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自欺欺人

时间:2017-01-10 07:28:2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你知道你在自欺欺人

1

问心无愧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我会选择性地忘记或者选择性地忽视许多东西,比如我在尝试忘记30岁之前一定要到美国深造的梦想,一遍遍地麻醉自己生活本来就是平常;比如我开始找理由与借口不去读书,用工作的繁琐与压力来作为懒惰的遮羞布;比如我想能够保持运动保持身材不要变成一个越来越邋遢的男人,但事实上却是越来越少地运动。

第一遍忘记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只是意外与偶然,选择性忽视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这些都不过是一些小事。

自欺欺人而已。问心无愧的反义词不是歉疚,而是自欺欺人。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一个骗局,像是悲伤的小丑在没有观众的舞台上试图逗自己开心。你不会因为这个骗局的成功获得任何利益,欺骗自己的代价不过还是伤害自己。

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这种滋味是有多难过,是明明已经低下了头却要想办法维系所谓的自尊,是明明已经妥协却要一遍遍告诉自己只能如此,是明明已经失去了却还要假装自己不是那么在乎——自欺欺人的代价往往就是与自己决裂。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篇失意之作,而我更愿意把它当成是人生走到一定阶段的况味。当我老了,回首岁月时,会以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

人生并不是一场随随便便的游戏,即使是一盘棋局都要谋篇布局,而在只有一次的人生面前,怎么能够随随便便?我们的每一天都被赋予了诸多的可能性,存在着简单或者艰难的选择,但是不论如何抗拒,我们都必须选择一条路,过好我们的人生。

我们都将肩负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无论意愿如何。成功与失败在世俗层面上难以定义,唯有我们内心知道最想要成为的自己是什么模样。我不怕千万人阻挡,怕只怕自己投降。

2

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穿过人声鼎沸的夜。伦敦周五的夜晚,直至午夜也不会停止喧嚣。交通一样的糟糕,出租车在从公司到饭店的路上走走停停,穿过有大大小小酒吧的利物浦大街,抵达唐人街,跟两个老朋友一起吃火锅。

一位朋友已经开始盘算起在这里买房的计划,我跟她有着相似的人生。一毕业就到很大的跨国公司工作,拿着一份还算可以的薪水,有开不完的会议,频繁

地出差,从柏林到罗马,从巴黎到伦敦,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就是面对世界全部的武装。

我们的话题从深圳的房价聊到上海的房价,从伦敦的收入水平聊到了伦敦二区的房价。我们重复着对工作是如何的不满意,却在分开之后的第二天继续朝九晚五。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实现了曾经的梦想,只是当我们抵达年少时以为的终点时,才发现一切不是想象中的模样。我们确实越来越精于计算了,我们都变成了会关心蔬菜价格的人,不管到了哪里都会谈论着房子,有目的地去结交一些人。在生活之前我们想着办法如何去生存,怎么在社会的土壤里成长扎根。

另外一个朋友依然保持着初见时的锐气,大学毕业之后的两年里重新学习表演,最后如愿以偿地被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录取。行为艺术、怪异的电影、实验性质的音乐,都是她的话题领域,说起来两眼放光。她知道一条通往艺术家的道路是多么崎岖,但是依然走得义无反顾。

在艺术的领域里,与众不同是常态,千篇一律就是梦魇。她总算是逃脱了我们日常的琐碎的生活圈,尽可能地跟我们这些世俗的话题绝缘。她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锐利而有锋芒,有着让我们艳羡的追求自由的勇气,梦想好像在这样的人身上会格外闪闪发亮。

我们并不评价哪一种人生才是更为正确的人生,在这个话题上没有所谓的对错可言。两个朋友都是对生活严肃而认真的人,他们都知道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并且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靠近理想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他们都是胜者。

我们都明白这样的事实:好的人生都是需要下功夫经营的。

3

我曾七次鄙视过自己的灵魂: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在纪伯伦这首广为人知的诗篇里,我们被触动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太多的时候我们都在欺骗自己,自己限制住了自己。我们都是如此普通的个体,有太多的事情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宁愿相信一个谎言,也没有勇气面对人生的真相。到最后,只剩一个个辗转反侧的夜。

人生的奇妙之处在于,除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人能够画下句号,随时都有重新开始的可能性。但太多的情况下,不是幸运没有眷顾我们,而是连我们自己都不敢去期待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用光了所有的力气,花费了所有的认真,鼓起最大的勇气去尝试——才是一个可以拿出去的生活态度。

我有过很多很多的梦想,我希望它们能成为漫天的繁星,照亮人生中的晦暗时刻。也许那些梦想世俗无比,但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年轻赤子的骄傲——认真而无畏,无论结果,对得起自己——这就是在那些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孤寂夜晚里,夜空中最亮的星。

篇二:那些自欺欺人的谎话,你说过几句?

那些自欺欺人的谎话,你说过几句?

——编者:孙薇

为什么总会感觉压力山大?除了忙不完的学习和工作,关键是你有一颗不肯放松的心。太忙、太累、没时间?自欺欺人的那些话,你对自己说过吗?

1. I must sleep less to get more done.

为了干完更多的活儿,我必须少睡点儿觉。

2. I must work longer hours to achieve more.

为了更出成绩,我必须加班加点。

3. I am far too busy to take breaks.

我太忙了都没时间休息。

4. I would never daydream or twiddle my thumbs.

我才不会做白日梦呢,也不会消磨时间。

5. I just have no time to take a walk or go to the gym.

我就是没空去散步,没时间去健身。

6. I know more money will solve my problems. 我知道如果钱多了,我的问题就能解决。

7. If I have a busy schedule, I look more important.

如果我有满满的档期,我就会显得很重要。

8. I prefer multitasking because I have no choice.

我得做个多面手,因为我没的选。

9. I don’t have enough time.

我时间不够用啊~~

10. I can never say no. 我绝不能说“不”。

好啦,别再骗自己啦,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

篇三:“浅尝辄止”终究自欺欺人

“浅尝辄止”终究自欺欺人

在众多学生疲于应对应试教育的名著阅读题的大背景下,相比精读全文更为便捷、省时且见效快的“浅尝辄止式阅读”应运而生。此类通过阅读名著导读,简介等方式快速了解全书大概的小聪明虽然暂时解决了应试问题,同时也给他人造成了涉猎广泛的假象,但短视的谋利必定留下未知的隐患。

“浅尝辄止式阅读”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当今的社会无疑是快节奏的社会,“适者生存”的黄金规律迫使你不得不用最短时间来获取更多信息量。以学生为例,课本中需要了解的作家及其代表作不可胜数,阅读书目卷帙浩繁,而能利用的课余时间却是少之又少。因此许多学生往往始于简介,也就终于简介,很少发展为全书,更别说进入专集甚至全集了。就连公认的文豪余光中先生在大学读外文系时期,也几乎以为英诗的精华尽在巴尔格瑞夫所编的《金库》(The Golden Treasury),后来才领悟《金库》所藏,尽是歌行体和抒情体的短诗,根本还没有独及叙事诗、玄想诗、状物诗之类的长篇巨制。看来,真正体会到一位大家的文章精髓而不翻一翻他杰作的全书是不可能的。不精读全书甚至全集,就不会明白为什么浩斯曼不是大诗人,为什么艾略特的主题狭窄,为什么美国诗选里惠特曼的分量应该重于爱伦坡。

浓缩的未必一定就是精华。虽然我们如今还只是青年,但也决不能养成阅读胃纳小且偏食的恶习。我们对之乐此不疲的快餐式名著导读顶多只能算正餐后的甜点,决不能代替传统的精细阅读方式能给予我们更全方位的文化营养。况且此类快餐多食必定过犹不及,使我们渐渐依赖于捷径的美梦之中,思维能力也势必退化。 “学而不思则罔,”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指出了这种局限。倘若阅读浅薄化、快餐化、功利化在全社会蔓延,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势必会导致因快速阅读,海量的信息无法承受提升自我、传承文明之重而“营养不良”。 文学殿堂中从未存在过所谓的“空中楼阁”,所有美轮美奂的建筑都由一砖一瓦踏实地铺就。

由此观之,“快餐式阅读”甚至连欺骗自己也不能够。


自欺欺人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53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