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21世纪经济新闻报道

时间:2017-01-01 11:23:4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事业单位改革启动,分类是关键,部分单位跑部求参公 (2011-04-15 09:16:53)

转载

标签:

汪玉凯

浙江

事业单位改革

21世纪

公务员管理

全国事业单位5年完成分类 80%保留事业编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耿雁冰 北京报道 2011-04-15 00:21:35

核心提示:经过分类后,约80%属于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将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内。

迟滞多年后,广受关注的全国事业单位改革,终于有了清晰的路线图。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指导对全国事业单位进行统一分类,并计划在5年内完成这一工作。

现有的事业单位将被划分为三个大类进行转型。其中,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转为行政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转为企业。

本报记者了解到据有关部门测算,除第一和第二类外,剩下约80%属于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这部分原则上将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内。

这是一个大手术。3000多万人的前程和命运,将在这场分类改革中被“划分”。 迟疑5年的“敏感手术”

对现有事业单位分类恰当与否,决定着相应的配套政策能否有效制定和实施。 从2001年到2004年间,浙江、江苏、辽宁、山东先后制订了本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央也曾在2004年开始着手准备全国范围的分类改革方案。

2005年年底,国家相关部门曾一度拟定了一个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和四个配套性方案。据知情人士回忆,这份总体改革方案在设计上颇为犀利,分别涉及到分类标准、人事制度、财政供给、养老保险等内容。

“当时是准备全面实施事业单位改革的,但部分地方从财政条件和社会稳定角度提出异议,表示实施起来有困难。其他配套政策的制定部门如人社部和财政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说。

此后,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放缓,中央决定先行制订一个试点方案,在试点地区总结经验再推广。

2008年11月份,由中央编办以内部传达形式印发了一份《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为分类改革步骤提供了原则指导。

上海、重庆、浙江、广东、山西5个省市于2009年率先在全国进入分类改革试点。根据要求,分类改革试点于2009年1月起实施,省直事业单位改革于2009年底完成,市、县、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于2010年底完成。

分类之难,难在几乎所有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沾了经营”。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商业项目,行政、公益、经营职能混在一起,难分彼此。 比如有些新闻出版单位,既有政府宣传职能,又有广告、房地产之类的项目,那是算公益类,还是经营类?还有一些行政附属单位,如统计、培训、信息服务等机构,有行政职能,也有经营项目,是应该回归政府体系,还是转为企业?很难分。

“试图用一个定义去概括事业单位的一般属性,多半会犯简单化的错误,因为事业单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言词定义所能够概括的极限。” 中国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说。

在2010年召开的公益机构改革与公共服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说,目前全国共有事业单位120多万个,工作人员3000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2000万人,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3%。 行业协会机关报刊算哪类?

分类改革之难,还有另一个原因——未定性先分类。

据介绍,在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按照事业单位的属性来分的。

“事业单位本来应该是围绕着公共利益来设立的,而现在有些事业单位却是在国企改制、部委机构改革中为政府财政减负、分流人员、解包袱而成立的,比如一些行业协会,一些部委下属的报刊杂志出版社等等。”一位接近编制机构的人士

告诉记者,对于这部分单位,首先应该明确哪些是应该回归公共部门的。如果这个分类做得不好,那么下一步人事制度改革中的聘用合同就会性质不明。” 按照分类指导意见,对目前难以确定类别的事业单位,将按主要类别属性和发展方向先预定其类别,经过相应调整完全符合条件后,再确定其类别。

根据目前的分类,大框架下的类型有了,但是如何认定某个具体的单位到底属于哪一类,却并不容易。

据本报了解,改革主导部门的思路是,对完全或基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比如金融监管机构、执法监督机构等,将根据各地展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逐步将之转为行政机构。今后,除法律法规授权外,不再批准设立新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比如一些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一部分都具有行政执法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按照指导意见,此类事业单位行政色彩浓重的,可能回到政府体系,人事制度回归公务员序列。

目前,劳动部门中的劳动监察机构、建设系统的稽查部门、银监会(局)、电监会(局)、保监会(局)、证监会都是事业单位编制。

而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己经实现或经过相应调整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开发应用型科研机构、招待所等,根据分类指导意见,这类单位应当逐步转为企业,并注销事业单位,核销事业编制。同样今后也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管活动的事业单位。

“分类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在过渡期内严控增量很重要,今后不再批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有助于尽量减少改革的阻力,保证公平公正。”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解释说。

由于事业单位分类要在全国推进,审核分类的权限将下放至省级有关部门。而省级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则由主管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报机构编制部门,会同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按程序报批。

“养三个孩子和养两个的区别”

经过分类后,约80%属于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将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内。

针对这部分公益服务单位,改革的目标是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加强政府监管。但由于这一类事业单位量大面宽,分类时会进一步细分为两类。

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义务教育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

据本报了解,这类单位所需经费可能由同级财政按履行职能的需要予以保证,单位本身不能开展经营活动,也不能收取服务费用。

履行职能依法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能自主支配。

公益二类,即提供公益服务并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比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

这类单位所需经费由财政给予不同程度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提供公益服务取得的服务性收入,符合条件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根据需要,政府购买其有关服务。

在原来的方案设计中,还曾经划出过一个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实行经费自理,自主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和相关经营活动。

这就是原来的“三大类、三小类”分法。在后来的方案修改中,有专家认为对事业单位分类过细会增加改革的难度,分类过多,制度设计、申报审批以及日后的管理都会增加很多麻烦,“就像养三个孩子和养两个的区别”。

为此,公益三类被砍掉,并入了公益二类。

部分受访的学者认为,按照目前的分法,也就是分纯公益和准公益。前者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公共卫生防疫等行业的事业单位,应由财政绝对包干;后者,如各大公立医院、大学等,则可以允许其运用市场化的机制来运作。

也有学者认为,即便市场化,前提也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而不是以单纯盈利为目的,政府应严格约束,控制这个“度”。

------------------

事业单位改革核心问题未定调

21世纪经济报道 耿雁冰 北京报道 2011-04-19 00:51:40

核心提示:分类只解决分钱问题,而事业单位按什么方式组成?按什么机制运行?应该怎么监管?这三个问题有了答案,事业单位改革的答案就有了

3月份全国“两会”过后,一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出现在相关部委负责人的案头。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份文件在分类改革基础上,明确提出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和岗位管理,由此逐步推进改革。

一位多次参与事业单位改革论证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分类改革将符合企业属性的事业单位划入企业类,将符合政府属性的划为行政机构,对于剩下的这一部分组织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仍没有形成清晰的共识。

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事业单位如何定性、运营、监管,该人士直言,“尚未形成成熟思路。”

“分类部分解决了分钱的问题,靠近政府的多给钱,靠近企业的少给钱,而真正的事业单位按什么方式组成?按什么机制运行?应该怎么监管?这三个问题有了答案,事业单位改革的答案就有了。”该人士告诉记者。

不能用企业改革的思路

按照本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改革将用5年时间完成,分类改革将剥离行政和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剩下的是以高校、医院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这对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理念,将决定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

“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仍然没有建立,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事业单位还会成为企业或者行政机构,又乱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说,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解决事业单位的收入和管理问题。

根据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部署,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按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分为两类。

其中,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由财政给予经费保障。

而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在改革方案中被划入公益二类。这类事业单位将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高等教育并不是义务教育,存在市场竞争,经费由政府提供的比重可以少一点,市场多一点。但是不管拿多少,这些组织是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董克用说。

“事业单位改革不可能用企业改革的思路解决,我们过去的改革恰恰是这个思路,让高校去创收,让各个机构养活自己,这个思路是不对的。”董克用强调,不能让这部分事业单位赚钱纳税,因为公益类的事业单位要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这些产品不应通过市场机制取得。

在他看来,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去行政化——大学和公立医院应该是独立的非营利机构,应实现管办分开,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单位应该依法拥有独立的运行体制,政府不直接管,转而承担监管的角色。

篇二:新闻学习——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什么样的新闻才算是好新闻?我相信,来到这里的人都不能算笨吧,新闻的好坏还是分得清的。美味的菜你做不出来,难道还尝不出来吗?可是,有人要说了,我们到这里主要不是来欣赏、品评好新闻,而是想做出好新闻的。能不能告诉我,好新闻的标准是什么?

对不起,我没学过新闻,不知道新闻系的教科书是怎么定义好新闻的。我丝毫没有想贬低新闻科班出身的同事的意思,但我深知,仅仅用新闻系的教科书来套是写不出真正的好新闻的。我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任何资格来制定好新闻的标准,而且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新闻是好还是不好,将是可怕的,灾难性的。

但好新闻总是有共通性的。我只想从几个大的新闻种类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感觉。当然,我们必须把以下话题局限于财经新闻的范畴。

政策性新闻。听起来政策性新闻最没新意,你又不能瞎阐释,主要是靠人脉关系和敬业精神,谁先发出来谁最牛。纸媒体速度再快也比不过网络,新华社通稿一到它就发出来了。都市报还可以把政策一二三列出来,分析分析,再加一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周刊类的财经媒体怎么办?如果能抢到第一落点,发原创新闻,当然最好,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只能抢第二落点。

政策性新闻写什么?政策本身你只需提一句就行了,详细内容都市报早就报过了,我们可能主要还是要写新闻后面的东西。

第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肯定要写,但不单是流水账似的回顾,而是要捕捉到政策出台的逻辑线索,让读者明白,哦,原来这个政策现在出来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二,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要写。这是对政策影响的前瞻性分析,是政策性新闻的主体部分。

第三,市场有关主体对政策的反响和评论。采访哪些人?能采访到制定政策的关键部门或关键人,最好不过。不行,就采访政策影响到的市场主体。但并不是说背景就是第一段,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就是第二段,不,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应该放到最前面,因为这才是读者最关心的;其次是分析评价,然后才是背景,或者两者揉在一起写。政策性新闻要写出差异化、要创新,才会更受关注。好的政策性新闻,是能从政策中揭示出趋势性的东西来。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前一段央行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即房贷加息。重点在写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的、即时的影响,对当前房价的影响;然后是各方的反应和评论,对未来房贷政策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提及它对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是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如果写得好,能采访到关键人物,对政策背景的新闻元素的突出,甚至可以单独成篇。譬如,大家都在说央行房贷加息是中央宏观调控打压房价的需要,而不太注意央行自身和商业银行本身的需求,如果我们采访到央行的人(甚至只是听到了央行的人的讲话、演讲),突出了央行对住房个人抵押贷款风险的强调,我们就会明白,作为央行,它出台这种政策,客观上会起到打压房价的作用,但可能更多是的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因为自1998年以来,

房贷增幅几乎是每年翻一番,而国际经验表明,个人房贷的风险是自第8年开始逐渐释放。央行不能不考虑它的房地产金融的风险。这是一种写作思路的选择。

第二个例子,国办转发七部委通知。5月11日当天晚上新华社发通稿,次日各大网站和都市报都发稿了。我们怎么写?还是写它对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由于这类稿子肯定要上头版,有一个卖点问题,所以肯定要加上社会新闻的元素,譬如对“房价”的特别强调。七部委通知发出后,对当前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考虑到政策的滞后因素,未来3个月会有何影响?最重要的是分析房价走势,会不会出现拐点,什么时候出现,各方的观点和评论等。政策背景可以写在前面,也可以写在后面,拿到了内幕材料就可以放到前面来突出,否则就还是写政策的逻辑链条来:为什么“国八条”出来后,还有七部委意见?原来,这个意见是在细化国八条,更具体,这样看,对房价的调控是在加强。其间,也可以把主管部门的微妙态度写进去,既要调控房价,又不希望房价大起大落(主要是不希望大幅下挫),所以建设部一再强调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它健康发展。你想想看,把支柱产业完全打下去,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好?

地产的政策性新闻,主要是采访制定政策的有关官员,知名地产商,学者或经济学家。

政策性新闻讲得多了些。下面讲讲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首先要盯住全国性的大公司和区域性的重要公司。所以要大家分口,分公司,长期跟踪,大公司一有风吹草动,不管是人事变动,股权变动,投资趋势,很快就能报出来。这是“快”。仅仅是报道公司动态新闻是远远不够的,好的公司新闻一定要能归纳出规律性的、现象性的东西来。譬如说,泰达集团最近和美国一个养老基金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钱不是很多,但孟群说他们还是非常喜欢跟这种基金合作的。我们观察之后发现,同期还有好几笔国外基金已经进入北京和上海地产市场。这说明,国外基金正试探性地进入中国地产市场。泰达也需要钱,但可能它更需要与国外基金建立一种国际化通道;国外基金最看重的是安全系数和退出机制,至少说明泰达这个企业或者说它那个项目是被基金严格审察过的,前景有理论上的保障。

公司新闻主要抓住这几个因素:公司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新闻要素就相对完整了。如果能抓到公司的主要人物出场来说,就更妙。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写,只要透过公司新闻写出其后面隐藏的企业的商业逻辑,就可能是好文章。

公司新闻虽然是单个企业的新闻,但它不应是孤立的。要善于对动态的公司新闻进行总结分析,找到它与整个行业趋势,与市场变化有关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公司新闻不一定都是大公司的新闻,但应该是大的公司新闻,你跟踪的公司可能不一定是最大的,但如果你的视野放大了,将公司与整个市场整个行业的脉动连接起来了,就有可能发现被别人忽视的新闻价值。

人物新闻。有人说,天天是潘石屹、任志强、王石,烦都烦死了。所以,在人物版,最开始,我们暂时不以这些熟悉的面孔为主角。最好能找出一些新鲜的地产人物,有实力,但出镜很少。当然,能找到富豪榜的地产人物最好,如果找不到,只要他是有趣的、好玩的、个性化的,有些传奇性最好,便可以写。人物新闻不要都写成发财致富的财富故事,要把人物还原在一定语境下,写出他最具个性的东西来;也不能写成是这个人物作为创始者的企业

发展史。企业只是人物的陪衬,可以通过企业发展过程的几个关键性节点,来写出人物的主要性格。要通过一些细节,给我们“人物在场”的鲜活感觉;通过一些小故事,照出人物的灵魂来。人物新闻最讲究语言了,干净、漂亮,有灵气。

事件新闻。听起来这种新闻最好写,只要有新闻事件发生,记录下来就是新闻。但事件新闻要写得“出彩”也不容易。我个人的感觉是,事件新闻就是要讲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故事要有自身的逻辑,结构要有关联性,或者是气贯长虹,奔涌而下,或者是婉转曲折,千回百转,或者是暗藏机巧,骤然爆发。当然,语言的流畅是基本要求。因为只有3000来字,不是长篇故事,所以,枝蔓不能过多,摆开架势,前因后果,云里雾里充分展开,把读者绕进去了出不来了,也就失败了。最好是故事讲完了,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意犹未尽怎么办?可以加一个记者手记、记者观察之类,把观点记录在故事的一边;或者搞一个链接,弄到评论版去痛快评论一把。

把事件新闻当故事来写,我这里还复印了一篇文章,请大家参照读一读。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一个地产财经媒体,其背景性的、甚至本质的元素是财经的东西,只不过找了一个地产的支点来呈现。所以,不管是写政策性新闻、公司新闻,还是人物新闻、事件新闻,都要让我们有一种财经的感觉、财经的视野。财经的视野就是用财经的眼光去看待地产里面的新闻。而财经的感觉,说起来很玄吧?对,就是感觉,不是标准,不是说你写了上市公司,写了基金,写了房地产金融,就有财经的感觉。有财经感觉的人,即使是写普通的一个拿地新闻稿,都有资本的刀光剑影闪现。如果没有财经的感觉,请大家多花点时间,多读读几大财经报纸,几本财经杂志,有外语基础的还可以看国外的几本主要财经报纸和杂志。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太笨,爱学习,很快就可以培养起财经感觉的。

附:我们该如何写故事?

文/王玉德

为什么我们的文章越来越难看了?为什么我们的文字越来越粗糙了?为什么我们的报道越来越不知所云了?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越来越不会讲故事,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讲好一个故事,甚至是,我们的一些记者和编辑根本就没有能力以简练、生动、流畅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个故事。

我们目前的新闻题材大多数都是事件性题材。而这意味着,既然是事件,它自然就是一个故事;既然是一个事件和故事,它自然就有其逻辑;既然有其逻辑,我们自然就能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将其讲述清楚。总之,事件新闻是故事,故事是有逻辑的,逻辑是可以表达清楚的。

而所有故事的逻辑无非是这样的:故事发生了,现在是怎样的状况?为什么发生这样的故事,产生这样的状况?这件事会怎样发展、有何影响,问题会如何解决?

从事件性新闻的大结构来讲,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链条:怎么了(What)?为什么(Why)?会怎样(How)?而仅仅从一般的文章构架来看,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按照这样的大结构,在处理具体新闻题材时,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搭建成文章的结构:第一小节用倒述的手法将故事的现状描述清楚,写明白其中的矛盾冲突;第二小节回头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和矛盾产生的原因;第三小节讲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就写其发展方向或矛盾的现状。

当然,考虑我们的报道多数为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而经济新闻的要素又较为复杂,在具体题材的处理上,我们可以将上述“三大段”增加为四个、五个小节乃至更多的部分,或者提出问题的部分写两个小节,或者分析问题部分写两个小节,或者解决问题部分多写一个小节;对于追踪报道、即日新闻等消息性、动态性的题材,我们也可以将上述“三大段”简略为两个小节或者一个小节,只交代事情的进展即可;而对于分析性的报道,则只用一两个小节分析其原因即可。

同样按照“三段论”的事件基本规律和讲述逻辑,我们的新闻报道自然不应该把与故事主线无关的内容放入正文——有重要的事件背景、公司资料可以链接为“相关背景”、“相关资料”、“相关报道”;有相关的事件而又不适宜归入故事主线,可以写成“记者手记”乃至另写一篇报道;记者、编辑或业界对事件看法,自然也不适宜在正文中大段地发表,可以单写做“记者述评”、“编者按”乃至“观点”。

掌握了这样的故事了基本逻辑和文章的基本结构方法,我们也就可以很清晰地找到我们的报道不好看原因:为什么我们的材料东一句西一句让记者摸不着头脑?那是因为没有写明白这些材料跟所讲的故事的关系,或者是材料用错了地方;为什么行文中会突然出现四五段完全静态的公司或人物背景资料?那是因为这些材料不应该用在“讲故事”这个动态的主线之中,至少那些材料可以简写;为什么新闻写了一个小节还不能让记者明白要讲的是什么问题?那是因为记者没有意识到,第一个小节就要开门见山地讲清楚故事、揭示出矛盾冲突。

以上所讲,相信是大家都明白的逻辑。对于事件性新闻的逻辑或者说写文章的结构问题,当然也不仅仅有上述一种表达方法。而要使新闻报道流畅、简练、生动而又逻辑清晰,同时要依靠记者和编辑的专业性、洞察力乃至文字功底。

个人见解,供各位同仁分享和批评。

下面以9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彻底调查”《杭钢集团大榭岛5460亩圈地纠纷》来说明上述问题。

个案分析 杭钢集团大榭岛5460亩圈地纠纷 (2003年9月1日 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 彻底调查) 本文共3500字,分为3个小节、34个自然段。

从大的结构看,本文3个小节的标题分别是:《拆迁冲突》,《大榭“自由岛”》,《谁在违约?》单从小标题来看,按照一般的故事逻辑,第1小节提出了问题,但是第2小节的标题就显得不是在分析问题,而更像是在介绍“大榭岛”的背景(《大榭“自由岛”》这样的表述显得是个名词解释,没有动词的小题显得不像是在推进故事,应该避免),第3小节才像是在分析问题。而问题究竟会怎样解决?文章的笔墨不多。

这样的大结构,显然不符合完整的故事逻辑:首先读者读到冲突,正想了解冲突的原因,但是在第2小节一开始,记者却跟记者讲了大榭岛的规模、由来、开发方式等等背景资料(占了6个自然段),在逻辑链接和记者的阅读期待上自然造成了断节;在第三部分,记者想知道问题将怎样解决时,记者却又具体分析起了“究竟谁在违约”,对解决方案所提甚少,记者想知纠纷原因却位置颠倒,对矛盾的解决也没有清晰印象,这要样的故事自然讲得不成功。

实际上,细读全文,可以看出,记者对于矛盾的来由和解决方向的调查应该是充分的,占有的资料也足以支撑上述完整的“三段论”的故事结构,但是因为讲故事的大结构、大逻辑不合理,导致整个故事讲述不清晰、不吸引人。

大结构可以这样调整:第一部分讲故事,保留《拆迁冲突》小标题,但是要讲得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直接叫《谁在违约?》,大榭岛的由来部分简写、交代清楚即可(或者,如感觉交代不清楚,直接附一段“大榭岛简介”在正文之后),重点放在冲析违约问题上,这样矛盾的来由也就分析清楚了;第3小节要写解决方案,小标题譬如说《纠纷悬念》,将提起行政复议的内容、双方争执的现在意见、起诉的扬言等等作为重点,附带一些律师、业界的看法即可。这样一来,全文的逻辑就顺畅了,内容也清晰、完整了。

下面再从细节来逐段分析。

因为没有导语,记者读到第1小节第8自然段时,依然不明白大标题所谓的“圈地纠纷”所指为何。没有导语也可以,但是在第一小节的开头几个自然段,一定要以简练的文字把故事的大概和矛盾揭示出来。讲故事开头不能留下悬念,自然不能吸引记者看下去;从新闻的角度讲,矛盾冲突没有开门见山,自然湮没了新闻意义。

其实,本文完全可以加一个导语,以概括整个事件的矛盾冲突性和新闻意义。毕竟,跟报道内容没有关系的记者乍看大标题,是无法明白“杭钢”和“大榭岛”的重要性的。

导语可以这样写—— 占地5460亩、中国迄今为止唯一接“自由岛”模式开发的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正处在一场风波之中。

8月初,***公司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原因是:5月27日,大榭岛的主管单位——大榭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发出一纸通知,要求区内的100多家企业全部拆迁,否则将被“视为违章建筑”;而就在两天后的5月29日,***开发区与浙江省的大型国有企业杭州钢铁签约,这片土地将被用于建设一座年产600万吨的钢铁厂。

“我们与***签有50年用地协议,凭什么要将我们的土地转卖给杭钢集团?”*月*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我们准备起诉****,还将状告*****!”

接下来,第1小节《拆迁冲突》,故事就非常容易引人入胜地讲下去了。基本结构可以这样组织——

引导起***拆迁企业不满的通知的内容是这样的:**** 而令这些拆迁企业感到不理解的是,就在通知下发后的两天,开发区就与杭钢集团签定了协议,****(协议内容)。

篇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函

北京保障房出租乱象调查

针对近期曝光的北京保障房出租乱象,主管部门首度做出回应。8月16日15时,北京市住建委答复本报采访函称,7月21日、8月2日和8月8日,建委已对兴康家园限价商品住房项目、丰台区宋家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两个保障性住房小区进行检查,发现绝大部分家庭都能够遵守保障房相关规定,但周边的房产中介则存在承租保障房现象,已责令中介立即整改并对其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北京市建委称今后将加强保障房后期管理。措施包括要求物业公司协助政府对保障房进行后期管理;严查房产中介承租保障房相关业务;广泛接受群众举报骗租骗购现象。

然而,该回复并未涉及被曝光的保障房出租整体调查整改详情。8月11日,本报记者再次走访万科红狮家园发现,该限价房小区仍存在对外出租情况,不少房东直接将房屋代理给中介。

另外,本报联合北京市某中介机构对北京市保障房出租状况的调查整理发现:北京市第一代经济适用房,建成交付约14万套,目前约有13万套通过真假交易转为二手商品房上市交易,剩下的不足1万套约有40%在出租;北京市第二代经济适用房,建成交付约10万套,目前约有25%在出租;两限房迄今建成入住约7万套,目前约有20%出租。

北京市自1998年房改以来一直坚持大规模建设保障房,但其保障房分配乃至后续管理一直饱受专家学者诟病。眼下房价高企,北京和其他若干城市一样,在2011年前后跃入规模空前的保障房建设时期,显然,相关的漏洞如何妥善监管,不仅仅是北京一个城市面临的难题。

保障房出租

据本报了解,由于近期北京市住建委的严厉警告,北京各大中介声称已停止接手保障房出租业务。

然而,住建委这一规定并未影响二房东仁生(化名)转租他在丰台区万科红狮家园的单间主卧。

该小区是万科在北京的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2010年7月首批业主入住。同年11月仁生从中介手里租下小区两居中的一间房,但至今仍未见过房主本人。

眼下因为工作变更,仁生急欲将单间转租。记者以租房为由暗访发现,这是一套90平方米左右的两室一厅,客厅被中介打成4个隔间。由于隔断太多,空气不流通,每逢夏季,最不通风的两个隔间租户就会无法忍受窒息一样的闷热而搬走。

隔断群租是住建部和北京市明令禁止的。今年5月份,北京市住建委对外称,针对打隔断群租的行为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但并未能真正杜绝此类现象。

据仁生介绍,这套房租户们基本上是外来打工者、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仁生所租住的这套房子,两间卧室加上客厅的4个隔间,6间屋子每月租金收益最高可达4000多元。

他也深知,这是一套保障房,不该用于出租,但他表示,绝不会被收回,他在这里租住近一年,没有遇到过一次检查。

仁生所言不虚。在这个新小区随处可见招租广告,周边中介几乎各家都有多套该小区出租房源。虽然最近“风声渐紧”, 一般大中介躲避风头暂不接手保障房出租,但一些小中介仍然暗自代理该小区的出租业务。

北京保障房出租乱象调查

记者试图联系保障房真正的主人,多次未果。

这是怎样的一部分人群呢?

华远地产(600743,股吧)董事长任志强曾抛出偏激言论,“保障房是谁有钱就保障谁”。话未必准确,却引起一片附和。

根据北京市规定,北京市城八区申请购买限价商品住房家庭年收入、住房及总资产净值须应符合以下标准:3人及以下的家庭人口,家庭年收入应在8.8万元及以下,家庭资产总值应在57万元及以下;4人及以上家庭人口,家庭年收入应在11.6万元及以下,家庭资产总值应在76万元及以下。

但本报曲折了解到,一些将房屋出租的保障房业主,名下并非只有一套房。这部分人群的实际生活状况与政策不符,也多次在各地曝光。

此前石家庄市某廉租房小区停放一批私家车,曾引发舆论普遍质疑,石家庄市政府后来召开发布会称,查出3户不符合廉租房资格。本报记者走访红狮家园时,正值工作日上午,但小区内的两块空地仍停满轿车。据记者粗略统计,这个规划总户数1857套的保障房小区(含8000平方米廉租房),仅工作日就停放了百余辆各款车型。“按照北京市限价房政策规定的家庭年收入,这些保障房的新业主们,哪来经济实力购置小车呢?”北京市一位资深中介从业人员存疑。他甚至悲观地认为,真正符合限价房资格的人群,实际上无力购买限价房。

其依据是,以3人家庭为例,家庭年收入如果在8.8万元及以下,一般来说,家庭收入主力为两人,即人年均收入仅为4.4万元,也就是说只有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北京人才有资格申请保障房。在物价不断高涨的今天,除去日常开销和房贷,这样的家庭哪里还有钱买车?即便买了车,油价和停车费包括养车成本,也应该不是普通限价房家庭能承担的。

“表面上看,保障房的每个环节都看不出漏洞,但结果是有大量保障房对外出租。”上述中介人员表示。

按照政策规定,住保障房的家庭,不应拥有第二套住房,即意味着保障房出租根本不正常。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反问:经济适用房或者限价房都在出租,那么,保障房究竟保障了谁?

记者去年曾调查过北京金隅美和园,暗访时恰好碰到房主本人。多番套话才发现,该房东真实身份是一位公务员,他在其他地方还有一套房,金隅这套限价房仅用来出租,准备等到政府规定的转让年限后出售。

显然,这当中有很多审核不严格甚至违规情况被遮蔽。

21世纪中国不动产市场发展中心副总裁林蕾透露,“大多数地方在保障房准入方面,以家庭收入、住房情况为衡量标准,并设立了审核、公示等多种门槛。但是,由于目前居民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基层政府要准确审核申请人的收入和资产情况,仍面临很大困难。各地对通过审核的保障房人群都会进行公示,但很少有人去关注和调查这些人群是否确实困难。”

协助记者调研的中介机构还向记者列出了目前北京市出租现象比较严重的保障房小区,包括:海淀区的旗胜家园,朝阳区常营乡的保利嘉园、北辰福第、富力阳光美居,丰台区的鸿业兴园二期,通州区半壁店龙湖·大方居,石景山区金顶阳光等。

万科红狮家园邻近北京地铁5号线南端起点站,在5号线的北头,是北京有名的天通苑经济适用房小区,众所周知,它早已成为北京市最大的出租房小区。


21世纪经济新闻报道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664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