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新课改板报

时间:2017-01-11 07:09:3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新课改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新课改的号角劲吹,在如火如荼的课改大练兵阵营中,我校在赵国喜校长的带领下,坚持稳步走课改路线,并攻坚克难苦练兵、打实战,经过师生们的长期努力,我校课改取得了瞩目成效,连年被评为市“课改先进单位”,成功跻身于课改的领军行列。

“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有一种校园文化的定位。”所以我校努力在统一模式的课改大军中,以“五步三查”为主纲,结合本校实际,力创既有浓厚的课改文化底蕴,又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营造“快乐学生,幸福教师,和谐校园”的育人氛围,以“大力推进新课改教学”为核心,以“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先锋,循序渐进地开展着各项工作。

一,我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

我校遵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手抓,以精神文化为主,打造具有本校自然特色的魅力校园,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以课改为中心。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推进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它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策,按照“我县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 本学年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依然是以课改为主导,遵循高度重视,积极实施,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的建设思路,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中的各项工作,面对建设进程中诸多困疑和变数,努力用改革的思路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在建设中摸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

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遵循硬件优化、软件提高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贯彻“思想领先、视觉带路、实践执行”的工作方针,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利用校园文化对新课改的宣传渗透力度。校园内各个区域因区制宜的标语带领师生思想先行,把课改理念形成文化,通过视觉带路,渗透到师生的心灵。学校更是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有宽敞明亮的多媒体赛课教室,引导师生进步的图书室,让老师畅所欲言、共同进步的课改研讨室、展示才艺的情感中心、乒乓球竞技台、、、、、、

更多文化建设的展示还得走进我们的校园去领略。远远就能看到雄伟的校门,透过校门的铁栅栏你会看到两位值班老师正在专心地记录着每天的校园安全日志;走进校园,干净的硬化路面,两旁是修建得齐齐整整的花木,连整齐排放着的垃圾桶都显得那么对称美观。正对面映入眼帘的是闪烁着科学光辉的“思想引航者”塑像,他们正对升旗台,脸上的表情肃

穆庄严,正如每周一我们全校师生举行升旗仪式时仰望国旗时的面容;过道两旁是图文并茂的阅报栏,这些老师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内容影响着孩子做一个知书达理、思想崇高、抱负远大的人;楼道两旁的黑板上是孩子们自己手绘手抄的黑板报,看吧,那一笔一划都传递着孩子们放飞理想的心语。墙壁上是一笔一划精心手绘的各种运动图案,名人志士的画像和传奇故事铺满围墙墙面,激励着孩子们成长,如“头悬梁、锥刺股”、“海伦·凯勒的故事”、“毛泽东的传奇人生”、“贝克·汉姆的故事”、、、、、、走廊上的温馨标语,房梁上的古典传统文化,都让人有一种时空穿越,如入翰园,流连忘返的感觉。

校内的小园地是孩子们的乐土,这里不但有赵校长花费资金购买的各种花卉,更有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种植的小植物,孩子们精心地为它们拔草、松土、除虫、精心呵护并写下观察日记,你知道吗,孩子们能叫出每一种花草的名字,甚至哪个花开了几朵、有几个花瓣他们都是那么的清楚,足见他们是多么热爱我们美丽的小园地。

教室内也处处可见或温馨、或文明、或励志、或提醒之类的标语,四面墙壁三面黑板,全方位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我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名、班徽、班歌、班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组徽、组规、小组口号,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小主人,在学习中分工合作,全员参与、不可或缺,从实质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校园广播站也是我校的重要文化传播基地,每天大课间播放的校园广播传递着安全、文明、新课改、好人好事等报道,指引着学生安全文明积极向上的进步。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上级有关文件,聆听专家讲座,把这些新理念融会贯通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我们将新课改的各类资料翻印给全校教师,组织辅导学习,加深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学校实况,制定《黄桥乡后石羊小学课改计划》、《黄桥乡后石羊小学赛课标准》、《黄桥乡后石羊小学教师听、评课表》,班级制定《班主任课改计划》、各班做好课改心得记录等。学校领导带头学习新课程理念,从自身教育理念转变开始,每一周的新课程培训、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等,学校领导都认真组织、参与,做好各项工作。利用校会开展教育报刊课改学习研讨,组织每位教师写好学习心得体会,每周二、四各教研组组织课堂问题解决、经验交流会,通过理念学习与研讨,教师们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转变了行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实质

教育改革始终要发生在课堂上不假,但是教育改革的目的依然是推行素质教育,一个成功的教育体系除了知识教育,最主要是能力的培养。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除进行好课堂文

化知识的学习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与实践中提高技能。如:防火安全演练、防震安全演练、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各种文化联欢活动、、、、、、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练技能、乐智好学。

三、打造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直相信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校始终坚持走课改主路线,打造切合自身实际的校园文化。我校为师生们精选了大量图文并茂的书籍、课改光碟等,供师生查阅资料、增长知识。我们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充分利用我校高级教师、省县市骨干教师的师资资源,开展“结对子、一帮一”的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岗位上练兵。每周安排2个小时左右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具体做法是:①组织讲座,由已参加过培训的课改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教师,重点是解读新的《导学案的编写》、《打造高效课堂》②组织讨论,对照《课标》,结合教学实践,教师们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相互讨论,共同寻求一个满意的答案。③组织辅导,有效利用上级的扶植资源,选取《中国教育报》报刊上的理论性文章,提供给教师们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讨论,使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思想,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全面实施课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主动力,只有打造好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开展学校工作,课改工作。我们又深知校园文化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全校师生日积月累,共同努力来完善的。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我们会多学其他先进学校的建设经验,完善自身不足,争取让我校文化建设更加完美,以期望让校园文化在师生间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把校园建设得景美!人靓!心尚!质强!

篇二:小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小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近年来,×××小学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和在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明确把“师生主动发展,用一流服务、树一流教师、育一流孩子”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在课程和课堂教学方面大胆改革,力求突破。回首历程,我们在茫然中探索,在困惑中前进,在思考中升华,从感悟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教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课改之花。学校在课改中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教师在课改中得到专业发展,学生在课改中得到健康成长。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课改活动已初见成效,课堂已呈现新的景观。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好学自悟、文明合作、勇探创新”的良好学风。现就我校的课改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课改机构

关于课改工作是否进行的首要因素是看校长是否认识到位,是否重视。而课改实验是否能扎实开展的保证是看改革工作领导机制是否健全。为加强我校课改工作,在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课改领导小组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第一要务,经常性召开会议研究课改工作,给课改工作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小学课改方案》,同时成立学科课改实验小组、课改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

法培训、课堂教学实验等研讨活动,并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校本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组织师资培训,开发校本课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新课程师生评价制度,加强课堂教学与管理,提供课程资源,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后勤保障。

二、反复宣传,引导参与,营造课改氛围

在课改初期,我校反复召开教师会、家长会,并充分利用板报、广播站等阵地,有计划地宣传课程改革内容;并分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让课改的新理念、新精神走出校园,深入民众,形成有利于课改的良好社会氛围;把课改的精神、理念、目标、要求让每个相关人员明白,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使教师、学生和家长与课改同行,坦然面对课改,支持课改,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

三、加强培训,抓好队伍建设

学校课改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学校两只队伍的素质是否达到课改的要求。原有的应试教育,在老师、学生、家长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此相适应的教师素质也是应试教育下的教师素质。为了尽快适应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课改工作,我们在抓队伍建设上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更新教育观念,立足培训提素质

学校提出“没有课改理念的老师,不合格”,强调“课改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学习者、研究者”,要求直面课改,全员培

训,全体参与。同时挖掘校本培训资源,让骨干教师和外出学习教师通过开设讲座或公开课的形式,传递课改信息,传播课改理念,指导课改活动。学校还利用教职工大会和教研活动时间专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和学科《课程标准》,组织全体教师集体收看专家讲座知识培训,新课程理念教学光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培训、学习、感悟、实践、体验、反思、交流、升华、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目前,教师已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投身于课改实验,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印证新的教育理念。

(二)实施目标定位,大胆实施“一五五”课改模式

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我校提出的“一五五”课改模式。即:一原则、五步走、五重视。

(1)“一原则”:教和学同步互动原则。

(2)“五步走”即“一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步感悟目标;三步自学铺路;四步主干导学、合作交流;五步课堂回顾、小结自我”。

(3)“五重视”即课堂教学做到重视“情感、个性、自主、探究和迁移”五个教学策略。

每位教师通过对该课改模式的执行,要达到十个目标:一是课堂教学有新变化;二是学习方式有新转变;三是备课要有新思路;四是评价改革有新突破;五是课题研究有新成果;六是信息技术运用推广有新举措;七是理论学习不间断;八是教研活动求

实效;九是综合实践活动(含研究性学习)有新起步;十是课改不忘育人之本,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学生教育与课改有机结合。

(三)发挥教研组作用,以求教研新兴校。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涉及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为此,我们把科研目的定位在主要是针对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和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学校领导亲自抓教科研工作,从分析教学现状入手,找出教学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发动全体教师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搞教育探索和研究,鼓励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中,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通过教学科研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讨论、实践、总结、反思、交流和思考。通过不懈的努力,促使教师向“反思-学者型”转变,使教学真正成为艺术。我们还组织有关教师就如何优化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通过集体教研,教师普遍感到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开展多元评价,促进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课改是核心,教学评价是关键。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积极探索“以人的发展为本”

的新评价理念,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整合。引导教师由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习策略的运用等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上来。通过课改,我校初步改变了对师生的评价方法。

我们采用了课堂观察评价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视角逐步转变为: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是否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评价上,学校制定了《×××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和年度考核实施方案》和《×××小学教师评价制度》,把评价教师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放在提高师生行为上来,放在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来。同时把评价的权力“下移”,即评价学校的权利交给社会,评价领导的权利交给教师,评价教师的权利交给学生和家长,同事、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评价,使评价对学校的发展、教师、学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我校实施新课改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爱动脑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篇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浙江省德清县教育局 邵永华

如何让学生越来越喜欢实践类活动,在亲身参与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的组织、引领、指导作用不容小觑。本文试从选题、实施、交流这三个阶段来谈谈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选题阶段——投其所好,选学生最感兴趣的实践课题

选题是实践活动的关键,只有选取学生喜欢的课题,开设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他们才会主动投入其中,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其自主提出问题,选择最感兴趣的课题下手,方能激发其实践兴趣。

1.关注学生生活,从生活中找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校门口为什么常堵车、《喜羊羊和灰太狼》为什么这么火爆、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只要学生感兴趣,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可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课题,而且这类课题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切口小,易操作,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关心社会时事,从社会热点中找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现状,关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自身发展的现实问题,从报刊、电视等途径了解当前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开展宣传科学知识、保护环境、调查污染源等活动,从中引发学生思考。如2015年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笔者让学生根据时事来讨论,于是他们选定了“互联网+”的主题。

3.重视实践德育,从品德教育中找问题。传统的德育还是以课堂德育、认知德育为主,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要求学生做什么。以往,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体谅长辈,可惜真正理解并做到的并不多,后来笔者让学生实践调查“父(母)亲的一天”,尝试着当一天家,他们真切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家务的繁重、挣钱的艰辛,并从心底开始关心父母。

4.利用社会资源,从安全或健康中找问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从小培养,虽然安全教育已是老生常谈,但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可见教育的实效性亟待

提高。事实上,学生通过观察、参观、访问、模拟等学习方式就能大大加深实践体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育实效。

二、实施阶段——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做真实的研究

学生们课余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努力解决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不断提出创新观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安排采访、组织活动、进行社会调查等,教师只需要时时关注活动的进程,适时参与其中,以便及时有效地指导。

1.开展实践活动,适时指导方法。活动只是载体,实践体验才是目的,所以教师要结合探究活动进行基本方法培训,比如如何上网查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寻访专家、与人协作等。

2.畅通沟通渠道,及时提供帮助。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时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出现在学生身边,提供帮助。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手机电话、短信、微信或电子邮件等,都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渠道。

3.邀请专业指导,建立合作机制。术业有专攻,教师个人能力有限,要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引进部门资源,加强部门协作,切实服务学生的实践活动。

4.强化媒体宣传,夯实实践效果。学生的实践活动无论成果是否巨大,都需要得到多方的肯定和支持。在实践活动中,如果有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的展示,或者是学校网站等信息报道,乃至地方媒体的报道,那么一定会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交流阶段——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展示成果和特长

实践活动结束,学生们一定有不少收获和体会,教师要创造机会给予展示和交流。通过交流与研讨,学生不仅分享了研究成果,还能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是一个感悟和升华的过程。

1.小组交流随时随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与评比,小组各成员之间需要多协商、多交流,互相协作,逐渐形成具有较强合作能力的团队或者达成实践活动的共识。

2.班级展示郑重其事。每到班级交流展示阶段,尽量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汇报研究成果,畅谈收获体会,展示小组特色。全体学生既是参赛者,又是评委,在参与中收获喜悦。

3.校外宣传拓宽思路。每次活动结束,不妨利用校内外的橱窗、板报、报纸展示学生的研究报告、宣传小报、活动照片等;还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成果让家长看到。

总之,新课改下积极开展学生实践活动,能充分开发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教师要讲究指导策略,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在探究中成长。


新课改板报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57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