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穆萨·易卜拉欣

时间:2016-12-18 21:28:1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山东省临沂市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山东省临沂市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点缀(zhuì)颓唐(tuí) 销声匿迹(xiāo) ...

B.旁骛(wù) 急躁(zào) 险象迭生(dié) ...

C.炽热(zhì) 悲怆(chuàng) 察言观色(chá) ...

D.窥探(kuī) 畸形(jī) 苦心孤诣(yì) ...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斑斓 旁骛 通宵达旦 义愤填膺

B.襁褓 饶恕 妇孺皆知 不可名状

C.沉湎 涵养 顾名思义 迫不及待

D.推崇 喑哑 骇人听闻 因地治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宣称能“隔空打人”的太极传人闫芳,用尽浑身解数也没能将记者推倒。 ....

B.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C.传统节日里,团圆是我们根深蒂固的坚持。 ....

D.中日甲午海战,中国北洋舰队在战舰数量占优的情况下,竟然寡不敌众,惨败而回。 ....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钓鱼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开发和命名的,在领土和主权上中国人民决不会退让半步。

B. 利比亚爆发冲突后,穆萨·易卜拉欣成为卡扎菲政权公开露面最多的人物。

C. 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

D. “稳定物价”是今年新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要稳物价,商品流通中的改革是根本。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顾(往旁边看)野有麦场。(《狼》) .

B.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

C.凄(凄凉)神寒(寒冷)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通“僵”)。(《童趣》) .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他的诗歌《饮酒》。

B.辛弃疾是南宋的军事家、政治家、爱国词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出自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武陵春》是他的词作。

7.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人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 B.④①⑥⑤③② C.⑤③①⑥②④ D.⑤③②④⑥①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8. 默写填空(7分)

(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3)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4)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中的语句填空)

(5)在被争名夺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 , ”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

③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

④“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

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

⑥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

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①梁君:即魏国国君。②彀g?u弓:拉开弓。③御:车夫。④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⑤祠:祭祀。⑥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白雁群骇( ) ②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 ..

(2)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 .

A.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B.因以为号 ..

C.无从致书以观D.能以径寸之木 ..5○①2○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4)从文中记叙的公孙袭所做、所言,可以看出公孙袭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5)请简要分析,梁君从“忿然作色?到“援其手”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曹文轩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④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卡拉OK。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则更是可怜。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地位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如“雪映窗纱”,如“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骨”之类,等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上。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⑥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

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记心中。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入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神采,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⑦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选自《人民日报》)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①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

②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

上的人。

13.文中有几句话诗意地阐述了“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把这几句话找出来,说说这几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3分)

14.试比较文章结尾与文章开篇的立论用语,找出其不同处,并简述其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8分)

行走的风景

查一路

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我会常常想起货郎。一条黝黑发亮的扁担,一面像小姑娘摇着发辫的手摇鼓,一副光亮的货架??货郎的足迹已远,而我追逐着那激越的鼓点,从一个孩童进入了成年。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段时间,像一种过去的语言在追述往事,不能忘怀的,是货郎撩拨心弦的行走。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乡村里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乡村是寂静的,总在等待货郎带来生机。鼓声由远及近,女人们像母雀瞅见了金黄的谷粒,扑腾着双翅汇集到老槐树的脚下——货郎歇脚的地方,手拿针头线脑、几尺头绳,一匹花布,与见多识广的货郎说东道西,讨价还价,打情骂俏。孩子们围绕着货架,拥挤着、询问着、尖叫着、欢呼着??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面的货架里面。货架里面的物什在玻璃下面闪动着神秘的光亮。能够发出爆响的火纸,一含就化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玻璃球,会飞的小气球,构成了乡村孩子生活中最具诱惑力的念想。他们积攒着每一枚硬币,用预备好的每一枚硬币迎来激越的鼓声。远远的吆喝声近了:破鞋底破鞋壳废纸猪鬃鸡毛鸭毛兑糖换针哪??为了这一声吆喝,为了兑现这一声吆喝,孩子的目光搜遍了村寨山野、地头田塍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的眼睛,让贫瘠变为富有,单调冷落的土地被渴望一遍一遍不倦地阅读。

货郎常常是外乡人,他们坚韧的脚板踏平了异乡的艰险,朴素愿望冲淡了游走四方的担忧和恐惧。一根黝黑的扁担,一头担着柴米油盐,一头担着日月星辰。货架在生活中漂泊,货郎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们也许会用一个顶针或者一个发夹几尺头绳换来一碗剩饭充饥,路边的风雨中的破庙可能成为临时的安身之所。在瓦蓝的天空下,在日落到来之前,孩子们追逐着他们,追逐着闪光的货架与货架在开合之间的细节。疲惫思归的时候,可能是脑海中浮现出妻儿在家中等待的光景,若有若无的幸福在那张黝黑的脸上滑过,陶醉的感觉击穿了

他们在尘世奔忙中抵御风霜的圆滑和吝啬。他们大发善心少有地慷慨,突然停下货架,从中取出水果糖一人一粒。那动作像闪电一样急促,不容被施舍的对象再有非分之想。

货郎习惯于对每一位陌生人微笑,表情谦卑,视所有人为衣食父母。他们贪图微利,但不取不义之财。八岁那年,我脱下一双新鞋换了一盒水彩蜡笔,天黑了才惴惴不安地回家。我父亲不肯相信穿在脚上的鞋子会弄丢了,关上了厅堂的大门,准备将我痛打一顿。远远地货郎的鼓声近了,鼓声在我家门前停顿下来,还有货担落地扁担吱呀呀的声响。接着,鼓声响起,由近而远。我父亲打开门一眼就看见了摆在门前的我的那双新鞋。而货郎的背影已远,消失在树影婆娑、山岚暮霭笼罩的山道上。那时,我的心里第一次对货郎产生了牵挂。货郎是不是要到落日的山那一边,微弱的星光能不能照亮他回家的路??

擎起激越的鼓,用朴素愿望,敲响沉寂的岁月,让快乐在生活中流布四方。日子被一页一页地翻了过去,然而,视线越过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见了货郎用黝黑的扁担,挑着闪亮的货架,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在走。

(选自《新华日报》)

15.文章为什么反复提到货郎“黝黑的扁担”这个特写?除此,文章还有哪些相似的特写?(4分)

16.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表现力。(4分)

①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面的货架里面。 .

②一根黝黑的扁担,一头担着柴米油盐,一头担着日月星辰。 ....

17.简要分析“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在文中的作用。(3分)

18.说说对下面句子所蕴含的意思的理解。(4分)

①他们坚韧的脚板踏平了异乡的艰险,朴素愿望冲淡了游走四方的担忧和恐惧。②然而,视线越过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见了货郎用黝黑的扁担,挑着闪亮的货架,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在走。

19.本文蕴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试做探究(3分)

四、综合性学习(共6分)

20.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二: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

篇二: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7)(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点缀(zhuì)颓唐(tuí) 销声匿迹(xiāo) ...

B.旁骛(wù) 急躁(zào) 险象迭生(dié) ...

C.炽热(zhì) 悲怆(chuàng) 察言观色(chá) ...

D.窥探(kuī) 畸形(jī) 苦心孤诣(yì) ...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斑斓 旁骛 通宵达旦 义愤填膺

B.襁褓 饶恕 妇孺皆知 不可名状

C.沉湎 涵养 顾名思义 迫不及待

D.推崇 喑哑 骇人听闻 因地治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宣称能“隔空打人”的太极传人闫芳,用尽浑身解数也没能将记者推倒。 ....

B.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C.传统节日里,团圆是我们根深蒂固的坚持。 ....

D.中日甲午海战,中国北洋舰队在战舰数量占优的情况下,竟然寡不敌众,惨败而回。 ....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钓鱼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开发和命名的,在领土和主权上中国人民决不会退让半步。

B. 利比亚爆发冲突后,穆萨·易卜拉欣成为卡扎菲政权公开露面最多的人物。

C. 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

D. “稳定物价”是今年新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要稳物价,商品流通中的改革是根本。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顾(往旁边看)野有麦场。(《狼》) .

B.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

C.凄(凄凉)神寒(寒冷)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通“僵”)。(《童趣》) .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他的诗歌《饮酒》。

B.辛弃疾是南宋的军事家、政治家、爱国词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出自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武陵春》是他的词作。

7.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人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 B.④①⑥⑤③② C.⑤③①⑥②④ D.⑤③②④⑥①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8. 默写填空(7分)

(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3)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4)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中的语句填空)

(5)在被争名夺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 , ”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

③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

④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

曰:‘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

⑥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①梁君:即魏国国君。②彀gòu弓:拉开弓。③御:车夫。④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⑤祠:祭祀。⑥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白雁群骇( ) ②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 ..

(2)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 .

A.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B.因以为号 ..

C.无从致书以观D.能以径寸之木 ..5○①2○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4)从文中记叙的公孙袭所做、所言,可以看出公孙袭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5)请简要分析,梁君从“忿然作色?到“援其手”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曹文轩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④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卡拉OK。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则更是可怜。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地位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如“雪映窗纱”,如“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骨”之类,等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上。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⑥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

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记心中。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入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神采,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⑦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选自《人民日报》)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①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

②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

上的人。

13.文中有几句话诗意地阐述了“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把这几句话找出来,说说这几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3分)

14.试比较文章结尾与文章开篇的立论用语,找出其不同处,并简述其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8分)

行走的风景

查一路

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我会常常想起货郎。一条黝黑发亮的扁担,一面像小姑娘摇着发辫的手摇鼓,一副光亮的货架??货郎的足迹已远,而我追逐着那激越的鼓点,从一个孩童进入了成年。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段时间,像一种过去的语言在追述往事,不能忘怀的,是货郎撩拨心弦的行走。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乡村里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乡村是寂静的,总在等待货郎带来生机。鼓声由远及近,女人们像母雀瞅见了金黄的谷粒,扑腾着双翅汇集到老槐树的脚下——货郎歇脚的地方,手拿针头线脑、几尺头绳,一匹花布,与见多识广的货郎说东道西,讨价还价,打情骂俏。孩子们围绕着货架,拥挤着、询问着、尖叫着、欢呼着??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面的货架里面。货架里面的物什在玻璃下面闪动着神秘的光亮。能够发出爆响的火纸,一含就化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玻璃球,会飞的小气球,构成了乡村孩子生活中最具诱惑力的念想。他们积攒着每一枚硬币,用预备好的每一枚硬币迎来激越的鼓声。远远的吆喝声近了:破鞋底破鞋壳废纸猪鬃鸡毛鸭毛兑糖换针哪??为了这一声吆喝,为了兑现这一声吆喝,孩子的目光搜遍了村寨山野、地头田塍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的眼睛,让贫瘠变为富有,单调冷落的土地被渴望一遍一遍不倦地阅读。

货郎常常是外乡人,他们坚韧的脚板踏平了异乡的艰险,朴素愿望冲淡了游走四方的担忧和恐惧。一根黝黑的扁担,一头担着柴米油盐,一头担着日月星辰。货架在生活中漂泊,货郎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们也许会用一个顶针或者一个发夹几尺头绳换来一碗剩饭充饥,路边的风雨中的破庙可能成为临时的安身之所。在瓦蓝的天空下,在日落到来之前,孩子们追逐着他们,追逐着闪光的货架与货架在开合之间的细节。疲惫思归的时候,可能是脑海中浮现出妻儿在家中等待的光景,若有若无的幸福在那张黝黑的脸上滑过,陶醉的感觉击穿了

他们在尘世奔忙中抵御风霜的圆滑和吝啬。他们大发善心少有地慷慨,突然停下货架,从中取出水果糖一人一粒。那动作像闪电一样急促,不容被施舍的对象再有非分之想。

货郎习惯于对每一位陌生人微笑,表情谦卑,视所有人为衣食父母。他们贪图微利,但不取不义之财。八岁那年,我脱下一双新鞋换了一盒水彩蜡笔,天黑了才惴惴不安地回家。我父亲不肯相信穿在脚上的鞋子会弄丢了,关上了厅堂的大门,准备将我痛打一顿。远远地货郎的鼓声近了,鼓声在我家门前停顿下来,还有货担落地扁担吱呀呀的声响。接着,鼓声响起,由近而远。我父亲打开门一眼就看见了摆在门前的我的那双新鞋。而货郎的背影已远,消失在树影婆娑、山岚暮霭笼罩的山道上。那时,我的心里第一次对货郎产生了牵挂。货郎是不是要到落日的山那一边,微弱的星光能不能照亮他回家的路??

擎起激越的鼓,用朴素愿望,敲响沉寂的岁月,让快乐在生活中流布四方。日子被一页一页地翻了过去,然而,视线越过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见了货郎用黝黑的扁担,挑着闪亮的货架,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在走。

(选自《新华日报》)

15.文章为什么反复提到货郎“黝黑的扁担”这个特写?除此,文章还有哪些相似的特写?(4分)

16.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表现力。(4分)

①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面的货架里面。 .

②一根黝黑的扁担,一头担着柴米油盐,一头担着日月星辰。 ....

17.简要分析“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在文中的作用。(3分)

18.说说对下面句子所蕴含的意思的理解。(4分)

①他们坚韧的脚板踏平了异乡的艰险,朴素愿望冲淡了游走四方的担忧和恐惧。②然而,视线越过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见了货郎用黝黑的扁担,挑着闪亮的货架,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在走。

19.本文蕴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试做探究(3分)

四、综合性学习(共6分)

20.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二: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

篇三:【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2015——2016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点缀(zhuì)颓唐(tuí) 销声匿迹(xiāo) ...

B.旁骛(wù) 急躁(zào) 险象迭生(dié) ...

C.炽热(zhì) 悲怆(chuàng) 察言观色(chá) ...

D.窥探(kuī) 畸形(jī) 苦心孤诣(yì) ...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斑斓

B.襁褓

C.沉湎

D.推崇 旁骛 饶恕 涵养 喑哑 通宵达旦 义愤填膺 妇孺皆知 不可名状 顾名思义 迫不及待 骇人听闻 因地治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宣称能“隔空打人”的太极传人闫芳,用尽浑身解数也没能将记者推倒。 ....

B.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C.传统节日里,团圆是我们根深蒂固的坚持。 ....

D.中日甲午海战,中国北洋舰队在战舰数量占优的情况下,竟然寡不敌众,惨败而回。 ....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穆萨·易卜拉欣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43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