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学生校园暴力视频

时间:2017-01-02 09:34:4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初中校园暴力 新闻报道

统计显示:校园暴力6成事出偶发微小事件 2015年12月03日 14:58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张蕾 牛伟坤

内容摘要:微电影取材于东城法院日常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讲述了中学生因年少冲动和缺乏法制意识,将简单的言语冲突发展为多人聚众斗殴事件的故事。

关键词:校园暴力;案件;伤害;电影;微小作者简介:

排队、碰撞、口角、玩笑甚至一个眼神都能引来惨祸

校园暴力6成事出偶发微小事件

北京晚报讯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今天上午,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参与拍摄的《年少轻狂》微电影举行首映式。微电影取材于东城法院日常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讲述了中学生因年少冲动和缺乏法制意识,将简单的言语冲突发展为多人聚众斗殴事件的故事。

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庭长赵德云介绍,近年来,在现实生活中,电影中反映的由微小语言冲突所引起的犯罪案件已经越来越常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从五年审结的案件当中,随机抽取了50件发生在校园内或者在校内纠纷引起、在校外实施的刑事案件。经过统计分析显示,目前本市的校园暴力案件呈现出犯罪诱因简单的特点,主要诱因是学生之间的偶发事件或平时恩怨的琐事。统计显示,因排队、碰撞、口角、玩笑甚至一个眼神等偶发微小事件引起的犯罪事件约占58.1%。赵德云表示,这反映出未成年学生的纠纷处理能力较弱。此外,据赵德云介绍,当前本市校园犯罪案件罪名分布相对集中。抽样的50件案件涉及的罪名主要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抢劫、强奸、猥亵儿童等,其中排名前三的案由分别为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和寻衅滋事罪名,这三类犯罪累计超过80%。此外,调查显示,凡是有校外人员参与的犯罪事件,伤害程度都偏高。

调研显示,校园的救助力量薄弱,防控体系缺乏。本市少数学校存在的安保人员缺乏正规训练,无力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一旦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校园师生和安保人员的自救能力整体偏弱,难以与警方力量顺畅衔接,导致学生不同程度受伤害。

同时,校园性侵害案件不容忽视,此类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社会危害性以及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极大。调研显示,体育学校、艺术学校、一对一课外辅导班等特殊学习场所往往是校园性侵害案件的易发地,这与小班授课、单独授课的特殊授课模式不无关系。一旦缺少监管,容易给少数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015年校园暴力事件

导读:近日,校园暴力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群殴、羞辱以及烫烟头等事件不仅舆论在持续发酵,而且施暴者也遭“人肉”,被几近一面倒的“口诛笔伐”。校园暴力的频发,未成年犯罪的零成本等问题突出,据专家分析,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校园暴力投射社会积淀问题 大事化小或再遭施暴花季的孩子们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在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背后,该如何反思、管住校园暴力? 永新女生遭围殴事件始末 1人刑拘2人在逃

6月21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据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

四川乐至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图片 警方已介入(图)四川资阳乐至3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图片显示,一赤裸上身少女被另外三名少女包围,有两女孩还对镜头摆剪刀手。

南安两初中生暴力3分钟 小学生被扇25巴掌[视频]

南安水头,小学女生被打视频流出,父亲认出女儿后报警。视频中,这段流出的视频,时长共3分40秒。视频显示,女生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白衣黑裙,被10多个学生围着,两名女生断断续续,前后共朝前脸部扇了25巴掌。通过视频声音可知,其中一名女孩,一边动手扇巴掌,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质问:“你不是说见我一次打我一次吗?”

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 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

8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13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据人民网报道,广东汕尾市海丰县两个彭姓姐妹被七八名学生推至公园管理处一墙角,遭到多人连环扇耳光,并被扒衣拍摄。

4月29号,上海市医药学校学生一名女生被五六名女生轮番推搡、扇耳光、踢打、拖拽头发的视频在网上传播。

芗城北斗中学7女3男扒光一女生 20多个学生围观

“四五名女孩对着一名女生,又是脚踹,又是扒上衣、内衣,还揪她的头发往铁门上撞,旁边还有围观者拿手机拍照”,洗车的车主说道。事发北斗草亭佛祖庙旁,与北斗中学仅一墙之隔。令人心寒的是,围观者没有一人阻止,而受害女生也不曾喊一声“救命”。

防范校园暴力,外国怎么做?

超7成校园暴力不负刑事责任

法制网舆情研究中心调查报告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预防校园暴力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并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 ?澳大利亚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暴力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暴力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暴力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增进师生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以色列

以色列为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学校建立全校范围的反暴力政策,并对在职教职员工进行培训。调查发现,暴力现象发生最多的是在放学后的走廊和厕所,或教师监控不力的时间段。很多学校采取的办法很简单,如增加警力,保证照明,让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时间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师等。 ?美国

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bullying)。校园暴力在初中(6-8年级)阶段最严重,高中时逐渐减少,但依然存在,是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对“暴力”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暴力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

?韩国

针对越来越严重的中小学校园暴力,韩国教育部决定,将从3月中旬开始向一些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警卫服务”,让其免受校园暴力。“警卫”工作,除了警察之外,还动员民间保安公司的保安、体育馆协会等人员来承担。只要学生向学校或教育厅提出身边保护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到学校或特定地点保护学生。

省高院发布校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

兰州新闻网2015-09-10 00:57:32阅读(12535)评论(2)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

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9月9日下午,省高级人民法院走进兰州市华侨实验学校送法进校园,公开发布全省法院依法惩处校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据了解,这十大典型案例是从全省各中基层法院征集筛选出的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其中包括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抢劫案、绑架案、强制猥亵、强奸。法官们用以案说法的形式,给广大中学生上一堂法制教育课,希望广大师生在搞好教学、学习的同时,能够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案例一:值日未扫致人死亡

郑某、李某、郑某某与被害人王某系同班同学,2012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扫,郑某便以此为由与王某发生口角,后郑某、李某、郑某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质扫帚把、钢板等作案工具,造成了王某头部重伤,后经求治无效死亡。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至7年不等的刑罚。一审宣判后,郑某、郑某某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案例二:操场踢球生口角致伤

2014年2月10日,丁某在兰州市某中学操场踢球时,与被害人张某发生口角争执后继而相互殴打,丁某用脚踢打张某腹部。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所受损失属重伤二级。法院以被告人丁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案例三:无事生非随意打伤人

2014年12月20日,被告人朱某与刘某、王某等9人在某招待所喝酒。当晚,王某等人来到网吧因看不顺眼正在上网的梁某等三人,便纠结朱某、刘某等人对其实施暴力殴打,造成梁某等三人均为轻微伤。法院一审以寻衅滋事罪判处众被告人应有的刑罚。

案例四:结伙抢劫连续作案2013年11月16日晚,被告人马某等三人在清水县西关与清水县某中学学生刘某等三人相遇,并将三人拉到一巷道内强行搜身,搜出现金12元及两张银行卡,并从银行卡中取出1300元现金后逃离现场。随后,被告人马某某也被拉来“入伙”,作案数起。因二被告犯罪时系未成年人,且具有自首情节,一审法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了两名被告人缓刑,并处罚金。

案例五:辍学少年绑架勒索

2011年10月25日晚,被告人王某与李某某、李某预谋绑架其舅舅的孩子以勒索钱财用于网络游戏。李某未表示参与。次日下午,王某将表妹邵某骗离学校,在一土坯房处,王某让李某某将邵某“做掉”,李某某持事先准备的砖块将邵某打死。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2年,李某某有期徒刑10年;以绑架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案例六:老师施暴获刑学生重伤二级

刘某系通渭县某学校三年级班主任。2014年12月3日,刘某因该班学生张某偷拿别人作业本,便体罚殴打了张某,使其头部受伤。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案例七:学生矛盾家长出战终获刑2014年9月28日,被告人师某听说女儿被同学陈某欺负。便于次日对陈某实施了殴打,致陈某二级轻伤。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师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

案例八:寻衅滋事反丧命

被告人王某因某中学学生罗某与自己女朋友关系密切而对罗某心生不满。2014年5月30日,罗某纠结其表弟白某等人欲报复王某,结果厮打中王某将白某捅伤,罗某致死。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4年。案例九:利用教师身份猥亵强奸学生

2010年4月的一天,苏某借口给丁某教英语,将丁某带到一个树林里,对其进行猥亵。此后,又数次对丁某进行猥亵。2011年元月期末考试结束后一日晚上,苏某窜至丁某宿舍对其实施了奸淫。一审法院以强制猥亵妇女罪、强奸罪判处苏某有期徒刑5年。

案例十:学生遭遇恶意挑衅硬碰硬更受伤

2014年11月10日晚,被告人单某和刘某(均为校外人员)等人在闲逛时,碰见佘某等4位学生。单某等人喊住佘某等学生进行盘问。由于不怀好意,引来一场殴斗。结果,双方均造成伤害。一审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单某、佘某有期徒刑7个月。

2015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此外,小学阶段以13%的比例成校园暴力事件的第二高发阶段。

篇二:青少年校园暴力

青少年校园暴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安静宁和的校园这块净土上,现在也接二连三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因此校园安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导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是非不分,从而引发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

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因素的影响。因此,校园安全并不是哪一个学校领导或少数教师的管理能够简单的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给他们一个和谐、舒适、快乐的校园。下面用具体案例来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制止校园暴力事件,防止学生伤害事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下面是近期一些校园暴力的事例: 7女3男扒光一女生

目击者说受害女生当时双手拽住自行车,被四五个女孩强行掰开,然后拽进巷子,因当时洗车的人太多,他没太在意,后来围观学生越来越多,有20多个。

甘肃女生6分钟被打38记耳光 围观者:太精彩了

11月23日下午,QQ空间、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学生被两名同学轮番掌掴,视频画面之外,不时传来阵阵狂笑。

视频画面中,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边上,被几名年纪相仿、身穿同样的校服的女学生轮番掌掴。记者细数了下,在短短的6分多钟视频里,被打女生遭38次掌掴。据了解,这个视频发生在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校外,而打人者与被打者均为该校学生。

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

近日,重庆市荣昌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多名初中女学生共同殴打另一名女生兰兰,导致其伤残。

而这一事件的起因,竟是兰兰在住校期间因不注重个人卫生,而引起同寝室其他女同学“公愤”。

5名女学生随即一起打耳光“教育”兰兰,导致其十级伤残。

江西永新女生遭围殴 1人被刑拘

一起名为“网曝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的视频在微博广泛传播。视频中,多名初中生模样的女孩对着另一下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不时用脚踹其身体,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 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涉案人员刘某(白色衣服的女生)被刑拘。

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龄人扒衣拍裸照

从6月22日晚11点之后到今(23)日,资阳有几张照片在网络、QQ、微博上流传甚广。照片中,3位女生包围着一位上身全裸的女生在自拍,其中黑衣女生手持手机对着镜头微笑,白衣女生和另一名黑衣女生同时用手比出“剪刀手”,而受害女生则低着头,用手臂遮挡着自己的胸。:

福建南安两初中女生暴力3分钟 小学女生被扇25巴掌

6月29日,福建南安水头,一小学女生被打视频流出,父亲认出女儿后报警。视频中,这段流出的视频,时长共3分40秒。视频显示,女生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白衣黑裙,被10

多个学生围着,两名女生断断续续,前后共朝前脸部扇了25巴掌。通过视频声音可知,其中一名女孩,一边动手扇巴掌,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质问:“你不是说见我一次打我一次吗?” 福建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 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

6月10日上午,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

8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事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13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据报道,经过走访,“副班长的王国”更多细节被披露,在事情败露后“副班长“还威胁要“弄死”其他学生。

记者: 喝尿,真有这样的事发生? 学生: 有,真有。 记者: 你们看到了,还是你们自己也喝过? 学生: 自己也喝过。 记者: 什么时候? 学生: 反正就是在那个地方。副班长母亲则说,副班长是被冤枉的,她认为其他孩子嫉妒副班长学习好。

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

5月6日下午,一条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学生遭多人连番踢踹,被按进粪坑,被打得满脸是血。记者从山西夏县晋新中学校方负责人处得到证实,该学生系该校初三学生,目前当地警方和教育部门均已介入调查。

女生99秒被扇32记耳光 江西南昌市教育局宣教处工作人员9月28日证实,视频中被打女生系南昌象湖实验学校学生,事发于9月25日下午放学时间,目前被打女生伤情稳定,当地派出所正在调查事发原因。 网曝视频显示,事发于一处楼顶天台,被打女生与打人女生均为初中生模样。打人者连扇被打女生耳光,而后又脚踹、拽扯头发。旁边有人拍手叫好。视频最后,被打女生脸颊红肿,鼻血流下,打人者看着她说“哎哟流鼻血了”,视频拍摄者则提醒“不要打鼻子”。 在这段全长1分39秒的视频中,被打女生被扇了32记耳光。

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个人方面:

1、张黛眉、谢淑芬研究发现:攻击行为的学生有社会认知缺陷的现象,他们对人际互动情境中的讯息归因、问题解决策略方面都出现僵化。其它如脑神经功能的失调、长期的慢性疾病等也都与攻击行为有一定的相关 。

2、享乐主义,需要金钱时,用暴力向他人索钱,满足个人需求。

3、仗着认识一些帮派大哥人物,有靠山而欺辱人。

4、被不同帮派吸收,凑钱孝敬老大,或为组织筹钱,进行恐吓勒索。

5、电视,电影暴力动作,幻想自己当老大而耍狠,或以暴力解决人际间的磨擦。

6、感觉家庭前缺亲情温暖,学校缺少真情、社会功利有无情,因而反抗家庭、社会、学校,胡作非为,铤而走险。

7、学校过渡的容忍和姑息、加上社会的过渡保护,使多数的青少年形成温室的花朵,只知收获而不知耕耘;只要享受权利,却不愿去尽义务和责任;过分自我中心而无法尊重他人;号争辩或强词夺理,面对困难不愿解决,只知反抗逃避,使得与父母、师长或非我族类的朋友冲突不断。

8、此时的青少年情绪控制能力不如成人来得控制自如,在遭遇情绪不稳定、挫折或攻击时,往往会失控而实行暴力,以发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

9、自信不足,耳边的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互动来往,整日沉默寡言,与外界隔绝,缺少同样的良性刺激,是值得令人正视的问题。

10、缺乏适当的沟通技巧,说话长不经修饰脱口而出,甚至习惯以骂人的方式互动,令人感到难堪而引发冲突。

11、缺乏成就感的一种转移,学业的挫败、师长中的危险分子、生活中的不如意,只有以打架等暴力行为来压过别人的气势,已获得赢的优越感,证明自己不使用

12、以暴制暴,有时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被冤枉,觉得难以忍受及不平衡,所以选择暴力解决,或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承担责任,所以常喜欢替人抱不平,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

(二)、家庭方面:

1、父母和家庭因素与暴力行为问题有关的包括:父母的健康情形、管教方式、或亲子互动关系等。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督促孩子上学,导致孩子到处游荡,结交不良友伴,生活缺少重心,学习没有目标。

2、管教方式不当:如过于严格易导致反抗攻击;过于柔弱易养成子女说谎或欺骗行为;放任不管则易使子女任性、放肆;期望过高易造成子女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则易使子女无所适从而紧张不安或投机取巧;父母(棒下出孝子)的打骂方式,易使孩子学会以武力解决问题。

3、亲子关系疏离:在冷漠、拒绝的家庭关系中,子女情感的舒解与进化、处理情绪问题的行为模式,将受到不良的影响。如与人保持距离、以冷漠猜忌的态度对待他人,如此与人很难建立亲密的关系,将使其一直生活在不快乐的阴影下。

4、破碎、单亲家庭:根据以往研究,自幼失去父或母亲,会造成缺乏性别认同之人格发展上的困难,不论国內外的调查均发现:暴力青少年属于破碎家庭的比例较一般的为高。家庭教育功能不彰:父母对子女态度形成影响比父母给子女的遗传因子影响更大。因此,如何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是每一为人父母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5、贫困、失和家庭:国內外调查均显示:青少年暴力犯罪来自贫困家庭的比例较高。另一方面,夫妻常久不和会造成子女紧张不安、阻碍其正常情绪的发展,促使其向家庭外寻求补偿,往往因结交恶友或忌妒或攻击他人以为补偿。住居环境不良,住居环境不良会对成长其间的青少年产生错误示范或诱发犯罪等负面影响。

6、言语暴力:父母以讽刺或刻薄的口气责骂孩子,对孩子的自尊心产生很大的杀伤力,孩子容易经由模仿使用相同的语言暴力对待同学,极易引发人际冲突。

(三)、学校方面:

1、学校学习的失败,常与未来破坏行为的出现与成人后的不适应有因果关系。学校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別差异、不适当、不适应有因果关系。学校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适当的标签学生、不一致的行为管理、不实用的课程、不当的体罚、及缺乏有效的增强等,都是造成学生暴力行为的因素。

2、生活挫折多于成就:对于学业低成就的学生而言,是爹不疼、娘不爱、师不理

篇三:校园暴力

4月9日晚8点左右,网络上一段女生群殴同学的视频传播开来,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视频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好几个穿着校服的女生在厕所内,最主要矛盾是其中的两个女生,视频一开头就看到一名女生被几个女生殴打,险些被踹到厕所坑内,之后两名女生自己交涉。视频中还有一个女生手里拿着木棒。之前被打女生给了另外一个女生一记耳光,其他女生上来就将开始被打女生踹到,一直踹到厕所旁边。

最近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女生暴力”渐成公众关注的焦点。具体而言,呈现出群体性,表现为“多对一、多对多”,折磨措施一般与性、身体侮辱有关。并且施暴者将暴力事件上传网络。施暴者通过论坛、微信、微博等对受害人进行言语攻击,或上传受害人隐私、被侮辱的照片、视频等。

校园暴力事件,于全球而言普遍存在,中国并非个案。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bullying)。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校方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在日本,校园欺凌一度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不登校”(不进学校)。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成立了检查小组,监督教育那些无视甚至纵容校园欺凌的教师。

事实上,校园暴力一直是隐藏在升学率、光荣榜背后的校园“暗角”。由于现在网络的盛行才逐渐暴露在大家视线中。校园暴力发生时,学校试图掩盖,家长息事宁人,无疑给人一个错误的判断。对校园暴力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法律议题,无疑也给校园暴力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1、青少年的自我认识、人格均处于成长期,其行为模式多来自于效仿。如今,一些社会戾气、成人施暴行为,随着网络传播后更易被未成年人效仿,导致孩子不自觉地拿起暴力武器,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2、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个个都是掌上明珠。父母生怕孩子吃亏,造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心态。有些孩子可能学了文化知识,但在层层庇佑下,社会认知差,缺乏责任心。其次,现在的孩子比富心理严重,这使得孩子容易产生集团式的歧视、阶层性的划分。“独生子女从小孤单,上学后喜欢拉帮结派”。

3、学校“以成绩为标准,以名校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也让老师们仅抓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有些老师想管不敢管,对学习之外的事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 虽然有关部门给予了关注和重视,但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会常以涉事者是“未成年人”等为处理原则,可能会出现大事化小等情形。施暴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处分,极易再次施暴,且对身边的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

专家指出,对这类事件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1、预防校园暴力必须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大司法力度,将法制教育内容列入中小学生教学计划,将学校与课堂建设成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2、政法机关、学校、共青团等部门,在全国中小学[微博]开展一次阻止校园暴力的宣传教育活动。 3、《未成年保护法》对校园暴力的制约和打击过于落后和偏轻,对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要加以惩戒,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就追究刑事责任。另外由于现在未成年人成熟得较早,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应该提前。4、“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他们的发泄有时很极端。”要注重培养学生爱心,培养互相尊重的理念,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通过社会的良好引导,才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学生校园暴力视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763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