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得失小结

时间:2016-12-29 07:53:1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谈单得失总结

谈单得失总结

1. 讲学员成功案例

2.多和家长谈谈孩子情况,夸夸孩子表现好的地方

3.逼单(谈判差不多时,叫财务把收据单拿过来)

4.用其他孩子成功案例激发家长的兴奋感,促家长签单。

5.家长,可能在学科上,不懂,就从生活上多关心他。孩子在学科方面,有什么,我们会立即跟家长沟通。

有时候,孩子也希望被理解、被认可。

如果有变化,跟我说,如果没有变化,就这么执行哈。

篇二:总结得失扬长避短

总结得失扬长避短

——如何写课后记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二中学 陈连俊

摘要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失误和遗憾,但更多的是教后会发现有很多的闪光点。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稍纵即逝的得失加以总结分析并及时记录下来,将会为自己的“下一次做得更好”提供宝贵的经验财富,从而真正起到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得 失 智 疑新

俗话说,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同样的错误。我常常在讲完课后,觉得还可以讲得更好。课后我及时将这节课的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进行回顾和小结,并在教案上记录下来,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的依据,使得课堂不断优化和成熟。因此,写课后记与课前的准备和设计同样重要,怎样写课后记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以向广大同仁求教。

一、记“得”

即将每节课的成功之处(如形象的比喻、有韵味的口诀、易记的简语、巧妙的插入)记录下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发展。 例如在“有丝分裂”的教学中,在讲解了有关染色体和DNA数目的方法后,学生觉得染色单体的结构太抽象了,难以判断。此时我利用“手势模拟法”:将两个上肢的肘关节相接触,并摆成“X”形状,表示连在同一着丝点上的两个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构成的一条染色体。若把肘关节靠在一起的两个上肢分开,相当于并列在一起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于着丝点分裂而 分开,故此时每个上肢就各成为具有一个着丝点的一条染色体了。

二、记“失”

即将教学实施中的疏漏之处(如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当的教学内容、没有成功的演示实验、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分析和探究,便于在适当的时机弥补,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记得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彩色小球可不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学生想到了不同颜色的纸片、纽扣、乒乓球、玻璃珠等。后来我用玻璃珠为实验材料请三位同学上台来 演示。一位同学负责从分别盛有20个玻璃珠的两个一次性碗中,每次个摸取一个珠子;另一同学负责辨认每次摸取珠子的颜色,并报给第三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下每次从两碗中各摸取的珠子的组合。由于我怕耽误时间,要求他们只重复进行50次,结果出现DD:Dd:dd=14:25:11。在重复进行到第40 次左右是,台下有的学生叫报数的同学要“快点凑数”,还有的叫摸珠子的同学“看着抓”。我发现了这一现象,便顺势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做法的正确性。有同学提出实验应该改进:两个小碗内的珠子数目不应一样多,因为自然界中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并不相等!我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折服了。

三、记“智”

即将自己在教学中突然产生的灵感或智慧的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以启发自己的教学悟性。再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言每一行,也不可能预见教学程序中师生互动、交流的全部情况。随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发展,随

时可能发生偶发事件,也会带给教师突如其来的灵感、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如不及时利用课后记去捕捉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

在文科班介绍“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时,我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孟德尔的简历,并要求读完相互讨论,最后很多学生谈了自己的读后的感受和体会。有学生说,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的孟德尔在修道院仍然对动植物的杂交试验具有极大的兴趣,是其成功的动力。我突然想到“孟德尔对多种动植物杂交试验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之后,亲自种植多种植物,并持之以恒地进行杂交试验,才取得伟大的研究成果。何不利用这一现成材料对文科生进行思想观念转变的教育呢?即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并且孟德尔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之一是运用数学中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试想孟德尔若没有数学知识作为基础,他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只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数据。可见文科生有必要学一些理科知识。课后我将上课时获得的“灵感”记在后记中。

四、记“疑”

即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讲课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措施,同时也为再教时确定学习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这些问题有些是学生没听懂的,从而提醒教师讲课中可能存在漏洞;有些是学生思维中的一些误区,需要教师在以后的讲课中重点加以强调;有些则是学生对讲课内容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教师就可以在以后的讲课中适当拓宽加深。

五、记“新”

即记下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新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

在学习个体发育的概念以后,有学生问克隆羊“多莉”的一生并不是从受精卵开始,但是,这也应算是个体发育。我肯定了学生的思考,并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知识观点在进一步认识,并得到更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科技知识的发展新动态。同时在平时举行的交流课、公开课、比武课等教学活动中,听课的同行提出的新见解、新方法,作为开课老师,更应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将这些好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可以为以后再教补充一些新鲜血液。

总之,写课后记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认真总结优劣得失,不可千篇一律。但一般须记下每节课的成功点,它是课堂教学的优势,是在今后教学中继续应用的可取部分;另外须记下每节课的疏漏点,无论是课后自己察觉的还是经学生、同行提及后认识到的,都是课堂教学的劣势,课后及时发现及时记下,有助于完善今后的教学。只有扬长避短,才能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三:考研得失总结

时光飞逝,岁月蹉跎,转眼09年又过去了大半年,每当回忆起08年下半年考研之路上的辛酸与痛苦,我的内心就无比纠结。不过好在这一切已经过去,新的生活即将开始。我要承认我不是一个聪明人,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天才,那么我下面的内容可能对你一点用也没有。在这半年的复习过程中,我磨砺着自己意志,坚持着枯燥沉闷的生活,承受着压力的同时也在成长在思考。的确,考研的过程很磨练一个人,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做出这样的决定。2010年的考研又将拉开序幕,网上也有很多先辈谈论自己的心得,这里我只将自己复习过程中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总结出来,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首先,我想提两点建议:

1、能一口气读上研究生最好,不要工作一两年后再倒回来考研。我是工作一年以后再辞职考研的,感觉脑袋没原来灵活,记忆力也差。还有就是辞职考研所带来的压力,前方看不到希望后方又没有退路,很痛苦,最终缓解的办法只能是降低目标。当然如果有能力边工作边考研那很好,反正我比较弱没那个实力。有能力的同学还是往高处爬爬吧,人生难得几回搏。

2、最好在学校复习,复习最好找些伴,一个人复习是很苦闷的。有个伴不仅可以互相鼓励监督,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信息的分享。我当时在家中复习,虽然安静还有父母照顾,但想找些资料都费劲,遇到问题也没人探讨。

其次,我总结下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数学

工大的考试氛围把我培养成为了一个典型的考试突击型选手,以至于在考研的复习方法上吃了大亏。拿数学举例,我看的是陈文灯红皮(高数部分)+双李绿皮(现代和概率部分)+数学大纲解析+近十年真题+陈文灯模拟试卷。

存在问题:复习的时候我是一遍从头看到尾,由于量大耗时长,等一遍看完再倒回来时知识点已经基本没有印象了,看题也不会做,结果又来一遍再倒回来还是不行。越看越没底,越看越不敢做练习。看多练少似懂非懂,最后考试时的状态是题型都见过,但就是不会做。

参考建议:1、及时复习总结知识点,最好每周花一天的时间总结本周复习的内容并配合一定量的习题。2、文灯的从题型讲知识点,双李的从知识点讲题型。个人感觉双李的排版,知识点的罗列更清楚些,文灯有些解题方法灵活但不易理解。实在看不懂的就跳过,没必要画过多的时间在一道例题上,说不定下一遍复习的时候就茅塞顿开了。基础弱的同学建议看双李的。3、数学大纲解析感觉不错,最可贵的是例题后会点出同学常见的错误。建议先看解析再看双李或文灯。4、多练,近十几年的真题至少做3遍。

? 英语

我的英语是很弱很弱的。刚开始一篇阅读要做快一个小时,一行里头就有好些单词不认识,最后做完一篇还要错好几个,郁闷的时候可以全军覆没。词汇书用(星火高频+新东方考研词汇),记忆方法用《17天搞定GRE词汇》里头的重复记忆法,开始坚持了一段时间但后来没能坚持下去,不过多少有点收获。阅读用石祯春的220篇+英语黄皮书(高剑?的十年真题,记忆力果然很差-_-||)。作文背的模板。

存在问题:还是练的太少,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上来先把作文套上模板,大小作文花了一个多小时,做完阅读和排序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最后开头的完型全部选A,翻译看不懂也乱写了。不过即使这样还得了60几分,小得意下:)

参考建议:1、词汇是基础,单词一定要坚持每天背,反复记忆一遍接一遍的过。词汇

书一般都整理分类过,时间不够的话主要抓前面的高频部分。2、做真题,黄皮的阅读部分我做了两遍读了一遍,尽量把每篇文章每个句子的意思弄明白,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阅读。3、基础弱的同学建议花两周到三周的时间突击下英语阅读,开始会很痛苦,但进步会很快。到了一定阶段后保证每天一定的阅读量。4、有能力的同学还是练练作文吧,我到考试的时候单词拼写都不能保证对:(5、有时间背点新概念的文章,不仅能培养阅读的语感,对写作还能有所帮助。

? 政治

由于记忆力差,政治在复习的后期花了不少时间下去,参考书买了很多(大纲解析、任汝芬四本、恩波核心考案等等),但效果反而不好。

存在问题:手上资料太多弄花了眼;和数学一样,没有及时复习巩固,一遍看下来再倒回来时早已忘的光光;刚开始复习没抓住重点,马哲马政经侧重理解,我花太多时间去记忆,结果事倍功半;练习太少,特别是多项选择题最容易出错。

参考建议:1、选中合适的复习资料,我用的资料虽多但能不能肯定说哪个好,感觉应该有比任汝芬更好的资料。2、先从整体上先把握框架结构,分清主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像我一样傻傻的上来就从哲学的定义开始死背。马哲部分很抽象,抓住重要知识点和规律,题变答案不变。马哲、马政经、毛概、邓论、当代五部分每部分一道大题,一般都紧扣当年的一些时事来出题。重点是前面四部分,当代基本和时事有关。3、多练习,掌握答题思维方式。

? 其它

关于安排:考研的日子确实痛苦艰辛,我当时从9月份开始正式复习,虽然效率很低吸收很慢,但每天保证至少十小时的学习时间。至于复习计划时间安排什么的,每人受个人水平、时间、目标等因素影响而不同,没必要完全照他人的路走。我个人总结的方法应该是:英语贯穿始终前期加强,后期保持;数学前期学练相结合,后期做真题和模拟套题;政治等大纲出来再复习也不迟;至于专业课资料最好能收全,一般卷子没答案,做了也不知道对错,比较痛苦。要考本校还好说,但考外校其实也就是多花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而已。另外安排应根据进度灵活调整。

关于资料:资料不是越多越好,太多容易眼花而且没有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看,但一定要保证全且精。石祯春的220篇我到最后才做了一半(但这本确实还不错);政治一堆资料最后抛弃了不少,主看任汝芬;下了n多视频音频,就看了一两集。

最后,答题的时候尽量往上写,就像任汝芬说的,不答白不答,实在不会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往上写,总之不要放空。考完感觉差不代表考的就差,大家考完都是这样的感觉,但最后成绩出来的时候反而会出人意料的,我当时考完估计也就国家线附近,但最后分出来还有360。

总之,希望为此奋斗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坚持下来,不要轻言放弃,可能会有绝望的时候,可能会有想放弃的时候,但无论如何,一旦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无怨无悔的忍下来。将来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功,更多的是对自己品行意志的磨练,学会持之以恒。不管成功与否,都是对自身的一次挑战。

祝学弟学妹们考研成功,坚持就是胜利哦!


得失小结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37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