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以史为鉴

时间:2017-01-01 11:24:1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祈福和平

转眼间,抗日战争胜利已有七十周年,时间在缓缓逝去,但逝不去的是每个中国人心中对于那段屈辱史的痛恨与哀悼。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没有体会过硝烟弥漫的感觉,但是,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并不浅,我们这些现代人,一直在借鉴我们前辈们的事迹,来祈福现代社会的和平。

今年的清明三天假期,我和朋友一起,去了一趟南京,说到南京,便会使人联想到“南京大屠杀”,那是一段提起来会使中国人民沉痛不已的历史,是中华儿女不愿回顾的一段历史。但是,历史是老一辈人留下的经验,同时也是他们的那代年华,只有我们去回望了历史,在回望中反思了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行。

1937年12月1号,日本下达了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于12月8日,全面占领了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开始向外廓阵地进攻。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在接下来的五天不到的时间里,日军一直在对我国人民进行大规模屠杀,那真的是“屠杀”,没有人性的残杀、滥杀!更有甚者: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多么可笑,多么讽刺,敢问一句:他们日本人是在欺负当时的中国还是在显示他们的无知与鄙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300000”多处可见,这是万恶的日本鬼子在短短的六周所为。馆里面有一处小角落,走近了你会听见水滴的声音,走进去才知道原来那个是以十二秒为一个周期的,旨在让我们更清楚明白地知道:每十二 秒就会有一个中国人倒在日本鬼子的脚边。或烧、或抢、或毙??手法卑劣,手段低下,尽显大和民族的“风范”。

然而,南京大屠杀只是八年抗战的一个小阶段,日本鬼子对中国的暴行远不止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抗战的胜

利。终于,到了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无数国人日夜期盼的日子终于来临,我们不会忘记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永远不会。面对在物质上比我们优胜许多的强大敌人,中华民族用不可战胜的凝聚力第一次在对抗外国侵略的屈辱史上划上浓重的伟大的胜利的一笔,结束了那段中国人任由外族鱼肉的不堪回首的历史,为这个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苦难母亲擦拭了满是皱纹的脸上的滴滴血泪,也为她注入了永葆青春的无限生命力,让她在未来的日子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历史老人将久藏于心的故事说出来后,舒心一笑,并久久地凝视着远方那只正在空中翱翔的雄鹰。夕阳之下,那只勇敢的雄鹰一次又一次地向广阔无边的蓝天发起冲击,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它的身影像一个小圆点般消失在我的视线。尽管历史从未出现在现代的我们的生命中,那段历史更不会,但是我相信历史给予我们的会是宝贵的财富,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前行,朝着理想前行,朝着信仰前行。

读史可以明智,昨天已然逝去,今天正在发生,那就让我们祈福明天,祈福明天会有和平与快乐与我们常伴。祖国的未来的栋梁们,我们应该谨记历史,不忘国耻,纪念先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行!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系别:生物与食品工程系

班级:14级食品安全本(合作)

学号:51406042032

姓名:谭字易 联系方式:15357531151辅导员:刘卓群联系方式:18656252737

篇二: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观《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有感

在XX办公室的安排下,参观了关于李自成的历史展馆,其中一幅大型场景壁画教人印象深刻。这幅画描绘的是李自成及其领导的大顺农民起义军顺势而兴、抚民而胜、骄奢而腐、逆道而亡的发展过程。

明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经过十几年奋战终于建立了大顺政权,随后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然而仅仅42天后,李自成在与清兵和吴三桂的交战中,很快兵败山海关,留下千古遗恨,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几十天时间,由大胜转为大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后,经不住胜利的考验,作风方面出现骄奢淫逸、腐化堕落、不思进取、军纪不严等严重问题,为最终失败灭亡埋下伏笔。

历史是一面镜子,总结和汲取李自成的沉痛教训,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一、将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核心任务。

李自成曾下令“秋毫无犯”,但进京后不久,他们变得骄奢淫逸、腐化堕落。大顺军逆人道、丧民心,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力量

源泉和胜利之本。李自成起义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深刻地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表述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党中央一再强调,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要认真领会其中的深刻涵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立于不败之地。

二、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大顺军进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但好景不长,李自成御下不严,致使军纪不严、军心涣散。手下士卒抢掠,四处抄家,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又怎能取得胜利?

以史为鉴,新时期领导干部要树立良好的信誉,立党为公的事业心,勤政为民的责任心和为基层服务的理想志向,自觉维护党性原则,秉公办事,知情爱民,坚持以良好的党风和作风取信于民,获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忠诚党的事业,踏实工作,乐于奉献,把做好每项工作、每件事情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座标”,全心全意,做服务于民的领导干部。“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举,在于察其疾苦”,作为领导干部,要以求真务实

的作风为群众排忧解难;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多行惠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切实把为群众反映的工作落到实处。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广大人民谋利造福。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凝聚成无所畏惧、无所不成的强大力量。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自觉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和理论修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使服务人民群众成为我们共产党员的自觉追求。

篇三: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纵观中国近代史,这一金玉良言更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近代史这一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足以让每一个国人深刻反思并总结。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期,西方英、美、法等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却仍然在封建主义道路上缓慢发展。

下面我想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谈谈自己的总结和感想。

19世纪3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从此步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将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其次,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再次,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寻求强国御辱之道。“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技术。但是不久,新思潮还是化为泡影。

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背景下,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反映了农民阶级在面对外国侵略时的态度,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争精神。然而太平天国运动的最终失败也反映了农民阶级运动的局限性。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历史告诉我们,旧式的农民战争推翻不了封建阶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面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带来的双重打击,清政府内部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统治,并且开展了洋务运动,但是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反对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学习并传播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但是百日维新依旧是以失败告终。这也说明了资本主义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在不断的总结历史,探索出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这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回望历史,可以得出许多发人深省的结论。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同时也是一段反抗的历史,一段革命的历史。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史为鉴,我们可以吸取历史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这也是历史留给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


以史为鉴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66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