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古代诗歌鉴赏

时间:2016-12-29 07:45:2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古 代 诗 歌 鉴 赏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教学目标:

1、弄清考试要求,以便有针对性的复习。

2、巩固、把握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

3、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4、掌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2、掌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形成。

2、考试答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相关知识。

2、讨论、总结诗歌鉴赏的规律和方法。

3、精选范例分析、比较,强化理解。

4、通过练习巩固、提高。

5、严格督促、认真检查。

6、讲评到位,注重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

6、安排十五课时(其中五课时为复习必修1—5语文教材中的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理解诗歌,鉴赏诗歌首先必须设法使自己进入古典诗歌的情境之中。要进入情境之中,就必须了解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表达范式,相关的背景,以及起承转合等诗歌的基本常识。

二、诗歌知识简介

1、起源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鲁迅在《门

外文谈》自称是“杭育杭育派”,即主张“劳动创造论”的)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歌史的起点,“六义”,开现实主义先河)→ 《楚辞》(“骚体诗”,浪漫主义,“风骚”代表文学作品)→汉赋→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古诗十九首》标志五言诗的成熟)→建安诗歌(建安风骨)→魏晋南北朝民歌(民歌《采莲曲》《木兰诗》,陶渊明田园诗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3、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4、 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三、考点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五、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有何特点

明确:1、历年的古典诗歌高考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2、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3、选材应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4、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

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六、布置作业:复习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鉴赏用词之妙

1、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

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2)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

2、值得注意的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这种独特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

篇二: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课时作业

基础自测

1.(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①,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②。

注:①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②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1)首句“三边烽乱惊”有版本将“惊”写作“警”,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这首诗很好地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的隋边塞诗中特有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惊”好,“惊”是“惊扰”“惊动”之意,写出敌人来势汹汹,①一方面引出下文的我军的英勇抵抗(“十万且横行”),②同时敌人的疯狂进攻与后面我军的沉着应战形成对照,也反衬我军的英勇无畏。而“警”为预警,只写出了烽火报告军情这一事实。(如果答“警”好,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同意。“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可看出本诗意境开阔,状写行军作战气势雄浑。内容主要表现隋军军容强盛与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展望隋军胜利的前景,格调昂扬向上。确实体现了一种“大国之气”“强国之音”。

2.(2009年东莞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填空:本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全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双音节词)的生活情趣。

(2)有人说“不系船”是全诗关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七绝(七言绝句),悠闲、自在(“自由、自在;安闲、自得”均可)。(2)因为“不系船”三字是全诗的总起,领起后面三句:第二句上承该句点明船停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不怕,就算是夜里起风把小船吹走了,也不过吹到浅水边的芦花丛里(很容易找回),三四两句给与了明确的回答。从而全诗“安闲自在”的情趣全出。

3.(2010年潮州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村①兵后

戴复古②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①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②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1)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人在盛开的桃花前加上“无主”二字修饰,给乐景平添了凄凉;在繁茂的春草后缀以“茫茫”加以修饰,也暗示了荒凉之意。(2)诗人借对寂寞而开无主的桃花、迷茫的春草和晚鸦的描写,把蓬勃的春景写得如此不堪,不写荒凉而荒凉自现;后两句以“几处”破败的住家为点,又以“一一是人家”为面,点面结合,写出战乱后江淮农村的荒凉破败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遭受兵乱之苦百姓的同情,对侵敌(战乱)的仇恨。(意思对即可。)

4.(2009年惠州三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①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②。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②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

(1)试结合全诗分析首句的“冷”字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冷”字是全诗写景叙事抒情的关键。首句写郡斋天气的冷,联想到山中天气的冷;由天气的冷,联想到在山中艰苦修炼的朋友的孤独、凄冷。于是诗人欲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慰藉。通过一个“冷”字,虚实结合,把诗人对山中朋友的想念很巧妙地表达了出来。(未答到最后一点,但前面各点的分析较具体,也可)

(2)作者的感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写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想送酒去安慰都是这种情感的表现。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即作者心中的寂寞之情。“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身处郡斋的寂寞,想送酒去安慰山中的道士,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化解。

5.(2009年江门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①,镜天无一毫。

南山②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注:①外:上。②南山:终南山

(1)“镜天无一毫”一句描绘出了秋天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本诗所表现的诗人的精神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明净澄洁、秋高气爽、高远寥廓。

(2)诗人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

实际上也正是诗人心境与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三四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峻拔向上的精神性格。

6.(2010年韶关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

苦寒行

南宋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特点:生活苦寒。十月边疆气候恶劣,官军衣单身寒,苦等军衣不来,夜冷难眠,苦寒难受。(意思对即可。)

(2)对比。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之情。(答“反衬”,分析有理也可。)

7.(2010年惠州调研)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请赏析颔联与颈联在写景上的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写景的含意是什么?请对此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意境高古、清幽(或“幽雅”);颈联写入望的远景。景象阔大、幽渺(或“幽深”)。

(2)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对卢岵处士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卢岵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高洁,以及作者的景慕之情。

8.(2009年梅州、揭阳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注]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

(2)①这两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

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②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9.(2009年茂名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尽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注:这是韩偓晚年寓居南安之作。韩偓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变故,晚年寄身异乡,亲朋息迹。

(1)颔联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尾联“流莺”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南方暮春时节景物的凄凉(春天即将逝去的凄清景象)。作者借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随风带雨的片云,表现了诗人漂泊无定,无所归依的凄凉(落寞)情绪。

(2)结尾处故意宕开一笔,借流莺的殷勤相顾,略解自己的春愁,表面上冲淡了全诗的悲剧色调,实际上将那种世无知音的落寞感含蓄得更为深沉,表达得更耐人寻味。

10.(2010年江门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②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1)作者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秋景秋意,勾起了作者怀乡思归的感情;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朝代兴亡变化,江山依旧,人、物不同的感叹之情。(或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不禁感伤不已,生发昔盛今衰的惆怅之情。或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抒发了对物换星移, 江山依旧,人事无常、人世沧桑的悲伤之情。)

(2)①颔联通过对山高水深、游人罕至的描写,侧面烘托出环境的荒凉,古迹的零落。②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暮色中,只有夕阳依旧照着旧台,空疏的林中回荡着钟声,更加突出了环境的萧索、僻静。(或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亦可。)

附诗意:

登上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迹,秋景秋意,勾起了我怀乡的心情。荒山野寺,来此旅游的人太少了,因为山太高水太深,隔断了路程。夕阳映着吴公台旧垒,依依不去,空荡的山林中,回响清冷的磬声。南朝旧事早成陈迹,真叫人惆怅,唯独这长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

11.(2009年珠海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

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①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②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籍,余味无穷。(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

12.(2010年揭阳摸底)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①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②,两年寒食负先生。

注:①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时作者离家宦游,正在广州任内。②翠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

(1)中间四句写“春晴”向来为人称道。这四句写了哪些景致?各具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是“春晴怀故园海棠”,诗人是怎样表达怀想之情的?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中间四句写景,写了柳、花、小径、鸟声。各具特色,写柳,重在姿态,柳枝低垂;写花,重在形色,花影朦胧;小径,幽寂,主于静;鸟声清脆欢悦,主于动。

(2)诗人借景抒情,融情入境。诗人写景,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漫步于水榭亭边的幽径,柳条、花影、幽径、鸟鸣,淡晴之景迷蒙幽寂,烘托了诗人宦游异地的孤寂落寞的心境和对故园海棠的怀想之情。(如果认为诗中所写是美丽的春景,但乐景哀情,如此美丽的春景,徒增诗人的烦恼,从而衬托了诗人此时孤寂的心情以及对故园海棠的无限怀念也可)。

能力提升

13.(2009年枣庄模拟)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王石谷画册玉簪①

蒋士铨

低丛大叶翠离离,白玉骚头放几枝。

吩咐凉风勤约束,不宜开到十分时。

注:①即玉簪花,夏秋季开花,色洁白如玉,有清香。花蕊如簪头,故名。

(1)作者怎样描绘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概述: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源远流长,从上古时代的民歌民谣到五四以前七言辞令

等无不显示出中国诗歌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杜甫最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登高》作为诗人的代表作

反映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感叹自身多舛命运的感伤。

关键字: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杜甫 《登高》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一、原始时代的歌谣

劳动人民创作,口头相传。如一些劳动号子,他们是依照劳动节奏的声音和语言

的结合体。原始时代的诗歌和音乐、舞蹈有密切关系,“音”重于“义”。节奏短

促鲜明,诗句短小。

二、四言诗(诗经体)

产生时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代表作是《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

经》,体制可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可概括为“赋、比、兴”。

三、骚体诗(楚辞体)

产生时间为战国时代,代表作是《楚辞》。《楚辞》开创了诗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

统。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宜于自由地抒发不同的情感,适于表现更复杂

的内容,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地方

色彩。

四、乐府诗

时间为汉代,代表作品是《乐府诗集》。这些民歌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汉乐府以五言杂言为主,形式灵活多样,对中国

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文人五言诗

产生于东汉末年,代表作品是《古诗十九首》。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体的成

熟,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或写政治上的失意,或写就子、思妇、

写夫妻间的离情别绪。长于抒情,其抒情之方法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

景于情,二者结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

六、建安诗歌

时间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也是第一次文人创作的高

潮。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充实的内容,充沛的感情,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风

骨与藻饰恰当地结合,被后人尊为典范,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七、正始诗歌

时间是从三国魏从公元223年到264年这段时期。原是当时的玄学家王弼和何晏

共同倡导玄学清淡风气世称“正始之音”。这一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

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

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书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唱出的是这一时代里“生年

不满百,长怀千岁忧”的主旋律。

八、两晋诗歌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以“三张”(张协、张载、张亢)“二陆”(陆机、陆

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为代表的“太康体”诗风。当时时局

稳定,经济发展,诗人们抛弃了建安诗歌的慷慨悲凉与正始诗歌的深邃哲思,转

而向绮靡的形式技巧方面发展。

特点:内容上,一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二是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

艺术形式上,一是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开了中国诗歌史上讲究形式美的风

气;二是追求新的技巧,

九、南北朝诗歌

时间为南北朝时期,主要有乐府诗和文人诗两类。乐府诗又分为南朝乐府和北朝

乐府,文人诗中代表人物有鲍照(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魄,

或通过战争、边塞风光、军旅生活等激动人心的内容,追求高度紧张、富于刺激、

雄壮有力的诗情。

北朝代表人物是庾信(庾信前期诗歌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多局限于宫廷生

活,内容浅薄。其诗歌总体上显示着绮丽浮艳的风格,也有清新之句。后期由宫

廷走向了现实,诗歌主要是抒写故国之思、国破家亡之感与孤独寂寞的羁旅漂泊

之情。

以上为古体诗部分,自唐以后,中国古代诗歌进入了近体诗的创作和繁荣时期。

十、黄金时代 ——唐代诗歌

初 唐

上官仪(上官体:是贞观后期的重要诗人上官仪的诗歌的特点,他长于五言诗,

存诗多是奉和应诏之作,内容可取者甚少,但其诗绮错婉媚,朝野一时效法成风,

称为“上官体”。特点:诗歌创作上的对仗手法加以程式化,提出“六对”、“八

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沈诠期、宋之问促成了近体律

诗的定型。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冲破绮靡诗风。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

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

表现了不甘心憔悴于盛年的兀傲之气,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世气象。

盛唐时期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派、

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李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世人尊称他为“诗仙”;诗风豪放飘逸,擅长五、七绝

句。李白兼采“屈、庄”之精华,融会“儒、仙侠”之精神,进而形成了独树一

帜的浪漫主义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这一切都在其

诗作中得以体现。

杜甫是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世人称之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擅长七言律诗。

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杜甫凭借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以诗歌的形式,真实

的记录了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极衰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穷年忧黎元”

是其主体创作精神,也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

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常建、祖咏、裴迪、储光羲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时期

韩愈、孟郊诗歌多“不平之鸣”,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以韩愈、孟郊

为代表的苦吟诗人以新奇险怪的诗风在中唐诗坛别开生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被称作韩孟诗派或险硬诗派。贾岛、卢仝也是这一诗派的重要诗人。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1、强调不平则鸣,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2、主张词必己出,遣词造句要力避流俗,大胆创新。3、提倡雄奇怪异之美,和盛唐对兴象玲珑、空明纯美意境的追求不同,他们在创作和审美上,着眼于力量的雄大、词语的险怪和造境的奇特。

十一、宋代的诗歌

在唐诗的高峰之后,宋人另辟蹊径,开启了好议论,重理趣的诗风。

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范成大是宋代诗歌的中流砥柱。

陆游是南宋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为国雪耻,抗敌御侮,一直是最能激动诗人情感和不断得到表现的主题。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使陆游唱出了那个时代最高亢的歌声。

十二、元曲

正当南宋诗人在浅吟低唱祸慷慨悲歌的时候,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喜爱的胡乐与中原地区的里巷之歌相结合,形成了词以后的又一种变体诗歌形式-------“曲”。 曲萌生于金,繁盛于元,故称“元曲”。

十三、明清诗词

明代诗坛上曾经出现过“前后七子”但创作上成就不大。后来“江左三大家”中的吴伟业自创“梅村体”。

赏析杜甫 《登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于这首诗,历来评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胡应麟《杜诗详注》称:“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律诗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杨伦《杜诗镜铨》评其为“杜集七言律第一”,近现代及当代很多评家也都各自从此诗的章法、句法、字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点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只意图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作论述,借以体味杜诗的苍凉悲壮之美。此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从结构上看,情、景泾渭分明,写景似乎只为抒情起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细细品味,方觉此诗绝非如此简单,而且作为“诗圣”的杜甫,写诗的手法也断不会如此平庸。此诗景中含情、情寓于景,整体感觉意境高阔深远浑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给人以苍凉悲壮的美感。先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农历九月,两鬓斑白、形销骨立的诗人,独自站在峡口的高台之上,凌厉的峡风掀起了他单薄的衣衫,吹乱了他的头发,面对眼前这灰白黯淡的景物,他怎能不心中生出苍凉悲壮的情感?陶道恕评论此联:“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词‘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联诗人的视野更为阔大,他写落木、江水,用“无边”、“不尽” 来形容,更用“萧萧”、“滚滚”来写其动态的气势,好比画家的写意,着意渲染浓厚的秋意,而这浓厚的秋意,不正是作者心中的悲秋之意吗?悲自然之秋其实也是

悲自己的人生之秋。听着落木窸窣之声,看着长江汹涌之状,作者心中壮志难酬的感怆恰如这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充满无限的苍凉悲壮之意。此联作者用大手笔,写大景物,读者的思绪也仿佛被这浩大、浓郁的秋色、秋意所浸染,淹没在这满地秋叶、满江秋水之中,与整个意境浑然融为一体,陡然间产生一种情感共鸣。所以陶道恕先生评价这一联:“大有‘建瓴走坂’、‘百川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这两联写尽了秋景,也饱含了秋意,两联28字,无一秋字,却处处都在写秋景、抒秋意,正表现了杜甫诗艺的炉火纯青、手法的不露痕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说:“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用在此处,“我”即作者胸中之情。你看,他写静景:天高、渚清、沙白,色彩是清、白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那种温暖的色调在这里难觅踪影,整个画面恰似一幅清瘦的水墨山水画,苍凉凄清,动景:风、猿、鸟,也是“急”、“哀啸”、“飞回”,凌厉、哀婉、低回,更强化了这种苍凉凄清的感觉,这种惨淡的色调、低回的旋律无不是被作者内心的色彩所浸染过的,也正是作者心中之境在外在之境上的映射。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写峡风之急速,天空之高远深邃,落木的“无边”、“萧萧”,长江的“不尽”、“滚滚”这一系列阔大、雄伟的意象,给予读者的是一种崇高之美,更显人类在大自然威力面前的渺小、无奈,进一步呈现了作者心中的那种悲壮之情。所以我认为前两联看似在单纯地写景,其实是景中含情,情寓于景,是在渲染一种浓烈的悲秋氛围,这样也使得后面的情更为蕴藉深厚,更具感染人的力量。在前两联营造的深厚意境的基础上,后两联水到渠成,直抒胸臆,把心中的苍凉悲壮之情淋漓尽致地加以展现。先看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道:“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无人陪伴的诗人,寂寥之中登上高台,他视通万里,思接百年,联想到自己离家万里,常年漂泊,独在异乡为异客,时值季节之秋,又逢人生之秋,怎能不和前人一样,生出悲秋之情呢?诗到此处,“秋”字才被点了出来,承上启下,“万里”和“百年”分别从时间、空间的角度,极言自己漂泊之远、作客之久,感时多病,寂寞孤单。宋人罗大经分析此联说:“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回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这也正与前面的写景互为呼应,情和景水乳交融。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暇想。


古代诗歌鉴赏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34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