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溶液的组成教学设计

时间:2017-01-03 07:20:4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溶液教学设计

溶液教学设计

“溶液”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编排于第九单元课题1,是九年级化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由于大量的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溶液也是化学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溶液概念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溶液的形成、溶液的组成,形成溶质和溶剂的概念以及认识溶液的性质。

关于学习动机的产生及溶液学习的基础。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具有广泛应用的事物,因此了解溶液的作用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九年级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该年级学生的学习图式中形象思维较为熟悉,而抽象思维还较差,特别是对于物质的微观层面的把握能力较低,因此溶液学习必须是在观察上基础上进行,学生必须看到具体的溶液,才能形成溶液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先让学生体验到大量的实际的溶液。

溶液学习的基本原理是从溶液的宏观组成到溶液的微观组成,溶液的组成是溶液概念学习的关键。化学课程中学习溶液的组成不仅要知道溶液是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而且必须知道各组分的化学式—微观组成,因此学生必须对化学式知识有很好的基础,能将化学式与物质联系起来,同时在教学中应该提供学生较为熟悉的物质,而对那些学生不熟悉或根本没有见过的物质是不宜进入教学材料的。

对于溶液均一性和稳定性的学习虽然可以从观察溶液的状态上获得,但要获得知识的适移,就要求对溶质溶解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即理解溶解过程是溶剂分子将溶质分子或离子包围形成自由移动的微粒并扩散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对分子的性质—“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有较好的掌握,正是溶剂分子将溶质微粒包裹成分子级的微粒,形成微粒团,由于这种微粒团也类似分子大小,所以在不停运动,因而随溶剂分子一起运动而不会沉降。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一个学生能清晰地看到物质溶解过程的实验,可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讲清溶解的过程。

对于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的溶质,这可能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这是因为学生对于简单的溶解过程可以很好理解,但溶解过程中出现的反应是学生难于意识到的知识,且与刚学习的溶液知识综合在一起,其难度

大大增加,因此必须由教师例举适当的实例进行讲解。

虽然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但对化学课程中溶液知识的学习内容是较为陌生的,教学实际中学生对于溶质、溶剂、溶液概念认识的模糊说明溶液的学习并不是教师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溶液是一宏观事物,溶液在形成之前,溶质、溶剂都是可观察到的物质,在形成宏观溶液概念时,让学生观察具体的溶质、溶剂溶液形成过程,是学生对溶液认识最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学习条件。

教学程序:

讨论常见的溶液及用途。 配制4种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观察各种混合物,找到共同点和不同点,形成溶液概念 给溶液下定义 溶液的组成

溶液的性质(比较悬、乳浊液性质) 均一性、稳定的理论解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溶液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及溶质、溶剂的区别。 初步了解悬浊液、乳浊液。

能从理论上说明溶液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基本因素:溶质和溶剂 过程与方法:

学会简单的溶液配制。 巩固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反思:

此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学习的分析,将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组合设计,以实验为基础,设计多个实验形成溶液的概念,构成学习材料组,强化溶液概念的形成,这比利用一个实验构建溶液概念的效果明显增;同时让学生自己配制溶液,学生即动手做了实验,同时也实际了和观察到了溶液。后续的有关溶液知识的学习都在这些教学材料基础上有序地进行,从而减少了学生熟悉学习材料的时间,减小了断新增学习材料而引起的焦躁情绪。整个学习过程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溶液的配制观察到溶质溶解过程机理,学习逐步深入,逻辑性强,自然构建起各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的架构顺理成章。

篇二:溶液组成的表示教学设计(一)

溶液组成的表示

一.溶液的组成

1.溶质、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如:NaCl 固体溶于水中后形成氯化钠溶液,溶质为NaCl,溶剂为H2O;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溶质为HCl,溶剂为H2O;

(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如:将90mL的汽油与10mL的植物油混合形成的溶液,汽油为溶剂,植物油为溶质 (3)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把水看成溶剂,其他物质为溶质; 如:将9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酒精 (4)当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要判断准确溶质

如:将CO2气体通入水中后得到的溶液,溶剂是水,溶质应该为碳酸。

(5)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四氯化碳、汽油、酒精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例1.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m(溶液)=m(溶质)+m(溶剂),即溶液的质量就有加和性;

V(溶液)≠V(溶质)+V(溶剂),即溶液中体积不具有加和性

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 (2)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100%??100%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注意:(1)质量分数一般是呈小数,为比值,没有单位;(2)分子分母中单位应该相同;(3)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也有体积分数。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 g溶液,蒸干后得到2.8 g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8g

?100%?14%20g解:ω(KCl)=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 k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 kg×16%=24 kg需要水的质量为:150 kg-24 kg=126 kg

答:配制150 kg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 kg和水126 kg。

3.溶液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

例3 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g×98%=x×20% x=345g

需要水的质量为:245g-50g=195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 g。

例4:有Ag质量分数为15%的NaNO3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掉溶剂的1/2 B.蒸发掉(1/2)Ag溶剂 C.蒸发掉溶剂的15% D.加入(3/20)Ag NaNO3E.加入(3/14)Ag NaNO3 解析:

1) 设蒸发掉的溶剂质量为χ,据定义式:

[Ag×15%/(Ag-χ)] ×100%=30% 解得χ=(1/2)Ag 选B

2) 设加入溶质的质量为y,据定义式:

[(Ag×15%+y)/(Ag+y)] ×100%=30% 解得y=(3/14)Ag 选E

则正确选项为B、E

4.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5 32.5克锌与密度为 1.30g/cm3的硫酸溶液100毫升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2)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此题综合了不少知识内容,其中包含了密度、体积、质量换算,利用化学方程

式的计算都包含在内。注意写出完整的方程式并将纯量代入方程式。溶液中只有参加反应的溶质才能代入方程。

解答:设可得氢气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为z,硫酸溶质为y

(2)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硫酸锌溶液质量分数为

点拨:此题的关键步骤在于求反应后的溶液。求该溶液有两个作法(一),总量守恒计算法。将反应物一边的除不溶于水的杂质也不参加反应的杂质不计再内其它物质全部加起来,叫总量。例如,溶液中不参加反应的水也再内。减去生成物中沉淀后脱离反应体系的质量还要减去生成物中的气体,因气体已挥发掉。(二)溶液组成计算法。生成物溶质加上水,水一般最多时有三处,反应物中有酸和碱等溶液,除溶质外余下的水量,和酸碱反应中和后生成的水。

【典型例题】

例1 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分析:该题是开放性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根据味道不同,尝味道:有咸味的是食盐水,无味的是蒸馏水;

(2)根据密度不同,测密度:密度大的是食盐水,密度小的是蒸馏水。用相同体积的木块分别浸入两种液体里,浸入木块的体积小的是食盐水,浸入木块体积较大的是蒸馏水;

(3)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蒸干后有白色晶体出现的是食盐水,无残留物的是蒸馏水;

(4)根据导电性不同:能导电的是食盐水,不能导电的是蒸馏水; (5)根据凝固点不同:凝固点高的是蒸馏水,凝固点低的是食盐水; (6)根据沸点不同:沸点高的是食盐水,沸点低的是蒸馏水。

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水是常见的溶剂,溶剂不一定是水

分析: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而不是乳浊液。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中可以同时溶解几种溶质,如NaCl和KNO3同时溶于水而形成的混合物也是溶液,溶质就有两种了。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碘酒就是碘溶解在酒精中而形成的溶液,故选D。

例3 一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固体,则小球将()

A.上浮 B.下沉C.不变 D.无法判断

分析:向水中加入食盐,会使液体的密度增大,由浮力公式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上浮,选A

例4 生石灰与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都能放出大量的热,请分析之间的不同。 分析:生石灰投入水中,由于CaO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是化学变化;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是由于NaOH溶于水中时,扩散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形成水合离子是自身放出的热量,总体放出热量,属于物理变化。

例5 工人师傅修完自行车后,有时用柴油,有时用加了洗衣粉的水来洗去手的上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分析:柴油如同汽油一样,也可以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由于柴油挥发性不如汽

篇三:溶液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溶液定义的分析,学会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知道水是最重要、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能够指出某些溶液中溶质的状态; 3.知道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并能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

1.溶液组成的定性分析——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及计算。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学案)

一.请举出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或生活中你接触过的溶液,并判断出其中溶质和溶剂的成分

二仔细观察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溶剂、溶液名称等,你能发现什么? 1.从溶剂角度:__________是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常见的溶剂 。 2.从溶质角度:溶质的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溶剂一般为_______ 。 3.从溶液名称角度:

三.实验:铁粉和硫酸铜反应

(1)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溶液为a色时,溶液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溶液为b色时,溶液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一练

+

、20%溶液

+

、20%溶液

+

的蔗糖溶液


溶液的组成教学设计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87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