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从郑州到函谷关的沿途讲解

时间:2016-12-13 07:37:2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函谷关沿途导游讲解

函谷关沿途导游讲解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河南观光旅游。我是神州旅行社的导游员小陈,坐在我旁边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很高兴能够陪同大家一起游览三门峡的函谷关,我和李师傅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和,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给予解答和满足,也希望各位能够与我友好合作,最后衷心的祝愿各位在河南游览期间能够游得开心,过得愉快!谢谢大家!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的车就要开动了,请大家坐稳扶好!

现在我们的车正在驶向三门峡市途中,距离景区还有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河南:

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和“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不过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一个地区,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往异域他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祖国很多地方的开发和中华文明的传播。

现在的河南早已看惯了历史的分分合合,像一位长者在经历过太多的荣辱之后多了一份从容的淡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华夏大地之后,古老的河南又焕发了年轻的朝气,经济增长迅速,位居中部省份的前列。

说话期间我们已经进入三门峡市内,三门峡市是1957年伴随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陕州故城遗址上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旅游城市。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而得名。如今,三门峡已经成为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经济、流通、文化中心,被誉为镶嵌在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三门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公元前21—前13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属虢国,秦置三川郡,西汉为河南府,汉武帝时置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到了函谷关景区门口了,请大家务必记清我们的

车牌号和停车位置,我们的车牌号码是豫A123456,我的手机号码是123456789。下车前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关好车窗,随我一起下车游览!

函谷关景点讲解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函谷关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距市区10余公里,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战争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我们今天的参观也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子著经处——太初宫,第二部分是函谷关。

巍巍函谷雄关,漫漫西风古道。两百多年前,以为西行的老人在这里留下了一部旷世真言,后人称它为《道德经》。斯人远去长风如歌, 他深邃的思想,一直与我们同行。他就是道家始祖老子,老子在太初宫著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被视为我国哲学园林中的瑰宝,太初宫也因此被中国第六任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号玉溪道人)权威界定为“道家之源”。它是目前函谷关景区现存最为古老的一座建筑,伴随老子入关而生的紫气东来典故已为人们耳熟能详,颇具神秘和祥瑞之气。

我们现在去神圣的太初圣宫拜谒老子。太初宫原称太初观,后唐玄宗李隆基御赐为天宝观, 到了宋崇宁四年才改为太初圣宫。此圣殿始建于西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建筑则是唐代遗留下来的,并且在宋、元、明、清历朝均有修缮,这里有碑为证:东边这通是元大德四年重修太初宫碑,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西边这通是清顺治十年重修太初宫碑,距今也有300多年历史,上面刻写的都是老子入关、玄宗改元和重修太初宫的历史资料。我们着重来看一下元代这通碑的碑座,赑屃的头是缩着的,这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很多人认为它体现了老子的一种主张,老子在《道德经》第67章中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恰恰是老子无为居下、外柔内刚思想的体现。

说起老子著经我们就来参观一下老子当年著经的书桌—灵石。灵石的外观十分平整并被八条白石英线分割为九层?九?是道教中最为吉祥的一个数字有“九九归真?之说,今天我们到此可以摸摸这块儿灵石,一来可以平平安安,健 康长寿,二来可以好运连连,步步高升!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来参观一下函谷关。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说它是?“天下第一关”。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的得名,函谷关地势险峻,进可攻、退可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函关古道“车不双轨,马

不并鞍?”?“一夫当关,万夫莫克”,曾有“一泥丸可堵塞之”的说法。《辞海》记载,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 称天险“。

函谷关为秦汉建筑,双门双楼三层悬山顶四阿式,这样的风格在国内非常罕见。因两主楼顶端各饰一只丹凤鸟,俗称丹凤楼。它东临弘农涧河,西接衡岭高塬,南依巍巍秦岭,北濒滔滔黄河,是东西两京(洛阳,西安)交通之咽喉。函谷关因战争而建,又因战争而毁,原关楼已被西楚霸王项羽烧毁,后来屡建屡毁。这座关为先秦函谷关,另外还有两处:一处在河南省的新安县,是汉元鼎三年,即公元前114年,楼船将军杨仆(宜阳人)耻为关外人,上奏武帝,尽捐家资将函谷关东移了300里,后人叫新函谷关,又叫汉函谷关;另一处在此关北5公里处,是东汉未年,曹操率数十万大军西征张鲁、马超时,为转运兵马粮草而沿河修建,故叫魏函谷关,关楼上有冯玉祥将军题写的?天下为公?四字,1960年,三门峡水库拦洪时被淹没。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关一战场“。函谷关设关至今3000多年间,这里曾发生过许多次战役。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战例:如周武王的“出谷会师”、秦国的“割城求和”、李自成的“二出函谷”辛亥革命的“张钫出关”以及1947年的“奔袭函谷关、解放灵宝城”等。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函谷关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紫气迎君来,祥云伴君归?,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各位带来更多知识和欢乐,祝各位一路平安!谢谢

篇二:河南导游词沿途讲解通篇5分钟

河南导游词沿途讲解通篇5分钟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所在的郑州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而又历史悠久的中原河南.我是你们的地接导游员,大家叫我轩导或者小轩都可以,坐在我身旁的是咱们的司机李师傅,本次旅程就有我们的李师傅保驾护航。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大家的导游员,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在这里预祝大家游地尽兴玩得开心!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我们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再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例如去开封可以说一个小时,去洛阳可以说两个小,就要到了今天咱们要参观游览的目的地,在这里呢,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郑州。

为提升我们中原文化影响力,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形成具有郑州特色的品牌体系,去年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了“2012我心中的郑州市十大城市品牌”系列评选活动。评选活动从1月5日起,进行了第一期风景名胜类的评选。本活动共收集郑州市风景名胜48处,在网上进行了推荐、投票。经过最后的统计,本次“2012我心中的郑州市十大城市品牌”评选结果最终揭晓。

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的最终评选结果,我们的评选结果分为网络评选结果和专家评选结果,其中,网络评选结果分别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二七纪念塔)、绿博园 、康百万庄园、黄帝故里、少林寺、嵩山风景名胜区、黄河生态风景区、商城遗址、樱桃沟旅游景区。而在专家评选结果中,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二七纪念馆等8处风景名胜与网络评选结果重合,不同的是,在网友推荐中,绿博园、樱桃沟旅游景区位列前十;而我们的专家对河南博物院、北宋皇陵却更为青睐。总的来说,小轩觉得,不管是网络评选的结果,还是专家评选的结果,都是可以代表我们郑州的,唯一的这些不同,原因我们不言而喻,网络评选的人群更侧重于年轻人,这些年我们的绿博园和樱桃沟可以说每年总是吸引大量的年轻游客;而专家由于年龄的缘故,肯能对像河南博物院、北宋皇陵这种文化性的景点更为感兴趣。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不是也是这样认为的呢?

大家请看我手里这张图,大家能发现些什么呢?这就是今年我们郑州市在4月21日经过专家与市民共同参与,评选出的郑州旅游形象标志,大家可以仔细观察,我们这个郑州旅游形象标志主要是以中字作底衬,并含少林功夫动作的形象。这个形象标志体现我们河南人爱说的一个字“中”,为什么河南人爱说这个字呢?有知道的游客吗?对,那位穿红色衬衫的游客说的很对,第一,河南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地理中心,是黄河这个母亲河主要流经之地。所以河南人说中字,是因为河南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另外中国文化,是以中庸之道为精髓的文化,很多中国文化都来源于河南。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出自河南的鹿邑;武术文化,发源于河南的嵩山少林寺;河南的豫剧文化,名扬四海;所以河南人说中自是对河南的文化的赞扬,最后,它在河南人的心中,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字,而是成了河南文化的一个对外的符号。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我们河南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吧。时间真快,我们现在已经到###(这里可以写景点所在的城市,例如,洛阳)境内了,在这里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我们今天要一起参观的景点吧(把八个景点稍作介绍就行了)..........................。

好了,游客朋友们,##景点已经到了,欢迎游客下车,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下车的时候看好台阶注意安全,随小轩一起去参观我们今天的旅游.

篇三:郑州到开封的沿途讲解

郑州到开封的沿途讲解

郑州——开封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的车现在行驶在前往开封的途中,从郑州到开封大概有50分钟,现在大家透过车窗会发现什么呢?一片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但是大家谁知道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却是一片山地和丘陵.不过现在这些山地与丘陵只能在我们脚下6---8米的土地下才能寻到.那么我们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地是怎样的由山地丘陵变成了一片北止天津,南止江淮,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华中大平原呢?最主要是由远古黄河冲积而形成.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就是指黄河的泥沙而言.所以自古以来黄河之灾,就是以多沙,善淤,善决,善蓰而著称.以灾害多治理难而闻名.据史料记载,从春秋时代到解放前的2000多年间,黄河下游有记载的决溢年份就达到400余年,计1500多次,其中河南决溢达到900多次.黄河大规模的改道也达26次.再加上黄河西出青海,流到陕西,山西交界处时,被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挡住了去路,黄河泥沙就来源与此.黄土高原的土程金黄色,干燥是坚如岩石,而一旦遇到水,顷刻间变化作泥沙,所以黄河流至此以后便以数百米的落差冲势,涌带着大量泥沙沉积在平缓的河道下游,就这样年复一年,并伴随着黄河决溢的次数的增多,位于黄河下游地区,泥沙便越淤越高,高耸的山地丘陵不见了,形成了一片肥沃的华北,中华大平原,所以说黄河就像一条狂暴不羁的“黄龙”,喜怒无常,它虽然塑造了肥沃的华北,华中大平原,但却也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吞噬了不知多少田园和村 庄: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所以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在不断的加强黄河治理.人们除了采用“固堤宽河”的治黄方针外,还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方针来治理黄河.所谓的“上拦”就是在上游修建大型拦水坝,从而达到阻拦黄河水向下游的流量:如三门峡水库就是万里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拦河控制枢纽工程.所谓的“下排”就是增大下游的泄流排沙能力.不过,经过人们对黄河的长期治理,开发,人们已经开始利用黄河来防洪,发电,灌溉,供水,防凌.总之,现在人们已经在治黄史上谱写出版了新的篇章.

(捉放曹)

朋友们,我们行车前方是中牟. 中牟跟历史上三国的一个人物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曹操.在这里他曾经上演过一幕捉放曹的故事.东汉末年,三国未形成的时候,群雄逐鹿中原,这段故事就发生在中牟.故事的主要人物有:曹操,陈宫,吕伯.在当时,董卓,吕布盘距洛阳, 董卓当时势力很大,又得义子吕布,更是如虎添翼,因为董卓这个人很凶狠,脾气很暴躁,天下百姓都怨恨他,很多有义之士也想除掉他,曹操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利用上书董卓的机会,书中藏劍,准备刺杀董卓.可是董卓早有防备.曹操刺杀失败后,董卓就将曹操的头像画出来通缉他.并悬赏白银二千两.曹操一路上东躲西藏,夜走邙山,

从洛阳走

到郑州北郊的邙山时,已是无路可走,又走中牟,中牟县的公差捉住曹操,县令升堂.陈宫审曹时,曹操讲:你看现在天下的人都怨恨董卓,你为他出力,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陈宫就放了曹操,封了官印,跟随曹操一起来到了开封陈留县.这时曹操感到肚子非常饿, 陈宫就说,我父亲的好朋友吕伯就住在这里,于是二人便来到吕伯家,吕伯热情的款待他们,并安排他们在厢房里喝茶.自己和仆人出去买酒买肉.这时候曹操听到后院人声嘈杂,有人说:先绑住他,然后再杀!曹操以为是吕伯告密,来抓他领赏.就身带宝剑走出房,见人就杀,一路杀到厨房,见到一头大肥猪绑在那里,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闯大祸了.陈宫听到响声出来一看,见曹操杀光了院子里的人,就跟曹操争执起来,但曹操是理直气壮的讲到: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时陈宫悔恨交加,但不走也是死,于是无奈之下决定跟曹操离开吕伯家.二人刚走到门口,便见到买酒回来的吕伯,他一不作二不休把吕伯也杀了.陈宫后悔连累了吕伯一家,发誓要为吕伯报仇.当他跟曹操走到商丘时,曹操的家乡安徽已经很近了,陈宫这时更是焦急万分.心想今晚不杀了曹操就没有机会了,就对曹操说,明天就到你的地盘了,今晚我们就痛饮一回,不醉不归!曹操喝得烂醉如泥,倒在床上就睡,陈宫握着剑准备潜入房中杀曹操.可他趴到门缝中一看,大吃一惊,谁知曹操早就跑了.他就就留下一首诗走了: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悔不该当初跟曹操走天涯,杀尽吕伯全家数口,方知曹操是奸雄!

(官渡之战)

朋友们,这条路还有一个关于曹操的故事: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也发生在这里,继捉放曹操之后,曹操回到家乡,荡尽家产招兵买马,重返中原争霸业主。但在当时势力最大的董卓还没有除掉,所以要成为中原霸主就必须先除掉董卓。这次曹操比较谨慎,采用了离间计,利用美女貂蝉,让董卓的义子吕布杀了董卓。原本董卓有勇有谋,而吕布有勇无谋,现在只剩下一个吕布,就更好对付了。接下来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

袁绍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即今河南滑县)又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即今河南浚县)这时曹操听说白马被围,就准备亲自营救。他的谋士荀攸劝他说:敌人兵多,我们人少,不能硬拼。不如分一部分人马往西在延津一带假装渡河。把袁军主力引到西边。这时我们就派一支轻骑兵到白马,打他个措手不及。曹操采纳他的意见,来了个声东击西,杀了颜良,解决了白马之围。袁绍在第一次交手就吃了亏,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叫士兵在深夜偷偷挖地道,企图从地道里钻到曹营偷袭。谁知他们的行动早被曹操识破,便吩咐士兵在兵营前挖了一条又深又长的壕沟,切断了地道的出口。袁绍的计划又一次以失败告终。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操的粮草越来越少,士兵疲惫不堪,而袁绍的粮草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来。并把大批的军粮囤积在离官渡40里的乌巢,而那的防备很松懈,后来因为袁绍的谋士许攸向曹操告

密,曹操得到情报后,立刻吩咐手下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5000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军。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途遇到袁军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乌巢的,岗哨就放他们过去了。曹操一到乌巢就围住粮囤,放火把一万车的粮草烧得一干二净。乌巢的守将淳于琼急忙迎战,结果也被曹军杀了。正在官渡的袁军的战士听说袁军起火了,都惊慌失措,袁绍手下两元大将张頜,高览见大势已去,就带兵投降。曹军也趁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就狼狈不堪的带着剩下的800多骑兵向北逃去。

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已经消灭,新的纪元又重新开始了,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随后曹操又用七年时间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除了官渡之战,还有淝水之战,赤壁之战。

(进入开封)

朋友们,我们现在再有10分钟就进入开封了。

开封是中国的一座著名古都,位于郑州市以东70公里处的黄河中下游南岸,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临华东诸省。它包括有龙亭区,鼓楼区,南关区,顺河回族区,郊区5区和开封县,尉氏县,兰考县,通许县,杞县5县。总人口460万市区人口78万,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早在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三代国君郑庄公在此修建一座新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名为“启封”。并在邑内建起一座储粮仓城,股“启封”又叫“仓城”。启封的位置在今天开封城南25公里的古城村,西北距朱仙镇6公里,仓城的名称正好说明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盛产粮食的地方,到西汉景帝时,即公元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该启封为开封,这就是开封名称的开始。

战国时期,梁惠王由西安邑迁都至此,筑大梁城,至汉代,开封属陈留郡,东魏称梁州,北周以城临汴水而定名汴州;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称开封府;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改称东京;后汉,后周和北宋等朝代均称东京城。金人入侵开封后改称汴京,明代称开封,清代和民国时期,开封均被作为河南省省城,也就是说,从明代起开封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开封在历史上曾先后为战国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朝后期的建都之地,因此被称为七朝古都,并且开封还是我国最早由犹太人定居的城市。北宋时期,就有一批犹太人移居开封,开封至今还保留有犹太人教堂遗址,犹太人教经胡同等数十处遗迹遗物,尤其珍贵的是开封博物馆目前还保存有犹太教碑三通,它详细记录了开封犹太人的历史和犹太教堂的变迁,是研究开封犹太人难得的实物资料。另外真颜宗(即佛教里面的一个宗派)的开山祖师弘法大师----空海,在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曾居住于相国寺内,拜方丈为师学习佛法和文字,后

来创立了日文字母“平假名”并做《伊侣波歌》传世,对中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开封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文明写下许多绚丽的篇章:当时的开封是宋朝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火药都在开封发明并且由这里传向阿拉伯地区。

回顾历史上的开封,不仅使我们初步了解这座古城悠久的过去,而且很自然的使我们关心起他的现在和未来。今日的开封商贸发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农副产品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放城市,也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七朝古都的开封主要以北宋时期统治最长,长达168年,故开封现存历史古迹中,主要以北宋时期为主。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为游客必到之处。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就等于没来过开封”欲了解铁塔缘由,应从开宝寺木塔说起。开宝寺木塔是在公元989年建成,由北宋著名的建筑学家喻皓亲自设计建筑的。建塔的目的是为收藏佛祖释迦牟尼的部分原身舍利子,借以庇护北宋江山永固。开宝寺木塔为“八角十三层”。塔刚建成时,是向西北倾斜的,有人问喻皓缘由,塔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侵蚀的影响,就自然会直过来,并预言此塔可存在700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座木塔在五十六年以后(公元1044年)却意外的毁于雷击。开宝寺木塔被焚后五年,宋仁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在原塔址东边的夷山上,仿照原木塔式样重建成今日所见之塔,即佑国寺。塔高55.88米,塔分13层平面呈八角形,是一个仿木结构建筑,用褐色琉璃砖砌砖,垒砌铁塔的砖大小共28种形状(有瓦形,椽形,柱形,砖形等等),每一种形状的砖均整齐得像刀切斧削一样。

龙亭风景区,是开封最具有魅力的景区。历史上曾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特别是北宋王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当年的皇宫所在的地就是如今龙亭一带。金朝时期,这里是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棣在此建周王府,后因黄河泛滥,后成废址。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河南巡抚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废弃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于文武百官定期到此朝拜。又因为封建朝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所以这个地方就被称为“龙亭”。解放后,这里被辟为公园,成为人们休憩的理想场所。

在中国的十大名寺之中,我们河南有三座,开封的相国寺便是其中之一,它是一座皇家寺院,或许说到相国寺,大家就会想起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开封相国寺的描写。其中鲁智深倒把垂杨柳就发生在这里。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就建在我国古代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无忌的宅院旧址上,初名建国寺,到了唐延和元年唐睿宗李旦,为

纪念自己由相位登上王位,将“建”改成“相”,并亲笔书写“大相国寺”匾额。自此,相国寺名声大赫,历久不衰,成为中州名寺。

大家来到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开封的包公祠,便是后人为纪念包公而修建的。包公名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省合肥人)。包公幼年家贫曾在合肥兴化寺读书,28岁取进士,任大理寺评事。宋仁宗时任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宫前枢密副使(整个北宋军队副统帅,这是他临死前的官职,也是他有生以来职位最高的官衔)。包拯出世,本很平凡,却被误传为“文曲星下凡”,是一个头脸乌黑的怪胎。其实,他出生时既非“怪胎黑孩儿”,长大后也非“脸黑如锅底”,倒是一位仪表堂堂的潇洒人物。至于包公在舞台上的形象,则是元,明以来脸谱化装师为了表达他居官清正,铁面无私的精神而采取的一种艺术手法。包拯从政以来为人的道德准则是--清心,治本,直道处事。包拯善于断案,但包拯历史上的主要功绩不在断案,而在于他的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爱国爱民,敢于改革弊政及其同贪官污吏作斗争,这是千百年来一直能获得清官这个好名声的根本原因。

包拯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的有《铡美案》,这是一出长演不衰的戏:故事有《秦香莲》,《陈州放粮》等。关于他,我们有说不完的故事。后据史证,《铡美案》并不真实,当时修包公祠时找许多懂历史的人物,陈世美是明代的人,包拯是宋代的人,相差几百年,有人讲是包公梦中斩陈世美。

许多熟悉中国历史和艺术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清明上河园》是我国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画中描绘了宋代京都开封的生活和景色,真实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的繁华景象,是有关专家研究我国宋代经济,文化,建筑,科学等的珍贵资料,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图中布局,采用宋代营造法式,结合现代建筑方法,集中再现了原图的风物景观和民俗风情,使您“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每天上午九点,清明上河园都要举行隆重热烈的开园仪式,蔚为壮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不可错过。

首先出场的是马队,骑手们个个身着宋式短装,手擎彩旗,在一片冲天的锣鼓声中呼啸而来,分列场地两旁,紧接着奔腾而出的是欢迎盘鼓,盘鼓手也是宋式打扮,大鼓悬在腰间,动作整齐划一,鼓声整天,鼓点欢快豪放,最后出场的是在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簇拥下上场的一代名将包拯。只见他铁面黝黑,双目有神,大步向你走来,欢迎你到清明上河园游览。旗手们手中旌旗挥舞,盘鼓手中大鼓齐鸣,游客们在“包青天”的带领下,共同走进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的序幕就拉开了!

朋友们,在开封我们今天主要参观清明上河园,相国寺,龙亭,包公祠。开封的名胜已经留在大家脑海中,如果各位留心的话,是否发现各个景点内有许多工艺品,其中开封的汴绣最多,最出名,而且我们发现中间许多


从郑州到函谷关的沿途讲解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1930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