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

时间:2016-12-08 07:46:3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题型整理及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

1.课文围绕阿长谢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文章围绕阿长一共写了8件事:

阿长称呼的由来,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阿长的不雅睡相,阿长教我的元旦的古怪仪式,阿长懂得许多烦人的礼节,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重点写的是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这件事。

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阿长是个不幸的又希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否始终如一呢?为什么?

不是始终如一的,刚开始我因为阿长不好的习惯对她讨厌,憎恶,但听到她讲长毛故事的时候对她产生了点敬意,可后来因为她踩死了我的隐鼠我对她产生怨恨,最后又因为她为我买回《山海经》而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4.阿长为什么也来问《山海经》?

是因为我总是念念不忘《山海经》

5.当阿长来问《山海经》的时候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的时候,“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因为我知道她没文化不识字,对她买回《山海经》不报任何希望,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

6.你怎么理解文中所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

因为我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的人,居然给我买来了我最想要又最难要的《山海经》,这对儿时的我来讲是太意外的事,所以说她确实有伟大的神力。

7.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这说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表现了我无比惊喜和激动的心情。

8.为什么说《山海经》是我最心爱的宝书?

这是因为《山海经》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四本书蕴涵了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敬佩。

9、为什么要连用三个称呼?“三十年”“终于”分别表达了鲁迅怎样的心情? 连用三个称呼表现了我对阿长离世感到十分难过,“三十年”表现了我对阿长深深地怀念之情。“终于”一词表现了我对始终没能知道阿长的姓名而感到的内疚。

10.课文最后一句话有怎样的含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永恒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寄托着对善良人的衷心祝福。

篇二:《朝花夕拾》阅读理解

? 作业(一)答案

《朝花夕拾》阅读理解

《阿长与<山海经>》

1、我不太喜欢“阿长”的原因有哪些?

①踩死了我的小隐鼠;②说话喜欢切切察察,低声絮语说些事;③对我管束严,常向母亲告状;④睡相不好,占了我的地方;⑤封建礼节多。

2、说说阿长有哪些繁琐的礼节?

①正月初一,见人要说“恭喜,恭喜。”②吃福橘;③人死了应说“老掉了。”④死了人、生了孩子的房子不能进;⑤掉落的饭粒要捡起;⑥不能从晾晒的裤子下钻过。

3、这篇文章中我的远房叔祖有哪些特点?

①爱种花木;②喜欢和孩子交谈;③藏书读书多;④微胖,人和蔼。

4、拿到压岁钱,我想到了些什么?

买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

5、“阿长”或“长妈妈”这个名字的来历。

她是我家的保姆,我不知道她的姓和名,阿长原先也不是她的称呼。我们家原先有个保姆,人长得高大,我的祖母便叫保姆阿长,这个保姆走了,她顶替了这个保姆,虽然她长得又矮又胖,但祖母依先前还叫她阿长,我的妈妈叫她长妈妈,我叫她阿妈,我厌恶她时便叫她阿长。

6、我“慨叹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是因为什么?

她给我买来《山海经》

7、长妈妈“向人们低声絮语说些什么事”时有什么特点?

她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8、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我对她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①认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成功。”②敬佩“她确有伟大的神力。”③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9、这篇文章中几次提到隐鼠,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

三次。文章开头,知道她谋死隐鼠,憎恶她;听了阿长讲长毛的故事,我因她有“神力”而敬佩,但知道她谋害隐鼠,又厌恶她;她给我买来《山海经》,我对她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0、《山海经》中描写了哪些特殊的形象?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猫·狗·鼠》

1、我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①欺凌玩弄弱小;②和狮虎同族,却有一副媚态;③配合时嗥叫烦人;④吃了我的小隐鼠(后证实是长妈妈踩死的),吃了兔的儿女们。

2、我喜欢隐鼠的原因是什么?

①它小巧可爱,和做坏事的大个子老鼠不同;②关于老鼠有美丽的传说;③蛇常残害它们,出于对弱小者的同情;④隐鼠如墨猴,让我开心。

3、狗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动物开会,象没到,决定派人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大家告诉它找狗时注意狗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猫立刻弓起脊梁来,狗便招待,并将弓着脊梁的猫作为象介绍给大家,大家都嗤笑狗,

从此,狗便恨上了猫。

4、我的床前贴着两张花纸各是什么?

一张是“八戒招赘”,一张是“老鼠成亲”。

5、描述一下墨猴是什么样的?

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舔

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

篇三:《阿长与山海经》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6课 阿长与《山海经》

一、填空题。

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憎恶( wù )惧惮( dān ) 粗拙(zhuō ) 哀悼(dào)震悚( sǒng) chuāng(疮)疤孤

shuāng( 孀 )jié( 诘 )问 pī( 霹 ) 雳渴mù( 慕 ) 2、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二、题目讲析:阿长是人名,《山海经》是书名,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

经》”作为文章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答: ①阿长是“我”的保姆,她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最为心爱的宝书”绘图《山海经》,所以文

章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一石三鸟,既交代了重点的人物也交代了重点的事情,还暗示了长妈妈

为“我”买来有画儿的《山海经》一事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②作者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同忆,抒发

了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祈祷之情。

阿长与《山海经》 阅读理解

1.阿长是人名,《山海经》是书名,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作为文章

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答:①阿长是“我”的保姆,她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最为心爱的宝书”绘图《山海经》,所以文章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一石三鸟,既交代了重点的人物也交代了重点的事情,还暗示了长妈妈为

“我”买来有画儿的《山海经》一事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②作者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同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

良、能干和乐于助人,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祈祷之情。

课后习题解答

(一)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

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从这些事情中可

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

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二)“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

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出发点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

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三)1.“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认识字,没文化,不知

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

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

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

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

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

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阿长与《山海经》 阅读理解

1.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答: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

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粗俗、好事、烦琐、不拘小节,而又善

良、宽厚、仁慈、乐于助人。

3.作者写这些规矩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说明长妈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麻木与迷信。

4.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

答:(1)我一定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2)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 ;

5.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

答:(1)常常对我讲“长毛”;(2)不料她还有这样(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外面大炮就放不出来;

再要放,就炸了)神力;(3)给我买来《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6.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答: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

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7、当阿长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理?

答:“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现了我对不是学者的阿长的轻视。

8.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答: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热情、乐

于助人。

9、阿长为“我”买来“三哼经”时,“我”有何反应?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太出人意料。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

之情。或(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或(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10.文中的“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11. “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答: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

于事;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12、“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

答:“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她的“神力”在于她愿意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在于她愿意使“我”

开心的事,在于她对“我”的关爱。

13.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结合全文,写出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相照应的句子。

答: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14.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答: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

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

心爱的宝书”

15、作者写“我还很记得”阿长带书回来的情形,又反复写书的内容,这有何用意?

答:写出了当时的情形十分难忘,突出了这书给“我”带来的有益的影响

16.你认为阿长对少年鲁迅有什么影响?

答: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发生了兴趣,乃至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道路。

17.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抒情抒发了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

18.“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在内。”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答:还有其他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省略了内容。更从侧面表现了我对《山海经》的期待、渴望与渴求。

19.文中详写长妈妈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其作用是?

答:表现阿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同时反映了阿长守旧的一面。

20.请说一说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

的神力。”的含义。

答:这是议论句,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2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阿长给鲁迅买到《山海经》文字的内容。

答:我对《山海经》非常渴慕,却无从得到,阿长令人出其不意的送给我一部。

22.当阿长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理?

答:“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现了我对不是学者的阿长的轻视。

2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答: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热情、乐

于助人。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

说明。

答: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

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答_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3、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

答: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4、“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

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

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于事;

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5.当阿长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现了我对不是学者的阿长的轻视。

6.阿长为“我”买来“三哼经”时,“我”有何反应?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太出人意料。令“我”十分震惊。

7.“三哼经”是阿长对《山海经》的称呼,这与文中哪一句话相照应?

她并非学者。

8.作者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她的“神力”在于她愿意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在于她愿意使“我”开心的事,在于她对“我”的

关爱。

9.作者写“我还很记得”阿长带书回来的情形,又反复写书的内容,这有何用意?

写出了当时的情形十分难忘,突出了这书给“我”带来的有益的影响。

10.“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四本书虽然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 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

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11.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

辞方法。

12.“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比喻。2.因为“别人不肯做??她却能够做成功”,所以

对她产生新的敬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13.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朴实,善良,关爱孩子。

14.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情 抒发了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

15.“别人不肯做”中“别人指: 远房叔祖和家里除阿长以外的人。

16.“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在内。”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列举省略

17.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鄙视到敬意。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1) 我一定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2)知道她

谋害了我的隐鼠 ;

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常常对我讲“长毛” ;(4)不料她还有这样(脱下裤子,站在城墙

上,外面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神力 ;(5)给我买来《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

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一)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

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1.给加点字注音。

规矩( )惶急() 辟头( ) 磨难( ) ....

1、 jǚ huáng pì mó

2.选文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 “我”对这些规矩的态度怎样?

2、[认为“不耐烦”,“烦琐之至”,“非常麻烦”。]

3.作者写这些规矩的用意是什么?

3、[意在说明长妈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麻木与迷信。]

4.文段详写长妈妈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从文中找出写长妈妈动作的几个动词和有代表性

的语言。4、动词: [伸出,按住,摇,笑,塞 ]

语言: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阿长的心情:[高兴,兴奋];

作用是:[表现阿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同时反映了阿长守旧的一面。]

(二)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

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 )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给选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1、[①‖②③④⑤‖⑥ 第一层:作者给阿长简说《山海经》。 第二层:记叙阿长买来《山海经》

及作者感受。第三层:《山海经》是我心爱的宝书。]

2.“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

2、[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

3.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是什么?

3、[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4.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4 [“我”被她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

5.“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 (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5[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与爱戴。]

6.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6[ 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

7.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

7[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产生新的敬意。]

8.请说一说画“

8 [这是议论句,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9.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9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轻视,看不起。]

10.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0[心理描写;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11.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1[这四本书是我最想得到而又很难得到的书,虽然很粗拙,却是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凝聚着阿长对我的爱。]

12.在⑤段的划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2[敬意 怨恨]

1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13【我对《山海经》非常渴慕,却无从得到,阿长令人出其不意的送给我一部。】

14.简要说说第①段和第⑤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14【前后照应。①段写阿长过问《山海经》,“我”不以为然;⑤段写阿长为我买到《山海经》,“我”对

她产生敬意。】

15.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15 [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

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7.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

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17[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或(被阿长

的热忱深深打动)或(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18.本语段所属的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我们学过的 等课文也是选自该集子。(2分)

18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9.“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衬托出阿长的,“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可见“我”认为阿长 ,“高兴地说道”这个 描写则写出了阿长能对“我”有所帮助的 心情,

“三哼经”说明阿长,表现她对“我”的关心,“ ”表现出“我”的

无限欢悦之情,“敬意”确乎因而生;加横线的句子是 句,充分肯定了阿长之长。(4

分)

19.“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衬托出阿长的关心,“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可见“我”认为阿长不会对

他有什么帮助,“高兴地说道”这个神态描写则写出了阿长能对“我”有所帮助的喜悦心情,“三哼经”

说明阿长不识字,但又很留意听,表现她对“我”的关心,“果然都在内”表现出“我”的无限欢悦之情,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162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