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时间:2016-12-26 07:15:0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精要

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 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例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巩固】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哪些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⑴2Mg+O2⑵2KMnO4

点燃

2MgO CaO+H2O=Ca(OH)2

K2MnO4+MnO2+O2↑ Cu(OH)2CuO+H2O

⑶C+2CuO高温

2Cu+CO2 Zn+H2SO4=ZnSO4+H2↑

⑷2HCl+CaCO3=CaCl2+CO2↑+H2OKCl+AgNO3=AgCl↓+KNO3 ⑸3NO2+H2O=2HNO3+NO 2H2S+SO2=3S+2H2O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 被氧化:失去电子被氧化 被还原:得到电子被还原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生成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

2

【练习】1、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⑴4P+5O2⑶2KMnO4

点燃

2P2O5⑵2KClO3K2MnO4+MnO2+O2↑⑷S+2KNO3+3C

催化剂△

2KCl+3O2

K2S+3CO2↑+N2↑

⑸2H2S+SO2=3S+2H2O ⑹3NO2+H2O=2HNO3+NO ⑺4FeS2+11O2高温

2Fe2O3+8SO2

⑻Zn+2HCl=ZnCl2+H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⑼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已知下列反应:①2Na+2H2O=2NaOH+H2↑②2F2+2H2O=4HF+O2③Cl2+H2O=HCl+HclO ④2NaCl+2H2O

电解

2NaOH+H2↑+Cl2↑⑤CaO+H2O=Ca(OH)2 ⑥CaCO3+H2O=Ca(HCO3)2

(1)其中水在反应中作氧化剂的反应是(填代号下同). (2)其中水在反应中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

(3)其中水在反应中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2.(1)①④(2)②(3)③⑤⑥

3.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是氧化产物; 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3.K2Cr2O7、HCl 氯、铬、Cl2、CrCl3、6 3、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表示方法 (1)电子得失法即双线桥法

a、两条线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 b、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c、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2)电子转移法即单线桥法

a、一条线桥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b、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c、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d、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巩固】分别用双线桥和单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 ⑴2Mg+O2

点燃

2MgO⑵2KClO3

2KCl+3O2

⑶C+2CuO

高温

2Cu+CO2⑷Zn+H2SO4=ZnSO4+H2↑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化合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分解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就,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D )

A.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⑴不同物质不同元素间: ⑵相同物质不同元素间:

⑶不同物质相同元素间:――归中反应

规律:高价态被还原,化合价降低,低价态被氧化,化合价升高,两方面化合价都向中间价态变化,但彼此不能越位。

⑷相同物质相同元素间:――歧化反应

与归中反应正好相反,是同一价态元素的原子向一高一低两方向转化。 练习.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反应是( AC)

A.3Br2+6KOH=5KBr+KBrO3+3H2OB.NH4NO3

C.3NO2+H2O=2HNO3+NO D.2KNO3

N2O+2H2O

2KNO2+O2↑

⑸多种物质多种元素间: 6

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7、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根据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少,其单质易失电子,还原性强;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多,其单质易得电子,氧化性强。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并不决定于得失电子的数目而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看金属活动顺序表:

K Ba Ca Mg Al Mn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离子的还原性强弱看非金属活动顺序表倒过来的顺序: S2->I->Br->O2->Cl->F-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看非金属活动顺序: F2>Cl2>O2>Br2>I2>S

金属离子的氧化性看金属活动顺序表倒过来的顺序。例如下列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g+>Cu2+>Fe2+>Al3+>K+(注:Fe3+>Cu2+)

(2)根据反应条件:是否加热、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等,

(3)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如Cu与浓HNO3反应剧烈,Cu与稀HNO3反应微弱,故氧化性浓HNO3>稀HNO3。

(4)根据不同氧化剂在同一物质反应后,还原剂中相关元素价态高低: +2 +3

点燃 △

如Fe+S====FeS,2Fe+3Cl2=====2FeCl3,故氧化性Cl2>S。 (5)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 >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 >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练习】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解析 (1)先确定好每个反应中的还原剂与还原产物 (2)利用规律:还原性为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有:H2SO3>HI,HI>FeCl2,FeCl2>NO 得答案为(A)选项.

2.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Fe3++2I—=2Fe2++ I2②2Fe2++ Br2=2Fe3++ 2Br—

③2Fe (CN ) 64—+ I2= 2Fe (CN ) 63—+2I—,试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C ) (A)Fe3+>Br2>I2>Fe (CN ) 63— (B)Br2>I2>Fe3+>Fe (CN ) 63— (C)Br2>Fe3+>I2>Fe (CN ) 63— (D)Fe (CN ) 63— >Fe3+>Br2>I2 3.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1)C+CO2=2CO (2)C+H2O=CO+H2 (3)CO+H2O=CO2+H2

由此可以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D) A.CO>C>H2 B.C>CO>H2C.C>H2>CO D.CO>H2>C

4.根据反应(1)Fe+Cu2+=Fe2++Cu (2)2Fe3++Cu=+Cu2++2Fe2+ (3)2Fe2++Cl2=2Fe3++2Cl- (4)HClO+H++Cl-=H2O+Cl2,可以判断出各粒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A.HClO>Cl2>Fe3+>Cu2+ B.Cl2>HClO>Fe3+>Cu2+ C.Cl2>Fe3+>HClO>Cu2+ D.HClO>Cl2>Cu2+>Fe3+

5.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BC )

A.2NaW+Z2=2NaZ+W2 B.2NaX+Z2=2NaZ+X2 C.2NaY+W2=2NaZ+Y2 D.2NaZ+X2=2NaX+Z2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7.下列变化中,一定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B) A.Cl2→Cl- B.FeCl3→FeCl2 C.C→CO2D.KMnO4→MnO2 8.下列物质属于常见氧化剂一组的是( A ) A.Cl2、O2、FeCl3、KMnO4 B.O2、KMnO4、C、H2 C.Na、K、FeCl2、H2、CO D.CuO、CO、Fe2O3、H2 8、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一般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配平。配平原则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或"得失电子总数相等"。下面以硫与浓硝酸反应为例,说明配平的一般步骤: (1)标变价: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中价变元素的化合价。

(2)求总数:求得失电子数的最小公倍数,以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 还原产物四大物质前的系数。

(3)配系数:观察配平两边其他物质的系数,并进行检查,最后改"----"为"==="号。

【练习】1.NH3+O2催化剂△

NO+H2O

2.Cu+HNO3=Cu(NO3)2+NO↑+H2O3.KMnO4+HCl=KCl+MnCl2+Cl2↑+H2O4.FeS2+O2高温

Fe2O3+SO2

9.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1)、相等规律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表现性质规律:

①某种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就具有氧化性。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 +6 +7 +3 0 +5

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不可再升高。例如:KMnO4、H2SO4、HNO3、FeCl3、F2(无正价)等。

②某种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就具有还原性。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 -2 -1 0

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而不可再降低。例如:HCl、Na(无负价)、Na2S等。

③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因为在 0 0 0 +4

一定条件下,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或者降低。例如:C、S、Fe、SO2等。

④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

⑤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与CO、CO与CO2、Cl2与HCl、浓H2SO4与SO2等均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性质强弱规律:

)

(氧化产物)得电子 还原反应氧化性:氧化剂强于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例如:2FeCl3+Cu====2FeCl2

+CuCl2,氧化性:Fe3+>Cu2+,还原性:Cu>Fe2+。

(4)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根据这个规律,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次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例如:把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的强氧化性可将Fe2+,Br—氧化,由于还原性Fe2+>Br—,所以,当通入有限量Cl2时,根据先后规律,Cl2首先将Fe2+氧化;但Cl2足量时,方可把Fe2+、Br—一并氧化。离子方程式可分别表示为:2Fe2+ + Cl2 = 2Fe3+ + 2Cl—,2Fe2+ + 4Br— +3Cl2 = 2Fe3+ + 2Br2 + 6Cl—。

5)价态归中规律

篇二: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第2课时

[引入]“学无止境”,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下面我们继续研究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从得失氧角度分析,H2+CuO===H2O+Cu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在此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何变化?它与氧化、还原的关系是什么?

[结论]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 0 +1 +2 0

2====Cu+H2O ↑ 被还原 化合价降低,

①S+②2Na③H2+

[小结]形成离子化合物时,某元素原子失电子,则化合价升高,某元素原子得电子,则化合价降低。

点燃

再以反应③为例:H2+Cl2======2HCl

氢气氯气化合时没有发生电子的得失,氢氯两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成共价化合物的分子由于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有差别,造成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偏离氢原子,

H

H 被氧化 所以

(对立统一)

ClCl 被还原

?1

?1

[小结]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共用电子对偏离某元素原子,该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思考]1.为什么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为什么复分解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试述理由。

[总结]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表现为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作业]习题一(1) 习题二① 习题三(3) [板书设计]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氧化反应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篇三: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

(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例题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D )

A.HCl→MgCl2 B.Na→Na+ C.CO→CO2 D. Fe3+→Fe

例题2: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

A、3Cl2 + 6KOH =5KCl + KClO3 + 3H2O B、2NO2 + 2NaOH =NaNO3 +NaNO2 +H2O

C、SnCl4 + 2H2O = SnO2 + 4HClD、3CCl4 + 2K2Cr2O7 = 2CrO2Cl2 + 3COCl2 +2KCl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KMnO4,KClO3,FeCl3等。

③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3)重要的还原剂

①金属单质,如Na,K,Zn,Fe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③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

④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HCl(浓),HBr,HI,H2S等。

⑤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

1.3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有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

(1)双线桥法

要点:a.箭头由反应物中化合价变化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化合价已经变化了的同一元素。(升高、降低各

一根箭头,越过方程式中间的等号)

b.电子转移数目: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化合价改变元素的原子个数m ×

每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个数ne-, 即m × ne-

如:

(2)单线桥法

要点:a.线桥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出发,指向反应物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箭头对准氧化剂中

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箭头不过“=”

b.在线桥上标明转移电子总数,不写得到或失去。

如: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2.1 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规律

2.1.1 价态规律

同种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题:下列微粒不具有还原性的是(D )

A.K B.Fe2+ C.S2- D.Na+

2.1.2 歧化和归中规律

价态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价态的变化“只靠拢,可相交,不相叉”。例题: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请预测有关产物?

A、C+ CO2B、Fe + FeCl3

C、SO2 + H2SO4 (浓) D、H2S + H2SO4(浓)

2.1.3 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1)同时含有集中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后,还原性强的优先被氧化。

(2)同时含有集中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后,氧化性强的优先被还原。

2.1.4 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 = 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并且反应前后电荷数相等。

例题1:已知3个SO32-恰好将2个ClO4- 还原,而SO32-被氧化为SO42-,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D)

A.+1

C.+3

2.2 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强弱判断规律(自己总结)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可总结为: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弱于剂。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从左向右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4)根据氧化性还原反应的程度

相同条件下:a.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氧化性强。

b.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还原性强。

3、氧化还原概念及规律的应用

3.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3.1.1 三个原则

得失电子守恒原则,原子守恒原则,电荷守恒原则

3.1.2 一般方法

化合价升降法联合最小公倍数法

3.1.3 配平技巧

3.1.3.1 正向配平法 B.+2 D.+4

先从氧化剂和还原剂开始配平。

适用范围: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元素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中物质即是氧化物又是还原产物。

3.1.3.2 逆向配平法

先从氧化还原产物开始配平

适用范围: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中某一部分被氧化或被还原

3.1.3.3 整体配平发

当某一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多见于有机反应配平)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例题:S+Ca(OH)2=CaSx+CaS2O3+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NH4中-3价,NO3中+5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NH4NO3→HNO3 :+1→+5 升4×1价

NH4NO3→N2:+1→0 降2×2价

得2(x+1)S + 3Ca(OH)2 = 2CaSx + CaS2O3 + 3H2O

3.1.3.4 缺项配平法

如果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中有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写出来,在配平时,如果所空缺的物质不发生电子的得失,仅仅是提供一种发生反应的酸、碱、中性的环境,可先把有化合价升降的元素配平,最后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确定缺项物质,配平。

例题: BiO3- + Mn2+ +=Bi3+ + MnO4-+ H2O

分析:首先根据化合价的升降配平有变价元素的有关物质:

5BiO3- +2 Mn2+ + = 5 Bi3+ +2 MnO4-+H2O

根据氧原子守恒,可以确定H2O 的系数为7,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规律可以确定反应物所缺的是氢离子H+

3.1.3.5 其他配平法(自己总结)

(1)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

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2)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

(3)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举例说明,不少于2个例子)

(1) 计算依据: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2) 计算公式:氧化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等=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例题1: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反应方程式为2KClO3+H2C2O4+H2SO4==加热==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解析:由反应方程式知: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由+5→+4,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3→+4,故KClO3得电子,是氧化剂,被还原得还原产物ClO2,1molKClO3参加反应转移1mol电子;H2C2O4是还原剂被氧化,故A项正确。答案:A

例题2:将11.2g的Mg和Cu的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A. 0.3mol NO2和0.3mol NO B. 0.2mol NO2和0.1mol N2O4

C. 0.1mol NO、0.2mol NO2和0.05mol N2O4D. 0.6mol NO

解析:根据Mg、Cu的变化:Mg~Mg2+~2OH-~Mg(OH)2~2e-、Cu~Cu2+~2OH-~Cu(OH)2~2e-知增加的质量为OH-的质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有n(OH-)=21.4g-11.2 g/17g·mol-1 =0.6 mol,故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也为0.6 mol。选项A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3mol×1+ 0.3mol×3 = 1.2 mol,不正确;选项B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1+ 0.1mol×2 = 0.4 mol,不正确;选项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3+ 0.2mol×1+ 0.05mol×2 = 0.6 mol,正确;选项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3=1.8 mol,不正确.

例题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

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 )

A.60mL B.45mL C.30mLD.15mL

解析:本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属于连续反应,这类题型在计算过程中只需考虑始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在整个过程相当于Cu在失去电子,O2在得到电子。Cu化合价升高2个,O的化合价降低两个 则:n(Cu) × 1 × (2-0)= n(O2)× 2 ×〔0-(-2)〕

得n(Cu)=0.15mol

根据化学式Cu(NO3)2, ,可知n(NO3-)= 0.15mol×2。但加NaOH溶液后,NO3-最终与Na+ 结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05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