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监狱民警警情分析

时间:2016-12-16 09:07:2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对当前监狱青年警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监狱人民警察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解和把握当前监狱民警队伍的思想状况,提高人民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监区采取问卷调查、指定回答、个案随访和集体座谈等方式开展了监狱民警思想状况调研活动,被调查对象均为随机抽样,我监区现有69名干警,分别对其中的40名干警进行了调查。

一、当前监狱人民民警的思想状况

从调研的结果分析,当前人民民警思想状况的主流是比较好的,呈积极向上、努力拼搏、不断进取态势,保持着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充满信心,对监狱的改革、发展持乐观态度,有比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事业有着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对公正文明执法专项教育持欢迎态度。 调研中发现,由于监狱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人民民警思想异常活跃,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受各种思想潮流影响以及个人生存环境的变化,生存压力加大,部分人民民警的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不高,政治态度消极,工作主动性差。具体表现在;

——信仰意识淡化,职业认同感下降。少数人民民警对社会热点问题漠不关心,对现实感到失望,心态不积极,对人对事存在无所谓的态度。调研还显示,人民民警对周围党团员评价不高,在对身边党团员发挥作用的评价统计中,有62%的人民民警选择了“一般”以下的回答,同时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呈弱化趋势。调研也反映出,由于改革中涉及人民民警个人利益的某些具体政策解释不清、落实不力,人民民警个人既定目标与现实价值之间的落差较大,人民民警对自身职业地位的认同感下降,认为监狱民警社会地位较低。个案访谈中相当部份人民民警对自身执法主体地位和实际待遇的巨大反差表示不理解,认为自己“政治地位滑坡,经济地位不景气,社会地位下移”,70%的人民民警认为与五年前相比,自己目前的社会地位“没有变化甚至有所下降”,从物质追求看,80%的人民民警“对收人水平的评价”选择“一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人民民警的不满情绪增长,

部份人民民警的自卑感、失落感严重。调研中问及将来子女的就业如何考虑时,绝大部分人民民警摇头感叹说:“实在没办法才让自己的孩子考监狱警察”,有的甚至诅咒道“下辈子再也不当监狱警察”。

— — 浮躁情绪凸现,奉献精神淡化。部份近年人警的大中专毕业生有怀才不遇的困惑和浮躁情绪,在工作中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鹜远,不愿沉到基层去学习锻炼,狭隘地认为人事部门把自己放到一线带班是对人民人才的不重视,对组织要求多,对自己约束少。同时一些社会不良思潮正侵蚀着人民民警的思想,少数人民民警受拜金主义影响颇深,不愿踏实奉献,不愿基层带班,凡事讲条件,总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怕吃亏。等价交换的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分配领域,人民民警开始用货币作价值尺度去衡量自己的付出与所获是否等值,喜欢将自己的收益与从事社会其他行业、工种的同学收入进行横向比较,多是由于参照物的不准,而产生埋怨、不平等消极悲观情绪,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义务活动的响应者逐渐减少,讨价还价从过去的羞羞答答变得理直气壮。

— — 改革期望值过高,创新精神不够。部份人民民警对监狱的改革存在急躁逆反心理,有68% 的人民民警没有看到或忽视了监狱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62.85的人民民警特别不能理性看待监狱工人企业的改革改制,期望值过高过快;有 %的人民民警对改革持无所谓的态度,缺乏人民人应有的开拓创新精神,个案访谈中发现一些人民民警工作上称职或基本称职,有一定的业务技能基础,但政治上无追求,业务上不求精,纪律上不求严,得过且过;调研中显示,人民民警中相当一部分缺乏工作主动性,想上进却又怕吃苦;大部分人民民警认识到构建学习型民警队伍的重要性,但又没有落实到行动中,自制力较差,认为不学习还不至于影响到丢饭碗,还有部分人民民警在学习上过于依赖单位支持,总认为人民人成长成才的环境不够理想;还有% 的人民民警对成才标准感到迷惘,由于社会上的一些“暴富”现象导致了人民民警对知识渴求的反思,一些人民民警既敬重忠心耿耿献身监狱事业的“老黄牛”,又羡慕那些经营有道,拥

有汽车、洋房的实业家,对成才的标准有些不知所措。

— — 心理障碍突出,维权意识缺乏。调研中不少人民人感叹道,党政机关公务员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和不菲的工资收人与监狱警察难当及工资收人不景气的强烈反差,民警家属(身份为工人)下岗与子女教育费用大幅上涨的双重压力,房改、医保、社保等一系列社会化管理与老百姓自主掏钱的矛盾心理,加之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以及人际关系对人民民警的影响,构成了人民民警难以疏治的心理障碍。《刑法》、《监狱法》以及我们的诸多规章,强调了罪犯合法权益的保护,执法要求很高,监管教育责任重,行业风险大,特别是从事外役劳动的带班民警× 属于人民人,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得不到有效休息和调节,消耗的精力和时间远非其他行业公务员所能比拟。

但另一方面,还有不可忽视的问题,×.× ×/×的人民民警在回答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他们表示不愿意或不知道怎样打官司。调研显示,当前人民民警最关心的是监狱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最担心的是下岗失业和收人减少,最害怕的是在公正文明执法上犯错误而丢饭碗,最不愿意的是“吃官司。

二、人民民警思想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会转型期,人民民警思想活跃,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 利益机制驱动,诱发不良心态。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转型使人们把追求眼前利益当作主要价值观,整个社会层面的经济利益机制得到强化,所谓“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表现出重物质而轻精神,重利益而轻思想,重实惠而轻信念。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不可避免地诱发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丑恶的东西,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原则可能使一些民警滋生“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市场的等价性原则,可能使个别民警在刑罚执行中,索贿受贿,贪赃枉法,以金赎刑;市场的竞争性原则,可能刺激少数民警投机取巧,争名夺利;市场的开放性原则还

可能使有的民警经不起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走上腐化堕落、贪污贿赂的道路,从而改变了一些意志薄弱者的道德观、义利观和价值取向。一些人民民警由此迷芒困惑,失去信心,找不到从事本职工作的立足点和意义。

— — 组织机制滞后,阵地设施萎缩。由于监狱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信息闭塞,致使组织和人民社团建设与形势发展有一定差距。据了解至今省监狱局未能建立共青团工委,在监狱机构改革和人事编制中,省人事厅也未能把团委作为监狱中层机构予以设臵,有的监狱甚至连团委这样的组织都没有,专职团干更没设臵,导致占民警总数×.× 的人民民警无“家”可依,无“家”可回。在阵地设施方面,地方的人民教育阵地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普遍建有活动阵地,但监狱差距甚远,以前已有的人民活动室、人民文化室、人民之家、人民俱乐部等活动阵地有的已被改作他用,有的因年久失修无法利用,而新建的数量几乎为零。难怪不少人民民警感慨地说:“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其他玩艺儿不会!”这显然与人民成长对阵地的要求格格不人。

— — 教育机制老化,自身素质不高。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监狱人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新的挑战,而我们较多的还是照搬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作方式方法去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民思想政治工作,进不了基层,人不了对当前监狱人民民警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周朝阳户,人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同时就人民民警的自身素质来看,通过近几年的素质教育、形象工程、“双执”整顿和公正文明执法等专项治理,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的来说,理论、文化功底较薄弱,业务素质不太高,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主要是由于一些人民民警对政治理论学习、知识更新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导致片面地把精力集中在监管安全和生产任务上,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发生监管生产事故,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与繁重的监狱工作不相适应,忽视了用先进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产生了学习和工作脱节,甚至用

规章制度、行政命令、经济处罚代替思想教育现象。

三、解决人民民警思想问题的对策思考

在新形势下,监狱人民民警思想暴露的新情况、新问题,既十分尖锐又非常实际,尽管我们找到了一些原因,但要从根本上予以解决,难度是相当大的。可以说有许多是监狱自身或监狱上级主管部门、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目前难以解答的。笔者认为应抓住如下着力点,进一步提高人民民警的思想素质。

— — 坚持三个贴近,实现人民工作价值。一是坚持贴近实际是人民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实现的客观前提。新形势下,社会环境这个最大的实际,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人民民警的思想实际,必须从他们所思、所想、把盼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手,做好引导、教育、转化工作。

要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用疏导的方法,人民民警参与的方法,发扬民主的方法,尊重人民、理解人民、关心人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人民民警提高精神境界和文明水平。二是坚持贴近人民是人民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实现的物质载体。思想政治工作价值是通过教育对象思想认识的提高、行为的改善等来体现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对人民民警有真正的感情,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才能深入人民民警的实际和生活,与人民心贴心、心换心、心连心,真正做到关心人民比关心自己重要,与人民同甘共苦,才能对人民民警的情况清楚了解,掌握全面,把话说到人民的心坎上,把温暖送到人民的疾苦上。三是坚持贴近生活是人民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实现的不竭源泉。实现人民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必须紧密结合人民民警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实践,以现实生活中经济的加快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监狱面貌发生的重大变化为教材,来实打实地搞好人民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注重从现实社会中挖掘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针对性的实效性。

— — 强化四个坚持,促使人民成为模范。一是坚持学习型民警

篇二:监狱基层民警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

监狱基层民警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

【摘要】监狱工作的根基在基层,监狱队伍的主体在基层,队伍中的问题也主要发生在基层,因此,加强监狱队伍建设必须将着重点放在基层。笔者从基层监狱队伍现状出发,以点带面,来剖析当前监狱基层民警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策思考,来探讨解决当前监狱基层民警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民警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的分析;对策思考

司法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训秋同志在全国监狱长第二期培训班上的讲话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监狱民警队伍建设》为题,强调“全国监狱系统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监狱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监狱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当前时期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决定》,充分发挥基层民警的主观能动性,保障监狱的和谐发展。基层民警队伍建设事关民警队伍的生存发展和监狱事业的兴衰成败,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程。

在工作中,近一段时间以来笔者通过调研,就当前基层民警队伍的状况,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基层民警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绝大部分民警注重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较好地完成自身工作任务。但是由于受社会环境、监管形势、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出现了一些与当今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音符,与当前监管改造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相适应。现结合当前队伍实际,从监狱民警队伍的现状出发,以点带面,来剖析当前基层民警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思考。

一、当前基层民警队伍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年轻民警的所占的比例较大,

业务工作能力总体水平不高。自2006年以来,为了适应监狱工作需要,同时为了应对监狱外流人才较多的情况,我省监狱系统招考的新民警较多,队伍结构趋向年轻化。很多民警是从院校毕业直接到新岗位上,没有经过艰苦的锤炼,且年轻民警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造成个别青年民警不安心基层中队工作,怕苦怕累,不愿在基层一线干。一些基层青年民警对法规学习和业务工作热情不高,学习钻研精神欠缺,被动学习的多,主动研究的少。在日常工作中多数青年民警中认为,只要能管得住犯人、不出监管事故就可以了,只求过得去,不注重更深入学习监管法律、法规和管理技巧,久而久之造成业务水平下降、整体素质停滞不前等问题。

(二)当前“高压线”多,社会期望值高,心理压力大。

近年来,为了从严治警,从司法部、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禁令,如司法部“六条禁令”、监狱法“十不准”、“九不得”等。而今年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躲猫猫”事件的发生,社会影响较为恶劣,高检也出台了相应的监管检察文件。另外,今年的监管事故和罪犯脱逃频频发生,监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驻监检察室从原来的县级检察院派驻改由地市级检察院派驻。民警普遍感到“高压线”太多,易触电,心理压力大,而且现在的罪犯维权意识逐年提高,管理难度加大。

(三)近阶段涉黑罪犯多,押犯数多,犯情复杂,工作难度大。

自2009年以来,公安部门开展打击“涉黑涉暴涉枪”等专项活动,特别是沿海城市的看守所、监狱的在押犯数暴增,我监也同时存在类似的情况。一是上半年押犯数较多,涉黑团伙比例大。民警的压力较大,对涉黑团伙的管理和分化需要发挥较大的精力,实时防范监管隐患的发生,难度较大,使得民警的身心较为疲惫。二是押犯疾病复杂。民警要在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之外,还要预防传染性疾病,顾及到这些罪犯的身体健康,预防正常与非正常死亡

的发生,压力较大。同时对监狱的医疗条件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三是工作时间较长。基层民警不仅要完成日常工作,而且还要随时准备抽调警力参加学习、开会、防暴演习、清监、集训等任务。

(四)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工作环境封闭,家庭压力大。

民警的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使民警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解决家庭问题。民警上班时间长,现在又实行阳光工资。虽然这两三年来工资水平有所提高,领导对监狱民警的待遇也很关心,但是现在物价涨得也较厉害,相比较起来干警的生活也较清苦。工作环境较为封闭,通讯交通不方便,基层民警对很多的家庭事务没有办法顾及。民警在家时间少,与家人沟通少,由此产生家庭危机,严重的甚至闹离婚、分手;对子女的教育少,影响孩子学业,上学、就业十分困难。民警有后顾之忧,影响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五)外地民警所占比例大,独生子女多,两地分居多,流动性较大。

监狱系省直属单位,招考公务员基本上没有区域限制。特别是山区监狱,都普遍存在外地民警比例较大的问题。外地民警较多,两地分居的民警也多,很多外地民警对监狱归属感不强,工作热情、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抱着工作满五年就回原籍的思想,流动性相对较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一个较好的竞争机制,导致青年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当前青年民警所占比例大,存在部分青年民警怕苦怕累,抱着“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以及只要不出监管事故就可以的侥幸心理。有少数民警存在以下情况:不求向上,不思进取,只讲享受、攀比,不讲奉献,思想上有波动,精神状态时好时差,工作上得过且过,缺乏主动性。这种现象的存在虽然是极少数,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因素危害较大。这与当前的干部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联,现在基层尚缺少一个较好的竞争机制,民警工作的好坏,没有一个较好的衡量标准,民警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二)当前高压线多,少数民警执法态度不端正,法治意识与执法能力不强。民警的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基础薄弱,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学习没有深度,甚至流于形式。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存有消极思想。同时民警对司法部“六条禁令”、省监狱系统“九不得”、《监狱法》“十不准”等相关规章制度,不能较好深入学习和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法制化建设的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在非犯罪化、非监禁化等国际行刑趋势的影响下,我国监狱的刑罚理念也在发生变化,逐步由传统向现代化、专政向法治、强制向文明、注重服刑人员义务向重视服刑人员权利的保护转变。这些深刻的变化,使我们在几十年工作中形成的传统的、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都受到了冲击,也对民警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罪犯的不合理维权,无理缠诉时有发生,看似“强势”的民警,在保护自己的方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渠道也非常有限,民警的执法风险日趋增大。对此,有较多民警未能端正好心态,积极防御,依法积极主动履职。

(三)近阶段押犯多,押犯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罪犯维权意识提高,警囚关系处在敏感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监狱的押犯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早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文盲+法盲+流氓”为主的人员构成结构。近些年来财产型犯罪所占比例较高外,高学历、高智商、高职务的服刑人员的比例逐年递增,特别是“涉黑”、“涉毒”、“涉暴”、“涉枪”的服刑人员的比例不断扩大,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罪犯违规打架抗改事件时有发生,都加大了监狱管理、教育改造的难度。当前民警执法可依据的主要是《监狱法》,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的执法依据,民警在处理问题时,投鼠忌器,妥协执法。有些民警甚至说自己是“弱势群体”,导致在执法中对于罪犯的抗改和违规行为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民警对罪犯要以人为本,但自己经常因为小事被罪犯举报,被组织调查,查清之后,对举报罪犯与被举报的民警处罚不一致,民警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四)当前监狱体制处于变革与转型时期,对民警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强度加大,民警的待遇未能及时得到提高。新时期监狱的行刑理念的发展,特别是监管工作“首要标准”的提出,要求民警尽快实现工作方法从简单的经验型向严格、规范和文明执法的转变,职业角色从看所型向教育专家型的转变,这对基层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民警基本上是三班倒值班,没有礼拜六礼拜天,没有节假日,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短,值班超负荷。同时罪犯违规率有增长的趋势,管理难度加大,基层一线警力不足,时常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偏少,基层民警疲于应付,造成基层民警心态失衡,容易产生厌战情绪。民警的待遇未能及时得到提高,民警的经济压力较大。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有60%的监狱警察认为经济收入不高,存在经济上的困扰。另据一项关于监狱警察压力源的调查发现73%的监狱警察认为第一位压力源是房屋贷款,第二位压力源是子女的教育费用。

(五)外地民警多,独生子女多,两地分居的民警也较多,家庭和事业两头较难兼顾,导致民警不能较好地安心工作。监狱所处位置都较为偏僻,民警离家远,休息时间少,导致很多的民警对家庭事务较难顾及,导致家庭矛盾较多,民警不能安心工作。沿海民警多,独生子女多,夫妻分居两地,外加上沿海与山区监狱福利待遇差距较大,要求调动的民警多,流动性较强,而新民警的业务基本上要2-3年才能培养起来,目前我监民警队伍有出现断层的倾向。正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外地民警多、独生子女多,夫妻两地分居多,而导致出现的问题也多,领导对基层民警的各方面情况不能较全面的了解,对于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导致部分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想法多,不安心工作。

三、对策思考

(一)加强基层民警队伍建设,应引入竞争考核机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监狱基层民警是监狱工作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青年民警是监狱的明天。治狱必先治警,民警队伍建设抓不好,监狱安全稳定和各项工作都没有保障。落实监管工作“首要标准”,就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民警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切实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对于年轻的民警要给予给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教育他们,让他们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确理想,调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从年轻民警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立功嘉奖、晋职晋级和经济利益相互结合起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把那些真正责任心强、又能干事、业绩突出和大家拥护的优秀民警培养推荐到领导岗位上来,从而在队伍中营造一种竞争氛围,以此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同时大队每月组织一次考核,建立工作制度秩序化、规范化,对守规遵纪、业务质量等进行量化统计,每月汇总一次,把考核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奖勤罚懒,采取多种形式惩罚和激励措施,与评先评优相结合,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

(二)增强民警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教育民警正确对待“高压线”。人要未雨绸缪,什么事情都要做好预防的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变被动为主动。强化民警执法意识教育,要认真领会胡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政法工作的五点要求,教育民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和法律至上的执法理念。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提高执法能力。教育民警既要清醒地看到执法风险的客观存在,更应该正确对待“高压线”,同时更要坚信执法风险的可控性。“高压线”是一把双刃剑,教育民警在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处理罪犯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不要为了省麻烦、省事,而导致以后的罪犯的不合理维权,而道不清说不楚。另外不落入罪犯设计的圈套,要避免实际工作中民警因为被罪犯激将,产生心理失衡或急躁情绪,导致管理罪犯过程中出现粗暴执法现象,被罪犯抓住把柄,导致引火上身。

(三)教育民警正确把握好新时期警囚关系,促进和谐监区建设。改造与被改造关系的存在,对罪犯的思想及违规行为应及时引导教育处理、及时化解矛盾,缓解警囚矛盾,否则一些小

矛盾,由于缺乏疏导,逐渐累积,最后越积越大,有可能爆发。如福建省某监狱罪犯林某某和何某某,趁打饭和送开水之机,窜入监区值班室,持凶器报复袭击值班的大队长陈某某,致陈大队长身受重伤。湖南省某监狱罪犯邓某某趁监狱民警朱某某与其谈话不备之机,将朱某某打晕(后经抢救无效牺牲),邓犯换下其警服脱逃,后被抓获。特别是当前涉黑涉暴涉枪的押犯较多,是当前狱情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教育监狱民警加强警囚沟通,正确处理新时期的警囚关系。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改造自己的罪犯应加强教育,从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人之常情上关怀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困释惑,以稳其情绪,激其改造信心,将矛盾尽量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其由抵触乃至反抗改造逐步向自觉接受改造过渡。通过组织民警学习狱内案件和狱情通报,学习分析狱情的共同性与区别性,学会搜索狱情的方式、方法,懂得如何利用罪犯搜索有价值的狱情信息,如何利用罪犯内部矛盾来分化瓦解犯罪集团。民警与罪犯间的成功沟通,会在无形之中大大减少民警工作的强度,是促进和谐监区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

(四)坚持从优待警,提高队伍凝聚力。

一是山区监狱工资按照省直标准发放。山区监狱基本上都是处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很多地方交通不便,基层民警的生活相对简单和清苦。山区城市的物价水平不见得就比城市低,同时山区的物质精神生活也不如在城市的监狱,对于山区监狱民警的工资待遇按照省直标准发放,而不是按照目前的省直结合地市的标准发放。正因为山区监狱的艰苦,山区监狱更应该以更好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去建功立业,以更好的机遇留住更多的人才扎根在山区监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山区监狱的发展,才不会出现基层民警队伍的断层。二是针对部分民警在政治前途、工作条件,家庭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压力,失去心理平衡,直接影响正常工作的现象。要加强对这些民警思想教育,并进行心理疏导,使民警能够辩证地看问题,对当前的国情有一个合理、客观的估价,对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要去正确认识和对待,达到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凝聚警心,促进工作之目的。三是警力向基层倾斜。现在存在基层的警力不足,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民警身心疲惫,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监狱的警力应向基层倾斜,把基层的警力配足配强,保证基层民警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才能使更多的民警愿意在基层一线干。

(五)大中队领导对民警做到“四知道”,及时发现、解决民警中存在的问题。即:大队领导要对分管的中队领导,中队领导要对分管的管教、分队长、带班民警做到“四知道”。具体内容是:知道干部、民警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知道干部、民警的个性特点,八小时以外的主要爱好、理想追求和从事的主要娱乐活动;知道干部、民警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四知道”的提出,是根据民警队伍特点以及近几年来队伍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我监外地民警所占的比例较大,年轻民警多,独生子女多,夫妻两地分居多,为做到对队伍状况心中有数,大中队领导更应该掌握民警的“四知道”。基层领导对工作上不上心的、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态的民警,要深挖根源,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发现民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努力解决民警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随着执法任务的日趋繁重,民警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也日趋凸现,特别是在民警家庭两地分居、遭受灾害、发生变故、生活困难、婚恋受挫、身患病症、被人误解时,要贴近靠前,积极说明,最大限度地把组织温暖送到民警心坎上,增强民警对我监的归属感,才能保证整个队伍的和谐稳定。 结语

监狱工作的根基在基层,监狱队伍的主体在基层,队伍中的问题也主要发生在基层。正因为它的基层,在队伍现状分析才具有更重要的代表性,在当前的基层监狱警察队伍建设中更具有借鉴性,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决定》。以上只是笔者在从事基层民警队伍管理中的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提的一些建议,可能不是很全面,还需要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基层民警队伍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奇,邵晓顺.主编:《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与训练》[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2]应朝雄.编著:《监狱分监区工作实务》[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邱荣辉,(1985-),男,福建永春人,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狱政管理专业毕业,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法律专业毕业,现任职于福建省武夷山监狱。

联系地址:福建省武夷山监狱六大队(邮编:354306)

篇三:监狱应对网络舆情对策分析

监狱应对网络舆情

对策分析

八监区:张静辉

1

监狱应对网络舆情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同时网络舆情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发展起来。相对于传统舆情,网络舆情能使人们更大程度上实现表达与交流的自由,从而更能反映出人们的真实想法。但是,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还会诱发危机的产生。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控制监狱涉警舆情,就又可能致使监狱机关和警察形象遭到严重损害。研究网络舆情的内涵,分析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实现对监所网络舆情的监测,对于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字】监狱 网络舆情 分析与应对

一、网络舆情概述

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众多的特点。网络舆情系统是一个自我结构、自我发展、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的自组织系统。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网络舆情逐渐增强了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力。网络舆情作为当今社情民意的代表,以越来越强大的声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一)网络舆情概念及内涵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受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态度。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 2

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跟帖、论坛、博客的出现,中国网民们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热衷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反社会倾向,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盲从与冲动等等。

网络舆情则是舆情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现象自由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言论或观点。

(二)网络舆情要素构成

1.网民——舆情的主体。网民作为舆情的主体,是影响网络舆情形成的直接原因。

2.公共事务——舆情的源头。公共事务是社会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这些矛盾在出现、激化、调整和转化等情况下,都可能作为公共事务而刺激民众的舆情产生。

3.互联网——舆情的载体。当大量的刺激性信息产生

后,网民往往会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将“舆情”传播出去,互联网是网络舆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必要的时间、空间——时空因素。任何舆情都是一定社会空间内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失去了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也就失去了人与人之间交往以及与外界信息的交换,舆情也就无法形成。

3

5.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心理因素。公共事务中的某些信息激发了公众对某一具体议题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并包含行为反应倾向。

6.措辞——强度因素。措辞的缓和与激烈将直接反应舆情的强度。

(三)网络舆情特征

互联网传播的特性决定网络舆情呈现出一些区别于社

会舆情的特点。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重大新闻事件在网络上成为关注焦点的同时,也迅速成为舆论热点。在当前,舆论炒作方式主要是先由传统媒体发布,然后在网络上转载,再形成网络舆论,最后反馈回传统媒体。网络可以实时更新的特点,使得网络舆论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

1.存在形式不同。社会舆情主要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或行为举动等方式存在,而网络舆情在网络中进行传播,人们只要能够接入Internet,便能够随时发表评论。

2.传播速度不同。当某一焦点事件发生时,传统的媒体往往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而网络的反应时间却很短。因此网络舆情具有高速传播的特点。

3.对事件的反映面不同。据资料显示,中国网民的年龄普遍趋于年轻化,这就决定了网络舆情不能等同于社会整体的意见和态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监狱网络舆情概述及现状

监狱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社会空间内,社会公众围绕监狱执法活动、公务活动、警务活动等,对监狱工作持有的社 4

会、政治态度。在这里,监狱网络舆情的中心是监狱执法活动,焦点是监狱执法者如何依法行使执法权。如果作为执法主体的监狱工作者在执法原则、执法对象、执法手段、执法流程、执法环节、执法效果等方面存在偏差和瑕疵,出现可能危及监狱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的案件,(当中包括因罪犯亲属的不实投诉、恶意渲染或新闻媒体片面、失实的报道),就可能致使监狱机关和警察形象遭到严重损害。

从近年来我国监所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的做法,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不重视。网络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广泛性和不可控性决定监狱系统应该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作为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近年来我国监狱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来看,往往以堵截、回避为主,而缺乏前瞻性和引导性,这说明我们并未真正重视网络舆情应急处理的重要性。

第二,对监所网络舆情处理机制不健全。监狱在如何应对和处理监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显得相对薄弱,没有形成一系列系统的对策和措施。监狱在处理狱所网络舆情危机工作中缺乏预见性,危机发生时不能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这样往往会造成工作被动,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民众和媒体的对立情绪,进一步激化矛盾。

第三,处理监所网络舆情危机的技巧和方法欠缺,实践经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不能及时公开信息。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初期没有及时通过有 5


监狱民警警情分析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30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