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金融创新与生态文明培训

时间:2016-12-14 07:25:2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5年甘肃公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23

篇二:绿色金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

王小江河北经贸大学绿色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现任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顾问、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财政厅、环保厅环保资金审核专员。历任商业银行行长、证劵公司营业部总经理、保险公估公司董事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金融、制度建设、信用评价、保险风险与损失评估。主持和参与多项与德国、英国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金融相关研究课题。完成十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中一对固有的矛盾,导致了对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战略性反问。为此,国际上曾提出过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绿色经济”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绿色经济的核心和“发动机”,绿色金融是如何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政府还是市场?围绕这一话题,日前记者专访了河北经贸大学绿色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小江。他认为,绿色金融具有资源配置、环境风险控制和对企业和社会环境与经济行为进行引导的三重功能。因此,应按照“十八”大的整体部署,将绿色金融的改革与创新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思想和目标指导绿色金融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王小江进一步认为,政府应在体系构架的建设期发挥主导作用,而在实施运行阶段,市场应起到主要的调节引导功能。绿色金融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和谐发展

记者:绿色金融在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过程中起着何种功能和作用?

王小江:绿色金融实质上是由两个基本功能构成,分别是金融的基本功能和环境保护的功能。环境保护功能是建立在金融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佳组合。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严峻,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的环境容量与承载力和经济发展严重的不平衡,甚至已经威胁到人民日常生活的安全。因而,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和途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血液”,也是“发动机”,金融资源的流动为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提供了发展的基本因子,通过金融资金流量和投向的调节,在经济行为和环境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所以,我们对绿色金融在解决环境保护

和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绿色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由于绿色金融的决策是基于两个效益的分析,所以可以实现资源分配的最佳效果,即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通过金融资源对产业和企业的选择,对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发挥引导、淘汰和控制的作用,进而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环境风险控制的功能。规避风险是金融企业的基本行为。因而可以通过金融企业对环境风险的识别、预测、评估和管理,回避风险的“天性”,实现企业和项目的环境风险最低化。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恰好是环境风险最低的经济发展形式。所以,通过绿色金融可以降低和缓解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三是对企业和社会环境与经济行为的引导功能。通过金融机构的准入管理和信用等级划分的方式,影响与引导企业和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记者:绿色金融有无统一的评判标准?这对绿色金融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王小江:标准是绿色金融参与环境保护和形成生态型金融的核心支点,可惜的是,绿色金融实施六年来,统一的标准至今未能出台。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对制定统一的标准有争议,认为建立统一的标准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限制金融机构经营的自由权;二是由于绿色金融标准不是企业环境行为标准,它是站在金融的角度审视企业环境行为,目的是降低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知识内容涉及环境理论和金融理论的有机结合,无论是实践部门还是理论研究部门至今未能解决。这严重地影响了绿色金融的实务操作,进而影响金融工具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建立绿色金融的统一标准。众所周知,环境问题的核心是标准的问题,人类应该在什么条件下生存是一定的,因而人类生存的基础标准是一致的。绿色金融问题的核心目标是为人类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努力,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是基本的技术需要。从国际的趋势来看,“赤道原则”、“联合国环境署金融行动倡议”等都建议建立国际性的统一标准,以保护投资的质量和维护有效的金融秩序。而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建立中国式的绿色金融标准,因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而现在,金融机构在内部绿色运行控制上,主要是借鉴国际上普遍采取的“赤道原则”。但是“赤道原则”是适应发达国家工业后期阶段的产物,贷款约束主要是项目贷款,资金约束的范围较窄,不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投资、技术

改造贷款和贴现业务等,这与中国和世界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早期或中期的阶段是不同的。要想避免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环境悲剧,就应及早地利用金融工具对环境污染现象进行控制,而且是一种全方位的控制,才能在环境保护领域产生最大的组合效果。

发展现状不符合经济和环境融合的要求

记者:如何评价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从2007-2013年,绿色信贷未形成规模,问题出在哪里?

王小江:事实上,从第一个绿色信贷(1995年)相关文件的出台到现在,已经有18个年头了。但与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进程相比,不单是绿色信贷,整个绿色金融的发展都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出现倒退的现象,这与国际、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大融合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我认为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绿色金融定位不清。实际上到现在为止,绿色金融在国家层面、环保层面、金融层面的地位、作用和功能等基础问题并没有解决。绿色金融在各金融机构的进展层次不一、执行不一、绩效不一,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究其原因,与中央政府对绿色金融的定位缺失有着重要关系。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没有把绿色金融放到一个大生态系统来看待其运行。另一方面,从环保和金融领域看,环保领域认为绿色金融是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政策实施的一种工具,金融机构作为生产公共产品的特殊企业,参与环境保护是应尽的法律责任,必须履行。而金融系统则普遍认为金融参与环境保护是尽社会责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是凭良心做事。况且金融系统对环境领域的技术、管理和运行机理并不清晰,导致难以把环境保护和金融行为进行直接挂钩,也影响了绿色金融的深入开展。

二是未做好绿色金融管理与运行框架的设计工作。首先表现在中央银行独立的绿色货币信贷政策体系尚未建立。中央银行只是把绿色信贷政策与房地产政策、中小企业等政策进行并列处理。而实质上,绿色货币信贷政策与货币信贷政策在运行机理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一个是行业控制,一个是企业环境行为的控制,用行业控制的方法解决企业环境行为运行控制显然是不行的。其次是绿色金融运行的行业范围没有确定。再次是金融机构内部的运行体系未建立,我们认为绿色金

融对金融机构而言,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行为,其改革与创新涉及金融机构运行的全部,金融机构内部运行体系的改革包括绿色战略、绿色组织、绿色产品、绿色评价、绿色报告制度等。它是绿色金融建设的具体实施点,也是绿色金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三是绿色金融宏观、微观管理机制未建立。首先从组织机构的建设上,没有出现绿色金融运行的组织保障机制。没有组织意味责任无法落实,管理与评价绿色金融运行就无从谈起。其次从管理机制的设计上,没有形成一个从国家环境管理和金融宏观调控层面到金融行业,再到企业环境行为控制的一条完整的环境行为控制管理的绿色金融管理与监控机制体系。再次是激励机制未建立。激励是市场机制设计的核心环节,同样是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建设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是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建设,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与企业环境行为之间激励挂钩的问题。

四是绿色金融思想和文化建设的落后。思想决定行为,绿色金融的深入开展取决于金融企业执行人主流的思想意识和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等。应在产品设计、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预测评估、投资决策和信息反馈时,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思想,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把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纳入绿色金融文化建设中,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融入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之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让绿色金融的文化深入金融业、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五是规范制度建设的落后,这也是绿色金融深入发展的难点和主要问题。落后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和金融机构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技术规范、业务管理,行为指导等。但从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发布绿色金融意见与通知,到2012年期间,相关系列文件很少。目前规范性的文件只有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而且由于属于行业规章过于原则,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行为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有限。可以说,绿色金融亟待法律、技术标准、规范和绿色金融机制制度的建设等。

绿色金融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记者:上述问题如何解决?政府与市场二者谁将起主导作用?

王小江:金融具有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是现代经济和社会的核心。应按照

“十八”大的整体部署,把绿色金融的改革与创新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思想和目标指导绿色金融的建设,这是我们金融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想和目标,也是决定绿色金融能否深入开展的核心与关键。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以分两个环节探讨政府的作用,一是绿色金融体系架构的建设期,二是绿色金融的实施运行期。建设期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运行期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建设期,做好绿色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首要问题,而顶层设计只有政府才能进行,所以在这一阶段,政府要发挥管理和主导的作用。在顶层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几个问题。一是树立新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应从思想上认识到,金融机构不是单纯的盈利组织,其行为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思想进行对接,要从具体的行为上承担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责任。二是金融发展模式的设计。应进行金融企业生产模式的改革,由传统的以偿还性的经济利益生产模式,转换为偿还性的经济利益模式和环境保护利益模式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三是要做到改革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金融机构连续性和控制性、企业环境行为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四是要以市场机制建设为主,建立一套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系统,从政府和中央银行到金融机构再到微观系统,中间的连接和系统的配合,要充分重视利益机制、社会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的调控作用。五是制度规范建设,要以绿色金融标准为基点,从衡量标准、准入标准、评估标准、监督标准等展开,建立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障绿色金融的实施。

从运行期来看,应是市场机制为主,政府监督管理为辅,建立一套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扶持和监督为辅的绿色金融管理和激励系统。主要包括中央银行绿色货币信贷政策机制系统、绿色信贷机制系统、生态资本市场机制系统、绿色保险机制、绿色投资机制系统、绿色基金机制系统、绿色产品机制系统等。这里要把握两个问题。一是要尊重金融体系原有的运行机理,绿色金融的出现不是对金融原有运行机制的否定,而是在原有运行机理上的发展,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新组合。二是要把握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的边界,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能。有效地利用市场的无形之手,形成一整套基于绿色要求的新管理机制。三是有效地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从政策手段到操作目标,再到效果目标,最后到最终目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传导过程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来实

篇三:一带一路试卷单选题


金融创新与生态文明培训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04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