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示波器实验心得体会

时间:2016-12-27 07:18:4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示波器实验报告

创新实验学院实践报告

实践班名称: 机电实践班 课 程 名 称:电子电路调试 题目: 信号调试

院 系: 电信与电气工程学部 班 级: 电医1101 学生姓名: 李光学 号: 201181624完成日期:年月日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

一、 内容综述

熟练使用常用信号源、万用表、示波器等设备。调出下述信号并用示波器测试,写出调试过程。 1.

调整信号源输出100Hz,峰峰值5V的正弦信号,并分别用示波器

及毫伏表测试,说明各值之间的关系。(有效值、峰峰值) 2.

调整信号源输出20kHz,峰值5V的方波信号,并分别用示波器及

毫伏表测试,说明各值之间的关系。(有效值、峰峰值) 3.

调整信号源输出100KHz,有效值1V的三角波信号,并分别用示

波器及毫伏表测试,说明各值之间的关系。(有效值、峰峰值) 4.

调整信号源输出10kHz,有效值5mV的正弦信号,并分别用示波

器及毫伏表测试,说明各值之间的关系。(注意数字示波器对小信号测试的误差)

二、 所使用的仪器

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三、

工作原理说明

1. 信号各值关系

峰值=被测电压的峰值÷波峰系数 平均值=被测电压的平均值 ×波形系数

正弦波

方波

波形系数 1.11 1.15 1

波峰系数 1.414 1.73 1

三角波

正弦波的峰峰值=2×有效值×√2=2×峰值 方波的峰峰值=2×有效值=2×峰值 三角波的峰峰值=2×有效值×√3=2×峰值

2. 调试方法 1).频率调节法

××××× —— Hz/kH/MH 2)。波形调节法 wave 3).电压调节法

任意两电压之比的对数称为相对电压电平,表达式为

UA

??20lgLU?dB?

UB

绝对电压电平与相对电压电平的关系

UAUA0.775

??20lgLU?20lg???LUA?LUB?dB UB0.775UB

由此可以调出电压大概值:

******* —— shift —— 8(-20dB) 细调:大信号:adj扭(右边-按下) 小信号:dB扭 (右边-拔起) 4) 调试方法

将信号发生器接示波器 1.Wave-正弦波 100 —— Hz

分贝档给一个很大的分贝,此时为2.**V,用adj扭调到5V 2.Wave-正弦波 20 —— kH

校正电压(用adj扭调到峰值5V) 3. Wave-方波100 —— kH

分贝档调小,用adj扭调到有效值1V

4. Wave-正弦波10 —— kH

分贝档调到10,用dB扭调到有效值5mV.(有的机器调不到,调到最小

四、 调试结果

五、 个人体会及心得

a) 通过此次制作,我可从中找出调试的乐趣,并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b) 通过此次调试,我对各种信号的特性有所了解,并对信号发生器及示波器使用有了初步掌握

篇二: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波形 (3)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差

主要仪器设备:

YB4320G双踪示波器, 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示波器基本结构

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放大和衰减系统、触发扫描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其中示波管是核心部分。

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由外部玻璃外壳密封在真空环境中。

电子枪的作用是释放并加速电子束。其中第一阳极称为聚焦阳极,第二阳极称为加速阳极。通过调

节两者的共同作用,可以使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产生明亮清晰的圆点。 偏转系统由X、Y两对偏转板组成,通过在板上加电压来使电子束偏转,从而对应地改变屏上亮点的位置。

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电子打上去时能够发光形成光斑。

不同荧光粉的发光颜

色与余辉时间都不同。

放大和衰减系统用于对不同大小的输入信号进行适当的缩放,使其幅度适合于观测。 扫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锯齿波扫描电压(如左上图所示),使电子束在其作用下匀速地在荧光屏周期性地自左向右运动,这一过程称为扫描。扫描开始的时间由触发系统控制。 2. 示波器的显示波形的原理

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加上交变电压而X偏转板上五点也是,电子束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而形成一条亮线,如左图所示:

如果在Y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同时分别加载正弦电压和锯齿波电压,电子受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合理作用下,进行正弦震荡和水平扫描的合成运动,在两电压周期相等时,荧光屏上能够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电压波形,显像原理如右图所示:

3. 扫描同步

为了完整地显示外界输入信号的周期波形,需要调节扫描周期使其与外界信号周期相同或成合适的关系。当某些因素改变致使周期发生变化时,使用扫描同步功能,能够使扫描起点自动跟踪外界信号变化,从而稳定地显示波形。

步骤与操作方法:

1. 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和频率

对于一个稳定显示的正弦电压波形,电压和频率可以由以下方法读出

Up?p?a?h,f?(b?l)?1

其中a为垂直偏转因数(电压偏转因数)(从示波器面板的衰减器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单位为V/div或mV/div; h为输入信号的峰-峰高度,单位div; b为扫描时间系数,从主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单位s/div、ms/div或μs/div; l为输入信号的单个周期宽度,单位div。

(1) 打开电源开关并切换到DC档,拨动垂直工作方式开关,选择未知信号所在的通道。 (2) 通过调节“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和“垂直偏转系数开关”,

以及它们对应的微调开关,

使未知信号图形的高度和波形个数便与测量。同时在开关上读出计算所需的a、b值。

(3) 调节“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旋钮,利用荧光屏上的刻度读取l、h值,并记录。

2. 用示波器直接观察半波和全波整流波形

(1) 将实验室提供的未知信号分别接到整流电路的AB端, CD端送入示波器的CH1或CH2

端。

(2) 通过调节“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和“垂直偏转系数开关”是信号显示在屏内,分别

观察整流后的波形,并记录

3. 李萨如图形测量信号的频率

不使用机内的扫描电压,而使用两个外界输入的正弦电压分别加载在X、Y偏转板上,当两个正弦电压的频率相同或呈简单的整数比,则屏上将显示特殊形状的轨迹,这种轨迹称为李萨如图形。李萨如图形与X轴和Y轴的最大交点数nx与ny之比正好等于Y、X端的输入电压频率之比,即

fy:fx?nx:ny

*

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原理略

数据记录与处理/结果与分析: 1. 正弦信号电压和频率的测量:

2. 正弦信号、半波整流信号、全波整流信号的图形

3. 李萨如图形测量正弦信号的频率

讨论、建议与质疑:

(1) 在示波器显示扫描波形图和李萨如图形的原理中,不同之处在与它们所使用的扫描电压(即

水平方向的输入电压)不同。显示扫描波形时,水平方向加载的是锯齿波的扫描电压,它能够使电子束从左向右地单方向扫描,当扫描频率和输入信号的频率相配合时,就能够显示输

入信号的波形;显示李萨如图形时,水平方向接入的是未知的正弦信号,它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往复运动,与竖直方向的另一简谐运动相叠加后,在荧光屏上形成李萨如图形。

(2) 形成椭圆的条件较为简单,当输入的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存在,且大小在+π~ -π之间

时,即可形成椭圆图形。

圆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椭圆图形。

当输入的两个正弦信号频率相同,信号振幅相同,且两者的相位差为±π/2时,李萨如图形为圆形。

(3) 实验中Y轴信号为已知正弦信号, X轴为未知信号,经过实验,发现

当fy比fx大很多时,荧光屏上的线条之间不可分辨,形成一个矩形块状图案; 当fy比fx小很多时,荧光屏上显示一条上下振荡的水平线段。

(4) 试解释全波整流图形存在水平片段的原因。

个人认为,由于示波器上没有精确地显示出波形所在的相对位置,故对这一波形现象可以有以下两种理解方式: 第一种理解方式:

如上图,左图为理论上的全波整流信号波形,右图为实际中由示波器观察到的整流波形,可见实际波形下端未能达到0,即负载端电压值在外部加载电压换向时没有达到最小。 原因可以认为,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不是绝对的,在电压反向加载时,仍有小部分的反向“漏电流”通过二极管,因此在桥式整流电路中,电路电流完全等于零的时刻是不存在的,在正向电压下降到接近0的位置时,由于有反向漏电流存在,故负载两端的实际电流不为零,故电压也不为零,由示波器显示其电压变化状态,变得到了右上图示的“削尾”现象。另外,也可以认为二极管有电流/电压残留现象等等。

第二种理解方式:

篇三:示波器的实验报告(共7篇)

篇一:电子示波器实验报告

一、 名称:电子示波器的使用 二、 目的:

2.学会使用常用信号发生器;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方法。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电压、周期和频率等电参量。

三、 器材:

2、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

四、 原理: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

y输入

外触发x输入 2、示波管(crt)结构简介:

3、电子放大系统:

竖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

(2)触发电路:形成触发信号。

#内触发方式时,触发信号由被测信号产生,满足同步要求。 #外触发方式时,触发信号由外部输入信号产生。

5、波形显示原理:

只在竖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的情形

示波器显示正弦波原

只在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锯齿波电压的情形

五、 步骤:

1、熟悉示波器的信号发声器面板各旋钮的作用,并将各开关置于指定位

3、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为500hz和1000hz的正弦信号接入示波器,

通过调整相应的灵敏度开关和扫描速度选择开关,使波形不超出屏幕范围,显示2~3个周期的波形。

4、将time/div顺时针旋到底至“

x-y”位置,分别调节y1通道和y2

六、 记录:

七、 预习思考:

1、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正弦波形和李萨如图形实际上分别是哪两个波形的合成?

答:正弦波形:是两组磁场使电子受力改变运动状态,然后将不同电 子打到荧光屏上不同的位置而形成的;

2、用示波器观察待测信号波形和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示波器的工作方式有什么不同?

3、当开启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后,在屏上长时间不出现扫描线或点时,应如何调节各旋钮?

八、 操作后思考题

1、如果y轴信号的频率?x比x轴信号的频率?y大很多,示波器上看到什么情形?相反又会看到什么情形?

答:因为 ?y / ?x=nx / ny ,当?x /?y=1:1时,示波器上是一个圆柱,当?x /?y=2:1时,示波器上是一个横向的8,当?x /?y=3:1时,示波器上是三个横向的圆。所以?y如果越大的话,横向圆的数量就越多。

篇二: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 材料物理 班级 0705 姓名 童凌炜 学号 200767025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2008 年 11 月 18 日,第13周,星期 二 第5-6 节

实验名称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波形 (3)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差

主要仪器设备:

yb4320g 双踪示波器, 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示波器基本结构

电子枪的作用是释放并加速电子束。

过调节两者的共同作用, 可以使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产生明亮清晰的圆点。

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 电子打上去时能够发光形成光斑。

扫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锯齿波扫描电压(如左上图所示), 使电子束在其作用下匀速地在荧光屏周期性地自左向右运动, 这一过程称为扫描。

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加上交变电压而x偏转板上五点也是, 电子束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而形成一条亮线, 如左图所示:

如果在y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同时分别加载正弦电压和锯齿波电压, 电子受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合理作用下, 进行正弦震荡和水平扫描的合成运动, 在两电压周期相等时, 荧光

屏上能够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电压波形, 显像原理如右图所示:

3. 扫描同步

为了完整地显示外界输入信号的周期波形, 需要调节扫描周期使其与外界信号周期相同或成合适的关系。

步骤与操作方法:

1. 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和频率

对于一个稳定显示的正弦电压波形, 电压和频率可以由以下方法读出

up?p?a?h, f?(b?l)?1

其中a为垂直偏转因数(电压偏转因数)

(从示波器面板的衰减器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单位为

关, 使未知信号图形的高度和波形个数便与测量。

2. 用示波器直接观察半波和全波整流波形

(1) 将实验室提供的未知信号分别接到整流电路的ab端, cd端送入示波器的ch1或ch2

(2) 通过调节“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和“垂直偏转系数开关”是信号显示在屏内, 分

别观察整流后的波形, 并记录

3. 李萨如图形测量信号的频率

fy:fx?nx:ny

*

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原理略

数据记录与处理/结果与分析: 1. 正弦信号电压和频率的测量:

2. 正弦信号、半波整流信号、全波整流信号的图形

3. 李萨如图形测量正弦信号的频率

讨论、建议与质疑:

(1) 在示波器显示扫描波形图和李萨如图形的原理中, 不同之处在与它们所使用的扫描电压(即

(2) 形成椭圆的条件较为简单, 当输入的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存在, 且大小在+π~ -π之

(3) 实验中y轴信号为已知正弦信号, x轴为未知信号, 经过实验, 发现

个人认为, 由于示波器上没有精确地显示出波形所在的相对位置, 故对这一波形现象可以有以下两种理解方式: 第一种理解方式:

如上图,左图为理论上的全波整流信号波形, 右图为实际中由示波器观察到的整流波形, 可见实际波形下端未能达到0, 即负载端电压值在外部加载电压换向时没有达到最小。 原因可以认为, 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不是绝对的, 在电压反向加载时, 仍有小部分的反向“漏电流”通过二极管, 因此在桥式整流电路中, 电路电流完全等于零的时刻是不存在的, 在正向电压下降到接近0的位置时, 由于有反向漏电流存在, 故负载两端的实际电流不为零,故电压也不为零, 由示波器显示其电压变化状态, 变得到了右上图示的“削尾”现象。 第二种理解方式:

由此可以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当第一个半周期内末端, 电压下降到门槛电压以下时, 二极管实际已不能导通, 而另两个反向的二极管此时也尚未导通, 此时负载两端的电压为零, 在示波器上表现为x轴上的直线;

(5) 实验体会:

另外, 本次实验中, 我也体会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差异所在, 具体地说即是全波整形电流波形理论值和实际图样的差别。

篇三:示波器实验报告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专业班级 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 成绩 日 期 年 月日

实验原理(原理文字叙述和公式、原理图)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 六.实验结果 七.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误差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问题的讨论等) 八.思考题

篇四:大物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二十三 示波器的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日期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示波器是利用示波管内电子束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显示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波形的一种电子观测仪器。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与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台湾固纬公司生产的通用双踪示波器。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为示波管(crt)、扫描同步系统、放大与衰减系统、电源系统四个部分。 “示波管(crt)”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如图1所示的。

1)电子枪

电子枪包括灯丝f,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等。阴极被灯丝加热后,可沿轴向发射电子。

2)偏转系统

f灯丝,k阴极,g控制栅极,a1、a2第一、第二阳极,y、x竖直、水平偏转板 图1示波管结构简图

屏上光点的位置就会移动。x偏转板之间的横向电场用来控制光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移,y偏转板用来控制光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3)荧光屏

4)显示波形的原理 图

2 图3 图4

在竖直偏转板上加一交变正弦电压,可看到一条竖直的亮线,如图3所示。在水平偏转板上加“锯齿波电压”扫描电压,使荧光屏上的亮点沿水平方向拉开。电子的运动是两相互相垂直运动的合成。

当波形信号的频率等于锯齿波频率的整数倍时,荧光屏上将呈现整数个完整而稳定的被测信号的波形,当两者不成整数倍时,对于被测信号来说,每次扫描的起点都不会相同,结果造成波形在水平方向上不断的移动。

2、利用利萨如图测正弦电压的频率基本原理

通过观察荧光屏上利萨如图形进行频率对比的方法称之为利萨如图形法。

fyfx

是整数时,在荧光屏上将出现利萨如

fyfx

?

nx

ny

图5的第一个图形,nx?2,ny?4,y轴上的信号频率fy与x轴上的信号频率 2


示波器实验心得体会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160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