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邓小平南巡讲了的春天反复出现所蕰含的意义是什么

时间:2016-12-19 07:16:1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2年高三政治考前热身题

2012届高三政治考前热身训练

说明:下面的这些习题请独立理清解题思路后,再对答案,参考答案附后,以便于大家快速浏览,节约时间。

39.今年是邓小平南巡20周年,人们回忆与续写着“春天的故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学习邓小平这一精神后,有的同学据此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区别。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2分)

(1)①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能及时、准确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有利于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生产率提高和资源优化配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实行市场经济。(6分)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对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本质区别。(6分) 说明:从哲学上看,邓小平的上述讲话包含了共性与个性的原理,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共性的一面,这是矛盾普遍性。但矛盾具有特殊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的矛盾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借鉴吸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有益经验,这体现了共性寓于个性的道理。

(2)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启示我们应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分)

(2)①坚持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和文化的发展。(2分)

②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2分)

③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分) 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2分)

本问的变化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地位和作用。(上一问是考怎么样的题,这一问则是考为什么的题,比上问更容易。)

参考答案: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产生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我国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文化对社会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先进文化的作用);有利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增强改

革创新意识(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提示:如果不会答上面这些,不妨把时代精神转换为“民族精神”,就成了“为何要弘扬民族精神”的问题了,应该也可顶替给分。

材料二 ?顶层设计?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经历了经济大发展之后的今天,中国改革又面临诸如收入差距拉大、房价高企与土地财政等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开放。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以解决深层次矛盾。专家指出,改革关系到社会每个人的利益,?顶层设计?必须吸纳民意,激发基层民众积极探索的动力。

(3)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国务院应该如何搞好“顶层设计”工作。

(3)党:①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制度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3分)②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顶层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2分)(若答“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人民政协制度”或“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可酌情给分。)

政府:①要扩大公民参与“顶层设计”的渠道(若回答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具体方式可酌情给分),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做到民主科学决策。(3分)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求真务实,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2分)(若答“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府监督机制,提高‘顶层设计’(决策)的透明度”可酌情给分)

说明:如果设问只要求写政党或政府中的一个角度,就只答上面中的一个角度。也有试题要求回答“公民”角度的,那就请从公民的角度回答,具体答案可参考相关的知识归纳,略。

(4)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说明正确对待我国当今社会改革...

的基本态度。(12分)

(4)①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精神,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4分)

②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坚持把改革和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4分)

③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又对解决我国社会深层次矛盾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4分)

评分说明:若答“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改革发展创造条件,又要果断抓住时机,加快改革步伐,促进事物质的飞跃”可酌情给分。

提问角度变化:从辩证法角度,分析材料二中的“顶层设计”所蕴含的哲学智慧。(主要体现的是立足整体或系统优化的原理,也包括抓主要矛盾的原理。)

39.今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 20周年。南巡讲话是中国30余年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启动了一次决定中国发展命运的历史行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 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

出新事业。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对于当今中国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7分)

【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

②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增强改革创新意识。

答案提示:材料中不仅有“社会”信息,还涉及“经济”信息,因此可以用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说明。此外还可以加: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策略与突破口。邓小平这一观点教会了更多的中国人去追求富裕,但恰恰忘记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邓小平同志还一再明确提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先富则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重温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改革方向。

(2)联系材料二,请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先富”和“共富”的理解。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关系时应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

提示:这里有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两个小问。

【答案】(2)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效率,才能节约资源,增加社会财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以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在分配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好“先富”和“共富”关系。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助后富。加强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39.今年是邓小平南巡二十周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是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20周年。20年来深圳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凭着?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新路,干出了新的事业。2011年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范。也孕育了?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与?深圳十大观念?(?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浅析“深圳精神”和“深圳十大观念”精神文化的功能。

【答案】“深圳精神”和“深圳十大观念”是深圳人永远的精神火炬、精神支柱。①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激发地方的文化创造活力,促进社

会经济的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②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③为深圳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与社会和谐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答案提示:提问本身就规定用文化功能,即文化的作用知识回答。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话和文化对社会、经济、综合国力等的作用。

材料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阐释材料二邓小平“谈话要点”体现的认识论和矛盾观的哲学思想。

【答案】①改革实践证明,只有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可以用,体现了矛盾的共性,但二者却又根本不同,会因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各异而造成差异,这是特殊性。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3.2010年 10月,国家发改委就《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大家踊跃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各地的电价调整方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论证,提高方案的科学性,严格履行听证程序、报批后实施阶梯电价。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对社会生活、生产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实行阶梯电价有利于抑制不合理用电需求。②电是生活必需品,电价变动不会对生活用电的需求量产生明显影响;电价的调整有可能促使部分消费者使用其他替代能源;电价的调整有利于引导消费者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保护环境。(本要点的答案分别从消费与价格的关系、电的需求弹性、电的替代品、消费观等角度回答)

对生产的影响:①改进技术,节约用电,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用电的生产成本。 ②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调整经济结构,扩大低能耗节电产品的生产。

(2)用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就实行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依据及其意义。

(2)依据:①我国是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有参与决策的权利。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征求意见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体现。

意义:回答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答案略。

4.201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必须把社会管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1)运用政党的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将如何着力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并从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角度,谈谈国家机关怎样促进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答案】(1)①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②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③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提示:政党的知识大不了还是结构中的知识:宗旨、地位、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

外部监督怎样做: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政府由人代会产生并接受其监督;②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③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本问中的法院和检察院角度没想到就算了。如果不是指定从国家机关角度,那么政府外部的监督还包括中国共产党、公民与社会、舆论媒体和人民政协等几个角度。)

(2)有人认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责任在政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各级党委、社区居委会和公民的责任。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治安和秩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党委要发挥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创新社会管理思路。④社区和村委会要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打造文明祥和社区。⑤公民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 材料一 ?十一五?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长表(单位:亿元)

注:①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财政支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距离。

②今年用于保障房建设资金1030亿元;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材料二 当前社会问题多发凸显,食品安全、社会分配不公、房屋拆迁、交通拥堵、医患纠纷等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对党的执政能力、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和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完善

篇二:邓小平南巡的重要性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2班

姓名:毛肖

学号:12012247575

邓小平南巡的重要性

一 理论综述

邓小平南巡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另外,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从1979年到1988年的十年,称得上是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国力大增强,人民生活大改善的年代,“一些思想极其僵化的同志,企图利用?风波?带来的机会,否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把中国重新拉回到老路上去……”邓小平大声呼吁:谁不改革开放,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 现状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第二,党内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对党的基本路线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党和国家处于紧要关头。第三,如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成为党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且国民困于中国市场经济是走“资”还是走“社”的选择问题。

三 建议及解决办法

在这段途经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几千公里、历时一个多月的南巡旅程中,这位小个子的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边调研视察,一边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其中最著名的论断包括,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国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自此以后,以“三个有利于”为代表的新的“思想大解放”的共识,成为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标准,全社会充溢自由创新的气象。“南巡”近10年后,2001年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个多世纪来首次主动接轨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南巡”近20年后,到2011年,西方发达经济体多数沦陷于全方位经济社会危机之中难以自拔,中国经济总量却跃居全球第二,且仍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正如很多人所判断的,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社会正进入一个关键的“攻坚”阶段,仍需要再下决心,开启新一轮的改革航程。只有改革才能求得真正的稳定和发展,“稳中求进”,既要稳,也要进。当今,我们面临的形势全新而复杂,不再像改革开放启动之初那样:因为没有了“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之虞,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令全国人民深受其害的“极左路线”),改革的共识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社会利益群体又都承认,目前的发展方式是有必要改革的,尽管不同利益群体所主张的改革的方向和手段不尽相同。

因此,为今之计,要继续改革,首先就必须凝聚改革共识,必须拨开利益和观念的迷雾,重温改革开放最初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也是今天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的现实意义。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倡导的伟大变革包含了无限丰富的含义。但若究其核心,我们认为,精髓大致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在原则层面,就是“解放思想”。改革不存在事先规划好的完美蓝图,只要在方向上有利于国家、民族、人民,就都值得做。所谓“摸石头过河”、“大胆试、大胆闯,试了不行大不了再收回来”、“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指的都是这个意思。而应当认识到,利益格局的固化带来的思想固化,已经成为改革最大的阻力,导致不能应对新的发展与变化。第二,在操作层面,则是改革要依

靠民间的创造力,应当尊重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智慧,呼应和鼓励民众推动的变革。改革也是一个自上而下不断放权和分权的过程。这实际上意味着,政府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要打破垄断等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为民众提供更加自由、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曾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的确,在小平“南巡”20周年后,改革开放的任务更加困难和繁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和多元,但改革的宗旨并没有变。只要循着“南巡讲话”的基本精神,就能引导中国社会攻坚突破,迈向更大的成功。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凭着对中国人民深切的爱,以及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洞察,通过“南巡讲话”推动了进一步的改革。这些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证明,让社会中的每个人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国家民族就有真正的前途。这个质朴的道理,应当长久地昭示21世纪中国的前进之路。

篇三:邓小平南巡20周年 对现今社会的意义

邓小平南巡20周年 对现今社会的意义

(2012-01-18)

1992年1月18日,88岁的邓 小平南巡发言震动世界,给中国当时

停滞不前的改革注入巨大活力,也将

中国推到了市场经济的不归路上。

20年后的今天,邓小平南巡发言20

周年,中国的改革再次进入胶着点。

中国知识界不断疾呼要求改革重新

提速。只是,中国这个时代的邓小平

在哪里?

曾实 报道

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这一年,深圳在该市的深南大道旁竖立起巨幅邓小平画

像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在这20年间,画像更换过五个版本,但传递出的

感召力却一直不变。(曾实摄) 深圳 清晨,未到8点时分的深圳皇岗口岸已经人头攒动,各路人群匆忙而过。人潮汹涌的检查厅外,不远处是连接深港的落马洲大桥,无数货柜车在这里耐心排队等候通关,车上负载着中国大陆与香港往来贸易的货品。

20年前,在同一座桥上,当时88岁高龄的邓小平曾经长时间眺望对岸的香港。在后来被普遍称为“第二次南巡”的这次行程中,老人多次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到香港“走一走”。

五年之后,他所遥望的香港正式回归了中国,可惜,他没能看到这一幕。

那是邓小平第二次南行。在1992年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老人再次为改革疾呼,中国的发展方向自此一锤定音。视察结束后,邓小平发表了改变历史的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勇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现任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不久前在履新记者会上,语带哽咽地回忆当时他作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的秘书,随邓小平“南巡”时的情景。他说,当时的邓小平眺望对岸的香港,“是非常激动的”。

对改革高兴又顾虑

“这是一个老年人最后一次迸发他的政治能量,把国家推到了市场经济的不归路上。现实证明,他当时做了准确的战略判断,抓住有利时机,为中国赢得了20年时间来发展经济。”

深圳资深媒体人金城这样来形容邓小平的第二次南巡。他说,尽管到现在为止,中国还会有所反复,还有一些计划经济思维的回潮,“但总体上,国家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尽管从今日看来,市场经济已经是个理所当然的选择,但这在当时,不啻为划时代。在20年前身处特区、逐渐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人们,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是这段重大历史中的一部分。

76岁的深圳居民董旭素,见证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和所有人一样,他的生活在这32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点相同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同样受到社会“左”思潮的影响,心存“姓社还是姓资”的疑虑。

“那时候我们都接受了刻骨铭心的革命教育,相信集体主义计划经济,从头到脚都是红色的,全心全意要为人民服务。”董旭素说,当看见一幢幢高楼在深圳拔地而起,港资纷纷进入大陆设厂,“当时的社会上,说什么的都有”。

1992年时,他是深圳大鹏镇岭澳村的一名干部,他回忆说:“那时候,大家对改革又高兴又有顾虑,只能是一边做一边看。但现在看来,这条路还是走对了。”

另一名深圳老居民,是当年改革意义的见证者。今年82岁的董悦明是深圳岭澳村的老村民,四年前,他盖起一幢六层楼高的房子,其中两层自己居住,另四层分别租给十余家住户,而在改革之前,他与家人过着半农半渔的生活,没有现金收入,仅靠耕种勉强维生。他说,如今的生活,在30年前完全无法想象。

董悦明的女儿在改革开放之前偷渡去了香港——这是当时不少深圳人的选择。他没有太多谈起自己在香港务工的女儿:“现在即使是有机会去定居,也没有多少深圳本地人愿意去了。”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南巡至深圳的时候,董悦明已想不起自己当时在做什么,中央领导来到了深圳,他们也是与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都是到了事后才知道。但是南巡扭转时代的意义,清清楚楚烙印在每一个人身上。

就像在落马洲大桥的眺望曾经凝聚邓小平对中国国家民族发展的愿景一样,深圳也像一个缩影般,体现了一代中国人以及整个国家的命运的转型。深圳对邓小平的敬意,也融入了这座城市近年的建设规划中。在深圳中轴线北端的莲花山顶上,2000年矗立起6米高的邓小平雕像,在城区视野制高点一览深圳,也远眺老人一直希望能“走一走、看一看”的香港。

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改革曾起到“地标性”的引领作用,经济也率先迅猛发展,从32年前的一个南疆边陲小镇,一跃成为2010年度中国经济总量排第四的城市,人口也从当年的3万人,增长到1035.79万的常住人口。

如今阻力大于动力

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32个春秋,在这一段历程里,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然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不仅是深圳逐渐丧失了曾经的引领地位,地方改革突破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空间越来越小。

大无畏的改革勇气,这是邓小平两次南巡时最令人称颂的一点。金城认为,纪念小平南巡20周年,其中的一个意义是看现在的判断是否准确,“该不该与世界接轨,该不该融入整个世界”。另外,对于国内各种矛盾的状态,也要有理性而准确的判断;除此之外,另一个纪念的意义,则是看“我们是否还有改革开放的勇气”。

为中国带来巨变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便伴随着对旧有体制的革命性突破。32年过去,随着固化利益集团的形成,如今改革的阻力已远远大于动力,破解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突破体制上的瓶颈,成为继续改革的关键。与此同时,中国日益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无时不刻在突显改革滞后所带来的社会危机。

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这一年,深圳在该市的深南大道旁竖立起巨幅邓小平画像,以此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在这20年间,画像更换过五个版本,但传递出的感召力却一直不变。20年后,中国的改革再次进入胶着点,启动以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公民化为方向的的全面改革,再次来到关键时刻。

这几年来,中国知识界不断疾呼要求改革重新提速,这个呼声在进入2012年,第五代中共领导人即将接班的此时,变得更为强烈。只是,中国这个时代的邓小平在哪里? 呼唤“邓小平”声音再现

——邓小平南巡特稿


邓小平南巡讲了的春天反复出现所蕰含的意义是什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48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