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如何教好高中英语

时间:2017-01-14 07:01:5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如何上好高中英语第一节课

如何上好高一第一节英语课?

面对高一新生,如何上好第一节英语课

新学期伊始,刚刚送走高三毕业生的我又回头接手了新一届高一新生的英语教学工作。高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是军训,面对着美丽的校园,威武严肃的教官,再加上入学前对四中这样一所全国闻名遐迩的省重点高中的憧憬,学生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军训结束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接触最多的还是他们的任课教师。比起教官在军训中短暂的一周生活,教师对学生高中三年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一辈子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课任教师的第一节课不但关系到老师能否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而且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使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严谨而有序,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穿戴整洁,衣着得体。

高一学生,大多是14—15岁的花季少年,根据经验,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富于浪漫与好奇,最富于憧憬与想象。在课任教师还没有进入教室之前,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期望在脑海里勾画着某门学科教师的轮廓与外貌特征,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提前划好的标准衡量着即将踏入他们的教室与即将踏入他们生活的教师形象。所以课任教师在第一节前适当的注重一下自己的外在形象显得很有必要。整洁的穿戴,得体的衣着会给学生的第一视觉留下美好的印象,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和,敬佩和友善的感觉,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设下伏笔。 其次,初步的介绍。

初步介绍的内容应包括欢迎大家升入高中、高中阶段的课程变化、自我介绍等;初步介绍的形式应该尽量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儒雅风范。第三,详细介绍学英语的重要性。

这一部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使用范围最广。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英语是互相交流的工具、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现实生活离不开英语,此外,随着人类步人信息时代、数字时代,世界距离大大缩短,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上,与外国的接触,日益频繁,懂外语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将来我们晋级、评职、获学位、考研究生等,英语过关也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在高考中,英语分值占很大的比例,英语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自己三年后高考的成败。

第四,简单介绍高中英语学科的特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注重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高中英语与高考。让同学们在学中用,用中学,多多留意英语国家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了解英汉差异,学会用英语去思维。

第五,简单介绍学英语的基本方法:

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做到多管齐下,即眼看、耳听、脑想、口说、手写,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勤学好问,学英语要做到“勤”字当头,勤用心、勤记、勤练、勤问、勤归纳比较。特别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问同学、问老师等来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积极大胆,对于我们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初学时出错或读不准是自然现象。因此,我们要打消畏惧心理,积极大胆地去练习,不怕出错、不怕读不准,甚至不怕别人笑话。勤练习多用,熟能生巧。学好英语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学好它的确是一件苦差事,我们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苦中求乐,苦练多用,方可熟能生巧。持之以恒。要想学好英语,单靠一时的激情和冲动、只图一时新鲜是不行的。它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持之以恒,才会学有所成。否则,只能半途而废。

第六,学几条英语谚语。

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给学生展示几条英语谚语是很有必要的。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

一知半解,自欺欺人。

Work makes the workman.

勤工出巧匠。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can till you try.

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最后,布置作业。

1. 用英语写一篇短文简要介绍自己及自己以前的英语学习方法。

2.听懂、会说所学课堂用语。

3.准备好“四本”,即作业本、听写本,笔记本和改错本。

4. 预习第一单元。(要有具体的预习要求)

总之,以上介绍的“首节课七步教学法”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与总结的教学成果,经过实践检验与证明,这一方法得到了历届学生的欢迎与认可,我所带的毕业生中,有的已经参加工作,有的还在大学读书,他们常有人打电话告诉我,多年后,是我的第一节英语课给他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如何上好高中英语第一节课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高中英语第一节课。

由初中升入高中,学生是带着新奇和喜悦的心情踏入校园的,周围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充满新鲜感。他们无论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渴望着成功,渴望着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而英语作为第二外语,虽然在小学就学过,然而他们进入高中的成绩却参差不齐,两级分化非常严重。新教材的改革又突出了英语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这一点对于农村的普通中学老师来说尤其感到头疼。

研读新课标,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性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创新精神。正如H·G·Windows所说:“教与学不是一个过程对等的两端,不像买与卖,给和取。因此,不能把教的一方看成是施动者,把学的一方看成是受动者。正确的关系是学的一方施动,教的一方助动” 。

与新课程同行,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得集中关注学生,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倡语言实践、体验、参与和交流,发展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基本素养。因此,作为教师,在高中一年级的第一堂课中就开始引导学生学好英语,便显得特别重要。

一.用好开场白,让学生熟悉老师。适当地用英文开场白能使你的学生相信你有水平教好他们。面对新老师,学生往往有很大的好奇心,通过互动形式的自我介绍,让学生基本认识老师,拉进师生间的距离,便于今后的师生合作。

T: Hello!

Ss:Hello!

T:Nice to meet you!

Ss:Nice to meet you,too.

T: 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Do you know about me?

Ss:No!

T: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Please ask me Qs.

Ask as many students as possible to raise questions. Guide them to ask about my name ,my address,telephone number ,my likes﹠dislikes,my holiday,even my family, etc. Encourage them to ask. Any

question is welcome! In this way,students can come to know about me ,their new teacher, meanwhile I can also learn quite a lot about my new students, to see whether they are good at languages or opinions or both. I try my best to answer their questions properly. Or sometimes let them guess. Surely some of the Ss ask about my age ,my marriage, etc , I satisfy them and also I take the chance to tell them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ustom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which make them very interested.

二.让学生明确师生的责任和要求。让学生明白“教师”是什么, “学生”该做什么。

T:let’s discuss what we should do and what we shouldn’t do in our English class. Let me give you the first few ones.

·Join in the class .(Make sure your eyes here,your ears here,your mouth here,your hands here,and your heart here! Never sleep in class!

·Be active.(Be active learners,especially express your ideas actively in class)

Then I ask them to tell what they think are dos and don’ts. I encourage different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

S1:I think we should speak English.

S2: I think we should speak loudly & clearly.

S3: I think we should be on time

S4:We shoudn’t bother others.

S5: We shouldn’t be late.

S6:We should listen to our teacher and our classmates carefully.

S7:We should turn off the mobile phone.

S8:We shouldn’t eat in class.( You have to get up early to find enough time for sports,for reading English aloud and for breakfast )

S9:We should ask if we meet difficulties.( Ask teachers,classmates for help,and don’t forget your dictionary is your best teacher!Make sure you have a big enough dictionary)

S10:We should make notes in class.(When? At the same time whil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三.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好方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达尔文曾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不管我们学习什么,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给学生授之以法。高一虽是高中的基础阶段,但高一英语教材内容与练习形式和初中相比都有相对提升,内容更多,涉及面更广,练习方式更多,定的要求明显提高。对于刚走进高中大门的学生来说,无法立刻适应。所以,指导学法是高一英语教师成功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对英语的学习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高一英语老师要充分利用新生刚进入新的环境的有利时机,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T:Every night when a day is over,when the light is off, when you go to bed, you ask yourself 8 questios(Bb) Did I recite words today?(今天我背单词了吗?)

Did I read aloud today? (今天我大声朗读了吗?)

Did I do some reading today?(今天我阅读了吗?)

Did I listen to the tape today? (今天我听英语录音了吗?)

Did I finish the homework today?(今天我完成作业了吗?)

Did I go over the lesson today? (今天我复习功课了吗?)

Did I prepare for tomorrow’s lesson today?(今天我预习功课了吗?)

Did I try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today? (今天我用英语交流了吗?)

Remember:spending a few minutes every day on English is much better than a longer time once a

week.Learning English is like building a house.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is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step. In other words, you should read and speak English every day. Memorizing new words and phrases is a must. Like building a house, learning English takes some time because Rome isn’t built in a day. So don’t be impatient.Just keep on doing like this ,day by day, you’ll find English learning is no longer a challenge.It’ll be a piece of cake!

四.教材进行总体介绍,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感性的认识,也使学生对本学期人授课内容有初步了解,同时使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五.切实做好初高中衔接阶段的复习工作。再次强调过好语音关。要充分利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交流思想,我们就必须学好语音。英语的48个音标须发音准确,才能为词汇的学习打好基础。Good pronunciation leads to good spoken English. Good pronunciation makes for memorizing words quickly. (Revise the 48 phonetic symbols in the 2nd period)

总之,英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学英语首先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第一,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第二,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第三,自主学习和问题意识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两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练的时间,把练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师要善于教育和感染学生,

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习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篇二:如何上好一节高中英语课

如何上好一节高中英语课

韩雪 (白城实验高中) 作为一名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英语老师,怎样上好一节英语课是最值得关心的一个话题,也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

1.更新教法。

要把过去的“五步教学法”转向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以学习者完成某些任务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操作和执行哪些任务,就好象我们现在使用的新课标教材,一开始就是 Warming-up, 接着就是 Reading, Listening , Speaking 等,都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这个任务型教学法突出了学生是主体;体现了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式的、互动式的学习方式。

2.创造开放、和谐、互动的语言氛围。

教师应突破教学设计的程序化,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开放的学习方式,更要放下权威的架子,以一颗宽容之心,一种多元的意识,向学生学习,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倾听学生的独特感受。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很丰富的信息源,关键在于我们的老师如何挖掘、驾驭和利用。要让学生时时感到他才是课堂上的主人,师生共同为外语课服务。

3.展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景。

语言学习讲求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学情境的设计应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感悟语言的功能。

4.给学生创造参与交际的机会。

语言习得研究的规律表明:学生参与程度与提高语言熟练程度成正比,当学生用英语积极地参与交际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因此,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发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参与,巩固学生参与,并保证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应达到全堂课的三分之二或五分之四)和空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进行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进而达到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主体能力,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以交际为导向,同时又有明确的语法讲解,学得与习得同在,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效果都好。

5.培养文化意识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德育和素质渗透。

我们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素质的做法应该有所转变。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做到如何依托教材的具体内容升华教育目的,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增强责任心,培养能力,锤炼品格、修养等等,这样才会最终体现教育的价值所在。教学的结果绝不能使我们的学生有知识却没有文化,受教育但缺乏修养。

6.课堂要有起伏的节奏,飞扬的激情。

教学节奏就是教的节奏与学的节奏有机整合而成的一种组织节奏。教师如果能出色地把握好课堂节奏,必定会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我觉得除了教师的桑音要达到抑扬顿挫以外,教学活动节奏应达到动静相生。教学中的“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有利于学生思维深入。一节英语课若一直处于动态,缺乏教师适时和适当的引导和点拔,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过程,就会造成教学琐碎零乱和课堂无度无序的失控状态。但如果一节英语课自始至终寂静,课堂气氛乏味、沉闷,学生则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势必不如人意。因此要做到动静结合、动静有致,这样既可以提高节奏感,减少“平”、“淡”、“直”、“浅”,又可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魅力。

7.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

在教学中如果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就能够带动落后生学习。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他们不也发言,但在小组中还有发言的机会,他们会倍加珍惜。心中的压力得到分解,他们自然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交流中,从中受益,获得进步。对落后生的的关注还体现在评价上,对落后生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打击他们,而在于鼓励他们,让他们重新获得自尊心,获得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更体现在为他们创造机会,去体会成功,增添自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他们的特长,擅长唱的让他唱英语歌,擅长写的,让他写英语句子。这样,他展风采,老师得资源,其他同学得知识,师生一道构建知识,享受学习,享受平等。学生的潜力,就是我们老师教学的动力,更是直接丰富的课程资源。

总之,要上好一节英语优质课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进步。

篇三:如何上好高中英语公开课

谈如何上好高中英语公开课

对青年教师来说,开一节公开课,如同完成一次蜕变,累掉一层皮,有着刻骨铭心的阵痛,但换来的是突飞猛进的专业成长。可以说,公开课是青年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是名师培养的摇篮。下面,我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基础,从如何看待英语公开课、课前如何备课、课中如何实施、课后如何总结等四个方面,来跟大家谈一谈如何开设英语公开课。

一、理性看待公开课

当前对公开课的定位有点错位和异化,在一些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眼里,英语公开课是“面子工程”,它所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个地区的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容不得有半点差错。

对于上课教师来说,公开课是一个崭露头角、获得关注、赢得荣誉的好机会。于是就有个别上课教师想借公开课一鸣惊人,毕其功于一役,成为“一课成名天下知”的教育明星。

在这种背景下,公开课已不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或教研行为,而是一场经过反复演练、精雕细琢的“样板戏”,凝聚了当地专家、教学同行的集体智慧,体现着学校和当地行政领导的教育意志,教师和学生早被沦落为逢场作戏的演员。但是,作为青年英语教师,我们要对公开课要有客观理性的认知。

1.正确定位,凸出研究意识。

虽然教育界对五花八门、精心包装的公开课提出强烈质疑,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公开课作为评价和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高效平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无法替代的,很多青年教师正是汲取着公开课的营养,迅速成长起来的。 公开课具有展示和研究的双重性质,既可以用来赛课评奖,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也可作为一种研讨方式,用以同行之间切磋教学技艺,后者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那种过分强调公开课的展示选拔性质的风气和做法,肯定会诱导和强化教师的外在动机,是造成公开课形式化、表演化和作秀的重要原因。我们要认识到,公开课的主要功能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青年英语教师要争取多上研讨课,强化对课堂的研究意识,彰显个性探索;另外一

方面,也呼吁公开课的主办部门要淡化评估职能,不要把公开的课堂作为优秀教师选拔赛的舞台,作为考察教学的唯一依据,否则公开课就会流于形式,背离课堂教学研究的本身价值。

2.求真务实,体现教学本色。

公开课应该是教师平时教学智慧的一种凝练和提炼,而当前的公开课要么太注重包装,胭脂味太浓;要么过于追求尽善尽美,教学环节做到滴水不漏,其中的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很难被移植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去。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公开课与平时课的关联,以自己的平时教学经验和能力为基础。如果公开课设计与平时的教学差异太大,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上课教师也是很难“表演”到位的。因此,青年英语教师要树立“只有注重平时教学智慧和经验的积累,才能上好公开课”的观念。

一节好课应该具有原生态的特征。真实的课,就应该有缺憾,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只有正视问题,才能回归到教学的本真。唯有真实,课堂教学研究才能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

3.积极主动,珍惜开课机会。

一项调查显示1[1],教龄(1—3年)与教龄(4—6年)上过公开课的人数要远远少于教龄(7—18年)和教龄(19—30年)的教师。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机会不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让某位教师上公开课,是学校对他的一种认可。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往往会获得更多机会,而年轻教师上公开课的机会就相对较少。

其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条关于公开课评价标准的潜规则,让不少青年老师担心上课失败而给自己和学校蒙羞,从而对公开课望而却步。

如果把公开课的主要功能定位于展示,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上公开课自然是合清合理的。但考虑到公开课具有更为重要的研究功能,则应该给年轻教师更多的锻炼机会。因为年轻教师正处于探索和尝新阶段,具有更强的发展动机,上公开课对于他们的专业发展起步更为重要。

名师的公开课要偏重它的示范、宣传和学习功能,而年轻教师的公开课则重在研讨和促进其专业发展。建议公开课主办单位要合理设置这两类公开课,并适当向年轻教师倾

斜。另外,青年英语教师也要不怕苦不拍累,积极主动承担公开课,不论公开课的级别是高是低,都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开课任务,绝不推诿。

二、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寝食难安是所有老师在公开课之前的共同感受。对于开课经验鲜少的青年教师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要学会冷静思考,有条不紊的安排好公开课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情绪,保持适度焦虑。

因为要把自己暴露在公众视线中,所以在面对公开课任务时,很多教师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如紧张、忧虑、恐惧、犹豫等。这是一种自然反应状态,是教师自律性和责任心的表现。

每个人面临重要任务时,都会有焦虑、恐惧的情绪出现,它源自个体正常、成熟的自我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以有助于上课教师保持适度兴奋度,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激发身体潜能,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

当然,焦虑也不能过度,否则,带来的只是恐惧害怕、心烦意乱和士气低落。焦虑就像是一根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紧,它会断掉;如果拉得不够紧,张力又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要做好公开课的准备工作,我们就要学会找到平衡点,保持适度焦虑。

2.独辟蹊径,选准新切入点。

当前,公开课的授课内容有点固化,大部分老师都喜欢开设课文阅读教学的课型;教学方法也老套,千人一面,不外乎让学生略读和扫读,回答几个问题,做一些True or False的练习,没有新的突破。

如果有机会自选上课内容,我建议青年英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去探索一些无人问津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活动中,一位青年老师敢为人先,选择了无人问津的课文语言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会回避语言知识,原因是这种课型一般都以讲解和机械操练为主,很难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易显得沉闷。

但是,这节公开课由于教学内容选择大胆和教学设计新颖,而出奇制胜。本堂课中所采用的语言知识语境化教学方式,受到听课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以至于在本次活动过后,该上课老师还多次受邀到其他中学展示。应该说,这节课有着巨大的

研究价值,同一个石头激起千层浪,激起我市英语教师对语言知识教学的的积极思考和激烈辩论。

学校或教研单位在安排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时,要统筹兼顾,做到有系统性和延续性。例如,苏州市现在提倡一种单元系列公开课,即把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多个课时,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来授课,这些课受同一个话题所统领,前后之间互相衔接,较好的呈现了单元教学的全貌和不同课时之间的关联性,这种系列公开课非常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彰显个性,汲取集体智慧。

公开课,一定要有值得“公开”的内容,要有上课教师的独立思考,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原创思想,不能是平时课堂的简单重复或再现。教师也不能逢场作戏,只会演绎现成的“教案剧本”。

教师在备课时,最好自己先独立思考,再去参考网络资源,或听取集体备课的意见。在整合资源和征求意见时,要懂得取舍,最漂亮的未必就是最好的,要挑选最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否则,就容易出现以下三种大煞风景的失败课型。

一是,“撞衫课”。在同题异构观摩课活动中,常有一些上课老师的教学步骤存在雷同,甚至连图片和问题都一模一样。本来是相同的课题,由不同的老师从不同角度来解读,结果变成“同题同构”,弄得听课教师一片哗然,不知道是谁抄袭谁的。课后一问才得知,他们参照了同一个网络资源。道理很简单,你能轻易找的资源,别人也可以不费力气的搜索到。

二是,“杂烩课”。在一些不恰当的集体备课中,年青教师由于人微言轻,言论主张不受到重视,被晾在一边;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全部由资深教师说了算,你一言我一语,拼凑而成。这些主意单个看都很漂亮,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统一的灵魂主宰,无论怎么看都别扭。这就好比用多个女明星最美的五官,拼凑成一张脸,那么这张脸不但不漂亮,而且多半不协调。这种集体备课方式不可取,它扼杀了执教者的个性与创造性,执教者早就沦为一个照本宣科的传声筒。

三是,“模仿秀”。有的上课老师采取“拿来主义”,对照着名师现成的经典课堂案例,一笔一划的学着做。但是,由于上课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名师的教案不相吻合,看起来像一个本来适合休闲穿茄克衫的人,结果穿上了一件笔挺的西装,那么怪异。或者由于上课教师个人能力有限,无法驾驭如此高深的教案,看起来好似一个小子,穿着尺码大一号的衣服,那么别扭。

4.挖掘资源,精心制作设计

对于一个教学主题,我们常能搜集到一大堆相关资料。这就需要上课教师独具慧眼,筛选出最切题的材料,删繁就简,必要时,甚至要忍痛割爱。“课堂不是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我们要明白这一点,否则会造成材料堆积,学生得到的只是视觉和听觉上的狂轰滥炸,一节课目不暇接,看得眼花缭乱,却丧失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我们要学会量体裁衣,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活动:有些材料适合于讨论分析,有的适合角色扮演,有的适合观看影视作品,有的适合于欣赏感悟。所选择的教学活动还要符合上课班级学生的特点,有的班级善于表演,有的班级乐于思辨,这些都是上课教师要考虑的因素。活动设计要追求有效性,切忌为活动而活动。

制作课件时,我们要追求一种简洁、典雅、明快的风格,力求注意以下几点:⑴不盲目追求高级软件,用ppt制作的课件就完全可以满足公开课的需求;⑵但求有效实用,过于花哨的课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忽略教学内容;⑶课件流程要顺畅,便于操作,不要做得,颠三倒四,一会儿往前翻,一会往后翻,影响教学的流畅性;⑷课件背景和文字要选择反差较大的颜色,最好选定一两种颜色,不要赤橙黄绿青蓝紫一齐上,引起视觉疲劳;⑸一节课上使用课件的时间不宜过长,不要把教学的全部过程和教学内容一字不漏的打在PPT上,把上课变成“看电影”。

5.好“课”多磨,磨出新理念

公开课,要不要打磨?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要看怎么个磨法。如果把一堂课当作研究课题,采取多种形式,应用科学方法,使课越磨越新,成为高水平的精品课,这种科研式的磨又有什么不好呢?

其实,公开课的打磨过程,就是教师自身发展与再提高的过程。经常性的打磨,能更好地促进上课教师与研讨人员的专业发展,使他们能听到多方面的建设性意见,来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设计。我们要对“打磨”二字有正确的辩证性理解,要反思两个问题:打磨什么?怎么打磨?

首先,上课教师要明白,需要打磨的是教师本身和教学设计,而不是去“磨”学生,更不是上课老师与上课班级进行的课前“彩排”。相反,上课教师是通过打磨,对教材处


如何教好高中英语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83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