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党章学习讲座

时间:2017-01-11 07:11:5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十八大党章学习讲座》笫五讲

笫五讲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11月8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一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特别是2008年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一系列惊人表现,使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为它“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他们曾经提出“北京共识”等概念来概括中国制度的特点,引起了广泛关注。支撑中国发展奇迹的制度保障到底是什么?2011年7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科学命题,集中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集中阐释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们都说制度重要。那么,什么是制度呢?西方制度经济学家常常将制度简明地定义为“游戏规则”。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是要求各有关方面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马克思称之为“具有规定和管理一切特殊物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特殊物’”。制度既可适用于社会的某个群体或组织,为其成员确立关系框架和交往规则,也可以适用于某个社会活动领域,为社会成员从事此种活动确立行动准则和办事程序。从广义上讲,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制度设计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上,形成了具

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整套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不同层面的制度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共同构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一)根本层面的制度

根本层面的制度,就是在制度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反映了制度体系的本质内容和根本特征,体现了制度体系“质的规定性”,是一种制度体系区别于其他制度体系的主要标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层面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层面的制度,体现着国家的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如何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这种“根本性”呢?董必武同志在1951年的一段重要讲话,比较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国家有很多制度,如婚姻制度、税收制度、司法制度、军制、学制等等,但这些制度只是政治生活的一面,只有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代表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面,才能表示我们政治力量的源泉,因此,它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具体说来,这种“根本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为它作为一种政体,提供了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途径和方式,与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二是这一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其他各种具体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它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并且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授予的,都必须按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和法律办事。三是这一制度是我国各种国家制度的源泉,国家的其他制度,如婚姻家庭制度、民事商事制度、国家机构的制度、刑事制度、诉讼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都要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统领和制约。正因为如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中具有根本性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

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体形式。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体决定了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13亿人民不可能直接管理国家,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这种形式就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普遍选举产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代表,人大代表了解和收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见和要求,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这些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使之上升为法律和法令,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使这些法律和法令得到切实贯彻执行。这种制度既能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带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牢牢坚持和不断完善。

(二)基本层面的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作为基本层面的制度,规定着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基本层面的制度是制度体系中的基本内容,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基本层面的制度主要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等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选择。在历史上,中国并不是没有搞过多党政治。辛亥革命后,中国曾一度效仿西方,实行议会制和多党政治,几年间就出现了300多个政党政团。但由子缺乏必要的经济、文化条件和政治环境,加之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阻挠,多党制并没有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站稳脚跟。从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刺杀到袁世凯胁迫议员选举他为大总统,从曹锟5000大洋1票贿选到黎元洪参加9个政党、伍延芳在11个政党挂名,各党派斗争,或借助武力相威胁,或借助金钱相利诱,一时间乱象丛生、闹剧连连。这种混乱的政党政治,不仅没有带来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反而由于各党派的争夺倾轧,引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共两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尤其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表明中国共产党关于要实行多党政治协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各民主党派也积极呼吁抗战胜利

后实行多党制,但是蒋介石顽固推行“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独裁统治,撕毁“双十协定”,挑起全面内战,疯狂进攻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残酷屠杀人民群众和爱国民主人士,宣布各民主党派为非法组织,使中国最终没有走上议会民主制和多党政治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肝胆相照”的合作型政党关系。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基本前提和政治基础,是多党合作具有正确的方向、光明的前途和旺盛的生命力的保证,也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各民主党派是同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团结合作的关系。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建设的加强。这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党的十八大强调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对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增进人民的团结,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回顾中国革命史,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然而,从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始终没有提出完整的民族纲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地认识了中国民族构成的实际,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对各民族在国家中的地位给予了科学的肯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必须坚持和发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地把握维护国家统一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

系。国家要依法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民族自治地方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基层民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1980年2月5日,广西宜州屏南乡合寨村里一棵五人合抱的大樟树下,85户村民代表分别在一张两指宽的纸条上,以无记名方式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选举产生了新的管理组织——村民委员会。当时的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布满老茧的手,拉开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序幕!两年之后,农村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一道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正式载入我国宪法。如今,合寨村那块写有“村民委员会”字样的木牌,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见证。随着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的相继建立和完善,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广大基层群众享受的民主权利越来越广泛。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们党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管理层级较多的国情出发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有效途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创造,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它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与基层范畴的民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内容更为全面、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完整,功能更为强大。这有利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民主制度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它们之间的衔接与互动,有利于进一步彰

显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本质,使我国的政治制度更好地成为亿万人民群众参与并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的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中国发展奇迹的重要保障。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断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物质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

篇二:《十八大党章学习讲座》第三讲

第三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11月8日)

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之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土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正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条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条件下,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这一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精辟论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展开了深入的论述,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包括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核心,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这个必由之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这个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根本目标。这一表述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长期艰苦斗争中确立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作出的正确选择。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巩固和维护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就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领导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第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些制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实现形式。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削弱和丢掉这些制度。

第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自觉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所在。因此,必须坚持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自觉坚持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革开放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实践中开创新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自觉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指出,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致力于物质文明建设,又要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构建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大

建设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就由原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又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在经济建设上,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政治建设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在文化建设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上,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与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的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是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诸多具体道路构成的我国发展的总道

路。党的十七大在论述各项工作时,提出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等要求。这些具体道路,都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发展,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党章指出:“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努力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从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小康,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最早出自《诗经》。《诗经·大雅·民劳》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小康作为一种生活理想,已存在于老百姓的思想中长达两千多年,影响深远,是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对普通老百姓小康理想的进一步发展。小康无论是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还是一种社会模式,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七大,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小康”、“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等奋斗目标。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对日本客人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

篇三:学习《党章学习讲座》一书有感

学习《党章学习讲座》一书有感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党章,更加了解、熟知、认识我们的党,我特意向公司办公室管理的图书馆借阅了一本《党章学习讲座》学习。其中,我今天主要汇报的内容是关于第十四讲:关于党的组织的一些认识。

我自从学习此书后,更加明确了解到我们的党章明确规定了党的各级组织的职权、任务、设置原则等。党的中央组织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党的地方组织担负着不同地区党的领导工作,在中央和基层组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和上通下达的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党的中央组织是全党的首脑机关。党的中央组织主要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和职能部门。

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1)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2)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3)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4)修改党的章程;(5)选举中央委员会;(6)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数的1/5。

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缺席,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党的地方组织包括,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室、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和它们选举

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事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只是和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工作。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

党章规定,企业、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基本任务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负担的任务。(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3)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4)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5)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6)对要求让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7)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8)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关于党组的地位和作用,党章明确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

成立党组。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党组的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决定。党组设书记、必要时还可以设副书记。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它成立的党的委员会领导。这样表述符合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实际履行的职能。在党组任务的规定中,增写了做好干部管理工作的内容,这有利于再设置党组的单位坚持和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

在这一个读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党章的重要性,感受到了我们党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铁一样的纪律,就没有强大的组织。为了我们党的强大与兴旺,我们每一位党员同志都要牢记党章。

以上就是我这几个月以来的入党思想汇报,请党组织考验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张佳

2012年1月


党章学习讲座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586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