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七律长征

时间:2016-12-09 07:42:3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七律长征教案(完整版)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万水千山

乐观

篇二:25、七律长征的教学设计

25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诗句,了解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的种种艰难险阻。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能力目标:

1、能借助有关图书资料寻找有关长征的史实资料。

2、理解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语谈谈从诗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情感目标:体会红军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是山城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学生比较喜欢学习古诗(近现代诗),但这些诗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确实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段距离, 学生手头材料有限。所以学生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也很有限。但学生有很高的学习热情,通过点拨、引导,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收集有关毛泽东所写的诗词。 教师准备: 中国地图、截取视频资料、多媒体影音朗读教学课件、自制幻灯片、课前查找的资料

教学方法: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同学们,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嘛?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2、师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投影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

当时,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了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终于在1935年10月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毛主席即兴吟诵了此诗。 板书课题:25七律.长征 3、解释“七律”。(七言八句,也就是说这首诗每行7个字,一共8句话,而且律诗中间4句两两相对应,朗读的时候有和谐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长征》朗读视频。

2、评议: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3、其实你也可以读得这么有感情,要想读的好,有感情,准确是第一位。接下来请大家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

4、学生自读诗歌。

5、同桌合作学习,正音释义。

投影:逶迤( wēiyí ) 磅礴( pángbó )云崖( yá ) 岷山( mín )

6、自己再读诗歌

7、指名读。

8、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读得很棒,请把课文再读一遍,边读边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哪句话看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出示诗句)理解句诗。只等闲:平平凡凡的小事。

9、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诗句,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这些经历就是——(板书:远征难)。

(1)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的板书):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翻越岷山)

(2)五幅征难图,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副交流小组合作学习。

三、品读诗歌,体味情感

(一)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这五岭是那几座山?结合文中注释理解。

这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板书:逶迤(同时理解逶迤的意思:连绵不断)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逶迤的五岭。(投影)在你们的眼中这五岭是怎么样的?但在红军眼里,这逶迤的五岭怎么变成了翻腾的细浪了呢?乌蒙山是磅礴的(理解磅礴的意思:气势雄伟)这气势雄伟的乌蒙山怎么是滚动的小小泥丸了呢?(体会诗句反衬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2、难道红军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真的如同他们说的那么容易嘛?你想象一下他们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如:(他们的鞋磨破了,粮食没有了,生病了,寒冷威胁他们??)

3、红军就靠着自己的双脚行走在这跨越四省、峰峦起伏的五岭上,越过了这巍峨高大、山势陡峭的乌蒙山,走出了130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多少的艰难险阻,在我们红军的眼中,都算不得什么!再带着感受读一读。

(学生齐读、指名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二)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投影:渡金沙江

讲故事: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当时敌人疯狂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师介绍故事: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昆明,迷惑敌军,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而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皎车渡袭击,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

2、知道这个背景资料,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读?(生读)

3、我觉得你读得很轻快,你为什么这样读?

4、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聪明的你是不是真的高兴?

我们胜利了(读)——

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

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

5、现在,你知道“暖”字表达的感情吗?(生各抒己见)

6、过渡: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让红军感觉到了“暖”,那么跨越大渡河呢?泸定桥上的铁索给了红军什么感觉呢?

7、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下面我们来体会“寒”字。这是由13根铁炼组成的铁索桥,如今,木板都让敌人抽掉了,过这样的桥谈何容易。你们看(播放夺桥片段)夺桥的勇士冒着敌人的枪弹,看着这样的桥,看着这样的画面,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写在诗句旁边。

8、如此惊心动魄的战斗,心惊胆寒,谁能读好?(指读)当时夺桥的22位勇士全都牺牲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惊胆寒。(指读)一暖一寒,一个是胜利的喜悦,一个是战斗的惊心动魄(指读)一暖一寒,这是两种不同的战斗,在毛泽东的诗中浓缩成一暖一寒,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齐读)

(三)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过渡: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播放过雪山视频)

(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是胜利、兴奋、信心??齐读,再指名读。)

1、哪个字写出了红军战士的心情呢?(喜)

2、为什么高兴呢?

3、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生齐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四、加深理解,回归全文。

1、这些困难在这首诗中用哪个词语予以表达?(远征难)

2、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他们不仅不怕这些困难,还把这“万水千山”看作了什么?(只等闲)怎么理解“只等闲”?让我们带着这种把困难当作平常事的气概通过诗句再次来感受。齐读: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播放歌曲,烘托气氛,再读诗歌,提升情感。

总结:在这25000里的长征路上,英勇的红军走过万水千山,历经千难万险。虽然只有五幅画面,却包含了红军长征途中所有的艰难困苦。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让我们带着对红军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赞叹之情,再来朗读全诗吧!

五、作业布置

1、出示并将《六盘山》诗歌纸发给学生,自由读

2、课后自己去收集有关长征和毛泽东的诗歌。

3、抄写生字词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背诵。

六、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翻越五岭

疾跨乌蒙 英勇无畏

远征难 巧渡金沙江 只等闲

飞夺泸定桥 乐观向上

喜踏岷山雪

篇三:五上语文《七律 长征》作业本答案

25 七律·长征

1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红军不怕远征难( nán nàn ),万水千山只等闲(xié xián)。

(2)更喜岷( mínɡmín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 jìnɡ jìn )开颜。

2 比一比,再组词。

征( 征服 ) 度( 温度 ) 崖( 悬崖 ) 证( 证明 ) 渡( 渡河 ) 涯( 天涯 )

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4 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毛泽东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 五岭山脉 、 乌蒙山 、 金沙江 、 大渡河 、 岷山 。

(3)圈出画横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暖”表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表现了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暖”和“寒”相对照,突出了红军战士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红军的敬佩之情。


七律长征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171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