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成都郫县友爱农家乐

时间:2017-01-06 07:08:5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成都农家乐红红火火

成都农家乐红红火火

每年圣诞前夜,我的高中同学米赛必奔赴邛崃而去。她先生在成都开了家工厂,生意颇不错,厂内有一工人,老家在邛崃农村,先生和工厂另一股东每年给小工1000元,请他家代为养两头猪。肥瘦不限,只一个要求,就是不得喂食人工饲料。

两头猪好吃好睡,还可以随时出门散步,心情想必愉悦。只不过,每年圣诞前夜,便是猪猪们的丧命之日。12月24日,两位股东携家带眷地去邛崃游玩,顺便杀猪取肉带回成都与亲友分享。

不过,邛崃终究是远了些。我在成都市青羊区财政局工作的另一位朋友江女士就近在东郊寻了一家农户,花800元/年的价格租了一分地,请农户代为种些时令蔬菜。因为江女士要求绝对不能施用化肥农药,种出来的菜看上去不如市售的好看,可是绝对绿色。周末,江女士便带上儿子到自己的菜地里锄锄草,松松土,体验一把农家生活。中午就近取材,吃吃自己地里出产的绿色蔬菜,晚上则带上一车新鲜蔬菜回家。而更多的成都市民则在周末的早上出城,寻一山居农舍,院坝头支两张桌子,放几把椅子,三五亲朋好友,或打扑克,或搓麻将,或摆龙门阵(成都话中的“聊天”),喝几杯清茶,嗑两碟花生瓜子。时近中午,农舍主人弄出一桌热气腾腾的菜肴,什么麻辣鸡、回锅肉、白水兔、水煮鱼,来一碗豆腐青菜汤,要多巴适(舒服)有多巴适!酒足饭饱之余,再四处看看梅花,观观山景,待到夕阳西下才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这就是著名的“农家乐”。这样一趟,吃两餐带玩,一天下来每人也就二三十元左右。如果人数比较多,上规模的农家乐还负责派车接送。

自从1987年中国第一批农家乐在郫县农科村出现,成都周边的农家乐就遍地开花。说句夸张的话,成都平原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搞旅游,用花木、园林、盆景、根雕、奇石、香茶、清新、阳光、悠闲等东西吸引城里人来度假。城里人也很喜欢到乡村野外去透透气、散散心。一般的成都农家乐可接待200人左右,而上规模的甚至还配备了网球场、台球室等娱乐设施,就连不少毕业聚会、单位开会、政府公务、商务接待等活动也都从酒楼K房转移到了农户家中。可以说,农家乐已经成为深入成都人骨髓的一种休闲方式。

如今,成都的农家乐已成为一种产业,从两年前评选星级农家乐开始,到如今东郊推出的五朵金花(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驸马村的“东篱菊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发展之迅速令人惊叹。据了解,最近国家旅游局已经确定将于今年4月向成都授牌———“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除了农家乐,成都的乡村游种类多多。每年七八月,大批退休老人双双对对地前往青城山、银厂沟和彭州白水洞避暑。他们租住在农户家中,两人一个月花个六七百元,住标间、包三餐,热水电视棋牌一应俱备,午睡起来就到山里转转,蝉鸣鸟啼,水声潺潺,暑意全消。

篇二:成都乡村旅游

摘要: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在越来越受到亲睐和推从的同时,也引起了政府、专家和学者们的注意,并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前景入手从而对成都市的乡村旅游现状进一步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字:成都市 乡村旅游 发展

一 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基础的旅游活动,即已具有乡村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为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文化旅游。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二 成都市开发乡村旅游的前景

㈠ 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且另一方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成都市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市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更是成都市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㈡ 乡村旅游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过着千遍一律的生活,大家每天都是在钢筋水泥砌成的建筑物中穿梭,上班下班,上学放学,大家都想并且喜欢到乡下去欣赏田园风光,呼吸新鲜空气,品尝乡村特色美食,感受风土人情,比如成都市"五朵金花"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㈢ 开展乡村旅游的功能

① 经济功能。发展绿色农业,推销特色产品,提供特色服务,提高了农民收益,增加了就

业机会,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② 社会功能。增进我市城市居民与农民的接触,拓展农民的人际关系,对缩小我市城乡差

距做出了突出贡献。

③ 教育功能。提供了机会让我市城市居民认识农业,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

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 医疗功能。乡村旅游有利解除情绪紧张,降低生活和工作压力,达到舒畅健身效果。

三 成都乡村旅游的现状

成都的乡村旅游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87—1991):位于成都市郫县友爱民俗旅游村是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之一,依托成都市的盆景苗圃优势,发展民俗旅游。农家乐作为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的产物,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而出现;发展阶段(1992~2002):省委领导题名农家乐,并确立“先发展后规范”的指导思想;规范阶段(2002~至今):对农家乐实行规范管理,升级上档,塑造形象、打造品牌。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壮大,农家乐已经成为成都的旅游品牌和亮点。农家乐作为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雏形,从产生到发展、从一家一户经营到规模整体开发,经历了自然发展、竞争发展和规范发展3 个阶段。从农家乐发展历程来看,农家乐旅游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是始终围绕着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时也顺应了当前保护环境、倡导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发展趋势,它体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已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产业基地、旅游古镇、森林公园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乡村旅游体系,包括各个乡村旅游景点和家庭旅馆的星级评定,同时由省旅游局带头对各州市旅游发展做出指导,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对成都乡村旅游的调查研究,得出成都市乡村旅游属于都市依托型具体分析见表格。

成都乡村旅游

四 成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㈠ 产品单一,缺乏创新,雷同较多

除农家乐旅游产品较成熟外,其它乡村旅游产品,如农业产业基地、森林公园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宣传方面与农家乐还有很大的差距,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

㈡ 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

虽然目前乡村旅游发展有着政府和旅行社的大力支持,但是在散客旅游市场中占的份额比较少,更多的的散客会选择去都江堰、青城山、芙蓉古镇等知名景点,却很少有人去本省的乡村旅游景点,重要原因就是宣传力度不够,每逢假日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旅行社的传单,但是很少有关于乡村旅游景点介绍的,可想而知,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肯定不会高。 ㈢ 乡村旅游季节波动性大

乡村旅游的淡旺季受季节影响很大,春天:春天天气好,万物苏醒,大家都愿意出来透透气,所以春天是乡村旅游正值旺季;夏天:温度高,大家不愿出门,更多的人愿意带在家里吹空调,所以乡村旅游正值淡季;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所以会有很多人成群结队的去乡下果园去采水果、去吃特产、去爬山、去野炊,秋天也是个乡村旅游旺季;冬天:冬天天气寒冷当然大家都不愿意出门,更喜欢在家看电影,和家人聚在一起聊天了,所以冬天是乡村旅游淡季。

㈣ 广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为落后

住房简陋,交通不便,安全管理不到位,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㈤ 层次不高,服务欠佳

产品单一,产品内涵不深;又由于地处农村,知识相对比较落后,文化层次不高,素质也许不是很高,所以在服务、文明礼貌方面还有不足。

五 解决问题措施

成都市的乡村旅游整体上代表了全国的先进水平,但任然处于初创阶段和粗糙阶段,针对如何加快发展成都的乡村旅游,谈几点浅见。

㈠ 政策扶植,技术支持

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长期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旅游很难带来高效益,因此国家出给乡村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乡村旅游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㈡ 长远规划,科学策划, 加强文化内涵建设

在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的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

篇三:郫县农科村发展乡村旅游经验

郫县农科村发展乡村旅游经验

农科村位于成都市郫县友爱镇。20 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依靠种植花卉致富,发展旅游兴村,走出了一条一三产业有机结合、自主经营与本地务工相互补充,依靠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取得了初步成效。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乔石、陈慕华、李铁映、周永康等先后来视察,美、德、日、泰、菲、荷兰、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官员、专家、记者来村考察,国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代表和游客络绎不绝。现将农科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概况。

农科村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距成都市区20公里,成灌高速、温彭快速通道、县道郫花公路贯穿全境,具有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走马河、清水河夹域而过,土肥水丰,环境优美,具有上风上水的生态优势;西汉大儒扬雄(字子云)出生并安葬于此,“西蜀子云亭”就出于此地,具有底蕴深厚的文化优势。全村幅员面积

2.6平方公里,辖11个社,686户,2310人,现有耕地2400余亩,人均耕地1.02亩。村内现有乡村酒店1家,长年经营农家乐37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6家,日接待能力上万人次。2005年,农家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农科村过去是个只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无名小村,改革开放以来,大胆探索,大力发展花卉产业,被中外人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大型农民公园”。 农户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吸

引游客前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成功地嫁接出了农家旅游业,开创了中国农业旅游的先河,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获得了“中国盆景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荣誉称号。

(二)发展历程。

归纳起来,农科村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自发调结构阶段。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90年代初。上世纪80年代,村民逐渐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增加收入解决温饱问题,适应市场需要,自发调整农业结构,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块和承包地种植花卉苗木,既增加了收入,也改善了村里的生态环境。村民富裕后,开始整修庭院,更换家庭设施,在改善居家环境的同时,也为发展农家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引导搞旅游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郫县是古蜀国都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作为扬雄故里的农科村,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和良好条件。上世纪90年代初,成都市民逐渐富裕起来后,开始寻找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休闲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在省市旅游部门指导下,郫县积极引导农科村的花卉种植专业大户率先接待游客,带动其他种植户开展旅游接待,由点到面,全面开展农家旅游接待,最后全村形成了一个农家旅游专业村。

(三)合力建新村阶段。即2000年以来至今。农民富裕、村集体经济壮大后,适应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在县、镇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县、镇形成新村建设合力。县镇投入一定资金,加强农科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社区条件,完善旅游功能。县上成立旅游局,加强了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和管理,农家乐经营户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积极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农科村在环境营造、产业发展、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

二、主要做法

农科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发展为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做到了“三破”。

(一)冲破传统种粮模式,率先种花卉,掘到发展第一桶金。

“别人种粮我种花,率先致富乐农家”。在上世纪80 年代,全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时候,农

科村党支部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突出自身紧临都市的优势,面向成都大市场,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花卉产业,形成“一户一品,一品一景”的特色,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种植专业村。正是依靠这一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掘到了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一桶金。目前全村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1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7.5%;村内有5家园林绿化企业,年产值2800多万元。村内成立了花木协会,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组织花木生产和销售。“组织+协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农民依靠种植花卉的收入已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二)突破风景旅游束缚,发展农家乐,拔得中国乡村旅游头筹。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农家独好”。在上世纪90 年代,全国各地依托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风景旅游的时候,县镇政府却瞄准成都休闲旅游市场,引导农科村独辟蹊径,充分利用种植花卉营造的良好环境,搞起了乡村休闲旅游,开创了“农家乐”这一旅游新模式。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农科村改造建设总体规划,体现“古蜀文化之乡、川西民居风格”两大特色,突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盆景之乡和东方兰花艺术”三大主题。按照“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功能配套,饮食上突出农家特色、乡村风味;环境营造突出绿化、美化;配套设施和住宿条件尽量与酒店接轨。并开展书画、垂钓、棋艺、曲艺、座唱、骑马、游园和劳动体验等各种活动,经营小盆景、农科村豆腐干、罗卜干等旅游商品。县上制定了《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在国内率先推行了农家乐星级评定。村内成立农家乐旅游协会,制定了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实现优势整合、资源共享,提高了农家旅游的组织化程度。去年以来,在政府组织下,农科村积极创建国家AAA级景区,促进了各农家乐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文化品位全面提档升级。“政府+业主”,开创了农业旅游新模式,并已在全国推广。去年,郫县在原有农家乐基础上,选择档次较高、富有个性特色的乡野庄园进行升级改版,在国内率先推行乡村酒店星级评定,推出了首批11家乡村酒店。这是对农业旅游的发展,是乡村旅游走向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

(三)打破农村发展常规,建设新农村,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河。

“众手浇灌幸福花,现代文明进农家”。2000年以来,地方党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率先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方面,通过公推直选方式,把带头致富并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能人选拔到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有效激

发内部活力,调动村社和农户的积极性,推动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县政府集中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先后投入2600万元,改扩建等级旅游环线公路13公里,完成8.5公里供水、供气、排污等管网建设和6.8公里旅游干线绿化、亮化、美化等景观营造。在财政投入引导下,农家乐经营业主不断加大投资,改善设施,提档升级。镇政府和经营户按7︰3的比例共同出资1000多万元,对农科村建筑单体和农家院落进行风貌综合整治改造,提升了农科村的整体形象和品牌效应。通过招商引进了天津凯立中华盆景园、今日田园和天津杰诺康集团等10个项目,协议投资5.7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3亿元。多元投资推动村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村天然气入户率达85%,光纤电视入户率达40%,每100人拥有电话80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100%。同时,积极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大力倡导现代文明新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村”荣誉称号。多年来,村内无刑事案件发生,基本形成“夜不闭户”的安全和谐的社会秩序。

三、今后打算

以“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和“AAA级旅游区”授牌为契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设施,培育特色,提升档次,打造品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着力打造AAAA景区,全面提升旅游品牌。

聘请知名专业策划公司,完成农科村整体形象和品牌包装策划。结合今日田园、天府之国项目建设,以拆院并院、土地整理方式,规划建设200余亩农科新型社区,不断拓展景区规模。继续加强区内道路、景观和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日供水2万吨的自来水厂和日处理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功能,推进内部设施提档升级,逐步达到AAAA级景区标准。充分发挥农家旅游协会作用,提高旅游行业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推进农家乐向乡村酒店发展。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全面提升农科村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继续壮大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探索土地流转新方式,以项目为载体,组建股份公司,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江安河滨河优势,规划发展1平方公里的农业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优质花卉苗木和特色旅游产品。建设西南旅游产品生产交易城,集中生产销售各类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商品产业化。突出发展以乡村酒店为特色的农家旅游业和以高档花木及盆景为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重点推动今日田园、天府之国项目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增强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快速发展,逐步实现同发展,共繁荣。

(三)努力建设特色新村,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在继续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抓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建设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农村新型社区卫生站、文化站、图书室、活动中心、远程教育网络室,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继续抓好公民道德、民主法制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村民综合素质。以文明村、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爱国守法、勤勉自强、团结合作、孝悌和睦的文明风尚。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规范村级党务、政务、村务管理。积极抓好村内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保工作,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面,对贫困家庭、残疾人员、五保户实行全面救助。深入开展和谐农科村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将农科村打造成经济繁荣、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生活殷实、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成都郫县友爱农家乐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08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