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塔尔寺简介

时间:2016-12-08 21:27:5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塔尔寺简介

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殿等。经四世达赖指示,万历四十年(1612)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塔尔寺的由来,还得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俗称喇嘛教)创始人宗喀巴说起。相传宗喀巴于1357年藏历10月10日诞生在“宗喀”(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故人们尊称他“宗喀巴”。宗喀巴从小聪明过人,3岁

度母殿

进夏宗寺受近事戒。7岁入夏琼寺受沙弥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学经9年,16岁离开夏琼寺徒步赴卫藏学法,后来到后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法学,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很深的造诣,并到处去讲经讲法,在佛教界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他于1401年和1406年分别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奠定了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思想基础。他一生中的著作达170多卷。

宗喀巴离家赴藏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

编辑本段寺内布局

壁画

壁画,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画面构想巧妙,布署适然,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

塔尔寺(20张)

堆绣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塔尔寺的堆绣制作精细,构图生动别致,色泽繁富绮丽,为美术界所称道。

八宝如意塔

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 大金瓦殿

释迦佛殿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

“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 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进入大金瓦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及布陈天花藻井,层层哈达,琳琅满目。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阳光之下,金光灿烂,光彩夺目。

小金瓦寺

小金瓦寺又名为护法神殿。初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寺中回廊陈设野牛、羊、熊、猴等标本。据说,这些走兽标本象征一切恶魔鬼怪已被神征服。殿的左边有一匹白马标本,相传是三世达赖喇嘛从西藏拉萨到青海塔尔寺骑的。三世达赖喇嘛朝拜塔尔寺之后,要去蒙古传经说道,这匹白马怎么也不肯走,于是便留下来,不久,马不食而死。后人把它当神马,和家神陈列供奉。

塔尔寺大经堂

塔尔寺大经堂

梵教法幢

大经堂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是塔尔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其建筑面积近2千平方米,是拥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经堂,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它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座诵经。内部陈设非常考究,饰有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满堂林立;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在1千多平方米的屋面上,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传统艺术、装有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把一个单调的草泥平顶打扮得绚丽多彩。远眺平顶,金碧辉煌,给人以威严之感。

篇二:白家寺简介

白家寺简介

红崖落虎寺(又名白家寺),地处中川乡虎狼成村白家社。据传,明代洪武元年有一位西藏云游高僧路过三川,夜宿白家寺台,睡梦中有一只猛虎从后山红崖顶飞落而下,卧于白家社,醒来后环视周边,认为该处是一块建寺宝地,他就像周边土民募集资金,于明代洪武三年建三间转五的经堂及僧舍,将寺取名为“红崖落虎寺”。

清同治三年红崖落虎寺因兵变被毁,光绪十一年重建,时有一位白姓高僧联络周边各族群准共同募集银两,在各族兄弟的大力支持下寺院得以建成,为此,在寺前种植了一颗榆树和槐树,两树向缠生长,形成一个槐抱榆之奇树,以示民族团结,各族和睦相处。如今,这颗象征民族团结的同心树仍茂盛的生长着。

白家寺至今已有640多年的历史。白家寺活佛世世流转,法位在塔尔寺,有白家格哇(住邸),并在内蒙乌朗康等地建寺诵经,在宗教坛上享有盛誉。寺院原有大经堂一座,僧舍数院,僧人数十人。该寺辖中川乡虎狼成村白家社、前进村四方白家,官亭镇前进村、先锋村白家,甘沟乡光明白家坪自然村、峡门村白家,所辖人口近两千人。1958年破除迷信后将白家寺所有建筑收归国有,改作官亭粮站仓库,后改为学校,文革期间有中川乡公社革委会拆除。

1986年改革开放后,有所辖村名自筹资金重建经堂三间。白家寺为本地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劝解人们行善积德,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为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由于当时经济困难,所建经堂简陋,现已成危房,屋顶、后墙有随时垮塌之虑,严重危及着信教群众的人生安全。

重建宝寺迫在眉睫,但所辖村民力所不能,为此我们倡议各位仁人善士大发菩提之心,广开方便之门,见善思济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与三宝结缘,为来世深种善根。捐款不限数,随仁人善士能力而为,你为寺院所做的一切功德无量。您的功德将送入庄严佛界净土,载入建寺功薄永作纪念。

谨祝诸善士修善日进,家道兴隆,吉祥如意。

现有经堂3间、供奉佛像、唐卡、佛爷、僧舍5间、伙房1间。

篇三: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

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

?

?

?

?

?

?

? ?

?

?

?

?

?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塔尔寺

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

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塔尔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

的寺院宗教组织,寺院政治组织和寺院经济来源,文化生活等的体系化。

其中最能体现塔尔寺各类组织完善的要算寺院庙会了。庙会既是僧侣的学

经的好机会,又是他们娱乐的极佳时间。藏语称“衮本贤巴林”, 意为十

万佛像弥勒洲。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

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

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

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

塔尔寺图片

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

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

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

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

著。每年举行的 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整座寺依

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

色壮丽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

塔尔寺的由来,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建于明嘉靖年间,初建时只有一座圣塔,后几经扩建,目前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中心及佛教圣地。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金刚时轮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此外,它还以酥油花、壁画和堆绣闻名于世,号称"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

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宗喀巴大师早年学经于夏琼寺,16岁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创立格鲁派(黄教),成为一代宗师。传说他诞生以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燃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衮本” (十万身像)的名称即源于此。宗喀巴去西藏6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1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此后180年中,此塔虽多次改建维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掸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

房1座修禅。17年后的万历五年(1577),复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万历十年(1582)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来青海,翌年春,由当地申中昂索从措卡请至塔尔寺。三世达赖向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龙本、米纳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扩建塔尔寺,赐赠供奉佛像,并进行各种建寺仪式。从此,塔尔寺发展很快,先后建成达赖行宫、三世达赖灵塔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殿等。经四世达赖指示,万历四十年(1612)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

编辑本段

名称由来塔尔寺的由来,还得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俗称喇嘛教)创始人宗喀巴说起。相传宗喀巴于1357年藏历10月10日诞生在“宗喀”(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故人们尊称他“宗喀巴”。宗喀巴从小聪明过人,3岁进夏宗寺受近事戒。7岁入夏琼寺受沙弥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学经9年,16岁离开夏琼寺徒步赴卫藏学法,后来到后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法学,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很深的造诣,并到处去讲经讲法,在佛教界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他于1401年和1406年分别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奠定了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思想基础。他一生中的著作达170多卷。

宗喀巴离家赴藏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

编辑本段

寺内布局

壁画

壁画,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


塔尔寺简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162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