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从黄昏到黎明系列

时间:2017-01-14 07:13:2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长恨歌教案

一、导入

(一)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教师提示:白居易去世,唐宣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句,这两句诗当互文来看,童子、胡儿能解吟长恨曲、琵琶篇,同时还能歌唱,说明《琵琶 行》《长恨歌》通俗易懂,“童子”“胡儿”都能吟,且在当代便已广泛流传;一千多年后,它 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究其因由,主要在于一个“情”字。

“一篇《长恨》别有情!”白居易如是说。可见一首《长恨歌》倾注了诗人太多的情感。这部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不仅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也许,惟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才是真永远。

(二)在我国,历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帝王是没有真正爱情的,他们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岂会专爱一人?可在我国历史上,恰恰就有这么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他只专宠一人,并爱得缠绵深切,以至“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个皇帝是谁?他爱的又是谁?他又是怎样爱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恨歌》。相信大家学完了以后就能够理解这份情爱。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秦中吟》,35岁写《长恨歌》。

2.后期: 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宰相武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45岁时写《琵琶行》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最大的文学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

中唐诗歌流派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

救时政的作用

诗人:白居易、元稹等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诗歌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三、背景介绍

(一)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

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一起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谈及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在王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

四、解题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绵延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五、朗读诗作,划分层次

1、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是曲折的,但是最终却以悲剧收场,诗人的题目就此定为“长恨歌”,那么诗歌是不是一开始就在写“长恨”呢?

明确:不是。全篇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极写杨贵妃之美艳和“汉皇重色思倾国”。

2、除了描写贵妃之美和李杨的“蜜月生活”,诗歌还写到了什么?

明确:还写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身死。还有李隆基返回长安后对杨贵妃思念的种种表现。还有李隆基让道士去寻找杨贵妃的亡魂,以及在仙界与杨贵妃见面的情景。

3、按照刚才的说法,试着给这首诗歌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李、杨会和经过以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玉环进宫,隆基宠爱)

第二部分:渔阳鼙鼓动地来??回看血泪相和流,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

第三部分:黄埃散漫风萧索??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

第四部分: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表明李、杨的爱情悲剧没有尽头。(道士施法,寻觅玉环)。

六、整体感知

(一)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

1、杨玉环入宫的史实

16岁 →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王妃

21岁→ 见玄宗 为女道士

27岁 → 册为贵妃

2、白居易是如何展现贵妃受宠的?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

“赐浴”、“侍宴”、“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 ——人之常情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迷恋美色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艺术夸张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杨家显贵

父亲→齐国公 母亲→凉国夫人 哥哥→殿中少监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大姐→韩国夫人 三姐→虢国夫人 八姐→秦国夫人

京城歌谣:

“生女勿酸悲,生男勿喜欢”

“男不封候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二)逃难途中,玉环被杀

1、这是什么历史事件?安史之乱,马嵬兵变。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描写安史之乱到来情景概括、简洁

天宝十四载(755)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讨伐杨氏以清君侧,陕西马嵬驿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 。“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 。时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

2、赐死贵妃时,是什么样的场面?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一个关键的情节, 此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悲剧

(三)乱后回京,痛思玉环

1、白居易是如何展现唐玄宗的深切思念的?

景物描写

A、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以悲凉景色烘托人物悲思

B、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通过美景写哀情。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玄宗内心的痛苦。

C、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

地点变化

A、蜀中的寂寞悲伤 ——酸楚动人

B、还都路上追怀忆旧——缠绵哀婉

C、还宫之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回肠荡气

时间变化

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白天的思念 四季的思念 夜晚的思念

景人变化

物是人非物非人亦非 —— 写景抒情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白日里 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从黄昏到黎明,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冷落孤寂、彻夜相思。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归来,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景生情,时时睹物思人,诗歌从各个角度反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四)道士施法,寻觅玉环

1、找到贵妃后,贵妃是如何表现的?

动作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神态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焦急与迫切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凄美、寂寞、哀怨?? ——以形写情,描写见情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玄宗的思念,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点明天人永隔之恨,点明题旨,把李杨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时,“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诗人将富有意味的时间、地点,与古人常用来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的两种美好事物会同在一起,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由“恨”而转入“期盼”,写得婉转动人,感人至深。

(五)探究

作者是如何展现题目中的恨的?谁恨?恨什么?为何恨?如何表现?

明确:李隆基和杨贵妃在恨;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因而恨;通过唐玄宗入蜀道上、归途的思念、回京后的思念之苦等方面来表现恨的。

七、艺术特色

(一)情节曲折多变

1. 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结合,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2. 情节设计曲折巧妙,波澜屡生、高潮迭起。

贵妃专宠——渔阳鼙鼓——马嵬赐死——玄宗思念——玉容仙境——寄物传情

(二)人物形象鲜明

1、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汉皇:荒淫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心男?

杨女:害国殃民的祸水?忠贞爱情的痴心女?

2、诗中的人物形象能与历史中的人物能画等号吗?

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

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

唐玄宗李隆基

“汉皇重色思倾国”——点明其好色

从“求不得”到“夜专夜”,从“不早朝”到“看不足”——表现其贪色荒政

马嵬坡兵变贵妃陨命之后,诗人极力刻画人物内心中揪心的恨。

赐死贵妃时

——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

逃蜀途中

——见月伤心,闻铃断肠,寂寞悲苦

还都路上

——不见玉颜,踌躇不去,追怀忆旧

回宫之后

——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道士觅魂

——上穷碧落下黄泉,遂教方士殷勤觅

虽是个迷色误国的荒唐君主,然而作为一个人,却也有着普通人的真情。

这种哀婉缠绵的真情读来颇为动人,令人回肠荡气。

杨贵妃

不仅是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国美人,还是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

诗最后一节描写“闻道汉家天子使”,杨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惊喜(梦魂惊)、急切(花冠不整下堂来)、悲楚(玉容寂寞泪阑干)、委屈(梨花一枝春带雨)。

荒淫误国导致政治悲剧,毁灭了爱情。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长恨是诗的主题,是故事的焦点,诗人通过诗化的故事层层展示,让读者体会品味感受??

八、主题

讽喻主题

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情爱的描写,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暴露。 爱情主题

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

双重主题

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

篇二:克拉夫特简介

最不幸的恐怖小说家洛夫克拉夫特

肖毛

有人把爱伦·坡(1809~1849)、安布鲁斯·布尔斯(1842~1914?)和H.P.洛夫克拉夫特(1890~1937)并称为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因为他们的恐怖小说各呈异彩,且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其中,爱伦·坡的作品早已传播世界,他的恐怖小说、侦探小说和诗歌,都有世界性声誉,无论波德莱尔还是柯南道尔,都曾从其作品中汲取养分。安布鲁斯以一部激愤的《魔鬼词典》(1906)和大量中短篇恐怖小说名世,被称为美国十九世纪最好的短篇小说家。他的恐怖小说思想激进,布局精妙,语言幽默,丝丝入扣,毫无赘语,与上乘严肃文学作品并无明显界线。比如,他的小说名篇《鹰溪桥上》(1891)曾一再入选各种美国优秀短篇小说选,是美国文学宝库的明珠之一。

如果说,爱伦·坡恐怖小说把恐怖渗入到骨髓,安布鲁斯恐怖小说寓恐怖于悲愤和笑谈,洛夫克拉夫特恐怖小说则将恐怖、梦幻与科幻融为一体,这大概是因为后者的经历比前两者更具悲惨性吧。

当然,爱伦·坡等三人的一生也常被悲剧缠身。

爱伦·坡生前贫困潦倒,但名声愈大,反而愈加穷困,死后才得到承认。

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公,让安布鲁斯由愤世转为厌世,1913年悄然出走,不知所踪。他的失踪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悬案,至今仍未告破,人们对此各有看法,一般认为他去了墨西哥,1914年死在那里。(在美国近年来拍摄的电影《从黄昏到黎明》第三集《刽子手之女》中,安布鲁斯失踪后,闯入墨西哥阿兹特克吸血圣坛,上演了一系列传奇故事。) 但是,与洛夫克拉夫特相比,爱伦·坡和安布鲁斯却幸运得多,因为他仿佛中了“法老的诅咒”,一生都在恐怖阴影中挣扎,有着比玛丽·雪莱更为惨痛的人生经历。

1890年,洛夫克拉夫特生于美国罗得岛州首府普罗维登斯,是一个旅行推销员的唯一后代。他的父母都在30岁结婚,且均为初婚,这在当时非常罕见。与安布鲁斯一样,他童年时也过着富有生活,因为他的祖父是个著名企业家。可他的生活并不快乐。他3岁时,父亲在芝加哥一家旅馆里神经失常,后被送回普罗维登斯医院,5年后(1898)死于第三期梅毒。父亲死后,他由母亲和两个姑姑抚养,祖父对他格外宠爱,经常为他随口编造哥特故事,为他日后的恐怖小说创作打下基础。

洛夫克拉夫特是早熟的天才,也是自学成才的典型。他两岁能背诗,三岁能阅读,六七岁时即开始写作。1896年(六岁),在祖父鼓励下,他创作出第一个故事《高尚的偷听者》(The Noble Eavesdropper),现已不存。

父亲的死亡为他的童年罩上阴影。他感到孤独,经常得病,其中大部分是心理疾病。因此,他很少上学。然而,通过自学,他获得大量在校生学不到的知识。他8岁时开始学习自然科学,首先学习化学,其次学习天文学。从九岁起,他自己创办《科学公报》(1899~1907)、《罗得岛天文学杂志》(1903~1907)等杂志,在朋友中间发行。从1906年起,他陆续为各种报纸撰写文章。

1904年,祖父死亡。因对祖父的财产管理不善,全家陷入困境,他和母亲被迫搬出维多利亚风格的豪宅。安布鲁斯也有类似经历,后来变得愤世嫉俗。但洛夫克拉夫特的神经显然更脆弱,离开老宅后,他的心灵失去依托,曾经打算自杀。

1908年,中学毕业前夕,悲剧再次向他挥手。这一年,他突然神经失常,被迫退学,连毕业证书都没能拿到。不久,他进入布朗大学的希望变成泡影,让他多年耿耿于怀。其实,上不上大学又有什么关系?洛夫克拉夫特是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自学成才者之一,他的文化

修养早已远超同侪。

1908~1913年,洛夫克拉夫特离群索居。这段时间,母亲跟他保持着一种爱恨交加的病态关系。几年后,宁静的生活再次被死神打破。1919年,母亲突然神经失常,被送入巴特勒医院——她丈夫生前就在这家医院里死去。她的结局也与丈夫相同。1921年,她死于胆囊手术失败。

洛夫克拉夫特的神经再受重创。几周后,他恢复过来,去波士顿参加业余新闻工作者大会,在会上遇到比他大七岁的俄罗斯籍犹太人苏尼娅。1924年,他与苏尼娅结婚,他的两个姑姑在婚礼后才通过书信得知此事。婚后,他搬到苏尼娅在布鲁克林的家。

洛夫克拉夫特在1917年开始正式创作恐怖小说,但他的创作兴趣后来转移到诗歌和散文方面。婚后,他准备成为职业作家,因为1923创刊的恐怖小说杂志《神秘故事》接受了他早期创作的几篇恐怖小说。苏尼娅对未来也充满希望,因为她在纽约第五街上经营着一家前景极好的帽子商店。

但是,悲剧开始第N次拜访洛夫克拉夫特。妻子的帽子商店破产,她的健康开始恶化,被迫住进新泽西疗养院。他失去为《神秘故事》当编辑的机会(除非他搬到芝加哥去),他想去做保险(或保安)工作,可谁也不愿雇佣一个年过三十且毫无工作经验的人。

洛夫克拉夫特再次陷入困境。虽然他在纽约有几个朋友,可他还是感到孤独痛苦,开始怀念家乡。1926年,他回到久别的普罗维登斯。但他的姑姑们都不欢迎苏尼娅这个“女老板”。1929年,他与苏尼娅离婚。

在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的生活还算平静,他最出名的作品,如《克苏鲁的呼唤》(1926)等,大都完成于这一时期。此时,他最为多产,写出大量恐怖小说,却变得越来越穷,被迫搬进越来越小的房子,这个经历跟晚年的爱伦·坡有点类似。在生前,他甚至连一本书都不曾出版过。

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再次被悲剧困扰。1932年,他的一个姑姑去世。他的小说也越来越难卖,因为他的后期作品越来越冗长拖沓,难以卒读。

1936年,他的笔友罗伯特·E·霍华德(1906~1936,《野蛮人柯南》的作者)自杀,为他的心灵带来阴影。这一年,他被诊断出肠癌,经常忍受剧痛的折磨。1937年3月10日,他住进普罗维登斯的医院,5天后死去。

他的多数恐怖小说,创作灵感都源于噩梦。在他死后,有人把他的小说分为三类,分别是恐怖故事(1905~1920)、梦幻系列(1920~1927)、克苏鲁神话系列(1925~1935),也有人把后两种小说划入科幻小说范畴。

与爱伦·坡和安布鲁斯·布尔斯相比,洛夫克拉夫特恐怖小说的优点在于科幻与恐怖的高度结合,他的独特构思也很吸引人。但是,冗长拖沓、人物性格模糊是洛夫克拉夫特作品的致命伤,即便在他的许多短篇小说中,这个缺点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安布鲁斯的小说却始终惜墨如金,往往连一个字都不可增删,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得呼之欲出,对社会的讽刺也达到入木三分的地步。

此外,洛夫克拉夫特小说中的思想也不甚可取。他有种族歧视倾向,他的小说中,坏人多是有色人种。他认为求知会带来人类毁灭,希望人类能够适可而止。这个说法自然有可取之处,可他却走进了极端,变得因噎废食,恰如其名著《克苏鲁的呼唤》中所写的那样: “人类的头脑还不能将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我认为,这是世上最幸运的事。我们始终静静地生活在无知的岛屿上,尽管被深不可测的黑色海洋所包围,却不必去远航。到现在为止,虽然每门科学都在各自领域里不断扩展,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却微乎其微。但是,人类总有一天会把各门独立知识融合起来,揭开非常可怕的真实前景,把我们暴露在恐怖境地。那时,我们要么因新发现而精神崩溃,要么逃避真实之光,躲进安宁稳妥的新黑暗时代。” 然而,由于洛夫克拉夫特小说构思独特,想象丰富,他的作品多半变成后人取之不尽

的素材库。他影响了斯蒂芬·金等恐怖小说家的创作,他的许多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和电脑游戏。前些年流行的《鬼屋魔影》、《重返德军总部》等电脑游戏,还有去年刚刚问世的电脑游戏《邪神的呼唤》,都是据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改编而成。

总之,在我看来,爱伦·坡始终是美国恐怖小说的大师,他的地位不可撼动。安布鲁斯则是将通俗性与文学性结合得最完美的恐怖小说家,他让恐怖小说走出庸俗,与严肃文学平起平坐。洛夫克拉夫特的妙处只在构思和想象,除少数短篇小说外,其余作品多半比较拖沓,下笔晦涩,在阅读时需要极大耐心。斯蒂芬·金则在这三位恐怖小说大师之下,虽然他的文笔比洛夫克拉夫特精练,但若论思想境界和语言的高妙,第一把交椅非安布鲁斯莫属,斯蒂芬·金之类的新恐怖小说家只能望尘莫及,同样的内容,在他们那里被敷衍成长篇,在安布鲁斯那里,却被压缩成意味隽永的短篇,而且更加精妙。

注:洛夫克拉夫特的生平简介,主要编译自S.T. Joshi的《H.P.洛夫克拉夫特——一个普罗维登斯绅士的生平》和《维基百科全书》中的洛夫克拉夫特词条。

篇三:报纸样式


从黄昏到黎明系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89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