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诫子书,读后感

时间:2016-12-23 07:21:5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读《诫子书》有感

读《诫子书》有感

近日,读了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信,题目为《诫子书》。区区几百字,从谆谆教诲中,感受到了那颗慈父晶莹剔透的心,从正反论述中,领悟到“静”对于一个人成才的至关重要。

何为静?“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文中的名言警句充分道出了宁静专一是学习和修身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宁静专注才有利于学习和修养身心,品德修养足够好,学有所成才能达成远大目标,才能成才。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一般都具有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晋代陶渊明做了短短八十几天的彭泽县令,就厌恶了官场的虚伪黑暗,他毅然改变了人生的航向,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淡泊宁静,专注诗文的生活,于是后人才有幸能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清新舒畅的名句。试想如果当时他没有选择“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而是继续周旋于官场,浮躁地过完一生,那么世上就会少了一位田园诗人。 居里夫人亦是不逐名利的人,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她或许觉得太多的酒会舞会,太多的喧闹会打破内心的宁静,没有了宁静就不能专注于实验研究。清醒的头脑让她醉心于科学,在没有纷扰的实验室里挥洒青春和智慧,在1903年12月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

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这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面对喧嚣的尘世,矜持者始终保持着一份高贵的疏离,那一份恬静怡人,始终拒绝浮躁,清明在心,成为一道绿色的风景线。

篇二:读后感

“浅”读《大学》有感一,

“德”是人的第一素质

读完《大学》已有好多日了,一直想写篇读后感与我们“三叶人”共享,可我却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动笔,因为以我的人生经历、知识储备量以及社会经验要写出一篇上档次的心得只能是一种奢望。在写这篇读后感前,考虑了许久、好多,最终将题目拟为“浅”读《大学》有感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了。在写本篇读后感时,我处处小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深怕文中有片面之词或观点,希望看到这篇读后感的同胞给予谅解。

《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这是三纲领,可理解为:大学的道,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使人革旧布新,在于追求最完美、最理想的境界。这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接着又提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体现和不可偏废的步骤。然后,整篇围绕三纲领和八条目展开了具体论述。

结合现实,《大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对内,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就高尚的人格,再进一步,可

以洗涤心灵,净化灵魂。以让人更好地感受生命之美。对外,《大学》指导性地提出了很多做事,处世的方式方法。

《大学》把“明明德”作为三纲领之首,充分说明了“德”的重要性。儒家强调“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的本性原来就像赤子之心一样,身下来都不是恶的。之所以长大后,有的变成了很好的青年,而有的却变成了罪犯、恶人,呈现如此大的差异,就在于自己没有把握好一个正确的方向,忘了做人的根本所在,以至于步入歧途,这个根本就是“德”。不管历史如何演变,不管社会背景如何变迁,有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而在人生《三词经》中提到有三个问题必须思考:生命、死亡和永恒,看到这三个问题后,我苦苦冥想什么可以永恒呢?在写这篇心得时,终于悟出“道”与“德”可算是永恒不变的。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康诰》里说:“做人要有崇尚光明的德行。”《太甲》里说:“把上天赋予的阐明美德的使命牢记在心。”《帝典》里也说:“能够使伟大崇高的德行显明。”这些书说的是要求人们从自身出发,时时自省,处处显明光明正大的德行。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就开始强调了,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

在我国古代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帅。司马光说:“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

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康熙虽然不拘一格遴选人才,但对于人才的标准却要求的非常严格。他用人始终一贯的标准是: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德才兼优为佳”。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今,国家虽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选人、用人上也以德为本。

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从天子开始,一直到老百姓,一律都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为根本。纵观历史,古人凡有作为的人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诫子书》是诸葛亮为劝诫儿子成为高风亮节,真才实学,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写的一篇短文。文中讲德育与智育看成互相可关系的统一体,提出不修养品德,就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勤奋治学;不勤奋治学,就没有出色的才干。反之,追求安乐,涣散意志,随着年华的流逝,无用世的才能,终成穷酸,悔恨也来不及了。同样《颜氏家训》则特别强调作者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运用内省加强道德修养。

《大学》讲到:身修而后家齐。只有提高了自身品德修养,才能治好自己的家。现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好多人被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产物所迷惑,个人的道德修养在逐步退缩,离婚率居高不下。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但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出了问题。在电视剧《蜗居》中,宋思明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例子,从市长的秘书跌落到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而后市面上又出

现了“小三”这首歌,它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现象。故一个和谐的家庭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之上的。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等同于拥有多少财富,拥有多大的权利,享受了多高的荣誉和名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小的个体,都很平凡,而平凡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够成功,只要我们能够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将我们生命中最美好、最光明的一面展现在芸芸众生面前,将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履行好,将我们的分内事做好,努力地、积极地面对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就是最成功、最伟大的。

信息来源:特油车间

范文杰

篇三:非淡泊无以名志 读诸葛亮先生诫子书有感

非淡泊无以名志 读诸葛亮先生《诫子书》有感 廉洁之风正如一股旋风进入我们的校园,进入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如何保持自己的品行,在学校这个小的社会中保持自己廉洁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目前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只是社会大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员,但我们却都拥有不平凡的使命,因为我们的脊梁支撑的是祖国的未来。

三国时期一代名相诸葛孔明先生在自己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强调了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用通过“静”来修身,通过“俭”来养德。教育他的儿子要有远大志向,《诫子书》说:“非淡泊无

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通过这句话告诉诸葛瞻努力才能通过学习增长才干来实现志向,而要学习好知识就要宁静专一。《诫子书》说:“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通过这个告诉儿子,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使性情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诫子书》对我我们大学生也很有教育意义,大学生大多爱好广泛,难以专心做好一件事,诸葛亮28岁就当上了蜀国的军师,如若不是靠着一身凌然正气,始终保持着廉洁之心又如何为世人所称道?而今,诸葛亮成了众人皆知的一代名相,成为历代文人与官员的楷模,不得不说,廉洁文化发挥了很大的功效。

信息学院 戴頔


诫子书,读后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77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