字,那么中华统一体可能早就四分五裂了,想统一起来也不容易,面对不同的文字语言又岂会有归属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文化传承与文字的延续密不可分,文字承担着对文化文明的记载,文字延续至今,文化的连续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汉字是中华文化信息传承的载体,对于汉字的构造,汉字的运用,对汉字的遣词造句中可以粗浅地窥视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做一方粗浅的了解。

从汉字中可以粗浅地看出古代的社会情形,人们的生活状况。古代汉字以象形因素为约,几千年不变,始终不脱离以形知意。汉字的以意统形的方块形式常使人能从其形体结构直窥其意,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从单个汉字来看,其结构也往往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一二。如“国”字,“国”的繁体字“國”,外面是大框,有表示家国城邑之意,内 “戈”表示兵器,“口”表示人,其放在一起可表示为人执兵器在城内守城,蕴含了人民持戈守城,继而划定疆界,围固城郭,从而表达了国家统一、不可侵犯的丰富内容。“家”为上一宝盖头,下一头猪,表示为一座房子中养殖着一头猪,这表示家是提供居住和食物的地方。国家二字中“国”大家一起执兵器守城,而家给个人提供住所和日常食物,这不便与古代的社会情形相同。汉字“兆”在甲骨文中形状乃是龟壳烧后的裂纹,兆有征兆之

意,其为古代人占卜得出的龟壳裂纹,从兆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人们有占卜的社会状态。

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粗浅的看出古人的伦理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三纲”简单说,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办事;子女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办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办事。“五常”就是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人们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

“君臣之道”:“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相对的手,双臂内侧是个“口”,像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个面向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礼的大臣。“民”的古字像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应该面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为面向右,成了现在的“臣”和“民”。在古代社会,讲求的是忠君爱国,“忠”字上中下心,表示作为臣民要有一个中心,那便是他的主子,万事以其主子为中心便为“忠”。

“父子之道”:中华文化中历来对孝文化相对重视,甚至出台了不少法律来维治孝道。“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要求子女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有先无后为大,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无后最为害怕,基于此,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人很受人歧视,那便是太监,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太监在这方面便冲了中华文化的两条传统,也难怪其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在许多人眼中地位甚是地下,就连枭雄曹操也曾被骂为“宦竖遗丑”。

“男尊女卑”:不得不说这的确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内容(虽然这确实是一大陋习),在造字上我们便可看出古代女子相对底下的社会地位,许多贬义的词都是与女字有关,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碍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在古代,女子被认为应该呆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宝盖头,下为女。如果走出家门就会引起麻烦。两个女人在一起会成为“奻(sòng)”,意思是争论、争吵;三个女人在一起就会成为“姦(jiān,简化字同‘奸’)”,意为邪恶、奸诈。因此对女人要严加管束。“妥”字上为“手(爪)”,下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在谦词系统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不同,如夫称妇为“贱荆”,“拙荆”,“贱内”等相对贬义的词,而妇称夫则运用“外子”等相对中性的词。

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粗浅的看出传统中华文化中的等级制度。三纲五常,君臣父子。皇帝称“天子”,从这我们便可以看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天之子,权利是上天赐予的,皇帝的自称为“朕”,而且其他的人不可以如此自称。王侯世袭,“袭”字上龙下衣,“袭”之人乃尊贵的龙穿着人的衣服,足见其尊贵的地位,而普通人则称“布衣”,足见严格的等级制度。传统文化中有嫡与庶之分,这也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称呼上,汉字的运用也足见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在称呼上有“大人”“老爷”“少爷”“奴才”“奴婢”等之别,从这些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文化中严格的等级制度。

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粗浅的看出与周边文化的关系。在汉字中有一个表示地域的词“中原”,从这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一种正统思想,为世界之中心,天朝思想,可以说是一种自信,也可以说是一种盲目。在汉字中还有几个字

表示着对周边的称呼,如东夷,西狨,南蛮,北狄等等,这些词语中原一样,同样展示着中华文化的中心思想,天朝思想。但是到达近代以后,中华文化落后与西方文化,再以这种思想来看世界却是夜郎自大,愚昧无知了,对此,不做深入探讨。当然,从这些字词中我们也可窥视出传统中华文化的夷夏大防思想。中华民族从秦以来便是一个统一体,虽然多次分裂,但在大多数人脑中都有夷夏大防的思想,统一中华民族是必须的,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带领下,中国多次分裂却都能得到再度统一,面对外族的入侵,也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等。

汉字在不断的传承,也在不断的进化与发展,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字的更新及用法的变化也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变化。最典型的便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变革,从古文到白话文,是汉字用法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在此之后,汉字的许多词语用法都被废除,如“老爷”,“奴才”,“小人大人”等表示尊卑的词地废除,昭示着中国数千年的等级制度有所瓦解,中华文化史迎来了相对平等的时代。

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字的更新也是日星月异,虽然字增加的不多,但在遣词造句上却有着飞快的发展,外来词汇的加入,也正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士”“肯德基” “可口可乐”等词汇,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冲击碰撞融合而产生的产物。在中国,也不停的有许多本土的词汇在不停的出现,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历久睨新,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对于新词汇,有些人持反对态度,有些人持支持态度。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文字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有所更新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于一些用法好的词汇传承下去是必然的,对于一些较为糟粕的词汇,历史长河必然也会将其淘净,在古代不也出现过不少不太恰当的词汇(如奴才等),不也最终被历史所抛弃。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载体,要了解中华文化,必然也要对汉字进行研究。汉字与中华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汉字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我们要做的便是透过汉字去认识中华文明,去传承中华文化,通过汉字将过去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历史文化的成果运载到现在,运送到未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华文化完美的传承下来。


汉语与中国文化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08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