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时间:2017-01-02 09:34:2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中美建交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 87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1971年()被看做是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A.尼克松秘密访华

B.尼克松正式访华

C.基辛格秘密访华

D.美国乒乓球代表队访华

2. 中美关系存在不稳定因素,最重要的就是()。

A.台湾问题

B.澳门问题

C.常规武器问题

D.钓鱼岛问题

3. 中美关系从破冰到建交历经了()年时间。 A.7 B.8 C.9

D.10

4. 中美两国在探索初期时把()作为中美建立关系的一个公开渠道。

A.罗马尼亚渠道

B.中美大使级会谈

C.巴基斯坦渠道

D.巴黎渠道

5. 本讲提到,中美关系()进入停滞期。

A.1970—1971年

B.1971—1974年

C.1974—1977年

D.1977—1979年

6. 中美建交谈判过程中,()问题因谈不拢被暂时搁置。

A.一个中国原则

B.对台军售

C.联合抗日

D.联合抗苏

二、多选 (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1970年到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

A.探索期

B.推进期

C.停滞期

D.实现期

2. ()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持久课题。

A.竞争与对抗

B.扩大共识

C.马克思主义

D.制衡与反制衡

3. 中国要平衡践行()的外交布局。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重要舞台

4. 对中国来说,中美建交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A.保障了国家安全

B.推动了经济发展

C.促进了融入世界

D.维护了世界和平

三、判断 ( 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

1. 1972年2月28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正确

错误

2. 1978年中美建交谈判时,美国对台售武问题得到了解决。

正确

错误

3. 195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正确

错误

4. 初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美国单方面的意愿。

正确

错误

5.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表明,中国只有充分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才能维护好、发展好中美关系。

正确 错误

篇二:对中美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对中美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摘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与不同的发达国家存

在联系。而其中,中美关系可以说是最重要,最特殊的一对双边关系,是两个对世界格局都

有很大掌控权的大国间的复杂问题。历史发展以来,中美关系有一个一直变化的长远进程,

时至今日依然存在双面的动向,合作与竞争共存。经贸方面,中美两国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

点,在国际事务中,中美两国也有许多共性,但同时,中美两国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分歧和

矛盾,合作的基础与不和谐的因素分别从两方面影响着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中美关系,合作,利益,竞争

一、中美关系历史回眸

1.古代清朝时期中美之间就有往来

1804年,美国“爱丽华号”商船来华,这是中美开始正式交往的源头。

2. 近现代史上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①(1840 ——1899)清末英法联军侵华,而美国尾随英法,充当帮凶。

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美国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包括南北战争、西部开发等,这也是美国

国家体制、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美国作为侵略者参与了一些事件,包括1844

年逼迫中国政府签订《望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伙同沙俄充当英法的帮凶,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7年美国单独侵略台湾失败,转而支持日本侵略台湾。

②(1899—1945)独立侵华时期到反日助华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产值世界第一,美国

实力上升,转变为主要侵略者侵华,1899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美国不再尾随西

方列强,有了独立的侵华权利。1900年,参与

八国联军侵华。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

为推动日本进攻苏联,美国等国对日本侵华采

取绥靖政策。1942年—1945年,中美两国联合

反对法西斯,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中国国民党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

③(1945----1949)扶蒋反共,独占中国

美国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为了遏止共产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二战

结束后,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独占中国的局

面。

3、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由冷战对抗到关系正常化

①(1949----1972)敌视和对抗

中美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不同,美国所

追求的人权、民主及社会形态和作为社会主义

国家的中国产生了冲突,影响了它的某些利益

获取,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外交

上孤立,经济上封锁,援助国民党而反对共产

党,还发动朝鲜战争,形成对社会主义的包围;

朝鲜战争期间,派遣第七舰队到达台湾海峡,

干预中国内政;1964年美国入侵越南,中美关

系更加紧张;

1954年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签订

②1972--至今,走向正常,合作与不利因素并存60年代中期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陷于越南战争中无法自拔;70年代后经济陷入滞胀阶段,而同时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使中美在综合地位上产生对等,两者都互相需要与对方的合作。

1970年,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两国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

新阶段。1989

年,中国政治危机使中美关系又进

入瓶颈阶段,中美关系在动荡中发展,直到2000

年,美国通过了与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的立法,

对中美关系有了大的促进。21世纪以来,美国防

长哈格尔上任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推进了中美关

系正常进展,而最近的“夫人外交”,即奥巴马

夫人携女儿来华与彭丽媛相见,也是一种机智的

外交手法。

2014年夫人外交

总结分析:中美两国的国力、在世界的话语权影响着两者的关系,不平衡时利益表现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抢夺即侵略,而当二者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后,在各方面的利益关联就会很大,需要合作才能共赢。而获取利益最大化就要牵扯到对双方间冲突等不和谐因素的利用。

二、中美关系的稳定因素

中美是不可能完全对立的,两者有基于利益、发展的合作基础,合作共赢是目前时代发展下双方最好的选择。

1、在全球化时代,美国与中国相互依存,相互需要,

两国合作空间不断扩展。

在当今时代,大国之间既有竞争的一面,更有合作

的一面。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合作伙伴。共赢是

大国间外交最好的选择。右图为2008年6月17日,

王岐山和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

持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对话期间,两国签署

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

2、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美相互之间不断相互适应、正视对方的实力和利益,有助于

中美关系的持久稳定和发展。中国的既定方针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不会挑战美国的霸权,更不会威胁美国的安全;中国也不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更不会搞对外扩张。

3、中美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已成为支撑中美关系的一

个强有力的新点,2001至今,两国贸易额年均增长

27.4%, 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 。

中美两国已经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到2010年2月底,

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到58362个,美方实际投入

达到了628.2亿美元。美国是中国外资最大的来源地

之一。中国在美国兴办的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公司也呈

现增长的趋势。到2010年1月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各

类投资超过45亿美元,投资范围广泛。经济利益间的

联系是较为坚固的。

4、中美之间已经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机制。21

世纪以来中美元首级、部长级互访顺利进行。从邓小

平到江泽民到胡锦涛,中美建交一直平稳发展,国际

报道也极多,这些都促进了中美合作共赢局面。

三、中美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

1、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台军售,军事问题一直较为敏感,在军事关系方面中美发展也有一段历史,1980年美国防部长布朗访华被称为是中美军事关系的“破冰之旅”。此后中美军事关系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跌宕期”,一度因为1999年北约轰炸大使馆、2001年中国海南领空的“中美撞机”事件使中美关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9.11”事件后军事交流开始回暖。

2008年美国对台军售问题而中断了中美军事交流和高层互访。

2009年10月24—11月3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访问美国。台湾问题和对台军售,是徐才厚访美的重要议题。徐才厚要求美方解决阻碍两国关系发展四大障碍。但在2010年又起波澜:2010年1月29日,美国公布价值6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中国作出强烈反应:暂停中美两军计划内的相关互访交流安排;对参与售台武器的美国公司实施相关制裁; 台湾可以说是美国打出的一张牌,主要目的就在于制约中国发展,并且挑拨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关系,可以促进更多力量加入美国阵营,而这个问题的历史性导致其不会短时间内解决,因此对美国来说这种手法是制约中国发展的低沉本方式。

2、中美船只对峙与美韩联合军演

2009年3月发生了南海“无瑕号”事件、5月黄海

“胜利号”事件,6月中国海军一艘潜艇与美国一艘军

舰携带的拖曳声呐相撞。杨洁篪在越南河内会见美国国

务卿希拉里坚决反对军演。(右图)

篇三:浅析“破冰之旅” 尼克松总统访华

尼克松总统访华

【摘要】一个雄踞东方的泱泱大国,一个屹立西方的新兴强国,两个大国相遇,难免会出现各种摩擦和纠纷,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美各自出于自己战略的考虑,走上了对立的道路。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之间有了建交的可能,随着冷战的不断升级,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为了对抗苏联,开始寻求与中国的合作,1972年2月21日上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降落到了北京机场,尼克松总统走下舷梯与前来迎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握手,这次跨越大洋的握手震惊了世界,也标志着两个大国之间“解冻”,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围绕这次握手和漫长的外交谈判,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尼克松 破冰之旅 《联合公报》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大国或超级大国在设计针对具有现时或潜在威胁国家的对外战略时,通常会在三种模式中选择:“遏制”、“围堵”、“接触”。这三种选择分别体现了大国对其国际战略力量的硬性、中性和软性的运用。尽管在不同的时期,为了不同的战略目标,选择会有不同的优先排序,但这三个选择均具有模式相互转换、相互支持的特性。那么,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美国在针对其认为具有“重大威胁”的中国时,是如何运用这种战略转换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时选择了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里面,坚持“一边倒”的对外政策。而作为资本主义的美国,当然就成了中国的对立国了,而美国也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具有潜在的威胁,因此在对中国的政策中采取了军事围堵、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朝鲜战争、台湾海峡危机和印支战争造成中美冲突不断。但是世界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国际关系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不可能永远的僵持下去。自1954年日内瓦会议起,中美之间的大使会谈便不断地展开,虽无重大的突破,但也为中美两国以后的对话和建交做了一定的准备。1969年,美国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他在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后就提出:“美国需要改变它外交政策的哲学和实践”,即走出“对抗时代”,进入“谈判时代”。并采

取相应措施以缓和中美关系,如7月,美宣布部分放宽对华贸易和旅行限制,10月,宣布停止派两艘驱逐舰到台湾海峡作固定巡逻等。并且对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说,“我认为应该尽力促成这样一种态度,即我国政府正在寻求与中国人和解的一切可能性。”并派基辛格于1971年7月秘密访华,对此,中国也作出了积极回应,周总理曾指示外交部要研究和注意美国的新动向,如向我伸出触角,要及时抓住,作出反应。

一、“破冰之旅”的背景及其前期准备

从中国来看,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60年代后和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严重的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这就有利于中国同美国的接触,打破中美之间的僵局;从美国方面来看,60年代末,美苏战略军事力量的对比出现不利于美国的局势。苏联加紧发展战略核武器,已接近美国的数量,严重的威胁到了美国的战略地位,另外,美国自身也陷入到了越南战争的深渊,战争的投入不断增多,军费开支巨大,大量美国士兵日益厌战,而且造成了美国财政状况的恶化,美元大量外流。美国公众也普遍反对参加越南战争,要求和平,国内反战运动遍及全国。因此改变外交策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迫在眉睫,美国政府便把目光转向了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寻求新的战略机遇。

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不断地向中国示好,以缓和中美之间的关系。尼克松和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都希望在世界上建立起以美苏中为支点的大三角关系,“塑造一个全球的均衡”。他们想利用中苏的矛盾接近中国,而把中苏关系拉开一些,以形成有利于美国的鼎足之势。基辛格认为“在两个敌对的伙伴中,联合弱的一方更有利,因为这样可以遏制强者。”为了在对中国关系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尼克松总统不断的调整对华政策,而中国也适时的做出了回应。在尼克松正式访华之前,中美两国的接触都是通过“华沙会谈”这一两国大使之间的接触来进行的,共进行了136次。虽为取得重大成果,但为中美两国的对话开了方便之门。

为了进一步对中国表示友好,1970年9月21日,尼克松对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谈话说:“如果说在我去世之前,我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他公开地表示了愿意来到中国的

愿望。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美国代表团表示希望能应邀到中国访问,而中国在毛主席的亲自指示下,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中国,4月10日,美国代表团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自接见,并说:“我请你们回去把中国人民的问候转告给美国人民。中美两国人民过去往来是很频繁的,以后中断了一个很长的时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美国代表团也希望中国乒乓球能在近期访问美国。周恩来说没问题,一年以后,应美方的邀请,中国乒乓球队回访了美国。这次以乒乓球作为外交的手段,后来被称为“以小球推动大球”的著名的乒乓外交。

1971年7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的来到了北京。国家总理周恩来在钓鱼台国宾馆同基辛格一行见面,随后双方便展开了会谈。这次访问确立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决定。基辛格于10再次来到北京就尼克松访华作准备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双方没有达成共识,但是为尼克松访华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尼克松访华及《上海公报》的发表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半,尼克松率领大队人马乘总统专机“76年精神号”抵达北京,开启了自冷战以来首位美国总统访华的历程。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尼克松以中国礼节同周总理握手,这次跨洋握手打破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坚冰,成了中美关系的里程碑。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尼克松和基辛格,并在当晚为其举行了国宴。尼克松访问期间由于毛主席身体欠佳,他主要时间是同周恩来总理进行政治会谈,涉及双边关系、台湾问题以及印支、南亚、日本、朝鲜等地区问题。

台湾问题一直是抗日战争胜利以来中美矛盾的焦点,这次会谈台湾问题也不可避免的被提上了会谈的日程。在台湾问题上,尼克松重申以下承诺:⑴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不再说台湾地位未定;⑵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运动;⑶美国将运用其影响,在美国逐步减少在台湾的军事存在的情况下,不鼓励日本进入台湾和支持台湾独立运动;⑷美国支持任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而不支持目前在台湾的政府用军事手段重返大陆;⑸,美国寻找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并在上述框架范围内为此目的作出努力。这些承诺形成了书面材料,成了以后在台湾问题上遏制美国的有力证据,对处理台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后,经过中美代表的一再谈判,不断地讲价还价,在一些问题上逐步达成了协议,在各自作了一定让步之后,终于在1972年2月27日凌晨在上海达成了这次访问重要的内容之一的《联合公报》,《联合公报》列举了中美在印度支那、朝鲜等重大国际问题的不同观点,肯定了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之后,强调指出了双方同意以“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一声明以书面的形式确立了两国在相互关系中的原则。另外在台湾问题上,中方在公报中重申:“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而美国则表示:“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些申明都 表明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抵制“台独”、“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等分裂台湾的言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开了好兆头。另外,公报还规定,双方将为逐步开展中美贸易以及进一步发展两国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双方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这些规定有利于中美两国在不同的领域内开展更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两国尽早的建交,另外公报的发表也推动了日本和联邦德国同中国在当年内建交,英国同中国的关系由代办级升为大使级,荷兰也是一样。这次的会谈和《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

三、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影响

一次跨越大洋的握手,一场不同制度国家的对话,一篇以独特方式发表的《联合公报》,对当时的中国、美国以至世界都产生了或深或浅的影响,美国对中国的示好以及中国两国之间横隔的“坚冰”的逐渐的消融,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打破中国长期被孤立封锁的局面,扩大两国之间在各个领域内的交流,有利于中国国际市场的拓展,为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和以后不断扩大交往开辟了新的前景;同其它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美这次“破冰之旅”会谈后,国际上出现了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同时,对于抵抗苏联的威胁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使苏联不能够轻易的发动对华的

侵略战争,减轻国家北方的压力;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孤立了蒋介石集团,有利于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1972年10月周恩来总理同一批访华的美国议员谈到《上海公报》时说:“从1971年到1972年,国际局势发生很大变化。”他列举了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那两年内在世界上掀起的承认中国政府的高潮,新承认中国的有20多个国家。他指出:“应该把这一系列的事情看成整个的变动。”他还说:“事情还没有结束,局势还会继续发展的。”周总理的言论几乎概括了这次中美会谈的意义。正如周总理所预料的,世界局势继续发展变化着,《联合公报》达成以后,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1978年底双方终于达成了《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在北京的美国驻华联络处和在美国华盛顿的中国驻美联络处举行了升国旗仪式,两国正式建交,两个联络处变成了大使馆。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访问,这是一次跨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大国之间的一次对话,这是一场两国之间政治的博弈。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中美两国彼此间长达22年的相互隔绝和对立僵局,开启了中美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不但使中国摆脱了被封锁和孤立的处境,而且从此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中、美关系正常的里程开始了。

【参考书目】

王立著 《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 世界知识出版社 熊志勇著《中美关系60年》人民出版社

张曙光著《接触外交:尼克松政府与解冻中美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 李莎 《尼克松访华史料揭秘》 摘自《法制晚报》


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76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