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井底之蛙的道理

时间:2016-12-23 07:25:0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井底之蛙简案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夸耀、瞠目结舌、渺小”等生字新词。

2.通过读悟结合的方式,了解井底之蛙前后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短浅、盲目自大的人。

3.初步学会一一对应的句式。

【教学重点】:通过读悟结合的方式,了解井底之蛙前后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短浅、盲目自大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读悟结合的方式,了解井底之蛙前后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短浅、盲目自大的人。

【教学课时】:两课时 本教案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1.寓言图片激趣导入。

(学生先猜一猜图片讲的是哪个寓言故事,再说一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简单总结,引出课题。

师小结: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并且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井底之蛙》。(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做游戏的形式轻松、活泼,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课堂学习;二是通过游戏中“说寓意”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复习一下寓言故事的特点(每个寓言故事里都包含一个道理),从而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预习。

第一组:浸没 疲倦 窟窿 快活

夸耀 渺小 瞠目结舌

第二组:千里之遥 十年九涝

千仞之高 八年七旱

第三组: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

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

2.检查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根据提示再感知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住在浅井中的青蛙对来自东海的鳖( )说:“我在( )的生活真快活!”鳖向青蛙介绍了( )的景观后,青蛙听了后,觉得自己( )。

(学生根据温馨提示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起来说。)

【设计意图:“熟读课文”是让学生达到精读课文的基础,所以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字词句、对课文的朗读、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进行检查,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三)读悟结合,体验“小”乐

1.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你从这一段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井底之蛙生活得非常快乐?他快乐到了什么程度呢?你又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重点强调:“尽情”“安然”“刚刚”“绵软舒适”“没有谁”“独占”“极点”

3.师小结:从这段的描写中我们仅仅可以体会到井底之蛙的快乐吗?你还体会到了这只青蛙怎样的心情? (预设:体会到它很得意、很骄傲??)

4.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来?

重点强调:“夸耀”、“没有谁”、“极点”。

5.出示课件:

住在浅井中的青蛙对来自东海的鳖()地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

师:你能不能换个词语说一说?例如:描写井底之蛙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得意洋洋、眉飞色舞、张牙舞爪、神气、兴奋、骄傲、自大、炫耀??)

填好之后再进行品读,体会井底之蛙的心理活动。

6.课件出示金钥匙:抓住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可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师: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7.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体会到了井底之蛙的得意、骄傲和自大,那么你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出得意、骄傲、自大、快乐的语气。

(生自由品读)

指名读、赛读,比一比哪只小青蛙读得最得意、最快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语来体会井底之蛙的快乐、得意和骄傲,并能把自己的体会绘声绘色地读出来,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读。】

(四)读悟结合,读出“大”乐

1.师过渡:这只井底之蛙一直这么快活骄傲吗?后来怎么样了?(听了东海之鳖对大海的介绍后,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么东海之鳖是怎样来介绍大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2.课件出示:大海图片,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见过的大海。

(广阔、辽阔、无边无际、一望无际??)

2.课件出示:东海之鳖的话。

(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夏禹时代,十年九涝,海面却没因此增高;商汤时代,八年七旱,海面也没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3.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大海有什么特点?(预设:大、深、无变化)

4. 从文中找出一一对应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来。发现句式特点—— 一一对应(相机指导个别学生读出海的大、深)

5.(把东海之鳖的话用诗歌的形式展示出来)东海之鳖就是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更加突出了大海的气势,把大海的气势读出来吧!(分组读)

6.过渡:生活在这么广、这么深、这么有气势的大海里,难怪鳖会觉得无比地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文本,挖掘文本语言的表达特点——相对应的表达方式,然后根据这种特殊的形式来指导学生朗读,借助文本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五)对比体会,明白寓意

1.生活在大海里,鳖还有哪些快乐呢?(预设:可以看到辽阔的天空、和朋友一起玩耍??)

2.课件出示:东海之鳖对住在浅井中的青蛙说:

“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

探出海面,

潜进海里,(请生说,再评议)

3.师引导学生对比鳖的大乐和青蛙的小乐。

预设:当鳖探出海面时,可以看到辽阔、蔚蓝的天空,而青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

当鳖潜入海底,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而青蛙只能看到一团团淤泥。

鳖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耍、嬉戏,而青蛙却总孤单地一个人。

??

4.过渡:相对于鳖在东海的大快乐,你觉得青蛙的小快乐还值得它这样去夸耀吗?(不值得)

所以井底之蛙听后(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让我们一起读东海之鳖说的话,记住他对井底之蛙的教诲。(生齐读东海之鳖说的话)

5.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见识短浅、盲目自大、骄傲自满等)

师:后来人们就是用《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来形容见识短浅、盲目自大、骄傲自满的人。

7.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目光远大、谦虚好学、不自大??)

【设计意图:通过仿写再次体会鳖在大海的快乐,而在体会鳖的快乐的同时,和青蛙的小乐进行比较,从而感悟寓意。】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师总结:但愿这个故事能像一颗健康的种子,种在你的心里,让你的见识更广,让你的目光更远,让你不自大,让你更谦虚,让你更好学,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篇二:《井底之蛙》详

读中习法 读中明理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井底之蛙》教学预案的设计,旨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体验青蛙的小快乐及鳖的大快乐,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及独特的感受感悟寓意。

教材分析:

《井底之蛙》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1单元“大与小”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的是生活在浅井里的青蛙孤陋寡闻、夜郎自大,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当它知道鳖生活的东海无限宽阔之后无地自容的故事。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满的人。

教学目标:

1、认字8字,写字7个。在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夸耀、安然、瞠目结舌、渺小”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课文,感受井底之蛙见识浅陋,目光短小,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从而感悟“井底之蛙”的寓意是比喻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的人。

3、借助白话文,在诵读中初步感知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在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感悟寓意。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看图竞猜

师: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喜欢)咱们就来做个看图猜寓言,说寓意的游戏吧!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图片《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坐井观天》。 师: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寓意是什么?能简单说说吗?请你!

生:画蛇添足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了。/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生: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生: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生:坐井观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一、顺势导入,谈话揭题

师:“看图猜寓言故事”的游戏活动有趣吧,故事也有趣又有意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的助词,在这题目中的意思是“的”,所以课题的意思是?

二、词语引路,感知文意

1、读准词语

师:课前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呢?(敢!)看大屏幕,请响亮地读准下列词语。哪一小组开火车读?(课件出示:夸耀 疲倦 栏杆 窟窿 倚靠 舒适 环顾 分享 邀请 迈进 涝 旱 增多 减少 瞠目结舌 渺小 跃出)

(1)开火车读。评:开得又快又好!为自己点个赞。齐读两遍。

(2)观察发现:这17个词语中有几对反义词?分别是?

师:同学们对生字新词的读音掌握得不错。认真观察一下,这17个词语中有几对反义词呢?分别是?

生:2对。涝与旱,增多与减少

师:又对又快!涝的意思是指雨水过多,旱是长时间不下雨。即我们常说的水灾与旱灾。

2、理解词语

(1)齐读思考。

师:会观察会思考,这一学习习惯超棒!继续观察这一组词语,它们在故事中都是写谁?(课件出示:夸耀、分享、瞠目结舌、渺小)

生:井底之蛙(课件出示青蛙图片)

(2)结合各种方法理解词意。

师:毫无异义,就是青蛙。“瞠目结舌”一词怎么理解?

生:瞪大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说不出话来。

师:能用表情表示一下吗?(生做)全班做

师:做得怎么样?真棒!掌声送给他。渺小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伟大。

师:夸耀的近义词是什么?

生:炫耀、卖弄、夸奖

3、默读课文:用上面词语填空。

师:我们刚才运用表情动作及找反义词或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学起来是不是更加容易? (是)好!请大家默读理解课文,选词填空。

浅井中的青蛙开始对东海之鳖( )自己的生活,并邀请鳖( )自己的快乐,可是后来竟然( ),觉得自己非常( )。

师:齐读。瞧!学会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三、研读体会,感悟明理

(一)以读代讲,体验“小”乐

1、自主阅读

边理解。用△△划出相关重点词,并读一读把体会批注在旁边。开始读。

2、交流预设

出示重点段:“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我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尽情地蹦跳。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快活。而且,我独占一口水井,跨井栏、倚井栏的乐趣,算是到了极点,你何不进来跟我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呢?”

师:哦,你知道朗读的语气要和小青蛙的心情联系。这是一个朗读的小窍门。(方法1)还需要读出什么语气呢?

生:快乐、自大、骄傲满足??

师:看,同学们读书的体会多丰富!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青蛙满足、骄傲、快活的? 生:没有谁、独占、极点

师:“没有谁”说明什么?哎呀,简直目空一切呀!“独占”哪里是井底之蛙!简直是井底大王!“极点”说明什么?在青蛙眼里快乐的极点是什么?

师:看,就是这些关键词,把青蛙那得意样儿表现得生动又形象。老师还有个朗读的小窍门,重读关键词,可以把小青蛙读得更加活灵活现。{方法2}

3、感情朗读

师:自己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一会儿我要看看哪只小青蛙最快活。(学生练习朗读)

师:谁来当小青蛙读读这一段话?这是一只多么(快活的、悠闲自在的、骄傲的、满足现状的、洋洋得意的、霸道的??)青蛙。/休息的惬意也令它陶醉不已!难怪青蛙这样夸道:“??。”/他恨不得天下所有人都知晓自己的快活生活,逢人就夸耀,见人就显示。(指着板书:快乐)

(二)迁移对比,感受“大”乐

1、质疑过渡

师:可见,青蛙的快乐离不开这口小小的水井!它觉得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了!

这是

为什么呢?因为它遇到了一只鳖,一只来自——东海的鳖对青蛙讲述了自己生活在东海的大2、畅说对大海的印象

师:你们见过大海吗?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大、宽阔、一望无际、辽阔) 师评价引导: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

3、对照学习

师:同学们各抒已见,交流了自己心目中的大海,我们也来听听东海之鳖对大海的认识,它是这样说的。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古文)

①师配乐范读

师:这段是鳖说的原话,是一段文言文,也叫古文。听老师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②生读

师:听完老师朗读,你们是不是心也痒痒的,很想自己读一读揣摩古文的韵味?(是)请看屏幕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③对照课文学习

师:这段话与课文中哪段话意思相同?(第二段)请找出各自相对应的句子作上记号。哪两位同学来配合朗读,一个读古文的句子,一个读课文中相对应的句子,一句句来。(指名读) 师:配合得不错,又流利又正确。

4、理解话意

师:(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请看,通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青蛙住在“生:一个又小又窄的井里”,而鳖生活在东海之中,从鳖的话中我们体会到东海是——辽阔,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生接读);从鳖的话中我们还体会到东海是——深不可测的,用千仞之高不能形容海的深度(生接读)

。青蛙把一口浅井当作自己全部的世界,快活得不得了!你们师:夏禹时代,连年洪水,庄稼房屋被淹没,民不聊生,而海面——(生接读“却没因此增高”)商汤时代,连年的干旱,大地干涸,颗粒无收,而海面——(生接读“也没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难道海水真的没变化吗?生:不是。

师:那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海太大了,所以看不出来。

师:太对了!这恰好和青蛙住的井“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指导朗读

师:(课件出示句子)谁能把海的辽阔,海的深和海的大美美地读出来?其他人边听边感受(指

名读)

师评价:读得真不错,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海的那种宽广和舒适。

师评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东海之鳖体会一下,它在向青蛙介绍东海时心情如何呢?(自豪)阳刚之气的男生快快清清嗓音团结起来读出东海之鳖的自豪!生:神气,语气与鳖的心情“自豪”联系,声音大。

师:读得很有气势!很自豪!

6、说话训练

师:一望无垠的大海,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现在东海的鳖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海遨游,请认真观看认真感受,游完后说说你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或听到什么?(观看大海组图)

师:观看完这组图片,觉得大海里有意思的东西多吧。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注意说完整说清楚。

生:我听到海鸥齐鸣,啼笑皆非鸟欢叫。看到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它们一起嬉戏,一起玩闹,快乐极了!感受到波涛汹涌的海水抚摸着我的身体,给我挠痒痒,爽极了!

师评价:你的生活可真丰富。你体验的东西可真有趣。生活在大海里的快乐真是太多啦,说也说不完。??

师:是啊,听到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之后,老师都好想亲自去体验一下生活在大海中的快乐了。

6、回读释疑(看板书)

师:(指着板书)同学们,青蛙曾经是那么满足,觉得自己最快乐,但听了鳖的话,与它一对比,青蛙一下子就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了。浅井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有大海的深吗?(没有)所以它能体会到生活在东海里的快活吗?(不能)因此,当听到鳖说这么多关于大海的事情后,青蛙瞠目结舌,呆住了。

(三)体会寓意,畅谈心得

1、反思内省

师:此时如果你是小青蛙,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即明白什么/青蛙看看自己住在又狭窄又浅又小的井里面,

生:我只看得到眼前的快乐,安于现状,目光短浅、孤陋寡闻;

生:我喜欢现在的生活,知足常乐嘛。

师:现在的小青蛙会思考了,我们也知道小青蛙以后会看到自己的快乐的。

安于现状的人。眼光放远一点,不能鼠目寸光,这样我们见识到的东西就会更少了。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

①学习时,除了______以外,还要______。不然,就成了一只______。 (课本上的知识,多看课外书)

②与人相处时,除了______以外,还要______。不然,就成了一只_____。 (看到自己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

③看待问题时,除了_____以外,还要______。不然,就成了一只_____。 (看眼前,看得长远些)

3、教师总结

师:认识可真深刻!但愿这个故事能像一颗智慧的种子,种在你心里,引领你勤奋好学、广闻博见、积极上进,让你的目光更远见识更广,让你不自大、更谦虚好学,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四、拓展阅读,提高素养

师:寓言要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之后井底之蛙就成了人人皆知的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带寓言故事的成语呢?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守株待兔、滥竽充数、拔苗助长、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杯弓蛇影、画龙点睛、指鹿为马、刻舟求剑、夜郎自大)课后把这些有趣的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

师:西方的《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五、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青蛙: 渺小目光短浅 (小快乐)

海鳖: 博大见多识广

(大快乐)

篇三:井底之蛙作文

博与专”等话题进行辩证分析,只要联系现实均可以谈出有一定思辨与深度的文章来。 ? 命题诉求

根据阅卷报告分析,该作文命题材料表述简洁,以前的材料大都在两百字左右,有的达到五六百字,出题思路是引导考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但从考生角度看,这么多信息,有的存在干扰和误读。如今,材料的文字越来越简短。2015江苏作文的材料只有三十几个字,有利于考生明确主题,拓展思考空间。

该命题体现对思辨性的考查,这几年,高中生作文呈现出的低幼化趋势引起广泛关注,这和当前的语文教学以及作文出题思路有关,不利于选拔具有分析探究能力的考生。从本次作文看,材料超越传统作文中的纯粹情感抒发的立足点,明显突出理性思维特点。

材料叙述指向性不固定,体现命题的开放性原则,不拘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多角度、个性化思考。

? 材料解读

对于作文材料的解读,阅卷报告上说: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我们,被铺天盖地的信息重重包围。人们猎奇搜异,寻求刺激,心气浮躁,似乎无所不知,又似乎什么也不懂。多少人陷入进退维谷无以自拔的困境,“知道”得太多。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大道至简。

“道”是自然规律,“道”是不悖人性,“道”是掐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人生发展的坐标。面对当今社会如此纷繁复杂,鱼目混珠的海量信息,本来作为人之生存,只要择其所需,为我所用,也许就能获取更多的人生发展机会。

可现在有多少人获取的信息符合一个“道”呢!贪多嚼不烂,滥得撑得脑涨,每天早晨起来,手机几乎要爆了,成千上万的消息充斥开来,来不及刷屏,来不及浏览。我们的生存状态已经被强控、被霸占、被劫持、被囚禁!在信息的围城中,人们失去了自我,焦虑、惶恐、迷惘。

浮躁是幸福的大敌,只能带给你缥缈的人生。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不浮躁,如何让自己的身心都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自知、就是自我、就是平和、就是简单、就是专注。练就这份心如止水、波澜不惊的本领,就一定能够祛浮戒躁,坦然而平静地生活。这些才是对浮躁的彻底否定,把握自我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一种超然的智慧,更是一剂自我豁达的良方。

? 批阅情况

从作文批阅情况看,本次作文材料含义贴近社会生活,为学生熟悉,所以有些思维好的学生能准确地理解材料的含义,写出了在选材、立意、语言上都很好的优秀作文,立意角度多样,分析深刻,阐述到位。

议论文写作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到位,论证方法多样,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富有概括力,部分优秀的高分议论文能深挖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见解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体现了本次作文命题的思维梯度性,佳作频出;记叙文佳作都能注意小切口,巧角度,能以小见大,描写到位,点染到位,升华到位,且选材注意立足文化视角,充满人文气息和诗意氛围,让人不忍释卷。

阅卷过程中也反映了许多问题,例如:考生题目拟得不好,不能扣住材料的核心含义,缺少材料含义的词,反映出学生缺少拟题的技巧和方法;不切题。对作文材料理解能力欠缺,反映出不少学生对文字材料核心含义或主要含义的把握缺少方法。如写拥抱理想、多点表扬少点讽刺、视野等;写议论文,文章缺少章法,结构混乱,不少学生的文章大量摘抄提供的材料来凑字数,对新材料作文写作没有方法。议论文要观点明确,说理透彻,选例角度新颖,事例丰富,贴近时代,分析独到。不少议论文观点与材料内在联系不紧密,只列举而不作富有逻辑的分析;或者,虽是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但文章的观点只属于人云亦云的套话或论据材料也没新意等。

此外,考生们还存在语言基本功差、字迹潦草等问题。

一翁独钓寒江雪

天地苍茫间,一人一笠一舟。无须多加雕饰,那泼墨留白的分寸感,道出了中国水墨画的真谛。

这幅《独钓寒江雪》是老爹亲自提笔作下,亲自命名的,挂在书房的正中央,一种“物与我皆无尽”忘我境界充盈着整个书房。每次来到老爹的住处,我总爱钻进老爹的书房里,去独享那一份“天地苍茫”。

老爹年轻时是个画家,小有名气。后来,却不知为何不再作画。有时候,我会问老爹这个问题,可是他总笑笑,慈爱地摸摸我的头,却从不回答。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渐渐忘却了这个问题,不再追问了。

老爹的住处在离城中心很远的乡下,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唯一能与外界有联系的就是那部用了好些年的电话了。有时候,我就纳闷了,老爹一点儿也不穷,怎么就过得这么“简朴”呢?

一日,晚饭后,闲来无事的我又不知不觉走到了老爹的门口,悄悄推门而入,发下老爹正在月下乘凉,独自一人拿着蒲扇,悠然自在地摇曳着。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

“老爹,你现在可真像您画的那幅画中的老翁啊,只不过你俩拿的东西不同罢了。哈哈……”

“哈哈。”老爹也笑了,那爽朗的笑声仿佛破云层,在整个大地回响。“乖丫头,坐到老爹这儿来,老爹想和你说说话。”

我在老爹身边坐定,老爹望着月亮,沉默着。我也不急,我想老爹一定在思考着什么。

“丫头,知道老爹为什么收手不再作画了吗?”我摇了摇头,瞪着眼睛等待着老爹的回答。“其实我并不是如外界所说?画技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只是当时的名气让我不适应,对我画技的更高发展没有帮助,反而有害。所以我断然决定放弃名声,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潜心研究水墨画。”

望着老爹那刻满岁月痕迹的皱纹,我的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伤感。

再想想老爹简朴与外界缺少联系的生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啊,在这个信息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太多太多的形象充斥在我们的周围,不知真假,不明善恶。有时候,真觉得知道太多也是一种折磨。

老爹独自一人,在这乡间林中逍遥自在。闲来赏赏月,听听雨声,灵感来时泼墨成画,倒真有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知道得太少又怎样,“井底之蛙”又如何,只要活得逍遥快活,管它春夏与秋冬。 朦胧中,我仿佛看见画中的老翁收起了钓竿……摘下蓑笠,回过头来冲我笑了……

何处惹尘埃

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自炫一隅风光,可笑的是盲目自负。知识爆炸,满屏心灵鸡汤,大道理野狐禅,随微信微博碎成一地鸡毛,呛得人食之无味依然硬着头皮无味去食,应接不暇身心疲惫。两者皆有一种可怜,知识都生了病,成一个“痴”字。 还是庄子看得通透。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知识固然重要,若生命没有诗意,一味认真,知识只是占有和炫耀,只能南辕北辙一路错下去。有限生命为知识所累,太划不来,皓首穷经寻章摘句的腐儒他看不起,《秋水》篇章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的河伯的臭美,他也要调侃几句。唯有他如翩翩飞来飞去的蝴蝶,出入于书袋和自然之间,潇洒自然,既不自负也不自卑,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随缘自适,葆有光华。庄子的逍遥游,是内心逍遥的延伸和折射。

人有了知识,难免有骄矜之态,这是内心贪欲所致。戒骄戒躁,或许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佛家儒家道家,无一例外都注意到了这点。佛家讲究戒,儒家讲究节,道家,为道日损。都是在做减法,祛除心灵的尘埃,有了一点知识的井底之蛙之叹,知识膨胀的夜郎自大,知之甚少的自卑迷茫混沌,都是知识生了病。难怪西方有俗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钱钟书大方之家,学贯中西,去美国访问参观图书馆,主管很得意,问钱的感想,钱说,我很惊奇这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看的书。苏格拉底逛市场,商品琳琅满目,他也笑笑说有那么多他用不着的东西。钱钟书和苏格拉底对知识都有一种明朗的心态,没有霸占的贪欲,也没有夜郎自大的骄矜,更多的是一种平淡充和。

如今网络世界,喧哗骚动,浮夸名利,又何止是知识生了病?精神的焦灼抑郁百病丛生,我们可以医治肉体的病,却忽视了精神的病变,自负,狂傲,喧嚣,拜金,汲汲于功利,少了一份内心的从容,闲适。繁荣的是物质,荒芜的是内心。周作人号知堂老人,这知识的知字如他笔下常常提及的茶,平和不做作,一杯茶,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慢而有味,如人生的求知,也是人生的况味。他有篇文章,“自己的园地”。这园子里种花莳草,都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是自己的文字,也是自己的心境。

《坛经》里神秀说“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的偈语又有一境“本来无一物,


井底之蛙的道理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78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