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黄山历史故事

时间:2016-12-21 07:29:1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黄山故事

黄山东麓,有一座双盔山,山顶上原来有两个尖墩,好比两个古人的头盔:一名文盔,一名武盔,雄伟壮观。山腰上原有一座寺庙,住着和尚百余人,香火很盛。清嘉庆年间,武盔突然倒下,庙宇被砸毁。

传说武盔倒塌毁庙的原因是:

有一次老和尚外出,一个小和尚在厨房里捉了一只偷食的小猴子。他把小猴身上的毛拔光,放回山上,借此警告众猴。小猴浑身流血,哀嚎着见了猴王,不久就死了。猴王非常气愤,决心报复。于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带领群猴,搬动垫在武盔下面的石头,武盔随即倾塌。巨石飞滚而下,声震群峰。塌下的石块覆盖了庙宇,众和尚全都葬身石下。全庙只有一只大公鸡未被压死,它被困在一块大如楼房的巨石下,仍按时啼叫。老和尚回来时,见庙毁人亡,非常痛心,不得不在附近山坡上另建一座小庙。

现在,盔山倒塌的痕迹仍历历在目。在被毁的庙址乱石上,长出了几百棵香榧树,这些树或出自石底,或盘根石上,甚是奇怪。榧树林中,阴暗可怖,平时很少有人入林。只有到了金秋时节,香榧成熟,村民前去采摘香榧,才会冲淡林中一些悲凉的气氛。

民航 黄山机场距景区63公里,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即将对外籍飞机常态开放,现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上海、合肥、深圳、厦门、福州、天津、重庆、成都等城市的航班,并办理香港、韩国、日本包机飞行业务。

铁路 皖赣铁路贯通黄山市全境,可直达北京、青岛、南京、上海、合肥、南昌、福州、厦门等地。北京—福州高速铁路、黄山—杭州城际快速铁路、皖赣铁路二线即将开工建设。

公路 合(肥)铜(陵)黄高速、205国道、103省道直达景区。徽杭(州)高速、黄塔(岭)桃(林)高速、沿江高速将景区与外界紧密相连。黄祁(门)景(德镇)高速、黄宣(城)高速、黄千(岛湖)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或正在着手建设。

水运 长江航线主要以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港口承接沿江游客,新安江航线以歙县深度港(距景区100公里)转接千岛湖及杭州方向的游客

名人

李白简介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理想。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黄山

■石男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当李白举起酒杯对月吟出这首诗时,他的脑海里一一闪现出西域的碎叶、四川的青莲??这些关于故乡的回忆,我想这其中一定会有黄山,因为他曾经说过:酒醉处,他乡皆故乡。而黄山的美酒曾让他醉卧在青山绿水间徜徉流连数月。公元754年,54岁的李白来到了黄山,访仙人、会名士,求白鹇、沐温泉、饮美酒、赋佳作,人山际会,是李白也是黄山的幸运。

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被唐玄宗接连三次下诏征召入京。李白到长安后,天真的以为凭才华可以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了,但唐玄宗“降辇步迎”的只是看重他的文学,封他为翰林待诏,说白了,也就是陪皇帝吟风弄月、宴乐巡游的御用文人。在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后,李白不满意这样的遭遇,饮酒求醉, 佯狂不羁, 并以诗歌讽刺权贵, 再加上权臣们的嫉妒与毁谤,唐玄宗渐渐疏远了李白。天宝三年春 , 李白上疏玄宗请求还乡,玄宗“赐金放还”, 很礼貌地让李白离开了长安。百无一用是书生,是李白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是走下坡路的盛唐的遗憾,也是历史的遗憾。

李白仰天大笑走出长安宫阙的时候,心想罢罢罢,从今后叫我谪仙也好,诗仙也好,酒仙也好,高力士给我脱靴也好,杨国舅给我研墨也好,都不重要了,人可以无为,但不能无好,游山玩水不正是自己的所好吗,这下倒真是可以“一生好入名山游”了。橹声欸乃,帆影飘零,745年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漂泊生活。

或许是皖南的青山秀水、招展的酒旗和悠然的闲适生活吸引了李白的眼球。于是风月多情,皖南有幸,无心之中牵羁了这位巨星的脚步。自天宝十三年(754年)后,李白盘桓于当涂、宣城、南陵、泾县、青阳、秋浦之间,遍游了皖南的山山水水。

天宝十三(公元754年)载初春,李白客居当涂县令、从叔李阳冰的寓所。一天,他收到一封特快专递,展开便有两句话突兀眼前: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落款是泾县汪伦 。李白本是性情豪爽之人,好游善饮爱交友,心想既然有这么好的地方那还等什么,于是水陆兼程赶到了桃花潭。刚到村口,便看到两个人一前一后趋迎上前,正要开口。李白抢先问道:“汪先生,你的十里桃花呢?” 汪伦一揖到底,从容答道:“此地叫桃花里,潭东十里渡口有桃树一株,春天花开,香飘十里,故称十里桃花。”李白听完,微微一笑:“那么这万家酒店呢。” 汪伦身后闪出一人,底气十足:“小人姓万,名骏,世代居住桃花潭,有家传酿酒手艺,开了家酒店,起名为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好好好,十里桃花伴万家美酒,过瘾!李白在桃花潭停留有一月有余,每日与汪伦和万骏在桃花潭旁披襟当风,饮酒阔论,很是快活。时间过得很快,但再多欢情终有一别。离开桃花潭的当日,潭上无风,水清见底。汪伦等人在岸上和着

蛇皮鼓的节奏手拉着手踏步高歌,李白迎着风徐徐挥手,听着那忽缓忽急时高时低的歌声,心中一热,脱口而出: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沉吟片刻,李白再次瞥了瞥送行的汪伦,一字一顿,吐出了最后的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个人、一口潭就这样附丽于一首诗而传之不朽了,若以今天的“名人效应”来看,几坛酒就可以作为大诗人的润笔费和版税,汪伦真是赚大了。

李白的少年时代受道教影响很大,好任侠, 喜纵横,常去道观与道士访仙论道,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职业道士。笃信道教的唐玄宗在天宝六年敕改黟山为黄山,对此李白早己想神游一番。在汪伦、万骏、郑谔等朋友帮助下,李白取道太平龙门岭,来到位于黄山北门的芙蓉岭。面对千峰竞列、万笏朝天的气势,看到矗立在眼前的芙蓉峰,他吟出“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据《嘉靖宁国府志》载:“芙蓉峰,太白尝游此”,在唐朝时黄山只有三十二座山峰有名字,后来增加到三十六峰,后人以命名“芙蓉峰”的方式来纪念李白的黄山之游。此后李白西行上汤岭,沿山而游,来到从南面游黄山的第一站——古称桃源仙境的温泉景区,桃花峰有桃树千株,三月盛开时霞光艳影,花谢时落红满溪,很是壮丽。这日,李白携壶策杖佩剑沿桃花溪而上,突见不远山崖处有瀑布如白练悬天拂石而过,如琴弦弹奏出天籁之音。李白游兴大增,倚在泉下一块巨石(醉石)不走了,观景饮酒听泉,人生一大快事也。醉意恍惚中李白想起了长安城里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便仗剑起身绕石三圈,长啸数声后俯于醉石旁,大呼“此地甚好,我且先睡一觉,哪怕天子呼来也不上船。”。李白的梦想之一就是做一个挎剑好酒、胆色过人的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今人一位名叫余光中的老先生用诗句做了注解: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据安徽通志馆《黄山金石表》记载“鸣弦泉”、“洗杯泉”皆为李白当年游山手迹。迹因人重,人因地传。七百七十多年后的明嘉靖六年,当时的徽州呈坎制墨大师罗小华等五名文人追慕太白当年黄山的游踪,提酒相约来到鸣弦泉,畅饮欢歌大醉,并题刻于“醉石”之上:

篇二:历史上的黄山关隘1

试考历史上的黄山关隘

关隘是在交通要塞处设置、利用自然条件构筑的人工建筑或天然关口。在军事防御、控制人员往来、检查违禁物品、缉拿罪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山川扼要,是设关津,以表封疆,以达道路,天险既呈,人力并济”。 中国古代历来有设置关隘的传统。在军事要塞处设置的关隘,叫关防,一般驻兵防守,防止异族或敌人侵略;在水陆交通要道处设置的关隘,叫关津,一般用于查禁物品,缉拿盗贼,收税等;在省、县界处设置的关隘,一般叫关界,表示疆域的大体分界。 关的名称,大都称之为关、口、渡、岭、隘,也有叫堡、塞、峪、寨、壁、洞等。大部分有人工固定建筑,也有是利用天然险峻地势设置,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古代县域人口少,面积广,作为疆域分界的省、县关界,并不一定就建在疆域的分界处,有时离真正的疆界要相差一段距离,这是为了施工、管理和防守的需要。正如国界线一样,双方都有一段缓冲地带。 据有关关隘资料记载,一般一个省境内所设关隘,多达六七百个,如《福建通志》就记载仅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交界的福鼎、福安等18个县中设置的关隘寨即达370座之多,平均每县设关20多个。有些毗邻省、县较多的县,设置的关隘数量也较多。 古徽州位于山区,既与浙、赣等省毗邻,又与省内池州、宣州等为界,所以历史上关隘颇多。著名的有歙、宣两州的界关丛山关(今绩溪县扬溪镇北)、有杭徽交通要道的昱岭关(歙县),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江南第一关(绩溪)、有歙县北面交干线的控制点、号称“府治”屏障的箬岭关(又称大关洞,洞即是关);还有扼守新安江水道的新安第一关,有歙、旌的重要关隘鸡公关等等。如前所说,关隘的位置并不等于是真正的疆界,有的关隘离真正的边界还有相当距离。 黄山系历史上徽宣界山,又是歙县与太平的界山。黄山风景区东大门是太平县的谭家桥,西大门是太平县的焦村,北大门是太平县的辅村,南大门是歙县汤口。黄山历史上也多处设关。 一是汤岭关,在黄山温泉到太平县焦村的汤岭之上,用石砌成,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关东为云际峰,关西为云门峰。至今石板路面保存完好,关隘也安然无恙。此关位于歙太两县在黄山西部交界处,一边为歙县地,一边为太平地(有缓冲区)。《民国歙县志》载:“汤岭关在黄山坳汤岭之巅,东西削壁,南北岭路蹬高级危修各十里,势若登天。清咸丰九年张

芾守徽,用石筑关御太平军。”

二是乌泥关,在汤口到谭家桥中间的乌泥岭上,有上下两关,建于明崇祯间。上关额为“天都保障”,下关额为“乌泥”。此关在修歙县到太平公路时被毁,但旧址仍存,位于歙县与太平在黄山东部的交界处,一边为太平地,一边为歙县地(有缓冲区)。民国《歙县志》载:“宋进义校尉蒋果在黄山乌泥关结寨,凿壕御金兵。明崇祯间知府唐良懿建关于此。清咸丰六年,张都宪芾守徽,委举人蒋嘉炜重修,徒离旧关数武,额曰天都保障,关外五里属太平县。” 这两个关把歙县与太平在黄山的东、西分界基本确定,各方基本无异议。这个界线,基本只涉及山脚的分界,而在现风景区山峦上,歙县与太平县古代有没有界?如果有界,以何处为界?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也是持不同观点研究者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 首先,要肯定,黄山北边肯定有界,如果无界,岂不形成县界空白?这界当然是歙县与太平县的北部分界线重要一段。要弄清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史料中找依据。 徐霞客《游黄山日记(前)》曾记载:“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平天矼海拔1805米,在天海,矼西为仙桃、石柱、石床诸峰;东端为光明顶;矼南是天海和南海;北为后海。矼长五六里,广数十步。上即光明顶。从字面看,似乎徐霞客认为平天矼山脊为两县分界处。

古代的文字,因为表述太简和无标点符号断句,反而给后世的准确解读带来麻烦。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有人解读为:歙太分界在天都、莲花一线。但也有人认为,因徐在日记中称“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阴”、“阳”均说得很清楚,故文中其阳其阴的“其”,应是指平天矼,不是指天都、莲花二峰。

那末,平天矼究竟是不是歙、太在黄山的分界?恐怕也不能轻易下结论。

有研究者认为,联系整篇日记的全文来解读,徐霞客所言“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这个“其”只是对整个黄山的泛指,而非特指以平天矼为界。我们经常可从一些资料中看到黄山阳边为歙县,阴边为太平这样的介绍,都是对全山庞统而言。

从徐霞客游黄山路线看,徐两次游黄山,均从南边汤口入山,当时黄山前山后山路径并不畅通,“后海山路尚未通达”,徐可以说是冒险生命危险而探险,“阴森悚骨”,“一步一悚”。“初至松谷,疑已平地,乃是询之,须下岭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县共三十五里云。”

此松谷庵应是叠嶂峰下明宣德年间重建的寺庙。这可能是徐霞客探险黄山之北的位置。 县界不是地理学家所能划分的,必须是由两县官府协商,报上峰批准,并记入史书和文献。但奇怪的是,从明到清,历代两府的府志、县志和黄山志书,一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5年)《歙县志》,均没有把平天矼作为县界的明确记载。是史志是有意回避还是平天矼根本就未明定为县界?回避的可能性不大,那只有一种解释:官方根本没有认定平天矼作为县界。

2006年新编《汤口镇志》载:“清时期,由于黄山界于徽州府、宁国府,加上当时前、后山路径不通,采取山脊自然分界办法,即以黄山山脊——平天矼为界,分前、后山,前山归入徽州府。按民国23年(1934)的《歙县志》载:‘黄山汤岭关、箬岭至光明顶的前山为徽州府歙县疆城,后山为宁国府太平县疆域。’”

经查阅,民国《歙县志》系民国二十五年(1934年)修定,但未见有上述之载,而在卷一《地志?山川》“主峰黄山”条目中仍是“山为邑北镇,惟翠微、仙人、望仙三峰属太平县,余俱属歙郡。”而且《歙县志》中也未有“以黄山山脊——平天矼为界”的说法。 《歙县志》载:“经汤岭起黄山迄逦东行,为箬岭、黄薜山、大会山??”。 箬岭位于歙县城北约30公里处(属许村镇)徽青古道上,箬岭关古称为“大关洞”,是歙县北面交通路线的控制点,为“府治”屏障, 1647年于岭头设关扼守,关上刻有“天险重开”四个大字。出关北通太平县,东北通旌德,东接绩溪。箬岭关是歙县的一个北关,但离黄山景区尚远,并不能图解黄山景区的北部分界。

黄山北边既然分界,究竟芙蓉岭是不是界?民间有芙蓉岭上有芙蓉关的说法,称芙蓉岭上芙蓉洞即芙蓉关。严格地说,芙蓉关和芙蓉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叫法不同。芙蓉洞是存在的。《黄山志》在芙蓉岭条目下载:“在芙蓉峰下,此岭西连探头峰,连迤黄龙出海,是黄山北面入山的必经之地。岭头有芙蓉洞,岭侧有芙蓉庵。从松谷庵至岭1.5公里,下岭

3.5公里至辅村。”歙县称此为芙蓉洞,太平曾称此为辅岭洞。

古代,芙蓉岭为黄山北面入山的必经之地。岭上有芙蓉洞,进入黄山精华部分必须穿洞 而过,据有关资料,此洞应是在天然地势上经历代人工加工而成,但发挥作用的年代是明清时期。

从有关资料看,黄山因地势险要,历史是曾是兵家相争之地。黄山和两次战争有关,一是朱元璋进攻徽州时,一是太平天国与清兵的拉锯战。

凤凰源谷口关隘乌泥关,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是古时进入徽州、黄山的重要关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徽州历史上,曾留下朱元璋许多史料与民间传说。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

率红巾军兵马一路攻城掠地,出征浙江,途经徽州,遇到激烈抵抗。朱元璋派征南将军邓愈和副将胡大海重兵包围徽州府城。在征徽州期间,朱的队伍曾在黄山一带活动,民间流传朱元璋鳌鱼洞脱险、大战陈友谅 、白马岭获救等故事,虽然民间故事不能当史料看,但总能看到历史的影子。

明末,金声、江天一与入徽的清军顽强对抗,派人在绩溪北部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结合部,筑起了丛山关。 公元1945年(明隆武元年)8月,清军挥师围攻徽州,在丛山关等地曾展开激战。

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曾屯兵徽州,与太平天国军进行拉锯战。黄山周边的谭家桥和箬岭关等地都曾是激烈的战场。

在战争情况下,地势险要的芙蓉洞以洞当关,进行防守,是可以理解的。深圳华侨城旅行社在介绍黄山景点时,曾特地介绍:“黄山还有许多古代战争遗迹,西北‘芙蓉关’,西南‘汤岭关’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倚黄山之险,曾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坚持5年之久。”虽说是旅游景点介绍,但也看出,芙蓉关之说并非现在编出来的,而是早就流传在民间。

把芙蓉关(洞)作为黄山北关分界的说法,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进行研究。2000年5月3日,省建设厅一位长期研究黄山的学者曾撰写文稿《也谈恢复徽州之七——关于黄山归属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现将此文摘登如下:

“近日,一位同乡长者看了我的几篇谈恢复徽州建置的文章后,说:‘你文章的观点我都赞成,但黄山属于徽州还得单独来一篇。过去徽州到外地的路上都设有关口,关里属徽州,关外属人家(注:此处是泛指,实际上,关的位置并不完全等同于疆界线,通常还有缓冲区,下同)。而且关里关外语言和风俗民情也都不同。如歙县昱岭关,关里属徽州,关外属浙江……黄山东边有乌泥关,西边有汤岭关,北边有芙蓉关,关里属歙县,讲歙县话,关外属太平,讲太平话,风俗民情也和歙县不同。黄山属于徽州是有历史和传统文化为根据的。如果不讲历史,不讲传统文化,我们就会连为什么台湾属于中国,台湾为什么不能从祖国怀抱分离出去讲不清楚。’这段话使人茅塞顿开……从后山松谷庵到辅村,中间要经过芙蓉岭、芙蓉关,虽然在修建后山公路和后山索道时,芙蓉岭北坡石板路部分被埋入弃石中,芙蓉关也被停车场埋去半截,但从南坡看去,石板路仍保存完好,芙蓉关也完好地耸立在芙蓉岭上。从温泉到焦村中间经过的汤岭、汤岭关,不仅石板路保存完好,而且关隘也安然无恙。而温泉到南大门汤口,中间则没有关隘,而且是既无关隘遗址可寻,又无关隘文字记载可考,自然也不存在关里关外之分。也就是说,整个黄山风景区都在歙县境内,歙县与太平不应以黄

山山脊为界,而应以上述三关及三关所在的乌泥岭、芙蓉岭、汤岭岭脊为界。这样,就和宋代黄山图经的黄山 “盘踞宣歙二郡之境……广五百里,东南歙州歙县属,西南休宁县属,各百二十里。东北宣州太平属,八十里。”“黄山三十六峰,唯翠、仙人、望仙属太平,余俱属歙郡”的记载……相一致了。”太平只占黄山风景区以外的黄山余脉小部分。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歙县自南宋始,历元明清四代,要设黄山巡检司47任,而太平则一任也不任。连国民党的黄山建设委员会也设在歙县境内。如果说黄山历史属于太平,那么太平为什么从未有过黄山管理机构,而且与黄山交界处还出现三处关隘,而歙县与黄山交界处反倒一关也没有?”

这虽说是这位学者的一家之言,而且还缺乏相应更多的历史史料予以佐证。但历史上的宁国府和太平县也没有记载更多的史料。质疑这一说法的研究者,也提不出有说服力的史料来回答这一问题。这种史料的匮乏确给进一步深入此课题的研究设置了障碍。但作为学术的研讨,这位学者的说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最近曾写过一篇《试论黄山行政管辖之历史沿革》,其中从史料中分析,唐宋元期间,黄山绝大部分属歙县管辖,包括芙蓉峰一带,太平仅有“望仙、仙人、翠微”三峰之属。在拙作中,笔者曾引用宋朝太平县令孙觉写的一篇《县厅记》,其中有段话:黄山“盖其峰三十有六,云县堂见之百里,然非所领也。”这里的“领”,字义是“治理,管辖”的意思。就是说,黄山有三十六峰,都说在(太平)县堂外就能见之百里,但并不为本县所管辖。

宋代留下的黄山资料极少,这篇《县厅记》能够保存,为我们解开了黄山管辖的时代之谜。

这句话说明,唐宋期间,太平县对黄山的大部分地区确是看得见却管不着。而自宋朝就设黄山巡检的歙县,管辖到3大 峰之外的芙蓉峰一带当然有可能。因为这里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为从北面进入黄山的必经要冲。后世把洞当关,说法并无不妥。如果要说当时太平县就对芙蓉峰及芙蓉岭实施管理,那就还需拿出史料来证明,如果史料证据确凿,则可以理服人,以证据服人,别人也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如果在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太平县当时管辖到芙蓉峰及芙蓉岭这一带,他人进行推论,属合情合理之中。

目前虽无确切史料证明芙蓉关的设置年代及作用,但从各方面分析,芙蓉岭头芙蓉洞曾设关把守进山通道的可能性极大,唐宋期间,曾是作为关津和关界之用。明初朱元璋征战徽州期间,清军与太平军激战时,作为关防之用。清朝太平天国战争后,宁国府和徽州府都遭重创,对黄山也无力管理。一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黄山建设委员会成立后,黄山才从两县分离,由国家统一经营,成为旅游休闲胜地。

篇三:文章——黄帝与黄山

黄帝与黄山

公孙轩辕黄帝在黄山的活动可能是个迷!黄帝在这里升天也是个谜。包括黄山在内的一部分学者也认为黄帝在黄山是种传说。我不能批评任何学说论点,而只能建议我的读者和一起走进黄帝文化的隧道,亲身体验以下黄帝以及黄帝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面貌。然后再看一看黄帝文化在黄山究竟是怎样的积淀。

一、黄帝陵肇始何时?

既然目前主流学派都认为黄帝陵是真正的黄帝文化,那么黄帝陵究竟肇始何代呢?黄帝陵所在的黄陵县仅仅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更名的。黄帝陵也是汉代武帝后才被命名。黄帝在陕西黄帝陵被祭祀开始于晋朝。从这几个明显的时间段来看,我们就发现陕西的黄帝陵也是世俗盲目肯定为万世沿袭下来黄帝逝世的地方。实际上黄帝在中国更多的是种文化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人物传记历史。我们可以看看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是如何记录和描述黄帝的。

二、司马迁论黄帝给我们的启示

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所描述的黄帝族谱是迄今为止最为历代官方和公众认可的史料。但司马迁从来没有提过黄帝的出生地和去世地。这个族谱是否可靠,我们尚待研究。但是也许就是司马迁的"演义"才使得以汉民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得以最终形成。黄帝才正式作为始祖被全民族所接受。在规范的历史文献中,黄帝这个名称的首次出是在春秋时期的《礼记》。那时黄帝的地位并没有被推崇到人文始祖的地步。到了汉代,黄帝的文化意义已经大大超过了黄帝现实存在意义。

黄帝真有其人。司马迁写道:"黄帝者,少典之子也,姓公孙,名轩辕"。这说明黄帝不是神,是个有名有姓的人。关于黄帝的出生地,司马迁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出生在哪里。司马迁的史学态度是严谨和客观的。其实正如林河先生所著的《古傩寻踪》一书所言:"黄帝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是靠口头传说去认识黄帝的,传说的真实与否,只能依据传说的合理性去判断"。关于黄帝的死,同样司马迁在《史记》里除了说"黄帝崩,葬桥山"外,也没有告诉我们黄帝究竟在何地逝世。但是我们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可以推断黄帝客死南蛮荆楚之地。在《史记·封禅》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可见自古以来黄帝的死和逝世的地方都是个谜。那么黄帝葬于桥山又是怎么回事呢?《史记·封禅》已经作了明确的解释:"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这样陕西的黄帝陵只是个"衣冠冢"。因为有了司马迁的权威记载,后世也没有做妄断。历来也有学者认为,"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时遇到黄龙而升天,那么黄帝应该死于首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司马迁在写作时用的是"采首山铜",而并不是"采铜于首山";这就是说"首山铜"是当时一种铜矿石的名称。换言之,黄帝的升仙处司马迁没有说明究竟在哪里。如果说铜矿在首山的话,司马迁却又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黄帝把从首山采来的铜运到荆山去铸造铜鼎。事实上,这是不太可能的事。荆山是黄帝升天的地方才更为合理。因为荆山在楚蛮之地,不在中国。这个荆山应该在较"中国"而言的南方"荆蛮"某个地方。黄山自古以来就有"吴头楚尾"之说,也就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说它是荆楚之山也未尝不可。春秋战国以前的中原各国从来就没有记录吴越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史记》也承认:"夫子作《春秋》,而略吴"。战国晚期,楚国统一了整个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大部分地区。所以,中原人称"大楚"之奇山黄山为"荆山"也是很正常的。可以有把握地讲,黄帝是在南方某地采集铜矿时逝世的。这正是青铜时代的早期,符合目前"三代"断代工程的研究结论。鉴此,我们从司马迁论黄帝的言语中可得出三个有趣的结论:一个是黄帝逝世的地方不在北方或中原,北方只有黄帝的衣冠冢;二是黄帝的家系包含了西北和东南两大族群;三是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不同的政治族群都是与黄帝有关的亲缘氏族。周族的一支 "吴泰伯"就是从西北来到长江流域,并长期居住在南方荆蛮地区的一个大部族,最后形成了古吴国。我们知道古吴的核心基地

主要是在南陵县大工山一带。这里有数千年以前的铜矿遗址。黄山恰好是古吴发源地青弋江流域的源头。因此黄帝到黄山无论是逻辑上,还是史实上都是成立的。

三、轩辕黄帝为什么来黄山?

我们以前很少思考黄帝文化为什么会出现于黄山。为什么轩辕黄帝要来黄山?庞大的华夏民族之所以可以形成,是因为在上古时期就存在着一个长时间的部落战争和文化征服战争。征因为不停的战争与媾和形成了多民族的融合,以至于形成了占据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的华夏古族。炎黄时期,两个大族轮番做主。《史记》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轩辕部落发迹时,炎帝部落已经开始衰落了,不能号令天下,也无力控制天下。黄帝与炎帝打了三场战争,并建立了征服天下的信心。这时期,南北部落之间的土地征战、资源争夺、人口争夺等社会矛盾已经非常激烈。"炎黄大战"、"黄帝战蚩尤"说明了南北、东西部落族群发生了多个方面的利益矛盾。黄帝来黄山的时间应该在战胜了南方大盟主-炎帝和东南部大盟主-蚩尤。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征服蚩尤和炎帝部落的人民,侵占他们的土地和资源。

轩辕黄帝所处的是青铜时代,尤其是与蚩尤大战后对铜资源的需求显得格外强烈。我们知道史书记载了蚩尤当年铜头铁身的传说实际上是蚩尤部落已经使用了金属兵器和金属盔甲。黄帝战蚩尤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因此,黄帝南征江南目的是寻找铜矿和冶炼铜的技术。我们知道黄帝在黄山的民间传说讲的是在黄山随浮丘翁学习"炼丹术"的故事。道家所讲的炼丹术实际上就是古代的金属冶炼技术。

四、黄帝文化在黄山的形成

黄帝祭祀在黄山的形成可以说由来已久。黄帝是华夏上古时期的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华夏的后人们已经将他神话为"祖先神"。大江南北的人们自觉地将许多丰功伟绩都归功于这位祖神,并奉他为人文始祖。上古时期,由于黄山山系范围内都是典型的山越民族,可能是因为山越人认为黄帝是驾车族,以至于称呼黄帝为"车公"。流传在黄山北麓太平县的民俗"滚车"祭祀活动祭祀的神祗就是"车公"。

唐天宝六年农历六月十七日,唐玄宗李隆基下诏将原名为黟山的这个南国奇山改名为黄山。宋代的《黄山图经》记载黄山是"轩辕黄帝栖身之地"。《周书异记·神仙传》记录:"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受胎息于容成子,吐纳而谷神不死",又"获灵丹于浮丘翁…乃告浮丘翁曰:愿抠衣躬侍修炼。"在黄山的七十二峰中,东方第一大峰—黄帝的历史遗迹和传说随处可见。如,始建于晋代的"黄帝宫"和唐代天宝年间的"轩辕古刹"、传说的黄帝炼丹台和修炼用的"神仙洞"、黄帝洗药的"鼎湖"、黄帝居住的"黄帝宫"以及祭祀黄帝的"黄帝坑"。黄帝在黄山活动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黄帝文化在黄山的确立至少开始于唐朝天宝年间。

五、黄帝文化的新发现的启示

学说界关于唐王朝因黄帝而改名黄山一事,历来众说纷纭。黄山轩辕峰下面的夫子山一带早在商周时期或更早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而且从已知的出土物件来看,那里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类似黄山北大门"蒋家山遗址"的良渚文化。在三口镇夫子山的黄帝坑、新民樵山神仙洞、黄山轩辕峰上的神仙洞陆续出现了与黄帝祭祀、商代、西周王系的石刻。文字大多介乎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之间。部分文字明显不同与现已收入《甲金篆隶大字典》,具有地方特色。

在这些石刻中"黄帝天位"头像牌位式石刻显然是祭祀黄帝的牌位。还有刻有"巢居屋"的鱼形石刻具有明显的鱼图腾崇拜的意味。"旦王令传万年"石刻侧首像,"上甲王示、龙帝令安"石刻龙、"太甲王祭"石刀等都与商周王系有关。但更多的是没有文字的图腾石刻如"鱼鸟图腾","太阳鸟"图腾,"太阳神"图腾。这些图腾实际上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还有一些图腾与《山海经》中记述很近似如,"人面鸟神"陶图腾、"人面兽身"陶图腾。这两个图腾反映了人类进入"人治"社会的神人合一的初级阶段。此外还有两个女祖神的石刻雕像:"母祖氏"石刻和神兽佑护的裸体女神。这两个石刻反映了祭祀黄帝的时代仍然保留了母系崇拜的习俗。

从以上黄帝文化的遗物老判断,黄山的黄帝文化历史应该发生在3500年—2500年左右的时间,

即商代初到西周末或春秋初。

有关黄帝行踪的传说有很多处,但是黄帝出生的地方和黄帝仙逝的地方只有两处:一个在河南新郑始祖山,另一个则在安徽的黄山。《山海经》记载,上古时期黄山名叫"三天子都"。这三天子相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另一种说法是浮丘翁、容成公和黄帝。这说明唐王李隆基下诏改名黄山,祭祀黄帝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一定的历史线索和民间传说的依据。在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里就有"螺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由此可见,黄帝的一族支系-青阳在上古时期就散居在长江流域。而在以黄山为源头的长江支流--青弋江中游就有一个"故青阳城"(在南陵县大工山西周古铜矿遗址周边)。那里曾经是西周的"泰伯奔荆蛮"后居住的故城。泰伯是勾吴的始祖,也就是吴人的一世祖。周人居西方一直以"黄帝嫡系"自称。因此在西周灭商后,就开始了以"周公旦"和召伯为首的"伐淮夷"和"伐楚蛮"的大举南进的"布道宣德"之战。黄帝及其大公至德的思想则是周族人高举的精神旗帜。 黄山的黄帝文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周族人传来的。

六、黄帝文化的"周人传来说"

黄帝文化是周人传来也是很有可能性的。在黄山的西北麓的郭村乡一直流传着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大型祭祀活动。周武王灭商之后,建立了著名的国家原始法典-《周礼》。"甘棠"的故事发生在西周时期,也一直被后人看成是《周礼》传播、推广至"五湖四海"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范例。旧时传说,西周时召伯(召公)循行南国,宣扬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作为对地方官吏的颂词。在古老的黄山脚下,世居于此的山越人都认为是召公把周天子的德化传给了他们。古时,这里民众广植甘棠树以怀召公之德,因名聚落为甘棠。在《史记·燕召公》世家篇里有"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讼政事于其下","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怀甘棠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这首诗就是《诗经》中的《召南·甘棠》篇: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公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公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斫、召公所说。

这首诗实际上是上古南方的劳动人民假借甘棠树来抒发对召公的思念和敬意。司马迁的《史记》和《诗经》中所说的地方与黄山脚下的甘棠有什么关联呢?我们首先可以肯定地讲,《史记》也好、《诗经》也好,其中所讲的"甘棠"都是发生在南方之国。明代余邵鱼撰写的《周朝秘史》第十三章题名就是"南人不敢伐甘棠",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召公回朝见成王,王问:'南方教化任何?',公具鹊鸠共巢,成王大喜"。这里的"鹊鸠共巢"讲的是水居的鸠族和陆居的鹊族和睦相处。在春秋以前,这应该指楚吴两族的关系。黄山北大门的婆溪是在芜湖入江的"青弋江"之源头,而芜湖古名为"鸠兹"属于吴越族系。"鸠"是古吴越的图腾鸟,"鹊"是楚蛮部族的图腾鸟。《史记·吴太伯世家》里有司马迁的自叙"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之勾吴兄弟也"。

勾吴当时在"九夷"之地的南方还是"少数民族",力量薄弱;楚国是世居的楚蛮的大族,侵扰小部落是常事。所以召公举兵"以伐宣德",南征选择在"吴头楚尾"用兵也是最恰当的地方。事实上关于召公伐楚的史实,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人员近年在青铜器铭文中已经发现了新的证据,与《史记》不同的是,铭文是"召伯伐楚蛮"。因此召公南征,是可信的事实了!周人是黄帝的嫡系,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黄帝文化最晚也是在西周初期传入黄山的,黄帝祭祀应该就是周人开始的。由于黄帝文化是中原的根文化,因此唐王朝在天宝六年颁诏在南方再次兴起祭祀黄帝的活动除了有一定的历史线索外,另一层意思也是为了统一民族思想、强化民族意识。


黄山历史故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73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