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时间:2016-12-19 07:14:4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_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3.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4.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一、

(1)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2)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二、

(1)洛伦兹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2)基尼系数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3)奥肯定理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三、

我个人同意他的观点。吴敬琏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我认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

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调和的产物。回顾人类历史,在所有对立的生产方式中,都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社会公平。真正的社会公平在于社会成员对生产条件的共同占有和联合劳动,在于消除等价交换、消灭阶级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生产力条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现在所讲的社会公平,都只是一定生产方式中的、历史性的、相对的公平。在我国现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合同劳动的普遍存在是既定的前提,因此,不可能完全实现上述意义的社会公平。所谓社会公平,主要是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就分配公平来说,只要是坚持了按劳取酬和按要素分配原则,只要是没有出现贫富过分悬殊的情况,都不能说是不公平。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如果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来理解发展,那么,发展本身就包含着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包含着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公平就变成普遍的贫穷,就只能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发展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就像动物的生存斗争同种的繁衍是一致的一样。历史上所有的对立关系,都谈不上真正的公平,但是,只要它们还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发展的利益就是一致的,都是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物质前提的。

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过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条件的改善允许国家加大调节力度。因此,必须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国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实施的某些倾斜政策;不合理的战略思维和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的某些漏洞;国家和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不力;等等。以历史的观点看分配关系,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认为,贫富差距的任何扩大都是分配不公的表现。从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市场经济的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和合理的,更加体现了现实的公平性。只有体制的不完善、政策的不合理和政府的不作为造成贫富差距的过大,才属于分配不公。

四、

(一)、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

1 全社会收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上线)

2城镇居民年增速8%~9%;农村居民年增4%~5%

3不同的行业工资相差较大

4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

5财富分布不公平

(二)、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1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了收入差距。

2收入差距拉开的速率非常快,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从相当均等拉开到这么大的差距,比起经过若干代人才拉大收入差距的情况,冲击力要大得多。 3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就有关社会政策的选择。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

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

4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

5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引发过程的不公平。

(三)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1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前提和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奠定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

2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偏大。当前我国政府向农业倾斜的各项政策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有效政策。

3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重要途径。地区差距是形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优势互补、统筹兼顾。

4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调节收入差距。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 基尼系数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关联性分析 庄健 张永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第

4期 - 万方数据

(2)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成邦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第2期

- 万方数据

(3) 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经济理论与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的洛伦兹分析 李陈华 柳思维

《中国软科学》 2006 第3期 - 万方数据

(4) 李海涛,商如斌,翟琪;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欧阳植,于维生;分组数据的收入分布拟合及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J];数量经济技术

经济研究;1994年06期

(6)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对策 王晓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第16期 - 维普资讯网

(7)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范昌年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9 第2期 - 维普资

讯网

(8) 应重视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周口师专学报》1996年S3期-中国知网

小组组长:林艺珊

附小组成员名单:

李岳梁、张志华、杨涛、陈淑敏、陈木生、林明辉、蔡厚濒

篇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2005年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对社会的公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06年3月,两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由引起对公平与效率的大讨论。许多学者忧虑,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会步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较大、贫富两头极端化的后尘。代表性的看法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现在可以开始淡出,逐渐向“公平与效率并重”或“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过渡。并且提出了从税收调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社会保障、消除政府和强势集团侵犯农民和城市居民利益等方面控制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对于城乡、居民、地区等三大收入和发展差距拉大问题的解决,除了上述措施外,还有许多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有的认为,要重点发展农村,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来控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而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公平问题。针对上述讨论,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

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相关理论;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认真查找资料,联系我国和世界各国收入分配的实际阐述;

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教学内容后实施。

解题思路: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4.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

答: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效率就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即允许贫富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主义,因为适当的贫富差距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公平就是保障财富的分配原则及过程公平,以减小贫富差距。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分配完的平均程度,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

城乡、居民、地区、行业差距在拉大,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了这种情况,政府为自己制定分配,不受制约,结果人员臃肿,效率低下,需要招纳更多的人来工作,这就需要增加开支,劳动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大量的行业被政府垄断,肆意涨价、定价,民营企业被压缩在有限的行业中,互相压价,恶性竞争。

4.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1)立法。造成分配不公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来规范行业收入、差距调整等问题,通过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解决分配不公问题;(3)尽最大力度消除腐败。

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

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篇三:15年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题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1)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2)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是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9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一)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

(1)全社会收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上线);

(2)城镇居民年增速8%~9%;农村居民年增4%~5%;

(3)不同的行业工资相差较大;

(4)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

(5)财富分布不公平。

(二)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1)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了收入差距。

(2)收入差距拉开的速率非常快,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从相当均等拉开到这么大的差距,比起经过若干代人才拉大收入差距的情况,冲击力要大得多。

(3)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就有关社会政策的选择。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 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

(4)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

(5)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引发过程的不公平。

4、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1)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前提和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奠定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

(2)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偏大。当前我国政府向农业倾斜的各项政策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有效政策。

(3)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重要途径。地区差距是形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优势互补、统筹兼顾。

(4)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调节收入差距。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主渠道。

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474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