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成都生态环境变化1000字

时间:2016-12-07 09:44:5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简析成都生态文明发展(论文)

简析成都生态文明发展

摘要:近几年成都生态文明发展与政府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国家首批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环城生态区“六湖八湿地”。

关键词:生态文明;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生态梦;深化改造,制度先行

10年前,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卫生的水,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所有成都市民最朴实而迫切的愿望。伴随着近20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对城市生态文明的关注度大大提升。

作为人口、财富和文化的高度聚集之所,城市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水平。在城市里 生活,是城里人的骄傲;到城市中求幸福,是农村人的理想。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迅速膨胀的进程中,人类在创造了骄人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钢筋水泥森林取代了原有的大树小草,河流发黑发臭,空气日益污浊,噪音越来越大,垃圾越堆越多,不但身居其中的市民失去了曾有的宁静和清洁,污染还祸及乡村,危及鸟兽。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饱受污染之苦的世界各国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和全新的探索。人类终于认识到,高楼大厦不是现代城市的唯一,自然化、人文化、生态化才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人与自然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样未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加快了城市环保的步伐,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水平逐步提高,部分城市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其中,已经建成的50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区),就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佼佼者。①

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当环保成为人人都参与的行为,绿色也就渗透进了人类的文化与文明。环保是一个社会的责任,但只有依靠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才能使这一切真正有所改观,和谐城市、绿色家园是一个绿色承诺! “绿色奥运、人文奥

运、科技奥运”是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以其浓厚的自然、人文、科技底蕴,无处不在地宣扬了拥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脉搏。“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既是2008年奥运会的奋斗目标,也全面反映了北京市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其征服国际奥运会全体委员的同时,也征服了世界各国爱好运动、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

如何平衡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是摆在每位成都人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以制度为突破口,加大力度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②

环境污染需要“治标”但更需要“治本”,在成都各种以生态文明发展为目的的制度探索早已起步,例如实施流域生态补偿金扣缴制度、设立饮用水源补偿基金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方面,成都市成立了四川省首个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资金,即从2012年起,成都市将以财政转移的方式每年安排资金6000万元,用于支持郫县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工作。 郫县是成都市最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六厂的取水口和水源地保护区均在郫县境内,水二厂和水五厂的水源地上游也是郫县。因此,郫县的饮用水水源直接关系着成都800多万人的饮用水安全。展望未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蓝图已经勾勒: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发展机制??

成都位于盆地的底部,夹在龙门山和龙泉山中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特殊的盆地气象特征,云雾多、静风频率高??这些都导致了污染物不容易扩散,这更是让成都的大气环境容量“先天不足”。花更大的力气展开污染治理,成为了成都党委政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成都一直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落后产能淘汰,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污染治理水平,让我市污染减排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据统计,自“十二五”以来,我市通过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

管理减排761个项目,同2010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11.99%、二氧化硫同比下降1.58%、氨氮同比下降15.52%、氮氧化物同比下降10.25%,给城市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③

在这样的重拳出击之下,城市环境质量虽有所改善,但尽管如此,这样 “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仅仅只是改善环境污染的“治标”之举。

污染与治理的矛盾,环境与经济的博弈,保护与发展的对峙??如今成都的城市发展,正处在生态环境矛盾的激化期,如何实现环境污染的“治本”,真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成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成都把建设“宜人成都”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落脚点,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生态宜居城市。

从2011年起,成都启动了环城生态区的立法保护及规划建设,决定傍河成湖,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环中心城区形成一个水韵悠长、绿意盎然的大都市湿地景观,不仅如一条“绿色的翡翠项链”极大地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成都的生态环境,而且将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

立足当下,泽被后世。以“六湖八湿地”建设为标志,成都踏上了治水兴城、生态筑梦之旅。

生态文明是在发展基础上的文明,一味强调环境保护或者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都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对立,但因为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制度设计,很多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公众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补偿机制的缺乏、各种资源产权不明晰,也成为生态警钟“日日惊心”的重要原因。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④

毫无疑问,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就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构

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

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发展机制??展望未来,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已经清晰呈现。

生态红线,是一条生态的“底线”。为了保护这条“底线”,成都将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市域空间规划体系,确定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科学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管理政策??这都将成为下一步的重拳出击。⑤生态资源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生态资源发挥最大的效果?成都下一步也将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开展全域成都自然资源普查,对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开展资源环境税费改革试点、碳排放权和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这样一些全新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将跃然眼前。

而在健全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方面,成都下一步也将调整优化部门职能,建立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格局。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在完善生态环境发展机制方面,成都也提出了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化机制,建立促进建筑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环保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探索绿色企业信贷倾斜等等机制体制的建立。

我们相信,这些举措一旦实施,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成都必将翻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篇章。

① 人民网,时政,实时观察。赵永新,《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07日 第一版)

② 成都日报, 2014年2月16日 深化改革 制度先行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提速”。李凌翌/文

③ 青府发(2012)11号关于印发《成都市青白江区“十二五主要污染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④ 中国环境报,2013年11月14日 ⑤ 《生态文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作者:陈家宽,李琴。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篇二:成都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成都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自然环境: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仅动、植物资源就有11纲、200科、764属、3000余种。其中,种子植物2682种,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黄心树、香果树等;主要脊椎动物237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中药材860多种,川芎、川郁金、乌梅、黄连等蜚声中外。 垃圾站分布:

每人每天产生垃圾量为0.96kg,那

么这些生活垃圾该如何处理掉呢?

目前在成都市主要有这两家垃圾处

理站:双流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处理站(A)

与新山生活垃圾压缩站(B),都位于成都

市区外围,三环路以外。

对于生活垃圾,一个有效的处理方法

就是将垃圾压缩处理,垃圾压缩处理是城

市垃圾处理的一种新趋势,它是利用现代

化的机器设备,对垃圾进行压制,使其体积减小,便于运输和填埋的一种方法。有的垃圾经过压缩,还可以制成高密度建筑材料。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则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系统。经过挤压后的垃圾,由于挤压过程中的升温作用,其中的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指标会大大降低,垃圾的腐化性因此会明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大大减轻。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早已将垃圾的压实与垃圾的分类收集作业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收集—压实—运输一体化,从而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

其中双流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处理站该处理站位于双流县西航港街道江安村,占地10余亩,总投资1500余万元,目前日处理餐厨垃圾20余吨,是四川省首家上规模的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处理站。主要对东升、华阳、西航港的餐厨垃圾进行处理。

新山垃圾压缩站每天要处理生活垃圾500多吨。湿垃圾压缩后会失去多余水分,体积变小,密度增大;干垃圾在压缩过程中则会被喷洒水雾,松散的沙土等垃圾因此变得紧实。经过压缩的垃圾在清运过程中,既不会渗滴污水,也不会扬尘,更不会对街道产生二次污染。

总而言之,成都的生活垃圾处理还是做得比较的不错,没有出现垃圾处理厂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活的情况。

水污染:

地下水:

成都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与生活污染,局部是分布在城近郊区的污灌区,及农用化肥、农药的污染。

多年观测资料统计,成都地下水枯水期埋深一般在3-5米之间,丰水期埋深一般在1-3米之间,最小埋深为0.2米。按这一标准,成都市地下水水量较为丰富。但是目前四川省地下水资源流失及污染日益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仅成都平原部分地区20年后将出现无处找水的现象。成都平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严重,且呈上升趋势。

地表水:

1月7日,省环境监测总站发布《四川省2014年12月地表水水质状况》,我省五大水系水质总体受到轻度污染,其中省控监测的干流断面达标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2014年12月,四川省环境监测系统对全省地表水169个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月度监测,我省五大水系水质总体受到轻度污染。138个省控监测断面达标率为67.4%,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其中,干流断面达标率63.8%,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支流断面达标率69.2%,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从水质看,去年12月Ⅰ~Ⅲ类水质断面占68.1%;Ⅳ、Ⅴ类水质断面占19.6%;劣Ⅴ类水质的断面占12.3%。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和生化需氧量。南充升钟水库、都江堰紫坪铺水库水质为优;攀枝花二滩水库、眉山黑龙滩水库、凉山州邛海、广安大洪湖、资阳老鹰水库和三岔湖、绵阳鲁班水库水质良

好。

而府南河的污染比较的严重,沿岸原有多个排污口,

每天排出60多万吨污水,有15种有害物质,沿岸由于

水质污染,导致树木枯死,水井废弃,自来水关闭,沿岸

居民的生活污水,公厕污物也直接排入河道。治污首先要

截污,政府河内外,埋设管道,将污水全部截流纳入三瓦

处理厂达标后再排入河道,沿河一些有污染的厂家也进行了搬迁,现在府南河的水质情况已有较大好转。

篇三:2014年四川省环境状况公报

2014年四川省环境状况公报 人民网成都6月5日电 今日,在“四川公众环保开放日”上,四川省环保厅发布了《2014年四川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平均优良天数为330天,比例超过9成,同比增加5天,上升1.6个百分点。就水源地而言,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2%,县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3.8%,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3.2%。同时,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去年空气质量达标330天 同比增加5天

《公报》指出,四川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330天,比例为90.8%,同比增加5天,上升1.6个百分点。21个省控城市中,1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同比增加1个;成都、自贡、内江、南充市空气质量为三级,同比减少1个。

以大气污染物而言,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二氧化硫年均浓度0.02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0.032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80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

同时,全省15个农村环境空气自动站,位于成都平原和盆地的川西、川中和川北地区,反映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南充、雅安、

巴中、遂宁等8个市的农村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省农村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全年平均达标天数为293天,首要污染物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水环境 长江等5大水系为轻度污染

《公报》指出,四川省长江干流(四川段)、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五大水系水质为轻度污染。干流达标率59.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支流达标率67.4%,同比无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

长江干流、金沙江水系、嘉陵江干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岷江水系干流水质为轻度污染,支流水质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沱江水系干流水质为轻度污染,支流水质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

同时,9个湖库水质达标率为77.8%。其中,攀枝花二滩水库、凉山州邛海、南充升钟水库为Ⅱ类水质,整体水质优;广安大洪湖、眉山黑龙滩水库、资阳老鹰水库、资阳三岔湖、都江堰紫坪铺水库为Ⅲ类水质,整体水质良好;受总磷影响,绵阳鲁班水库为Ⅳ类水质,受到轻度污染未达到规定水质类别。

饮用水 市级水源地达标率99.2%

记者了解到,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2%。其中,成都、攀枝花、泸州、自贡、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资阳市及西昌市、康定县、马尔康县的城市监测断面均达标;

德阳和宜宾2个城市部分断面(点位)超标,德阳市达标率为90.2%,宜宾市达标率为78.9%。

从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而言,全省除雅安市和甘孜州外, 其余19个市(州)103个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开展了县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共113个断面(点位)按实际开展的监测项目评价,达标率为93.8%。另有33个县级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点位,按实际开展的监测项目评价,达标率为100%。

以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来说,全省除甘孜州外,其余20个市(州)开展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共3150个断面(点位),其中地表水2122个(含河流型1428个、湖库型694个),地下水1028个。按实际开展的监测项目评价,全省达标率为83.2%。声环境 城市白天平均53.6分贝

《公报》指出,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全省省控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6分贝。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路段总长度1368.9公里,昼间达标路段占84.2%,昼间等效声级为67.1分贝。

按功能区声环境来说,省控城市各类功能区共监测1182点次。按功能区评价,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4.2%,同比下降0.2%;夜间达标率为83.4%,同比上升1.3%。除3类区外,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均比夜间高;3类区昼间、夜间达标率最高,均为100%;4类区夜间达标率最低,仅为60.1%。

同时,全省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73.7,21个市(州)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介于49.6至93.2之间。从辐射环境而言,21个城市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城市空气中气溶胶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均为正常环境水平。


成都生态环境变化1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143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