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时间:2017-01-11 07:19:1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案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编号:3 备课时间:8月 30日 主备人:张玲云 审核人: 使用时间:9月3号

【教学内容】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时:1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标出自然节序号。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过程】:

一、 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大家跟我一起板书。(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 揭示学习目标(PPT)

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请大家齐读,目标都清楚了,你有信心达到吗?(生:有)声音真响亮。这节课我们要进行4场比赛,首先比谁文中 字音读得准。

三、 比会认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一次的比赛:比谁最先把生字读准、记牢。

(二)读一读,议一议。

1、出示加音节的词语。

(1)指名读。

(2)其他学生更正。

2、出示去掉音节后的词语。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愉快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安排

(1)指名读。

(2)其他学生更正。

四、比会读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PPT)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五分钟后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看谁的 课文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请某某同学读课文(后进生),要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谁能发 现读错的字,并纠正。

1、一人读一点,见错就停。随时板书读错的字(板书)。

2、请其他同学更正。(教读时,一个学生读两句,有错即停,如不错,也换人)

3、集体认读所板书的内容。

师:请看黑板,让我们齐读一下。

五、比会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三次比赛:比谁写的字笔画笔顺、大小适

中、间架结构合理。

(二)先学。

1、生自己临摹生字。每个字写一遍。

2、两名学生板演(班里写字最不好的)。

(三)后教。

师生讨论(生自已说,教师适时补充或强调)。

七、当堂训练。

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

1、让我们荡起双桨编号:4 备课时间:8月30日 主备人 :张玲云 审核人: 使用时间:9月3号

【教学内容】: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时: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学习过程】:

一、 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 揭示目标(PPT)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请看大屏幕,齐读):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目标都清楚了,你有信心达到吗?(生:有)声音真响亮。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5场比赛,首先比谁文中字音读得准。

三、 出示自学指导(师读)

自学指导:(PPT)

师:请大家自由 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读了课文以后,你的脑中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文中的红领巾、太阳分别指什么?

3、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你是怎么回答的?

4、课文中有几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这有什么作用吗?

四、新授

生自学(边读边思考,6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的最好)。

(一)出示第一题。

1、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

2、分组讨论。

3、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点拨。

白色的(塔),葱翠的(树),红色的(墙),蓝色的(海)

(二)出示第二题

1、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

2、指名学生补充。

3、师相机点拨。

4、教师小结。

红领巾:少先队员

太阳、阳光:共产党

(三)出示第三题

1、学生练习,完成训练。

2、交流评议。

3、教师小结。

“谁”:祖国、人民、共产党、老一辈、父母

五、比背诵课文

下面我们来比赛背诵课文看谁背诵的又快又好。(6分钟后比赛)(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背诵)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篇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执教:贵州贵定县乐邦小学 罗泽银

点评:贵州贵定县教研室 石琼林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时光,热爱生活,努力学习。

2、认识生字:桨、愉;会写:桨、映、塔、墙、悄、愉、尽;理解倒映、环绕、飘荡、凉爽、尽情欢乐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歌词中所描绘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背诵课文。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歌,它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童年时期的幸福生活,歌颂了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党,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充满感情。

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我校地处贵州腹地的大山深处,离县城40来里,山路崎岖蜿蜒,学校周围方圆十多里范围内没有河流、湖泊,只有一些小水塘。诗中所描绘的湖面景象学生在生活中是无法看到的。学生大多生长在边远山区,很少有外出的机会,见识有限。学校教学条件简陋,上课所需的教具大多由教师自己制作,因此教学中我尝试以歌声贯穿课堂,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去接受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认识他们尚未见过的白塔、红墙及湖水等;通过边读文边想象来完善、丰富他们的未知世界,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准备:与艺术教师合作,教学生唱会《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让我们一起来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2、师:同学们歌唱得非常好听,我们再一起来朗诵歌词好吗?(学生激情满怀)

二、识字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完成下面任务:(1)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2)边读边看课文插图,想像歌词中所描绘的景色;(3)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2、指学生读下面的生字:桨 愉

换部首组词帮助记忆:桨——奖愉——偷

(双桨)(奖状)(愉快)(小偷)

区别“映”与“应”并组词:映(倒映) 应(答应)

3、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检查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

4、认读、记忆、书写田字格中的字。(出示小黑板上的田字格,抽学生写,其余学生在田字格本子上写。比一比,看谁写得最漂亮。教师巡视指导。)

三、读文:指导学生看图,逐段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同学们朗读第一小节。

(1)结合插图,边读边想像诗中描绘的景色。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白塔、绿树、红墙、小船、大海??)

师:图上画的不是大海,而是湖,湖没有海大,但它比我们村里的池塘要大得多,它是风景秀丽的北海湖。

(3)北海公园很美丽,从哪些景物可以看出?(引出: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等句子,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像画面。)

2、朗读第二小节。

(1)边读边想像,并读出感情。

(2)同学们,如果你就坐在小船上划船,会有什么感觉?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同学们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引出“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的歌唱”的诗句加以体会。)

3、朗读第三小节

(1)结合春游等活动体会“尽情欢乐”的意思。

(2)引发思考:小朋友们的幸福生活是谁安排的?

(3)同学们这时最想做什么?

4、请同学们用欢快的心情齐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四、背诵课文。(指导背诵:一小节、一小节地背诵,边背诵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五、积累运用词语。

1、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作者用得最好?

2、比比看,看谁找到最多。

3、公布比赛结果:倒映 环绕 飘荡 凉爽 尽情 迎面 愉快 欢乐 幸福 安排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抄在自己的“好词、好句”本上。

5、这么好的词语,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教师相机启发指导:

(1)池塘边、小树——倒映 (2)学校、四周的绿树——环绕 (3)春游中——尽情欢笑

6、把你想好的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反思:本节课我用唱歌的方式导入课文,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进入课文的学习,既受到美的熏陶,又增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理解课文的内容方面,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采用边读边看插图边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课文和插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我还采取多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并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加以体会,同时还调动学生在本地春游时的积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当堂完成了背诵的教学任务;在识字方面,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在积累词语方面,我用比赛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结合农村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点评:大山深处贫困地区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但他们毕竟暂时还未走出山区。因此,对于一群只见过大山、池塘和崎岖山路的小学生,如何引导他们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感悟其中所表达的情感,罗老师是动了一番脑筋的。首先以优美的歌声导入学习,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学习,显得轻松自然。阅读教学时不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通过边读边看插图来认识事物,通过边读边想象来完善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抓重点词句的理解来感悟诗歌所描绘的景色和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罗老师还很重视语言的学习的运用,引导学生选择课文的词语说话,既让学生学会了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写身边景物的方法,又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另外,重视学法指导也是这堂课的又一个亮点,如背诵指导、写话指导等,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总之,罗老师的这堂课紧紧抓住农村孩子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三:音乐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音乐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教学重难点:

1、 弱起节奏OX XX。

2、 二声部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略)

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

二、节奏训练

板书:①4/4 O X X X ②2/4 O X X X

脚手脚手 脚手 脚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

三、导入新课

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教师出示大歌页。

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

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

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

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

方法:①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 相互交换 )

②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

四、巩固练习:

1、竞赛唱。

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2、跟伴奏带唱

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3、表演唱

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五、课后小结:

1、今天我们唱演的真高兴,但高兴的同时要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报答党的恩情?

2、下课后,请同学自己填唱最后两段歌词。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626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