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孔孟语录三则

时间:2017-01-17 11:28:1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第一课 孔孟语录

篇二:3 孔孟语录

孔孟语录

请看两副对联,判断分别怎样对应孔府和孟庙?

战国风趋下 斯文日再中 (孟庙)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孔府)

孔府,旧称衍圣公府,在曲阜市内孔庙东邻。为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始 建于宋仁宗宝元年(公元1038年)。为我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这幅对联是孔府第一道大门处的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发人深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从上图可以看出,“富”字上少了一 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南门外,庙、府毗邻。孟庙又称亚圣庙,是历代祭祀战国时思想家孟子之所。这幅对联是黄野鸿题邹县孟庙。 风趋下:儒家认为当时世风趋下。 日再中:喻儒学又兴旺起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孟子的相关言论文章。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 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对其言行的记录。“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论”lún,是依次编纂的意思;“语”,孔子和弟子之间的问与答,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共20篇492章,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文学、教育等多方面的思想和主张。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特点:语言简练概括,含蓄有致,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的风格。这在当代社会高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的时代里,需不需要一种平衡心理的雍容和顺的风格来引导我们呢?

二、课文解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陪长者闲坐,一般含恭敬、陪侍之义。开篇交代了谈话的人物和方式:四位得意弟子围着老师团团坐,氛围融洽,方式独特,充分体现了大教育家的风范。类似于西方大学教育方式,老师和学生随意坐在一块,畅所欲言,在交谈中亮出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明确道理。)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的开场白,意在诱导、启发学生各言其志,有打消学生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表现了作为长者的孔子的随和、谦虚的性格。三个“以”依次作“因为”、“认为”、“做”讲;“毋吾以也、不吾知也、则何以哉”都是宾语前置。)

子路率尔而对曰:(突出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回答的内容,充分表现了子路的志向远大、信心十足,这自信的回答与他毫不谦让的性格相得益彰。)

夫子哂之。

(哂shěn,即微笑,这笑内含丰富:既有对子路不谦虚、不礼让的不满和善意批评,也有对他大志和豪情的赞许,还有对弟子的宽容和理解??)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有的回答彬彬有礼,极其谦让: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并且还只能解决吃的问题,礼乐教化的事还待君子。这既和他的性格有关,更主要是他从老师的笑中意识到了老师对子路的批评,懂得了“为国以礼”的道理。两个“如”依次作“或者”、“至于”讲;“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的回答更加的谦虚,甚至不敢说“能”了,只是“愿意学着做”一个小小的官;究其原因,一是受老师和冉有的影响,二是由其性格身份决定:他虽也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但年龄最小,与子路、曾皙相比小二十多岁,按儒家礼法,他自然十分注意规矩,知道怎样说话了;这也就形成了他谦虚礼让、善于辞令的性格。)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连串的动作,刻画了曾点的从容、坦然、识礼,写足了与众不同的悠然和沉稳、自信,为下文的与众不同的“志”的描绘作铺垫;也巧妙地交代了当时谈话的和谐、融洽的氛围。)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伤,妨害。)乎?亦各言其志也!”(再次诱导和鼓励,显示了大教育家的风范:循循善诱、诲人不卷。)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很有特色的回答!不是像前三人那样用理性的语言直接回答,而是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

幅充满诗请画意的盛世安乐图,这里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欢歌笑语,乐趣融融:好一幅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蓝图!)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感叹、赞许”,说明了曾皙的治国思想完全符合孔子的“为国以礼”的治国主张,也透露出孔子晚年隐居避世、对太平快乐、悠然恬淡生活的无比向往。)

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面对曾皙的疑问,孔子针对各弟子的志向一一作了评述: 冉有比较谦厚,他只希望能在3年内,使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的小国的人民得到温饱。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公西华说他的志向是在诸侯祭祀时,当一位小相。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曾皙的言谈中描绘出了一幅暮春郊游图,这是儒家思想中所向往的“礼治”社会之蓝图,民风淳朴,民德归厚,天下太平。这是孔子的理想,也是儒家所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

三、文本分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节选自《论语?先进篇》。全文虽不长,但可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写孔子问志。孔子的问话说得很委婉,态度是平易亲切的,说明了孔子教育方法是循循善诱的启发,使学生能够各尽其言。

下面第二段写学生们的述志。子路首先发言,而且大言其治理国家的能耐,表现得不谦虚,所以“夫子哂之”。“哂”是微笑,“哂之”略带贬义,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骄傲态度的不满。第二个发言的是冉求,他说自己如管理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三年可使民富足,但礼乐教化上自己能力不足,话说得很谦虚。其实,他本人有治理能力,孔子说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第三个发言的是公西华。公西华在孔子弟手中有外交才能,孔子说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他的发言也带有外交家的色彩,他说自己并不是就有能力,但愿在干中学,可以在祭祀和会盟时当个司仪。曾点的发言在四人中最具特色,文章也作为重点加以记写。先写他“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并不直接回答老师的问话。再写他在孔子的劝诱下,说出了自己的志向,也确与众不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似乎与治国安邦无关,但孔子却大有感慨地表示赞同:“吾与点也。”

第三段写孔子评说各人的志向。孔于的评说是在子路、冉有、公西华离开后在曾晰再三请求下才说出来的,这很符合孔子大教育家的身份,对学生的评价是应该慎之又慎的。孔子首先肯定三人所言是各言其志,是可以的,应该的,接着对三人所言都作了评说。对子路有批评,但所批评的仅是他“其言不让”的讲话态度,而对其治国的志向从下面看还是肯定的。《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曾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治其赋,指管理兵役、军政工作)。”可见孔子对子路的军政才能是肯定的,只是治国要以礼,而子路本人“不让”,于“礼”略有欠缺(孔子曾说子路对礼义“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对于冉求、公西华所言,孔子皆予肯定,特别赞扬了他们既治国且重礼义的态度。

三人所言都是治国以礼的事,那为什么孔子对曾晰所言又特别地予以慨叹和肯定呢?孔子一生忙忙碌碌地周游列国以求实施自己治理天下的主张,这主张就是以礼治国,普施教化,但是,却终于一无所成,于晚年回到鲁国,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四人言志都是对于孔子理想的实施,但其中曾点所言非直言其志,而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礼乐教化大施后万民同乐的美好和平景象。孔子不仅对曾点所言内容,而且对他形象化的语言本身也表示赞赏,以为深得己心,而这种教化大施的景象孔子知道虽追求至今也难以实现,所以在曾点言后,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同点的意见,又慨叹其难以实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章以问志、言志和评志表现了孔子以礼乐教化治国的政治主张,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四、文章的艺术特点

一是围绕“言志”的中心进行记述,集中表达孔子治国以礼的主题,结构紧密,中心突出,作为语录体的文章,实难能可贵。

二是人物描写生动细致,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孔子与四位弟子的性格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是语录体的特点),人物性格特点如:孔子——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指导、热情地鼓励;子路——“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出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冉求——谦逊谨慎,坦率真诚,其谈吐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谦谦君子的风范;公西华——谦恭有礼,善于辞令;曾点——委婉、知礼、自信、成熟和言之有文都言如其人。同时也描写了各人的动作行态,也都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各人的不同性格。特别是曾点鼓瑟的几个动作,恰切地表现了人物悠然洒脱和胸有成竹的神态,生动至极。

三是人物语言运用生动而灵活。如孔子的话一般都平平道出,体现了与学生坐而论道的长者形象,但文章最后一段“评志”连用几个反诘句,一气连接而发,气势磅礴,极具说服力,反映了孔子也有善于雄辩的一面。

五、延伸阅读

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认为“仁”就是 “爱人”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经典原意】孔子说:“如果财富可以通过正道取得,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财富无法通过正道取得,那就还按我的喜好去做事。”

——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经典原意】孔子说:“富裕和尊贵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接受;贫穷与下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脱离它,君子就不会摆脱。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又怎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违背仁德的,就是在紧迫时也一定会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时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经典原意】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那样的人。”

——《礼记·礼运篇》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承认饮食男女之事是人的强烈欲望所在。而好德则比好色困难得多,由此说明道德学习的困难。(释永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经典原意】孔子说;“对于学问道德,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讨论题目: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实 践 出 真 知

【经典原意】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彻夜不睡去思考,没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经典原意】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为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对待各种言论,都能不觉得不舒服;七十岁,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规矩。”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

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经典原意】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正好与此相反。”

互动讨论:

不一样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性格,有着不一样的志向。子路志在通过一大国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冉有通过一小国治理来实现的,公西华志在学习,曾点志在通过礼乐教化实现治国理想。假如给你一个机会,你会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请说说你的志向是怎样的?

篇三:孔孟庄语录

孔孟庄思想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后否定天命观的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庄子·知北游》.),死,亦为客观自然的事,无君臣尊卑之别,这无异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了权贵奴役人民的合理性.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秋水》. 客观事物的变化,则是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庄子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矛盾双方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认为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

无疑的,这都是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是老庄思想的精华所在.

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而引向了相对主义.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世界上没有是非、善恶、美丑之分,“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同上.)]双方都自以为是,而以对方为非,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必然导向怀疑主义,如“庄子梦为蝴蝶”,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抑或是蝴蝶梦为庄周,形象地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庄子一生饱受战乱之苦,无法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故对一切均持怀疑态度,失去了探索真理的信心,是“小国寡民”思想的典型表现.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孔子名言及解释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庄子经典名言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

【译解】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译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译解】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译解】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

【译解】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⑸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

【译解】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

【译解】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八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

【译解】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译解】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

【译解】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老子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


孔孟语录三则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06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