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电气工程专业发展

时间:2016-12-17 07:19:3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试析电气工程技术与学科发展的历史及展望

试析电气工程技术与学科发展的历史及展望论文摘要:梳理了电气工程技术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的进步这样一个发展脉络,介绍了电气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并分析了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电气工程技术,电气学科,发展史

一、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史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现代科技领域核心学科之一,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这一范畴,如今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因此,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1.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及通讯技术的发展

大自然中的雷电使人类对电有了最早、最朴素的认识,天然磁石吸铁是人类对磁现象的最早观察,然而,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始于16世纪的英国,1663年德国科学家盖利克发明了摩擦起电的仪器,1729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可以通过金属传导等等,这是人类对电的早期实验,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与发明。

(1)库仑定律。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扭秤测量静电力和磁力总结出: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库仑定律。这一发现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从定性阶段进入了定量阶段。

(2)“伏打电池”。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到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一年后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自此人类对电的研究由静电扩大到了动电,开辟了电学研究的新领域。

(3)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安培右手定则。1820年奥斯特偶然发现通电铂丝周围的小磁针发生轻微晃动,之后他经过反复实验证实了这一发现。其后安培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右手定则,发现了电流方向与磁针转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安培还通过实验发现了两个通电导体和两个通电线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奠定了电动力学的基础。

(4)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是第一个成功完成磁生电实验的人,并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情况:一是变化着的电流;二是变化着的磁场;三是运动的稳定电流;四是运动的磁场;五是

在磁场中运动的电线。法拉第把这一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发现使生产电成为可能,至今,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都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5)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的一系列成果,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电磁场,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揭示了光、电、磁本质上的统一,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3年他出版的电磁场理论经典著作《电磁学通论》是里程碑式的自然科学理论巨著。

任何科学发明与发现都是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成果,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高斯、赫兹,美国物理学家亨利,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等等都为电磁理论的形成作出过贡献,本文不在一一类举。

电磁理论的建立为无线电通信揭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通信技术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先后发明了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通信。

2.电工技术的初期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标志,以机械化为特征,中心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中叶,以工业生产电气化为主要标志,其成果是电力、钢铁、化工“三大技术”与汽车、飞机和无线电通信“三大文明”,其中心在美国和德国;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以社会生产、生活信息化为特点,又叫新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从电工技术初创和应用开始的。

(1)直流发电机的诞生。1831年英国企业家研制出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蒸汽动力永磁发电机;1832年法国科学家匹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发动机;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自激式励磁直流发电机;1870年格拉姆发明了实用自激直流发电机,结构可靠,电流稳定,输出功率大,被各国广泛采用作为照明灯电源。

(2)远距离输电和电力工业技术体系的初步建立。1875年法国巴黎火车站建成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火力发电厂。爱迪生不仅发明了灯泡,他还在1882年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直流发电厂,装有6台直流发电机,通过电缆输送照明用电,不过当时的最大输送距离只有1.6km。之后爱迪生还建立了一座水电站,形成了电力工业体系的雏形。

(3)交流发电机电荷电动机的诞生。1876~1878年俄国人亚布洛切科夫成功试验了单相交流输电技术。1885年,英国工程师菲尔安基设计的第一座交流单相发电站建成。同年,美国人威斯汀豪率领的团队完

成了交流发电、供电系统,并创建了交流配电网。1883年,美籍电气工程师特斯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电动机,5年后他又发明了两相异步电动机和交流电传输系统。1888年,俄国工程师德布罗夫斯基和德尔伏发明了三相交流制。1891年,德国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并建成了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自此,三相异步电动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电能逐步取代了蒸汽成为动力源,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3.电工理论的建立

(1)电路理论的建立。关于电路的早期研究有:1778年伏特提出了电容的概念,给出了导体上储存电荷的计算方法Q=CU;1826年欧姆发表了欧姆定律;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1832年亨利提出了磁通量计算公式。

1845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了关于任意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的基本定律:电流定律(任意时刻电路中任何一个节点的各条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电压定律(任何时刻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回路的各元件电压的代数和为零)。这两个定律发展了欧姆定律,奠定了电路系统分析的基础。

1853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推导出了电路震荡方程,并得出了莱顿瓶发电过程中电流在反复震荡且不断衰减的结论,并计算出震荡频率与R、L、C参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动态电路分析的基础。1855年,汤姆逊还建立了长距离电缆的等效电路模型。

1893年美籍电气学家施泰因梅茨提出了计算交流电路的方法

——“相量法”,其实用、易懂,至今在分析正弦交流电路时依然沿用此法。

其间,赫尔姆霍兹提出的等效发电机原理、基尔霍夫建立的长距离架空线路发布参数电路模型、亥维赛德找出的求解电路暂态过程运算法、傅立叶用数学方法建立的热传导定律等等都对电工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2)电网络理论的建立。通信技术的兴起推动了电网络理论的发展。1924年,福斯特给出了电感和电容二端网络的电抗定理,建立了由给定频率特性设计电路的电网络理论。

1945年美国科学家伯德总结出了分析线性电路和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1953年梅森创建了采用信号流图分析复杂回馈系统的方法,并被广泛应用。20世界50年代美国科学家达默制成了第一批集成电路,从此电路理论中增加了对含源器件的电路分析和综合。20世纪70年代在L.O.Chua等科学家的努力下,器件建模理论逐渐日趋完善。20世纪中

期计算机的出现使电网络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成为电路理论研究中的基本手段。

4.新技术革命对电气工程技术的推动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又称为新技术革命,以核能、宇航和电子计算机这三大技术为主要标志。这个时期的主要理论是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这三大理论的创立为通信工程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科学方法。

(1)计算机的升级换代对电气工程技术的推动。自19世纪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走进了信息时代。1952年出世的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不仅体积巨大,而且耗电量惊人。1959年~1963年生产的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替代了真空电子管,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减少了耗电量,减小了体积,运用在了军事和科研领域。1964年~1970年生产的第三代计算机用集成电路替代了晶体管,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降低了成本,计算机开始进入到了普及阶段。1971年至今生产的第四代计算机使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计算机普及到了个人。计算机的升级换代推动了控制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计算机管理生产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手段。20世纪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活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从此进入信息时代。

1920年人们发现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有反射作用。1935年人们发现了雷达并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通信领域。1964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突破了大气层对无线电波的屏蔽,实现了宇宙范围的无线电通信。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使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20世纪80年代以后寻呼机和移动电话逐步得到广泛使用,现今信息服务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史再次印证了这样两个真理:一是任何理论的创立和技术的进步都要靠众多科学家甚至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而实现,特别是在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的今天。二是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二、电气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按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划分,电气信息学科类属工学门类(门类编号08),其下设五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编号0808)、电子科

学与技术(0809)、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这五个学科有着相同的学科基础,都是研究电磁现象及其应用的基础学科与技术工程的综合,电能的突出优点在于:它既是易于传输的工业动力,又是非常可靠的信息载体。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都是从电类专业派生出来的弱电学科,在19世纪末电工科学技术已形成了电力与电信两大分支。

我国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二级学科编号0808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805),电气工程包含的专业基础理论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磁理论、MATLAB仿真等。专业理论有电力系统及其暂态分析、电力电子、电机学、高电压与绝缘、电力拖动、输配电、工厂企业供电、电力市场等。19世纪末欧美大学先后设立了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专业,100多年来,其名称虽然没变,但内涵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欧美的电气工程专业是以电力工程为主,现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已成为该专业的核心,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甚至已不开设电力工程研究方向。有些大学把计算机技术从电气工程系分离了出去,单独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

我国的电气工程始于1908年上海南洋公学的电机电工学科,就是上海交大的前身,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17年该校的电机专科设立了电讯门,即我国最早的无线电专业,如今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群都是由此发展演化而来的。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中大多设立了电机工程系。1977年以后,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陆续更名为“电气工程系”,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又把“电气工程系”发展成为“电气工程学院”。我国的电气工程虽然与国外名称相同,但内涵有很大区别,我国大学一般都是强弱电分开,即电气类与电信类分设在不同的学院。

100多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已发展成为覆盖多门类交叉学科、应用领域广阔的完善的学科,形成了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机电结合的学科特点。

国外发达国家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在学科中融入大量信息技术知识。在全球信息化的当今,信息技术以指数速度进步,它曾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篇二: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

概论:我国电力工业正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高参数,高度自动化”等“三大三高”的现代电力系统的模式超长规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对工程技术设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几十年,我国电力系统和电气工程会依然保持较快发展趋势,光伏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资源将得到快速发展,新的电力电子技术,电工材料,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控制与管理手段具有巨大影响潜力。

1.电机的驱动及控制:

逆变器的出现推动了交流电机速度和转矩控制的发展,这使得电机在仅仅30年就应用到了不可思议的领域。功率半导体元件和数字控制技术的进步使得电机驱动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控制。交流驱动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能源节约和系统效率的提高。

电机本体及其控制技术在近几年取得相当大的进步。这要归功于半导体技术的空前发展带来的电力电子学领域的显著进步。电机驱动产业发展的利处已经触及各种各样的设备,从大型工业设备像钢铁制造厂、造纸厂的轧钢机等,到机床和半导体制造机中使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交流电机控制器包括异步电机控制器和永磁电机控制器,这两者在电机驱动业的全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乃至无传感器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已实用化。

2.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半导体的出现成为20世纪现代物理学的一项最重大的突破,标志着电子技术的诞生。而由于不同领域的实际需要,促使半导体器件自此分别向两个分支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分支即是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器件,而另一类就是电力电子器件,特点是功率大、快速化。自20世纪五十年代末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是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变流机组和静止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的诞生。

电子电力技术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变流电路和控制电路3部分,是以电力为处理对象并集电力、电子、控制三大电气工程技术领域之间的综合性学科。电力技术涉及发电、输电、配电及电力应用,电子技术涉及电子器件和由各种电子电路所组成的电子设备和系统,控制技术是指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就是电子电力技术的利用。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一种高新技术,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种领域,因此对对电子电力技术的研究具有时代意义。

传统电力电子技术是以低频技术处理的,现代电力电子的发展向着高频技术处理发展。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的出现,表明已经进入现代电子电力技术发展时代。

20世纪以来,电力电子作为自动化、节材、节能、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硬件结构模块化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即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传输自动化,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配电自动化,电力工业管理系统自动化。

4.工业电气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控制策略的出现,使电气控制系统从控制结构到控制理念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利用工业电气自动化,我们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未来将向现代分布是式,开放被信息化发展。

5.新能源及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将呈现大规模集中接入与分散接入并举的发展态势。一是需要建设完备的新能源发电的资源数据平台和运行数据平台;二是要进行新能源电站模型的深化研究,掌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站的参数辨识技术;三是结合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调度对仿真分析提出的新要求,研究适用于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时序仿真技术;四是新能源并网规划技术,开发相应的工具软件。一是分布式新能源的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技术;二是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三是在分布式储能、用户侧的能源高效利用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现有配电网能够适应供电结构变化带来的运行方式差异,逐步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的即插即用。

二.针对电气工程发展趋势,本专业的应对及应用:

1. 针对电机驱动的发展趋势,现在本院在设计过程中,对有节能要求的设备均采用了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电气专业配合自控专业,共同实现电机的控制,以实现节能目标。如:空调送风机的变频调速控制、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变频调速控制等在工程设计中大量采用。

2.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有源滤波技术的发展和应有,新型补偿滤波装置SVG的逐渐采用,均是新技术发展的实际成果。

电力谐波对电力网(包括用户)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是一种电力污染,一种人们看不见、嗅不到、摸不着的污染。所以往往不被人们注意。谐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加速电容器老化,甚至使电容器爆炸、导致继电保护误动作、影响电动机效率和正常运行,缩短电动机寿命、增加变压器和线路损耗、影响和干扰测量控制仪器,通讯系统工作。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ic Var Generator)的基本原理是指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直接并联在电网上,适当地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就可以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低压电力有源滤波和无功综合补偿装置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对电网的无功电流及谐波电流进行实时计算分析,控制装置内的补偿单元准确输出系统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和谐波电流,达到同时补偿和滤波的目的。该产品补偿单元由可控硅、电容电感元件和IGBT智能模块组成,根据系统需要实时调节补偿容量。装置采

用优化特定消谐技术,自身不产生谐波,不会对电网造成谐波污染。

3.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应有,现在本专业设计工程中,高压综合保护系统的应有,低压电网络综合保护仪表的广泛应。

微机保护监控产品是为了适应智能化、信息化要求而推出的新产品,微机保护装置适合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需与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配套使用。是全新的面向电力系统对象设计的电网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它包含从数据采集、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到图形界面在内的作为支撑系统的所有功能。产品配备双高速工业以太网通讯接口,彻底解决了信息互联时所存在的所有瓶颈问题,大量故障录波数据瞬间即可传至上位机。

低压系统中,多功能网络智能仪表得到广泛应有,多功能网络智能仪表是一种集可编程、自动化测量、LCD显示、电能累加、数字通讯、带模拟量输出(对应参变量可编程)、数字量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综合电力监测仪表。可以实现电能管理,对节能减排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现在综合计量管理也逐渐成为设计的发展方向,即把水、电、汽、冷等能源计量均采用带网络通信的仪表进行计量管理,实现全方位的节能管理措施。

4. 工业电气控制在设计中也广泛应有,电气专业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配合自控专业完成设备的自动控制。在电气设计中,通常给自控专业预留控制节点,实现所有需要自动控制的电气设备均可实现手自动转换。

5. 新能源及发电技术,在电气设计中应用不是很广泛,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成熟和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鼓励措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筹建过程中,考虑到了新能源的应有。

现在本专业设计到的主要是光伏发电的应有。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主要由:

1. 光伏电池组件、2. 并网逆变器、3.输配电系统、4. 双向电表、5. 公共电网等组成。

光伏电池组件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并网逆变器以最有效的?方式,将直流电转换为与公共电网完全同步的交流电,通过输配电系统即可实现光伏电能的并网输送。

由于技术发展,现在光伏发电可以直接并网,简化了系统设计,能够实现即发即用,并且很多对方政府对应用光伏发电的企业有补贴,造价也比最初降低了很多,所以有很多企业现在有意愿采用光伏发电并网应有。我们设计的项目中,“珠海丽珠集团整体搬迁项目”设计了1000KW的光伏发电系统,并且并网运行,实际运行效果很好。

三.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就,这为我国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合分析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技术将朝着自动化、统一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电气自动化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电气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新能源新技术的逐步采用,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节约能源,解放部分劳动力。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成就,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技术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成就。

篇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就业前景

林会发 陈国才 陈佳

摘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旨在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文简单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发展现状,根据现状讨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而介绍相关就业前景,希望对该专业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发展现状 就业前景

前言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为电气工程提供了相当有利的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突的迅猛发展,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也在不断拓展其领域, 利用其他领域的优势武装自己, 使其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占据一角。

1.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现状

1.1涉及领域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 经济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也成为不变的定律, 作为现代科技领域中核心科技之一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点对象。技术的变化带来的是生活的变化, 例如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媒体的发展, 使人们进人了网络时代,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已不再是定义上的范畴, 它几乎包含

了一切有关电子、光子的行业, 航天、化工、汽车、制造、用电设备及计算机控制 等多方面的领域, 涉及面十分的广泛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2.2 国际化

由于网络的出现, 使得“ 地球村” 变成现实, 信息交流几乎瞬间完成, 这使得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国际化成为了可能。目前国内许多厂子的标准并不统一, 相同的部件标准不同就导致了材料的浪费, 零件之间互换形成了障碍, 使得成本大大提升,也阻碍了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3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

3.1 生活中的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 它无处不在, 已经渗人到每一人的生活当中。在交通方面有电气化的电路, 像是轻轨、地铁、磁悬浮列车, 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列车都是靠电气化远程控制的; 在工业、石油、化工、电力生产等各领域都主要由电气自动化来操作, 生产、加工、维护、包装、传送等靠半自动化控制; 在民用方面, 报警器、保暖设施、供电系统、银行系统、刷卡系统等; 在通讯方面手机、网络等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电气自动化, 它无处不在。人类的生活大部分都是由电气自动化组成, 因此它的前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3.2 电气自动化的上升空间

在发达国家中发电容量基本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 用电需求年增长率不超过2%, 电力发展趋于饱和。而我国处于发展阶段的初级阶段, 与发达国家差别很大,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工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年增长量在10 % 左右, 现今装机容量3石( 20 03 年) 亿千瓦, 2 020 年预计装机容量为9 石亿千瓦左右。这期间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的人才去填充这方面的空缺, 来充实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由此可见, 电气自动化工程的上升空间是很大的, 并且丰富多彩、越来越重要。

4.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就业前景

4.1就业市场需求

展望新的世纪,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冲击,自动化专业教育必然会受到世界各国的更加重视。因为这一技术已从办公自动化、工业自动化逐渐向家庭自动化发展,它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更进一步的发展势在必然。

我国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搞活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社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并连续几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近几年此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10还强)。随着外国一些大型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本国的一些知名企业也将走向世界,这样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大为扩大。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内,自动化专业教育必将会有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

4.2就业优势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在就业时候体现得更为突出。首先,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同自动化挂钩,转行非常容易,“硬”可转电子工程,“软”可转计算机,也可转通信,

当然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在就业时候体现得更为突出。首先,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同自动化挂钩,转行非常容易,“硬”可转电子工程,“软”可转计算机,也可转通信,当然待遇也是非常不错。如果考研,还有中国科学院一些相关院所可供选择。同“电类”的其他几个专业类似,自动化在出国方面也并不是特别容易,而且国外大学基本没有对应专业,一般来说需要申请DoubleE(电子工程)或者CS(计算机科学)专业,这也使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出国留学时更为不利。不过总体说来,自动化专业就前途来看还是让人相当满意的。

4.3就业方向

主要可在航空、航天、民航、电力、通讯电子及其它各行业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供参考的主要就业方向:

1.电厂(包括各个公司,工厂的配电室)

2.软件开发(特别是单片机或EDA等)

3.产品设计,就是硬件电路设计

4.PLC/DCS/SIS(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台,主要方向为大小化工厂,以及各大系统集成厂商)

5.各个矿山,或金属冶炼场所(进行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操作等)

6.去学校当老师

7.做销售工作(专门卖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

8.公务员,每个专业都可以的

9.关于电气类,计算机类的研究所(例如清华大学浙江长三角研究所) 结束语

目前来看,国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的。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这种差距, 而为了缩小甚至改变这个局势,一定要确定电气自动化企业中创新技术的主导位置,提供优厚的政策环境,健全机制体系,加速实行国家重大的科技研究项目。国家目前情况下的国内企业主要是生产中低档次的产品,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格局主要适用于中小形势的项目。电气自动化工程企业应该尽量打开科技创新的市场局面,积极转换经济的增长模式,逐渐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仇祺沛, 吕崇帅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探讨 中国知网 2013

【2】百度百科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RSvqBLdklKAW-KgPesh-P8XA_5KtxZqPUN0rNEyKUbpt3WSr6zKdDlATkF8A3DS

【3】百度百科 自动化专业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O5x-p2D48p-TEQIy2eT5XndZrCEnjDuLt5N4KK5-5IdGcDLBZwQV1ofjb2Lb-QH


电气工程专业发展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35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