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
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语文低段一) (2009-10-16 16:12:52)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育理论
低段
职称评定
小学教师
常用汉字
词义
教育
01
A、请根据《课标》关于阅读方面的要求,说说“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区别。 答: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B、《神笔马良》体裁是什么?手法有哪些?童话、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 02
A、1—2年级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汉语拼音教学要注重哪些方面? 答:识字、写字。汉语拼音教学要注重趣味性,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B、说说日记的格式。
答:第一行中间写上×年×月×日,星期几,天气情况,从第二行起。空两格写要记的事情。
03
A、《课标》中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多少个常用汉字?其中要求学会的字是多少?“学会”与“会认”在要求上有什么区别?
答: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学会2500个左右,“学会”与“会认”的区别是:“学会”字要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要会写。“会认”字只要求读准字。
B、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小动物?
答:指导学生在动笔前仔细观察它们的样子,动物以及生活习性,想想你和它们之间发生的有趣事物,然后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04
A、一节好课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教学目标明确,对教材理解准确,有深度,传授知识准确,教学中能处理好师生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妥当等。
B、怎样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答:(1)借助字,词典了解词义;(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05
A、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优化教学过程?
答:改革课堂教学,(1)优化教学管理;(2)优化教学评价。
B、《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凡事都有它的自身发展规律,如果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强求反而把事情弄糟。
06
A、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B、《参加人民大会堂》一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结合课文把下面的参观路线补充完整。
正门—( )—( )—( )—( )
答:按照参观顺序记叙,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
07
A、你是如何理解主体与主导之间的关系?
答:主导是充分发挥主体的关键,只有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这个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得到发挥。
B、请背诵《梅花》一诗,并说说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家( )家( )家?
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晴香来。
王安石 宋代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08
A、学生的主体精神主要指哪些方面?
答:(1)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
(2)主动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精神。
(3)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4)求异求新的精神。
(5)对自己自我认识和自知之明。
B、留言条的格式是什么?
答:要先写留言条是写给谁的,称呼要顶格写,加上冒号;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出告诉对方的事情,要写得简单明白;最后另起一行在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姓名(称呼)和日期。
09
A、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B、照样子组词语(不少于5个)
天空—空气 气球—球拍
答:(略)
10
A、人的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答:(1)生理素质 (2)心理素质 (3)身体素质。
B、“众”字是什么结构,再说出3—5个同样的结构的字。
答:品字结构磊鑫垚 .......
11
A、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B、“溪水唱着歌儿向前流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并仿说两句。 答:拟人。(略)
C、你是如何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教学寓言,童话故事一类文章的?
答: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放录音、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
12
A、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掌握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拼音方法:三拼法、声介合母法、介韵合母法。
B、查字典的三种方法是什么?如何运用?
答:(1)音序查字法;(2)部首查字法;(3)数笔画查字法。
知道读音不知用法时,用音序查字法;知道写法不知读音时,用部首查字法;找不到部首又不知道读音时,用数笔画查字法。
13
A、语文课程阶段目标是从哪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答:“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是“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B、看拼音写词语和句子练习应分哪三步?
答:一要正确拼读音节;二要想想词语的意思;三要正确写出字词,再把许多音节写成完整的句子。
14
A、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共有多少条?其中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多少万字以上?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是多少?
答:总目标共10条,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是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在150万字以上。
B、汉字中形声字是主体,它占汉字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80%—90%。
15
A、说出《课标》中“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与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和会写的常用汉字各是多少?
答: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累积认识汉字2500个,其中2000会写。
B、归类识字教学应注意什么?
答:(1)加强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2)加强识字与认识事物的联系;
(3)加强识字与学习语言的联系;(4)教学生字要突破难点;(5)要重视归类识字中的韵文识字教学。
16
A、教学“看图学文”的关键是什么?
答:加强看图和学文的结合是教好“看图学文”的关键。
B、j、q、x和ü相拼应注意什么?根据实际情况编个顺口溜。
答:j、q、x和 ü相拼应注意去掉ü上两点。小ü碰见j、q、x、去年两点还念ü;j、q、x小淘气,从不和ü在一起,它们和ü来相拼,见了鱼眼就挖去眼。
17
篇二:小学语文答辩题 教师职称答辩资料
小学语文答辩题
(1)
A、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语文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B、比喻句一般有几种形式?说说下列各句是否比喻句?为什么?
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2、她苹果似的小脸带着微笑。3、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 答:比喻句一般有明喻、暗喻、借喻
1句不是比喻句。因为把“心”与“刀绞一样”的心进行比较,说明心疼得程度。2句是比喻句。把红彤彤的小脸比作红苹果。3句不是比喻句。“轮船”与“扁舟”属同一类事物,两种事物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C、《神笔马良》的题材是什么?这种文体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童话。表现手法: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
(2)
A、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注音,并说明词语的意思。
叱咤风云良莠不齐 咄咄逼人 纨绔子弟 猜度 ........
Chizha 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yǒu 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Duō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wán kù 纨绔:细绢裤。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cāi duó 料想、推测揣度。
C、说说日记的格式
答:第一行中间写上X年X月X日、星期几、天气情况,从第二行起,空两格写要记的事情。
(3)
A、《课标》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语文实践,不宜苛求语文的系统和完整。
B、用下面的词语组成意思不同的两句话:他正确不的完全话
答:1、他的话不完全正确2、他的话完全不正确
C、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小动物?
答:指导学生在动笔前仔细组织观察它们的样子、动作以及生活习性,想想你和它们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然后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4)
A、《课程》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提倡什么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什么学习方式?
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B、《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的体裁是什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说明文。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C、怎样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答:1、借助字、词典了解词义。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5)
A、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是按照哪四个学段设计的?
答:1——2年级3——4年级 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
B、《凡卡》一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哪一部分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集中反映了什么?
答:线索:准备写信——写信——寄信。 主要内容:写信。这部分反映了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
C、《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结合课文把下面的参观路线补充完整。 正门——( )——( )——( )——( ) 答:按照参观顺序记叙。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
(6)
A、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的?
答: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B、找出下列这组词中的特点,再照样子说一组词。
一日千里 两手空空 三长两短 四平八稳 五花八门 六月飞霜 七手八脚八面威风 九死一生 十万火急 百年大计 千方百计 万象更新
答:一帆风顺 两袖清风 三言两语 四通八达 五光十色 六神无主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九牛二虎 十冬腊月 百花争艳 千言万语 万紫千红
C、《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凡事都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7)
A、语文课程阶段目标是从哪五个方面提出的?
答:1、识字与写字。2、阅读。3、写作(1——2年级为写话)。4、口语交际。5、综合性学习。
B、《林海》的作者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可概括为哪四个字?这四个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答:亲切舒服。三次
C、现代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事业心;具有良好的师德;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广播的知识;具有教学研究管理能力;具句有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8)
A、说出《课标》中“阶段目标”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和会写常用汉字各是多少?
答:第二学段(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B、《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作者是谁?选自哪一篇文章?本文的思路是
什么?
答:吴瑛。 《在沉痛悼念的日子里》思路: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
C、你是如何指导学生把字写得好一点?
答:写得好就是把字写得清楚、匀称、得体、整齐。 要达到这些要求,应注意四点:
1、端正写字态度;2、熟悉汉字结构;3、选择合适工具,勤学苦练;4、注重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
(9)
A、《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多少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多少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又推荐多少篇优秀诗文? 答: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1——6年级学生要求背诵优秀诗文共160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又推荐70篇优秀诗文。
B、《爬山虎的脚》一文所描写的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是“绿”、“绿的那么娇鲜”;二是又“多”又“密”、“铺在墙上”、“不留一点空隙”;三是“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C、一般汉字包含哪三个要素?
答:汉字的要素是:音、形、义。
(10)
A、《课标》中“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B、《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答:一是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二是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惨痛。
C、听说训练的一般方式有哪些?
答:看图回答问题;看图编故事结尾;看图说话写话。
(11)
A、《课标》中要求“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答: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就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B、《挑山工》一文的教学应向学生渗透哪些思想道德教育?
答:启发学生学习“挑山工”的顽强意志,在人生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地前进。
C、j 、 q 、 x和u相拼应注意什么?请根据实际情况编个顺口溜。 答:j、q、x和u相拼应注意去掉u上两点。顺口溜:小u碰见j 、q、 x去掉两点还念u,j、q、x小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他们和u来相拼,见了鱼眼就挖去。
(12)
A、请根据《课标》关于阅读方面的要求,说说“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B、“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的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第二个没加引号,这样用标点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第一个“鸟的天堂”引号的作用。
答: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认同和赞叹。第一个引号表示引用的作用。
C、归类识字教学应注意什么?
答:1、加强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2、加强识字与认识事物的联系。3、加强
识字与学习语音的联系。4、教学生字要突破难点。5、要重视归类识字中句子和韵文的教学。
(13)
A、《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答: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B、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答:1、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2、有感情地朗读。
C、整体认读音节中有几个翘舌音?都是什么?
答:有四个翘舌音,zhi chi shi ri
(14)
A、《课标》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作文教学要求鼓励什么?提倡什么?
答: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B、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记人的文章,使学生描写的人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指导学生写好人物的外貌神情、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一些典型事例。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完整。
C、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巧记汉字?
答:1、数笔画;2、偏旁部首加部件法;3、基本字合群法;4、拆字加字法;5、儿歌记字法;6、猜谜记字法。
(15)
A、《课标》中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多少个常用的汉字?其中要求学会的字是什么?“学会”字与“会认”字在要求上有什么区别?
答: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学会的字是2500个。“学会”字与“会认”字区别是:“学会”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要会写。“会认”字只要求读准字音。
B、怎样指导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试举例说明。
答:1、抓住重点词语,着重理解。2、联系时代背景。举例(略)
C、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律是什么?
答:a母出现不放过,没有a母找o e;i u并列标在后,轻声不标准没错。
(16)
A、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那么通过让学生多读要达到哪些要求?
答: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B、怎样指导学生分清文章的主次,试举例说明。
答:主要内容写得非常具体、详细;次要内容写得简略,有时一句呆过。举例:《落花生》议花生写得具体,种、收、吃花生写得很简。
C、汉字中形声字是主体,它占汉字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80——90%
(17)
A、一节好课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教学目的明确;对教材理解准确,有深度,传授知识准确;教学中能处理好师生
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妥当。
B、《古井》一文是以什么来命题的?本文的表现方法是什么?
答:以物命题。 借物喻人。
C、看拼音写词语练习应分哪三步去思考?
答:一要正确拼读音节;二要想想词的意思;三要正确写出字词,把许多音节写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18)
A、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优化教学过程?
答:课堂教学。 1、优化教学管理;2、优化教学内容;3、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B、成语“闻鸡起舞”的意思是什么?并说说这个成语的来历。
答: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图强、勤奋苦练。
来历: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C、查字典的三种方法是什么?如何运用?
答:1、音序查字法;2、部首查字法;3、数笔画查字法。
知道读音不知用法,用音序查字法。知道写法,不知读音时用部首查字法。找不到部首又不知道语音用数笔画查字法。
(19)
A、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B、修改病句的方法,可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答:增、删、理、换。
C、试讲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掌握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拼音方法:三拼法、声介合母法、介韵合母法。
(20)
A、你是如何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
答:面向全体学生不是要所有学生都达到目的要求,而是要在教学中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B、按句子的语气分,句子可以分哪几类?
答:可分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C、你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试举例说明。
答:1、培养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2、让学生把话说明白。3、让学生说话简洁明了,有礼貌。4、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
(21)
A、你是如何理解主体与主导之间关系的?
答:主导是充分发挥主体的关键,只有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学生这个主体的作用才能充分得到发挥。
B、句子按修辞法来分类,可分哪几类?
答:可分四类:比喻句、夸张句、排比句、拟人句。
C、你是如何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教学寓言、童话故事一类文章的?
答:1、多媒体手段;2、制作课件;3、放录音;4、分角色朗读;5、表演课本剧等。
(22)
A、学生的主体精神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篇三: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低段)
罗坳 严海荣
一、请简单说说你对“情感与态度”这一课程目标的理解。
答: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5、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在一年级讲数的组成时,为什么不说0和几组成几?
答:所谓数的组成,是指一个数里含有多少个自然数的单位。因为0不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且不含有计数单位,所以计数的组成时都不包括0。
三、新课程对于教师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请简单谈谈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有哪些?
答: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
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3、教师成为研究者。
四、教学“11—12各数的认识”时,学生常把12误写成21,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你怎样处理?
答:在教学时,要着重强调数位的意义。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书上的方格图做成教具,通过左右两边放的方格数量来说明。另外,还要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来进一步巩固数位的初步认识。
五、教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请谈谈“促进者”这种角色的特点。
答: 1、积极地旁观。
2、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六、怎样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答: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关键是熟记数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牢牢地把握这一关键。教学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必须让学生理解数位的概念,熟记各位的记数单位及其位置。在组织学生读数和写数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学生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七、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观察演示法;5、实验法;
6、参观法;7、练习法;8、复习法;9、指导小学生自学法。
八、0表示没有吗?到了小学高年级关于0的教学,可以讲到什么程度? 答:0除了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之外,还有许多重要作用:
1、表示数位。写数时如果空位,必须用0占位;
2、表示起点。如直尺的刻度是从0开始的;
3、表示界线。如数轴上0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4、表示精确度。如3和3.0,这两个数大小相等,精确度却不同。
5、用于编号。如车牌号00487,这个车牌号为487,并表明最大号为五位数 。
九、小学数学教材中数量关系方面的概念有哪些?试举出五个。
答:数量关系方面的概念有:大于、小于、等于、约等于、增加、减少、扩大、缩小等。
十、小红说“3/5是倒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例如:3/5的倒数是5/3,5/3的倒数是3/5,即3/5和5/3是互为倒数,绝不能说3/5是倒数或5/3是倒数。
十一、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选择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从教学内容出发。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出发。
3、从教师的教学特点和经验出发。
十二、教学时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好单位“1”?
答:教学时要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1、通过实例说明单位“1”是可分的任何事物,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表示一个整体。
2、单位“1”中数量可以是任意的。
3、结合教材中的集合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分数表示的部分与单位“1”的关系,说明单位“1”和部分是可以转化的,关键是看把谁看做单位“1”。
4、让学生进行找单位“1”的练习。
十三、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即:一、备课;二、上课;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评改;四课外辅导;五、成绩的考核和评定。
十四、一部分学生在初学列方程时,常将χ单独放在等号的一边,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
答:用方程解题,从思维角度说,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但是,如果仅将“χ=”放在一个算术式子的一边,使其成为形式上的方程,实质上是用的算术解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方程解题的优势,而且还会使本来较繁的算术解法,再添一些麻烦。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其它的解法,不能简单地一说了事。
十五、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钻研好一节课的教材?
答:1、要揭示教材的思想性。
2、研究教材的内在联系。
3、研究教材的例题和习题。
4、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5、要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6、合理灵活地处理教材。
十六、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有几种方法?
答: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如下:
被除数=商×除数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验算除法,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十七、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技能?试举出五个。
答:1、阅读技能;2、识别技能;3、记忆技能;4、思考技能;5、运算技能;6、论证技能;7、操作技能;8、测量技能;9、绘图技能;10、书写技能等。
十八、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么分配才合适? 答:需要租5条船,应有两条船坐4人,三条船坐3人。
十九、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答: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十、数和数字有什么不同?
答:用来记数的符号叫做数字。常用的数字有四种:阿拉伯数字、中国小写数字、中国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现在国际通用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它共有以下十个:1、2、3、4、5、6、7、8、9、0.数是由数字组成的。在用位值原则记数时,数是由十个数字中的一个或几个根据位值原则排列起来,表示事物的个数或次序。数字是构成数的基础,配上它一些数字符号,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数。
《小学数学职称答辩题》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46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主婚人主婚词
- 下一篇:社区工作者自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