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中国国家女子乒乓球队

时间:2016-12-30 07:25:1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历届世乒(奥运)赛中国乒乓球队男女参赛名单

历届世乒(奥运)赛中国乒乓球队男女参赛名单

编辑:钱思民

一、历届世乒(奥运)赛国乒男单参赛名单

时间 名 单

1953 姜永宁、冯国浩、岑淮光、王传耀、杨开运

1956 姜永宁、庄家富、胡炳权、郭毅萍、蔡明枢、岑淮光、王传耀、杨瑞华 1957 姜永宁、庄家富、傅其芳、胡炳权、王传耀、王锡添

1959 姜永宁、庄家富、徐寅生、胡炳权、容国团、李仁苏、王传耀、杨瑞华

1961 艾力国、张燮林、陈协中、周兰荪、朱人龙、庄家富、庄则栋、徐寅生、薛伟初、胡炳权、胡道本、容国团、郭仲恭、李富荣、李仁苏、梁玉海、刘国

璋、吕嘉忠、马金豹、区盛连、苏国熙、谭卓林、蔡明枢、曹自强、曾传强、屠汉刚、王家声、王志良、王传耀、吴小明、杨瑞华、余长春

1963 张燮林、陈协中、周兰荪、庄则栋、徐寅生、胡道本、容国团、郭仲恭、李富荣、廖文挺、马金豹、苏国熙、王家声、王志良、杨瑞华、余长春

1965 张燮林、陈盛兴、周兰荪、庄则栋、徐寅生、胡道本、李富荣、廖文挺、马金豹、苏国熙、王家声、王志良、余长春、于贻泽

1971 周兰荪、庄则栋、郗恩庭、李景光、李富荣、梁戈亮

1973

1975

1977

1979 郗恩庭、许绍发、李景光、李富荣、梁戈亮、刁文元、王文荣、于贻泽 郗恩庭、许绍发、李景光、李鹏、李振恃、梁戈亮、陆元盛、刁文元 郭跃华、黄亮、李宇翔?、李振恃、梁戈亮、陆元盛、王建强、王俊 郭跃华、黄亮、李振恃、梁戈亮、卢启伟、鲁尧华、施之皓、王会元 1981 蔡振华、郭跃华、黄亮、李振恃、鲁尧华、施之皓、王会元、谢赛克 1983 蔡振华、陈新华、刁明、范长茂、郭跃华、江嘉良、王会元、谢赛克 1985 陈龙灿、陈新华、范长茂、何志文、江嘉良、滕义、王会元、谢赛克 1987 陈龙灿、陈新华、惠钧、江嘉良、滕义、王浩、许增才、杨建华

1988 汉城 第24届奥运会:男单:江嘉良、陈龙灿、许增才。

(男双:江嘉良/许增才、陈龙灿/韦晴光(冠军))

1989 陈龙灿、陈志斌、惠钧、江嘉良、林志刚、马文革、滕义、王永刚、谢超杰、许增才、于沈潼

1991 陈志斌、韦晴光、林志刚、马文革、王涛、王永刚、谢超杰、于沈潼、张雷 1992 巴塞罗那 第25届奥运会 男单:马文革、王涛、吕林。

(男双:马文革/于沈潼、王涛/吕林(冠军))

1993 刘国梁、马文革、王浩、王涛、王永刚、谢超杰、张雷

1995 丁松、冯喆、孔令辉、林志刚、刘国梁、马文革、王浩、王涛、王永刚 1996 亚特兰大 第26届奥运会男单:孔令辉、王涛、刘国梁、

(男双:王涛/吕林、孔令辉/刘国梁(冠军))

1997 丁松、孔令辉、刘国梁、马琳、马文革、王励勤、王涛、熊柯、阎森

1999 冯喆、郭刻励、孔令辉、刘国梁、刘国正、马琳、谭瑞午、王励勤、阎森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 男子单打冠军 孔令辉 季军 刘国梁 男双冠军王励勤/阎 森 2001 孔令辉、刘国梁、刘国正、马琳、王励勤、阎森、詹健

2003 孔令辉、刘国正、马琳、王皓、王励勤、唐鹏、邱贻可

2004 雅典 第28届奥运会:马琳、王励勤、孔令辉、王皓、陈杞

2005 郝帅、孔令辉、刘国正、马琳、王皓、王励勤、陈玘

2007 郝帅、侯英超、马琳、王皓、王励勤、陈玘、马龙

2008 北京奥运 王皓、马琳、王励勤

2009 马琳、王皓、王励勤、张超、陈玘、马龙、许昕

2010年第50届莫斯科世乒赛:马琳、王皓、马龙、许昕、张继科

2011年第51届鹿特丹世乒赛:马琳、王皓、张继科、王皓、郝帅和马龙

2012年奥运会国乒男队派出王皓、张继科、马龙、马琳、许昕

二、历届世乒(奥运)赛国乒女单参赛名单

时间 名 单

1953 布加勒斯特 第20届世乒赛 李麟书 孙梅英

1956 东京 第23届世乒赛 邱钟惠 孙梅英 张逸倩

1957 斯德哥尔摩 第24届世乒赛 邱钟惠 孙梅英 叶佩琼

1959 多特蒙德 第25届世乒赛 邱钟惠 孙梅英 叶佩琼

1961 北京 第26届世乒赛 张秀英 陈应美 池惠芳 邱钟惠 仇宝琴 韩子彬 韩玉珍 何运富 萧洁雯 胡克明 胡淑芬 黄玉环 李赫男 梁丽珍 林慧卿 刘美英 马光泓 庞娴 邵兰芳 石桂明 孙梅英 戴龙珠 戴佩美 邓竹君 狄蔷华 杜国瑞 董树英 王健 王秀兰 杨巧来 杨素芬 叶佩琼

未参加单打选手:陈玉华 周美珍

1963 布拉格 第27届世乒赛 郑敏之 邱钟惠 萧洁雯 胡克明 李赫男 梁丽珍 林慧卿 马光泓 孙梅英 狄蔷华 王健 石凤玲

1965 卢布尔雅那 第28届世乒赛 郑敏之 周一玲 仇宝琴 冯梦雅 李赫男 李莉 梁丽珍 林慧卿 刘美英 狄蔷华

1971 名古屋 第31届世乒赛 郑怀颖 郑敏之 李莉 梁丽珍 林慧卿 林美群 未参加单打选手:冯梦雅 张立

1973 萨拉热窝 第32届世乒赛 郑怀颖 郑敏之 仇宝琴 胡玉兰 李莉 林美群 杨俊 张立

1974 德黑兰 第7届亚运会 胡玉兰 黄锡萍 张立

1975 加尔各答 第33届世乒赛 郑怀颖 朱香云 葛新爱 胡玉兰 黄锡萍 闫桂丽 张立

未参加单打选手:林美群

1977 伯明翰 第34届世乒赛 郑怀颖 朱香云 葛新爱 黄锡萍 闫桂丽 张德英 张立

未参加单打选手:李明 魏力捷 杨莹

1978 曼谷 第8届亚运会 张立 张德英

1979 平壤 第35届世乒赛 曹燕华 葛新爱 黄锡萍 童玲 魏力捷 杨莹 张德英 张立

未参加单打选手:闫桂丽 Yang Yangun

1981 诺维萨德 第36届世乒赛 曹燕华 耿丽娟 黄俊群 卜启娟 齐宝香 沈剑萍 童玲 张德英

未参加单打选手:刘扬 闫桂丽

1982 新德里 第9届亚运会 曹燕华 童玲

1983 东京 第37届世乒赛 曹燕华 戴丽丽 耿丽娟 黄俊群 倪夏莲 齐宝香 田静 童玲

未参加单打选手:卜启娟 沈剑萍

1985 哥德堡 第38届世乒赛 曹燕华 戴丽丽 耿丽娟 焦志敏 何智丽 倪夏莲 齐宝香 童玲

未参加单打选手:管建华

1986 汉城 第10届亚运会 焦志敏 何智丽

1987 新德里 第39届世乒赛 陈静 陈子荷 戴丽丽 耿丽娟 管建华 焦志敏 何智丽 李惠芬

未参加单打选手:朱娟

1988 汉城 第24届奥运会 陈静 李惠芬 焦志敏

1989 多特蒙德 第40届世乒赛 高军 陈静 陈子荷 邓亚萍 丁亚萍 李隽 胡小新 李惠芬 刘伟 乔红

1990 北京 第11届亚运会 邓亚萍 高军 乔红 陈子荷

1991 千叶 第41届世乒赛 高军 陈子荷 邓亚萍 丁亚萍 李隽 胡小新 刘伟 乔红 应荣辉

未参加单打选手:乔云萍

1992 巴塞罗那 第25届奥运会 邓亚萍 乔红 陈子荷

1993 哥德堡 第42届世乒赛 高军 陈子荷 邓亚萍 李菊 乔红 唐薇依 邬娜 张琴 郑源

未参加单打选手:刘伟 乔云萍

1994 广岛 第12届亚运会 邓亚萍 乔红

1995 天津 第43届世乒赛 陈子荷 邓亚萍 李菊 刘伟 乔云萍 王晨 王楠 杨影 张凌 朱芳

未参加单打选手:成红霞 龚跃春 何琳 王辉 邬娜 满丽

1996 亚特兰大 第26届奥运会 邓亚萍 乔红 刘伟

1997 曼彻斯特 第44届世乒赛 成红霞 邓亚萍 龚跃春 李菊 乔云萍 王晨 王辉 王楠 邬娜 杨影 张辉 朱芳

未参加单打选手:林菱

1998 曼谷 第13届亚运会 王楠 李菊

1999 埃因霍温 第45届世乒赛单项赛 成红霞 丁颖 李菊 李楠 林菱 孙晋 王辉 王楠 杨影 张莹莹 张怡宁

未参加单打选手:张辉

2000 悉尼 第27届奥运会 王楠 李菊 孙晋

2001 大阪 第46届世乒赛 李菊 李楠 林菱 牛剑锋 王楠 杨影 张怡宁

未参加单打选手:白杨 孙晋 张莹莹

2002 釜山 第14届亚运会 张怡宁 王楠

2003 巴黎 第47届世乒赛单项赛 郭焱 郭跃 李菊 李楠 牛剑锋 王楠 张怡宁 未参加单打选手:白杨 范瑛 李佳

2004 雅典 第28届奥运会 张怡宁 王楠 牛剑锋

2005 上海 第48届世乒赛单项赛 范瑛 郭焱 郭跃 牛剑锋 王楠 张怡宁 曹臻 未参加单打选手:白杨

2006 多哈 第15届亚运会 郭跃 王楠

2007 萨格勒布 第49届世乒赛单项赛 郭焱 郭跃 李晓霞 王楠 张怡宁 彭陆洋 姚彦

未参加单打选手:李楠 陈晴 曹臻 丁宁 刘诗雯

2008 北京 第29届奥运会 张怡宁 王楠 郭跃

2009 横滨 第50届世乒赛单项赛 郭焱 郭跃 李晓霞 张怡宁 丁宁 刘诗雯 姚彦 未参加单打选手:范瑛 彭陆洋 常晨晨 曹臻 李晓丹 木子

2010 广州 第16届亚运会 李晓霞 郭跃

2010年第50届莫斯科世乒赛:郭跃、刘诗雯、郭焱、李晓霞、丁宁将代表中国女队参加本届世乒赛。

2011年第51届鹿特丹世乒赛:郭焱、丁宁、武扬、刘诗雯和木子

2012年奥运会国乒女队由郭跃、郭焱、李晓霞、丁宁、刘诗雯组成

编辑:钱思民

篇二: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排行榜

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排行榜

篇三:中国乒乓球队的让球史

中国乒坛上的第一次让球,始于1961年。

时逢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进入男子单打前四名的,清一色是中国大将: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徐寅生。应该说,男单金牌已“铁定”属于中国,至于究竟谁是世界冠军,照程序比赛就行了。

就在半决赛即将举行的前一天晚上11时,北京华侨饭店,一个重要的会议正在进行中。中国组委会成员全体出席,主持会议的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

贺老总酷爱打篮球,早在延安时期他就组织“战斗篮球队”,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开展大练兵。正因为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成为首任国家体委主任。会议一开始,贺老总语出惊人:“这一次男单,谁来当冠军?”按照贺老总的意思,冠军要在这个会议上产生!一点也不错,贺龙说:“我们叫谁当,谁就当了。”

于是,组委会的委员们、教练们就“谁来当冠军”展开协商。

最后,还是贺老总一锤定音。据当时出席会议的上海队教练回忆,贺龙提议:“是不是让庄则栋当冠军?”贺龙的理由是:“让小庄当冠军有两个理由,一是他在团体赛当中立了功,二是他代表首都。”就这样,会议确定了男单冠军为庄则栋。

为了确保庄则栋当男单冠军,当晚的会议确定:贺龙亲自找徐寅生谈话,上海队教练找张燮林做工作,而把打通李富荣思想的工作交给了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傅其芳。徐寅生和张燮林都是聪明人。贺老总对徐寅生一说“这一次,党和人民委屈你了……”,徐寅生马上表示愿意让球。张燮林同样表示“服从组织决定”。只有李富荣虽然口头上接受了,但毕竟透露出一股不悦的情绪。

半决赛开始了。按照事先的计划,徐寅生“顺利地”输给了庄则栋,而张燮林则“顺利地”败给了李富荣。

决赛开始了。多少双眼睛紧盯着在墨绿色长方桌上飞舞的银球。除了极少数掌握高度机密的人士之外,谁都未曾想到,冠军在比赛前已经确定!

然而,计划进行得并不顺利。中国的反让球英雄,差一点不是26年后的何智丽,而是当年的李富荣!

李富荣上场后,居然以21:16拿下了第一局。那时候实行的是三局两胜制,倘若李富荣再赢庄则栋一局,那么世界冠军就不是“计划”中的庄则栋,而是李富荣。

教练傅其芳焦急万分,乘换场时提醒李富荣必须让球。这时,李富荣反问傅其芳:“没有规定我要以0:2输给小庄,打成1:2为什么不可以?!”

最后,李富荣连输两局,按照“计划”让球给了庄则栋。庄则栋成为当届的世界冠军!

由此可见,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特殊背景下的让球,从一开始就与“国家利益”无关。紧接着,在1963年、1965年举行的第二十七届、二十八届世乒赛上,进入男子单打决赛的都是庄则栋和李富荣。李富荣又两次奉命让球给庄则栋,原因同样与“国家利益”无关,而是要按照“计划”生产出一个“三连冠”!

让球,在当时是绝对保密的,就连庄则栋也只知道李富荣的后两次让球,并不知道那第一次让球。正因为这样,庄则栋曾说,“李富荣让过我两次”。

事实上,即使“真枪实弹”,庄则栋未必不能“三连冠”,而让球反而使他的三座冠军奖杯蒙上了不光彩的阴影。庄则栋赢得并不高兴,他高举单打冠军奖杯时,总是说“我代表集体来领奖”。

然而,当年懊丧的李富荣,成为中国体育官员后却同样在中国乒乓球队内推行“让球战术”,对何智丽进行了“讨伐”。

很多事是如此地令人费解。2002年9月,中国女排发生“让球事件”:在德国举行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上,教练陈忠和给中国女排“授计”,先是在小组赛中以0∶3让球给名不见经传的希腊队,进入复赛后再以0∶3让球给过去的手下败将韩国队。陈忠和通过这样“精确”的算计,先后避开中国女排的强敌俄罗斯队和意大利队。这两场“让球”确实把中国女排“让”进了四强。这是中国女排当时5年来在国际大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但球迷们并不领情,纷纷责骂中国女排打“假球”!打“黑球”!人们尖锐地质问:到底是尊重体育道德重要,还是注重体育成绩重要?

当时身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的李富荣,在负责处理这一事件时明确地表示,坚决反对“让球”,认为这是“方向性的失误”!他批评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说:“这两场故意输球,一场对希腊、一场对韩国,我认为这两场球违反了体育道德、违背体育精神。是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是一起打假球的丑闻,它不是简单的技术、战术问题,而是一次方向性的、大的失误。”

李富荣作为运动员时委屈地奉命让球,担任体育官员时则推行乒乓队让球,却又反对女排让球,他对待让球的三重标准,集甜酸苦辣于一锅,真叫人尝不出是什么味!

何智丽与焦志敏的“互让”

从1961年的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内部互让开始,让球逐渐发展到中国队向“友好国家”让球。

李富荣三让队友庄则栋,成了“让球英雄”,而中国的另一位“让球英雄”张立则是奉命让球给“兄弟”朝鲜队。

张立,山东泰安人。1964年选入河南乒乓球队。1965年选入中国乒乓球队。她左手直拍快攻打法,攻球速度快,力量大。在1973年第三十二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子单打第三名之后,进步飞速,跃为中国乒乓女队第一主力。在1975年的第三十三届世乒赛和1977年的第三十四届世乒赛上,张立都进入决赛,与朝鲜选手朴英顺遭遇。张立两度奉命让球,把世界冠军拱手让给朴英顺。

朴英顺回到朝鲜后,受到元首般的盛大欢迎。朴英顺面对千千万万朝鲜民众,大谈如何“力压群芳”,仿佛压根儿没有发生过张立的让球事件!

而张立,两度让掉世乒赛女子单打冠军后,变得成绩平平,以至她的名字对于今日中国民众来说是那么的陌生!

“文革”结束之后,让球在中国乒乓球队被披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美丽光环,不断被滥用。何智丽之所以胆敢反抗让球,除了有孙梅英这样的乒坛老将的鼎力支持,另一个原因是她自己对让球

有着切肤之痛。

1986年9月30日,何智丽22岁生日时,正在汉城参加第十届亚运会,中国队的队友们给她送来生日大蛋糕。为了庆贺生日,她特地到汉城亚运村的理发馆修整了发型。当她理完发,走出理发馆时,在门口台阶上遇见“李头”————队员们对李富荣的习惯称呼,他通知何智丽:“我们研究了一下,你今天?让?给焦志敏!”这天,何智丽和焦志敏双双进入亚运会女子乒乓半决赛。

何智丽实在无法理解,进入决赛的都是中国选手,为什么还要她让球呢?何智丽去找徐寅生。徐寅生用安慰的口气对她说:“不要紧,下一回?让?给你。”

何智丽遵命了。但是,从此,何智丽与队领导的关系变得紧张,与焦志敏产生了矛盾。

第十届亚运会刚刚结束,第八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在深圳拉开帷幕。不料,进入女子单打决赛的,依然是何智丽和焦志敏。这一回,“李头”又通知何智丽:“你再?让?一次!”

何智丽怎么也不服这口气,急急去找孙梅英。孙梅英站出来说话了:“徐寅生不是说过,下一回?让?给何智丽吗?”徐寅生承认自己在汉城说过这话,但他说:“我说的下一回,不是指这一次!”

由于孙梅英据理力争,最后领导改变了决定:“好吧,这一次焦志敏?让?给何智丽。”

虽说是一场假戏,运动员还得真做。在球场上和电视机屏幕前成千上万双热心观众面前,何智丽和焦志敏也算演技一流:

第一局,焦志敏先胜,21:17,以求制造一点“紧张气氛”。第二局,何智丽“沉着应战”,来了个反攻,21:16,扳回一局。一比一了,观众们也兴奋起来,觉得太“精彩”了。第三局,21:14,何智丽终于“大胜”!

其实,她俩的这场戏,是把第十届亚运会女子单打冠亚军之战倒过来演一遍罢了:那一回,焦志敏以二比一胜何智丽;这一回,何智丽则以二比一胜焦志敏!

值得一提的是,焦志敏并没有像何智丽那样对让球表现得情绪很大,所以她有幸参加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然而,她在半决赛中奉命让球给李惠芬,这使她陷入无言的痛苦之中。汉城奥运会后,焦志敏决定离开中国乒乓球队。离队后,她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对于让球我不想说得更多,我只想说,我已经让过四次了,这次让球,我实在思想上一点准备都没有。我本可以再打两三年,现在我不想再打下去了。”

87年世乒赛让球风波

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上海人,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单打主力,实力雄厚(这点必须承认),也很得教练重用。“何智丽事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球事件”发生在87年印度新德里举办的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也就是88年奥运会前一年。

在女子单打项目进入半决赛时,出现了三英战吕布的局面。即中国三名选手何智丽、管建华和戴丽丽面临韩国选手梁英子一人的挑战。半决赛对阵形势为何智丽对管建华,戴丽丽对梁英子。梁英子

是韩国的一名实力超群的老将,在以前的比赛中屡挫中国选手,是中国队夺冠的心腹大患,但年龄不饶人,体力成了她问鼎的最大障碍。基于此,中国代表团教练组决定,由打法稳健的削球手管建华在决赛中把关,一旦梁英子进入决赛,依靠管建华的削球,用持久战消耗梁英子的体力,并战而胜之。当时,何智丽未表示任何异议。

当天下午,戴丽丽对梁英子的比赛早一小时进行,比赛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一直打到决胜局。而晚一小时的第二场半决赛却进展神速,“轻装上阵”的管建华显然提不起比赛兴趣,一上场就连失两局,但因为她“胸有成竹”,仍旧不以为然。相反,何智丽却杀红了眼,当第三局开始,局面没有任何改观,何智丽一路领先,打到18比10,教练们傻了眼,管建华慌了神,全部向何智丽使眼色。一刹那间,何智丽有所动摇,连输10分,18比20。教练们刚缓了口气,这时,何智丽咬了咬牙,一口气连得四分,把自己送入了决赛,也从此踏上了叛逃的不归之路。比赛一打完,管建华顿时泣不成声,“不是说好了吗,要改变决定也该告诉我一声啊”,为了不让这一幕太尴尬,一位女教练赶紧把管推进卫生间。其他教练被这一切惊呆了,醒悟之后,拂袖而去。

在何智丽与管建华的半决塞结束时,另一场半决赛打到第五局,梁英子体力渐显不支,戴丽丽占据了优势,打到了18比12,胜利在望。这时,戴丽丽忽然发现场内一片哗然,扭头一看,教练已经全不在场,再一看比分,戴丽丽成了丈二和尚(她当然事先也知道领导决定),“不是管建华赢吗,怎么会这样”。一时间,戴丽丽脑子一片空白,无心恋战,梁英子抓住战机,连得9分,死里逃生。中国代表团的形势顿时严峻起来,在那个下午,没有人去理睬何智丽,也没有人对她进行指点,在晚上的决赛中也是如此。在有着让球悠久历史的乒乓球队里,出现当仁不让的事,怎么看也是大逆不道。

晚上的决赛,由于下午戴丽丽的顽强阻击,也由于何智丽的殊死一博,梁英子没有续写奇迹,以三局较接近的比分败落,3:0,何智丽为中国队保住了金牌。

有一点很重要。在先前进行的8进4的比赛中,何智丽与队友陈静狭路相逢。陈静当年还是默默无闻的小辈,而何智丽已经展现了锋芒,在比赛中,陈静先胜一局,这时,教练根据形势作出陈静让球的决定,何智丽遂兵不血刃,连胜三局进入四强。而在半决赛前,何智丽始终没有向管建华或教练陈述自己不让球的决定,对管建华来了个突然袭击,有胜之不武之嫌。我不想评论何智丽和教练谁是谁非,我只想告诉各位,乒乓球让球传统由来已久,包括60年代的庄则栋成就三连冠霸业,其中就包含李富荣(三连亚)和其他对友的无私让球。更有甚者,到了70年代,为了照顾中朝友谊,中国女单选手张力,连续两届决赛让给朝鲜选手朴英顺。乒乓让球观念,实在是根深蒂固。

何智丽夺得第三十九届世乒赛女单冠军,使中国乒乓球队领导异常震怒。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何智丽既然能够在决赛中打败韩国的梁英子,那么为什么要她让球给管建华呢?这就是说,何智丽的胜利,不仅表明让球是错误的,而且要何智丽让球的决定本身也是错误的。这也就是何智丽拿了冠军之后,中国乒乓球队领导逼着她写检查的原因

以后是在88年奥运会参赛资格选拔了,中国队共有5名选手获得单打资格,她们是何智丽,戴丽丽,焦志敏,陈静和李惠芬,但只有3人可以入围。教练反复斟酌,定下了后三人参赛的决定,并将何智丽作为陈静,戴丽丽作为李惠芬的替补(不排除何智丽的落选有“让球事件”因素起作用)。戴丽丽显示了一名老队员的风范,认真陪练直到队伍出发的前一天,而何智丽得知这个消息后,便神龙见首不见尾了。更精彩的还在后面,某上海乒乓名宿,60年代乒乓女子世界冠军,何智丽的启蒙教练,在报纸上公开表示了对选拔制度的不满及对何智丽的声援,而“让球事件”也在此时被暴光,引来极大争议,也惊动了国家体委。一时间,乒乓女队鸡犬不宁,而女队主教练张燮林更是成了众矢之的,

张顶住压力,坚持原方案不动摇,并以自己的教练席位做保。在奥运会上,陈静,这位顶替了世乒赛冠军何智丽参赛的,来自湖北的初出茅庐的新手,克服重压,勇夺女单冠军,为张燮林出了一口恶气,也最终平息了“让球事件”带来的惊涛骇浪。奥运会结束后,何智丽远赴东洋,嫁给日本人小山英之,改名小山智丽,一度销声匿迹。而两年后,奥运会冠军陈静,在落选亚运会参赛资格后,也去了台湾。

奥运会6年后,也就是94年广岛亚运会前夕,小山智丽重出江湖,代表日本参加乒乓球女单比赛。在赛前,她向日本各大媒体“揭露”了她在中国时受到教练“残酷迫害”的内幕,并表示了报仇的决心。以后留给中国人的记忆就是小山智丽在场上一口一个“呦西”,以及战胜了邓亚萍夺冠后欣喜若狂的丑态。更恶劣的是,小山智丽赛后表示,为日本拿到亚运会冠军比为中国拿到世界冠军还要高兴,“我非常热爱自己现在的祖国(日本)”。而陈静,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与邓亚萍争冠,当看台上出现了一名台独分子,挥动青天白日旗招摇过市时,先前发挥出色的陈静在决胜局突然大失水准,以7:21败落。

尾声:小山智丽已经和她的日本丈夫离婚,据称是不堪丈夫虐待,所以现在名字又改成了何智丽,在本届奥运会上被王楠挡在4强之外,真是30年河东,40年河西。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领导又一次做出同样的错误分析和判断:

进入男单半决赛时的形势是韩国柳承敏对瑞典老瓦(人们对年已四十的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的亲切称呼)、中国王皓对中国王励勤。中国乒乓球队领导以为,韩国柳承敏对瑞典老瓦,势必老瓦出线,而王皓比王励勤更能对付老瓦,于是做出要王励勤让球给王皓(尽管至今中国乒乓球队领导仍矢口否认王励勤让球给王皓,但是众多媒体和电视观众都提出了“让球”质疑)。

有“让球”之嫌的这次比赛,结局出乎中国乒乓球队领导的意料:韩国柳承敏战胜了瑞典老瓦,而王皓又以二比四负于柳承敏,于是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金牌落入韩国柳承敏之手!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王励勤在与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争夺笫三名时获胜,一举得到了铜牌。这清楚表明当时以为王励勤难以战胜老瓦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如同当年错误判断何智丽胜不了梁英子一样。

事后,侥幸获得金牌的韩国柳承敏对记者说:“如果决赛对手不是王皓而是王励勤的话,自己很难从中国人手中抢到金牌。”就连柳承敏也耳闻王励勤奉命让球给王皓,他说:“中国队让没让球我不知道,但在决赛中我当然更愿意碰王皓!因为,王励勤是中国男乒的NO.1 谁都不愿意和他在决赛中相遇。而且,像让球这样的事,在韩国是无法想象的,就我个人认为,中国男乒不应该让球。”

就连柳承敏都看出中国乒乓球队内部在让球,中国乒乓球队领导至今却没有勇气承认做出要王励勤让球给王皓的错误决定。更遗憾的是,中国乒乓球队领导至今还在“国家利益高干一切”的冠冕堂皇的幌子下搞让球,置违背奥林匹克精神于不顾,置中国的国际形象于不顾。

叶永烈三问何智丽

一问:何智丽对让球持“双重标准”?

“叛逆”第三十九届世乒赛后,何智丽受到许多人的批评和质疑。其中除了“不服从组织纪律”之外,还有人说何智丽对让球持“双重标准”,即在从前八名进入前四名的时候,何智丽接受了陈静的让球。这样的批评声浪,直到这次“网络风波”中,仍有不少网友旧事重提。


中国国家女子乒乓球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42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