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不治行检

时间:2016-12-31 13:13:1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及答案

(新课标卷)

201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山水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毛志成

当今画家们用国画手法创作的山水画,仍不乏传薪者。而诗人写的山水诗,即以专门写山水、写自然风光为主要情趣的诗,却日见其少,近于绝迹。连作家写的小说、散文,其中涉及的情景也主要是写人,写事,乃至写建筑的景观,而涉及自然风光(尤其是山水风光)的文字则少之又少,很多读者看到写自然风光的段落,也往往略过不读,因为感觉与“故事”没什么太大关系。

殊不知,古代中国曾是写山、写水、写自然风光的大国,而且天下无双。从某种意义上说,倘若没有涉及过山水的吟咏和创作,一个文人就很难称其为“文人”。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写过赞美山水的名篇、名句。

中国古代诗人写的山水诗,那种将山与水视为浑然一体、相互共融且又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特别是将视觉感受升华为考究的精美辞章,这在外国是罕见的。李白诗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陆游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词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袁枚诗中的“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等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咏山水名句,而其中最能显示“中国特色”之处,就是写山同样关注水,写水同样关注山。中国古代所说的“诗情画意”,山水情、山水意占的比重太大了。

外国也有写山写水的诗,但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专门以“山水诗”命名的门类。其中的原因,很值得研究。外国(尤其是西方)诗人对山的审视,大都是对孤立而巨大的岩体的观察和感触,而且大都属于“三维审美序列”,视线所及脱不出山的长、宽、高的范围。而中国诗人对山的审美,首先关注的是山体上繁衍的生命物种,如花草、树木、鸟兽、昆虫等等。也就是说,中国诗人关注的不是孤立的山峰、山巅,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山的生态圈,这样的审美,光是立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去感受山的长、宽、高是不成的,必须要长时间地“游”才行,这就叫“四维审美序列”。

总之,中国诗人眼中的山是有生命的山,是有活力的山,是被人用文化浸润的山。

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水,显示出这样一种感触:它是一切生命之母,也是人类文明的襁褓。《诗经》开

篇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河、洲、鸠、君子、淑女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也是将自然景观和人文品位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

中国诗人对山水诗的独特贡献,大概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属于农业文明有关,人们对山对水都有一份独特的感情。在我看来,要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山水诗也应算是其一,而且到了应当拯救的时候。今天的中国诗人、文人中,还有多少愿写、会写、善写山水诗?太少了,现在喜欢游山玩水的大有人在,但绝大多数只是为了满足消费和娱乐快感,对山水本身的感悟很浅很淡,乃至根本想不到去感悟山水。须知,爱山爱水是人类的一种高品位的感情。

当然,我不是农业文明的迷恋者,而是工业文明、商业文明的尊重者。但对今天的诗人,我仍有两种希望:一、反刍一下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美好情趣和文采;二、写出有中国山水之意的佳作。

(选自《渤海早报》)

1.下面不属于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山水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理由的一项是()

A.当今诗人写的山水诗,即以专门写山水、写自然风光为主要情趣的诗,日见其少,近于绝迹。

B.古代中国曾是写山、写水、写自然风光的大国,而且天下无双。而且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写过赞美山水的名篇、名句。

C.中国古代诗人写的山水诗,将山与水视为浑然一体、相互共融且又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特别是将视觉感受升华为考究的精美辞章,这在外国是罕见的。

D.中国古代诗人眼中的山是有生命的山,是有活力的山,是被人用文化浸润的山。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水,赋予了它是一切生命之母,也是人类文明的襁褓的感触。

2.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咏山水名句,写山同样关注水,写水同样关注山,这可以说最能显示“中国特色”之处。

B.外国(尤其是西方)诗人对山的审视,大都属于“三维审美序列”,在于他们大都是对孤立而巨大的岩体的观察和感触,而且视线所及脱不出山的长、宽、高的范围。

C.中国古代诗人对山的审美,属于“四维审美序列”,是由于他们不光是立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去感受山的长、宽、高,而是长时间地“游”出来的心灵感悟。

D.由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属于农业文明,所以人们对山对水都有一份独特的感情,这就有了中国古代诗人对山水诗的独特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写当今画家和当今小说、散文的事例,是为了强调中国古代山水诗是一种该拯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B.作者认为,在古代中国,倘若没有涉及过山水的吟咏和创作,一个文人就很难称其为“文人”。进一步说明中国古代山水诗曾经多么辉煌。

C.作者说爱山爱水是人类的一种高品位的感情,是针对现在很多人喜欢游山玩水,却不愿意去感悟山水的普遍现象而发的深沉感慨。

D.作者在文末提出的两点希望,出自对中国古代山水诗这种举世无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嘉传

[晋]陈寿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

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人名),筹划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奕为太子文学,早薨。子深嗣。深薨,子猎嗣。

(节选自《三国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智者审于量主审:审查

B.欲与共济天下大难济:拯救

C.因其无备因:趁着

D.难以趣利趣:同“取”,取得。得到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的一组是( )(3分)

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②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③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④且彼闻之,必为备

⑤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⑥每有大议,临敌制变。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郭嘉具有远见卓识。比如郭嘉拜见袁绍,经过观察和分析,认为袁绍的性格决定他不可能成就王霸大业,毅然离开袁绍。

B.曹操征讨乌丸时,许多人担心刘表会派刘备袭击许都;郭嘉通过对各方情况的分析,认为曹公用不着担心。事实证明了郭嘉的判断。

C.郭嘉劝曹操征乌丸要兵贵神速,轻装兼程前行;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直捣蹋顿的大本营,斩杀了蹋顿及袁尚袁熙以下许多将领。

D.郭嘉死后,曹操十分悲痛,亲自为其治丧,并上表朝廷,赞其功绩,追加俸禄,又让其子孙承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5分)

(2)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声声慢 秋声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注】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随即宋亡,诗人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称。

8.题为“秋声”,全词描写了哪些秋声?这些声音渲染了怎样的意境?(5分)

9.词的下阕为什么从元军军营里传来的声音写起?写蛩声(蟋蟀声)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荀子《劝学》)

(2)江畔何人初见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老屋听秋

刘来堂

久居城里的喧嚣,对季节的感觉本来迟钝,加之每天从睁眼到合眼都在为饭碗忙碌,是不会有什么过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偶尔像“诗人”,激活几颗悲喜愁怨的细胞,往往是在回家,走近那百里之外,送走我童年、青年,伴着母亲六十、七十、八十越来越旧的老院子、旧房子和弯枣树。

这次回家两件事:一是“十月一”要扫墓上上坟;二是冬天马上要来了,给老母亲平安越冬做做准备。一阵寒流,几行雁阵,给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浓浓的秋意,回家的路自然也不例外:农家秋播的繁忙早已过去,棉田的颜色已变得暗紫,几垄懒割的玉米棵,叶子在秋风中飘摇,路边的杂草已全部失去水泽,白杨树上的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落??唯一的例外,是那片片刚播种不久的麦田,已经有了许多绿意,似乎在对季节进行着顽强抗争和挑衅——其实是无助的,冀东南这片操劳了多半年的土地行将冬眠,不过是早天晚天而已!

老家老屋,一院树、一群鸡和一只比读高中的女儿年龄还要大的老鹅是其典型的生态特征。每趟回家,离门口很远的时候老鹅那嘶哑的叫声就隔墙传来,然后是微抬着翅一晃一晃,领着耳聋眼花的老母亲迎出门来??院落,在晚秋时节有几分萧条:那棵弯枣树,叶子已稀疏发黄,枝杈上长长地吊了两串母亲自种的红辣椒;西窗台前的石榴树,无精打采的叶间还挂着五六个红得发紫的石榴,是奶奶给孙女专门留下的,这次就要摘走;母亲用篱笆圈起的小菜园,葱葱郁郁的景象已经消失,茄棵、柿棵还在那儿勉强地长着;挂在篱笆上的扁豆秧,细细的蔓子已经裸露出来,间或有一两小扁豆顶着发蔫的紫花;半院子的北瓜蔓,叶子已全部落尽,只有两个干黄的老瓜种还连在上边,院内的其他物种,在晚秋夕阳下都无一不疲态尽显。 老屋也进入它存续过程的“晚秋”:初建于清光绪初年的几间老屋,距今已有120多年,其间上世纪70年代虽然返修,但一应物料,包括梁檩铺材、砖瓦门窗,除少许补充,俱都没变,重建格局也一如原样。这样的房子,目前农村已经很少,使用价值几乎尽失,剩下的也许只是“20世纪初平原农舍”这样的“建筑学意义”。可是,老屋的“晚秋”之于我,毕竟不是平常,是硕果累累之后的“晚秋”:在它悉心守候100多年的院落里,粗大了无数弯枣树、老槐树,肥壮了无数牛马羊,猪犬鸭;当年宽畅的大门洞下,迎来过一个又一个媳妇,出嫁过一个又一个女儿,屋内的土坯炕上,诞生过一代又一代子孙;特别是春节家谱两侧挂的那幅配联——“礼仪早树克勤克俭、书香传家唯耕唯读”,更是几代人自强本分、守业治家的凝华!而今,老屋的门窗、梁檩已旧得漆黑;房顶上的老草,陪伴岁月不知枯荣了多少回;西窗棂上挂的蜘蛛网,

随风摇摆;房根下的滴水砖,深浅不一地打上了滴水的印记;正堂屋内,房梁上的燕子早已不知去向,挂在窝窠下的,是被灶烟薰黄的燕屎痕迹——这样的场面,的确给人带来几许失落:想来难怪,这日渐肃杀萧条的晚秋,昭示着一年一度的春色已远不可及,轰轰烈烈的夏日也已化作过去,于这春夏秋冬的演化中,人的皱纹平添了,物的刚性变散了,院前当年那湾波光四射、菱荷满塘的水塘干涸了——总之,“一的一切”和“一切的一”都已经和正在化为消失!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多以见凋花而落泪、望冷月而伤感,在他们那儿所听之秋,多是“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把自己种种失意和无奈定格于一个“秋”字,以至感染得多少后人一想起“秋”就仿佛听到季节的哭泣。然而也不尽然:唐刘禹锡曾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高吟,宋辛弃疾亦有“沙场秋点兵”的豪放——婉约也罢,豪放也罢,在文人雅士、达官显贵那儿,我想,“际遇”永远是制约他们观照周围世界的桎梏,这一点,他们也许远远不如目不识丁的老母亲!

母亲在我心目中,不像季节的变化,永远是那个样子:头发全白,一脸皱纹,脑袋不住摆,耳朵依旧聋,如果说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主要是衣服的薄厚。这次我进家来,母亲正在斜阳下戴着老花镜,整叠她那套送老的衣裳——那套衣裳是母亲72岁那年做就的,当时她老人家还很健壮,我并不赞成她这样预备,但母亲执意要做,说“明年七十三闯头年,不预备好怎么行!”又12个年头过去了,母亲依然健壮。自从有了那套送老衣裳,在母亲的心里除我们这些儿孙外,又多了一份凝重和牵挂:每至春秋末季,老人家就要挑个晴好天气把它从箱子那半截平端出来,小心翼翼地解开包,取走樟脑球铺开,边晒边一个一个地数线拘,晒好后再放上樟脑球,整整齐齐地叠好珍放原处。

在母亲那里,我仿佛又听到了这样的秋:世上万物都像一出戏,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是季节就得春归夏至,秋去寒来,有春天的盎然,夏天的葱郁,秋天的收获,冬天的沉积;是人,就得有生有老,苦乐年华,有孩提的烂漫,成年的有为,老年的思考,终年的无悔!至于季节变了,晚秋带来寒意,更没必要大惊小叹,加件衣服足矣——如此看来,也许母亲才真正是超凡脱俗,直面人生、无悔人生的。

(选自《美文网》)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写久居喧嚣城里的迟钝感受,是为了反衬只有在农村才能激活对于季节的悲喜仇怨的敏锐感觉。

B.第二段写回老屋的路上所见的秋景,既充满浓浓的秋意,又透漏出顽强的生命力,暗衬母亲坦然面对时令的变化而顽强的存在。

C.第三段描写老屋院落的秋景,萧条中也透漏出浓浓的亲情,突出了母亲对其孙女的疼爱。

D.第四段叙述了老屋的历史变迁,说明老屋现在也进入它存续过程的“晚秋”,为后面揭示世上万物都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人生感悟张本。

E.第五段是个过渡段,由文人雅士对秋意的普遍感受,转入写作者对于母亲已进入人生晚秋的无限伤叹。

(2)作者在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一只比读高中的女儿年龄还要大的老鹅?请简要分析。(6分)

(3)“母亲正在斜阳下戴着老花镜,整叠她那套送老的衣裳”,这一特写镜头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生活态度?(6分)

(4)作者在老屋和老母亲那里听出了什么秋意?请结合全文,请深入探究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越飞越远的风筝

——观茅威涛主演的《江南好人》

毛时安

近日有幸一睹表演艺术家茅威涛主演的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看着看着,我仿佛看见一只五彩缤纷的风筝,悠然自得地飘飞在中国戏曲晴朗的一碧如洗的蓝天下,醒目、耀眼、美丽,令人遐想联翩。

多年前,茅威涛以越剧《五女拜寿》脱颖而出,后又以一出带着转台重新整理演绎的《西厢记》红极一时。她俊美、儒雅而充满英气的小生扮相,她韵味醇厚的尹派唱腔,一时间风靡了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茅迷”。她其实是完全可以按着“走老路、唱新戏”的路子,顺顺当当地一直唱红下去的。但那不是茅威

篇二: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综合测试卷22

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综合测试卷22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相提并论!

C.朱光潜先生幼年时常于嬉戏的间隙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学,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为了最年幼的学生。

D

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们已经注意到:科学越进步,理论越艰深,学科也就越高度地分化,人们的专业知识面也就越狭窄。

B.他抓住机遇,摆脱了长期以来囊中羞涩的贫困状况,成了食有鱼,行有车,银行里还有不大不小一笔存款的小康人家。

C.革命先驱高君宇的故居——峰岭底村,就坐落在这条河的旁边。

D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唯有液体的思想在人脑中开辟有定无定的河流。 A.即使风吹雨打日晒也决不动摇

BC

D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做3分)

但有人认为人口的增长会削弱甚至会14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法国的人口从大约700万骤增至2000200万增至约350万。从宏观上看,西欧中世纪14世纪末叶西欧人口已超过黑死病前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后者不仅包括土地的开垦和有效使用,还包括社如新兴城镇的出现和乡村市场的发展,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迁16世纪末叶,荷兰和英国第一次出现。英、荷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仍分别提高了35%和50%。这是史无前例的。无论在欧洲历史还是在人类历史上,两个国家第一次能够持续向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不断攀升的生活水准。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推动商品率和储蓄率的增长。实际上到中世纪晚期,不论在英伦三岛,还是在西欧大陆;不论在普通个体农民的份地上,还是在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地产上,农业劳动生产率、商品率和储蓄率都有了实质性增长。如《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的编者在概述

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

1500年以后一个时期农民的一般情况时提到:“绝大多数农民每年除养活自己一家、家畜和留作来年种子之外,大约还能多出20%的产品。”毋庸置疑,当时绝大多数农民都能拿出相当比例的剩余产品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投入到再生产中去,农民个体财产普遍呈现出稳定、持续的正向积累,从而使农业成为资本主义生长的温床。这是考察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时绝对不能忽视的一个基本事买。

(侯建新《历史研究·西欧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7.对“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现代意义的经济增长不是单指经济总量的增长。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的出现。

C.由于经济出现了“真正的增长”

D.英、荷等国在16长被称为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

8项是( )

A%的产品。

B.1635%~ 50%。

C.16

D

9( )

A

C

D.新兴城镇的出现和乡村市场的发展,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迁徙,货币地租和商品经济的流行等。

10.下列表述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11世纪中期到14世纪初期,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经济发展成果被完全抵消。

B.英国的人虽然从200万增长至300万,但由于经济的增长,英国人的生活水平仍然提高了50%。

C.西欧中世纪土地垦殖面积的扩大和有效使用,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新兴城镇的出现,都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物质的准备。

D.《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的编者概述了西欧1500多年农民经济增长的情况,为研究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每小题3分)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祖(即曹操,时为司空,掌管朝政。)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

书曰:?”

”亦喜日:“真吾主也。”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袁绍爱”太祖曰:“善。”“公虽威震天下,胡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日:“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谓荀攸等日:“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竞,欲

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遏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厚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节选自《三国志》)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郭嘉初见太祖,即以其不凡的识见而受到太祖的器重。

B.郭嘉作为司空军祭酒,从太祖征伐,临敌制变,多建良策,谋功甚高。

C.郭嘉劝说曹操攻打袁尚的重要理由是四州之民没有真正归附,倘若袁尚招集那些因恩主袁绍死亡而流散的部下,青、冀州就可能失去。

篇三:十胜十败说

十胜十败说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禽。今袁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袁绍虽强,无能为也。

一、 袁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二、 袁绍以逆动,曹操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

三、 桓、灵以来,政失于宽,袁绍以宽济宽,故不摄,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

四、 袁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曹操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

五、 袁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曹操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

六、 袁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

七、 袁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曹操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八、 袁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曹操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九、 袁绍是非不可知,曹操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

十、 袁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

1959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说,?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中的《郭嘉传》。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才识超群,足智多谋,长期追随左右,出谋划策,功绩卓著。曹操则倚为股肱,常常问计于他。郭嘉三十八岁时病殁。令曹操十分痛惜。郭嘉足智多谋,而曹操能够问计于郭嘉等谋臣,听取他们的意见,果断作出决策,这说明他是一个知人善用、多谋善断的人物。?

不久,毛泽东又在一次谈话中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初到袁袁绍麾下不得施展。他说袁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就跑到曹操那里。曹操说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可惜中年夭折。曹操大哭。?《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裴松之注记载,郭嘉胸怀远量,匿迹修行,不与常人交往,所以当时并不知名,只是有见识的人赏识他。由此引发了毛泽东的感慨,说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

毛泽东讲的实际上是智谋之士的人生境遇问题。智谋之士是不是多谋,能不能得到君主的赏识信赖;君主是不是善任,能不能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这是中国兵法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国兵法认为,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士不成,兵无智谋之士不胜。?有国家者,未有不任智谋而成王业也?。然而君主对智谋之士的信赖、智谋之士对君主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 智谋之士要多谋,谋划国家安危大计,预见事态发展大势,消除隐患于未发之际,匡正君主过失,解决疑难问题,辅主正确决策。君主要善任,以挚诚之心待智谋之士,隆礼重义,勿施以欺,勿施以诈,君无礼遇则智谋之士不至,君不挚诚则智谋之策不出,君主能否得到智谋之士、能否得到智谋之策全在于君主对治世大道的追求。

周文王原是商王朝周部落的首领,周部落长期受商王朝的奴役欺凌,历尽艰险危难,后来按照姜太公的谋划才推翻了商王纣的统治;姜太公是一位具有高深谋略的人,长期不遇明主,以替人屠牛贩酒为生,年愈七十才遇到周文王,受到文王的礼遇,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了天下。所以《尉缭子》说,?良马有策,远道可致;贤士有合,大道可明。?君主与智谋之士相遇,道合而志同,志同而情亲,治世的大道才可彰明。

郭嘉是历史上罕有的智慧之星,是值得学问家深入研究、艺术家大书特写的人物。

最初他北上晋见袁袁绍,袁袁绍不能用,又投奔了曹操。

他向曹操进言,论断曹操十个方面胜于袁袁绍:?袁袁绍礼仪繁多,常为形式所困;公从实际出发,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袁袁绍割据一方,逆历史潮流而动;公顺应统一大势,奉天子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东汉灭亡在于对待豪强过于宽纵,袁袁绍以宽济宽,不能整饬危局;公拨乱反正,以严治政,上下皆循法度,此治胜三也。袁袁绍外表宽宏大量,内心量小忌贤,所任用者唯其亲戚子弟;公外表简单严肃,内心机智英明,用人不问远近、唯才是举,此度胜四也。袁袁绍多谋少决,往往事后才能意识到应当采取的策略;公谋定即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袁袁绍沽名钓誉,喜欢听奉承话,那些能言善辩外表上看德才兼备而干不了实事的人

多归之;公以诚待人,不务虚名,以俭率下,有功必赏,那些有远见灼识、真才实学的人都愿意为公所用,此德胜六也。袁袁绍见到饥寒之人怜悯益于颜色,却不考虑那些从未见到的贫困百姓,谋划救国辅民的大计;公对眼前小事时有忽略,对待大事从不含糊,思虑所及不限于直接接触的人,恩德加于四海,此仁胜七也。袁袁绍不会用人,大臣之间争权夺利,疑惑丛生;公用人得法,使人各尽其力,不能相互倾轧,此明胜八也。袁袁绍以亲疏定是非,赏罚不明;公是非分明,赏罚有道,此文胜九也。袁袁绍声众势强,但不懂用兵要领;公精通兵法,能以少胜众,用兵如神,此武胜十也。?

十胜论为曹操战胜袁袁绍平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础。曹操曾说,?使我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视郭嘉为股肱,出则同车、入则同帐。曹操评价郭嘉忠诚善良,智慧渊深,品性美好,通达事理,过绝于人。有人曾非议郭嘉?不治行检?,郭嘉泰然自若,曹操见其有大丈夫意气,愈发敬重他了。

郭嘉智慧渊深,通达事理,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绝于人。赤壁战败,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叹息道,?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于落得这等地步!?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了智谋之士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智谋之士大抵有三种人生作为:一是为帝王之师或帝王谋臣,出谋划策,辅主成功,姜太公、张良、刘伯温是也;一是为帝王相将,躬身实践,匡扶宇内,曹操、李世民、曾国藩是也;一是为布衣书生,著书行世,人不知其详,黄石公、李筌、赵本学是也。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明,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毛泽东还指出,我说郭嘉是借郭嘉的事来说我们的党委书记,不要多端寡要,每天都在混混沌沌、茫茫碌碌之中。毛泽东就是一位集古今智谋之大成的历史巨人。


不治行检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51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