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黄宾虹千字文

时间:2016-12-06 15:39:4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传统笔墨集大成者

传统笔墨集大成者

黄宾虹(1865-1955 年)是现代山水画大师,也是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在我国近现代绘画 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同时,他又与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合称“20 世纪传统四大家”。黄宾虹,初名懋质,应试改名质,字朴存,号滨虹,后改写宾虹,中年以后以字行,别号有予向、虹若、虹庐、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出生于浙江金华,安徽歙县人。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6 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1887 年赴扬州,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若木)学花鸟。1907 年后居上海 30 年。前 20 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1937 年由上海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1948 年返杭州,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晚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聘为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因病未赴)。他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黄宾虹早年遍历国内名川大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九上黄山,五上华山,四上岱岳,写生画稿以万计。同时不断探索中国画用墨、用笔的规律。对墨法,黄宾虹有六字诀:浓、湿、黑、淡、干、白,后改为浓、淡、破、积、焦、宿,最后发展为浓、淡、破、积、泼、焦、宿 7 字;对笔法,他则总结为平、圆、留、重、变五种,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笔墨的技法。民国时期曾执教于各地教席,传授生徒,当代名家李可染、林散之等皆为入室弟子。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所所长,1953 年被华东行政委员会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 年黄宾虹去逝后,为了纪念黄宾虹,政府将其故居重新整修为黄宾虹先生纪念馆。其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 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黄宾虹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家,60 岁以前师古人,70 岁以后师造化,80 岁以后画艺大进,自立面目。他绘画的技法,早年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对黄宾虹的影响是终生的,60 岁以前是典型的“白宾虹”。60岁以后,曾两次自上海至安徽贵池,游览乌渡湖、秋浦、齐山。江上风景甚佳,他起了定居之念。贵池之游在黄宾虹画风上的影响,便是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转开学习吴镇的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以此为转机,黄宾虹开始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晚年他的山水形成了黑、密、厚、重的艺术风格。创作善用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交错运用,尤以积墨为胜,所以他的画看上去黑,但意在墨中求层次;密包含满的意思,使画面紧凑不松散;厚即浑厚朴实;重则入木三分,笔笔到家,最见动力。 在海内外艺术市场上,黄宾虹的作品很早就在流通,民国时期由于人们对他的黑、密、厚、 重的风格还不能完全的理解,故作品销路不好,黄宾虹生前曾预言:“我死后 50 年,我的画会热闹起来。”今天,黄宾虹的画确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回首 20 世纪中国山水画,如果没有黄宾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将大打折扣。上世纪 80 年代随着苏富比、佳士得开拍中国书画后,黄宾虹的作品开始进入海外市场,当时价格每幅 1 万至 3 万港元,1984 年他的作品开始突破 10 万元大关,其十开《山水册》被拍至 12.5 万港元。1995 年黄的精心之作《山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经各路买家激烈竞争,最后以 264 万元落槌,创黄氏作品的市场最高价。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 黄宾虹的作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回落,但市场上只要有黄宾虹的精品露面,即会吸引海内外买家的青睐和追捧。步入 21 世纪后,随着中国字画价格的大幅攀升,黄宾虹的作品开始受到海内外买家的青睐和追捧,价格扶摇直上,迭创佳绩。2004 年他的《得财图》只有 2 平方尺,却被北京翰海拍至 220 万元;他的《青山红树》成扇在香港苏富比以 140.6 万元的高价卖出,轰动拍坛。2005 年《云归草堂图》在北京九歌获价 462 万元;《山水写生十开册》在西泠印社获价 419万元;《山川卧游图》

手卷在中国嘉德获价 638 万元,这件拍品后在 2008 年朵云轩拍卖会上再次亮相,结果以1288 万元成交,使黄宾虹的作品价格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2011 年在上海恒利拍卖会上,他的《山水写生 8 开册》以 3277.5 万元成交;同年,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黄宾虹作于 1955 年《黄山汤口》格外抢眼,此画是黄宾虹绘画生涯中的一幅绝笔精品。画作笔墨苍劲,显出老辣功力。整座莲花峰际,无半丝云彩,全以笔胜,全以墨胜,画得苍莽雄伟,郁郁葱葱;却在流泉和溪涧畔,留有委蛇曲折的空白,其势婉转流动,显得淡荡空灵,构图平中出奇,实处见虚,足见黄宾虹冥心玄化之匠心,其笔墨功力堪称近代翘首。此件作品以 300 万元起拍,4772.5 万元成交,超估价 10 倍,并创下黄宾虹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黄宾虹的书法也有不错的市场行情,2007 年《金文七言对联》在中国嘉德获价 28 万元;《篆书七言对联》在 2009 年翰海拍卖会上以 25.76 万元成交。2010 年黄宾虹的《草书千字文》手卷

在中国嘉德受到热烈追逐,最后出人意料地以 672 万元拍出,轰动拍坛。尽管黄宾虹作品价格有了较大攀升,但与张大千、齐白石动辄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相比,黄宾虹价格尚显得很低,几乎不是一个档次的画家。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黄宾虹的作品题材较之张大千和齐白石显得狭窄;二是黄宾虹尽管风格鲜明,但有千篇一律之感,且不属于雅俗共赏一类,山水作品的风格基本是“白宾虹”和“黑宾虹”,藏家一般买一二张精品即可;三是黄宾虹的作品不易被人理解和欣赏,按现在时髦说法,他的“粉丝”不多,这一点早在民国时期也是如此,记得民国时期郑午昌曾写信给黄宾虹,认为所见他的画,觉黑度尚嫌不足,请他 画一幅黑到无可黑的山水画,给其欣赏,宾虹非常高兴,引为知音,立即挥毫,邮寄相赠。 不过,鉴于黄宾虹在 20 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后市他的书画作品尤其是精 品仍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篇二:野狐禅特训营笔法班视频课文字整理

今天笔法班视频辅导的内容主要讲临帖的三个阶段,装门面的说,是三个境界。

慢:临像——方圆形状结字等模拟原帖。

快:可像可不太像,重视速度节奏,有书写感,用笔相对贴近原帖。 意:不像。可有个想象的对象,例如写米芾,你想着的却是颜真卿等,有点灵魂出轨的意思哈。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同学临的很认真,但是没有书写感,有些临的太粗心或者临不准,这些情况比较普遍。 要临得象,就必须要慢,首先临帖要非常的认真,我们是学古人,不是写你自己,开始的时候要尽量模仿出来,要随时调整动作以及笔头的朝向、笔毫恰当转换。这种临摹只有原帖,没有自己,不需要自己。一个字可以临两三分钟,目的就是临像。通过像,试图理解古法。 手的动作其实就是一个形式,形式很重要。写到哪里,应该用什么动作,有规矩。但更重要的是根据点画用笔去调整,这样的动作形式才不是花架子。并不是你摆一个手势,就能把字写好,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写出实际效果,这样你的动作形式才有意义。

比如这个“诸”字,右边的两横的朝向不同,要仔细看,第一横是朝向是左边,第二横是上面,第一横是从左边切笔过来再往右;第二横是侧锋,笔杆要倾斜。如果是指向别的地方,动作又不同,必须看清楚,才写得出来。

我在二王班特别强调临帖要仔细,并时刻为创作着想。好比你努力工作,就是为家人着想,为老婆孩子着想,否则失去动力和压力。如果临帖的时候没看清楚,那么你在创作的过程中肯定也没准头,创作就是要作出你想要的点画给人看,就是看谁做得细,做得艺术,并不是你把它写得四平八稳、“好看”。这个慢临的过程就是要仔细的看清楚

这些点画,方的还是圆的,朝向是哪里,点画位置在哪里,外轮廓形状怎样,上下字什么关系,等等。

如果临不像,可以先对字帖进行描摹。通过描摹的方式对这些点画结构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和体会,在下次临帖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注意,不会太随便。 第二个阶段是可以快一点临,在对帖子比较理解、领悟的比较好、也能写得很像的基础上。你可以临得像一点,也可以不太像,关键是理解的临。点画要有快慢对比,有些地方不写快是没有意义的,比如二王一脉的出锋、牵丝这些地方必须要有速度,细线条的地方必须是快的,不然线就是死的。临帖没有书写感节奏感,原因往往就在收笔起笔调整的不够,节奏是快和慢对比出来的,不是所有点画都要快,所有都快也是没有节奏。节奏还有墨色的对比,点画大小的对比,大小的对比,断与连的对比,疏与密的对比等。我现在讲的节奏从用笔来说,主要就是一个速度对比。

如果要把这个字写快,必要理解去临。古人为什么写的这么好,很大程度在于一个连贯的书写。点画之间是相互借力的,所以就节节生发,都是在一定的速度内自然完成。尤其你在生宣上写,更加讲究瞬间的动作到位。不管纸怎么洇,你都要敢于做足动作,好的字是由一个个到位的动作、点画构成的。到位的点画间相互借力、联系,就算洇掉了,骨子里还是好的。相互借力,点画才有书写感、才是活的。看到一个字,要去判断怎么用笔的,知道怎么用笔之后就可以写快了。我们要求写的像,像的目的就是要模拟它的用笔方法,当我们对它的用

笔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就可以发挥了,在一定的速度状态下,写这个点画不一定会一样,会根据纸张毛笔等工具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发力轻重也不同,只要你理解去写就好了,这是个直通创作的写法。

临得好还是不好的标准,是你的点画有没有恰当的控制,符不符合古法——这是有标准的。你不像但是你符合标准就是好的。历代大师的临作,都是不像的。他们不是临不像,而是不想临像。有人从临得像不像的角度去判断好坏,只能说初级得不能再初级了。但是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有要求,要求能像也能不像,做到这一点,才算是通的。在原帖的基础上,要写出节奏,写出理解,写出点画在自然的一个状态下的效果。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写才对。

第三个阶段就是临的不像,这个阶段你对结字章法笔法的规律都有理解以后才容易做到,因为要写的不像,这个结构点画的形状都需要做出改变,还有章法、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都要做出改变。需要一定的基础,需要你对某一种点画形态有一种概念,比如我现在是临苕溪诗,那么想的应该是什么?是谁?是王羲之、王铎?就是你貌似写这一个帖子,脑子里想的却是别人。你想的“那人”,是你现在向往的目标,是你追求的理想。但在实际操作时,也不必表露得太明显,你想着她,但不让她知道,别人也不知道,她是你的暗恋对象,这样你也不觉得尴尬。

今天临帖的内容就讲到这里,下面是回答大家的问题。

青鸟回眸:老师,笔法改了,字的形状改不改?

禅师:笔法与字形确实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笔法决定点画形状,而点画形状组合成字形。但这个“形状”到底会有多大程度的改变,变得面目全非、还是似曾相识?我们发现,在一定的结构里面,也可以安排不同的笔法,这些不同的笔法是服从结构的。这样,又产生了“结构先行”的观点。我的看法,你可以用笔法去组织结字,也可以用结字去统领笔法,它们是并存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认识这点很重要。我们看到太多笔法生结字的观点,结果他们的结字乏善可陈;我们看到太多叨叨结字为先的人,结果他们非但结字失法,笔法也无法无天,不今不古,不伦不类。

学员:不学楷书可不可以魏碑代之?

禅师:魏碑也是楷书一种。写魏碑的话,对写二王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魏碑点画成方块状,在自然书方面比较欠缺,再学二王可能会在自然书写上会有冲突。不过,当你把它打通之后就都不是问题,打通之后二王的写法也可以借鉴魏碑,写魏碑也可以借鉴点帖学。艺术,没有什么可以或者不可以,他其实跟这个人有关系,看你怎么学。 SKD11:请老师看看我临的。

篇三:美术概论第一部分

美术概论

第一部分

一、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杨飞云简介

1954年生于内蒙古,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82-1984年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4-2006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87年作品《北方姑娘》获上海“首届中国油画展”优秀奖,1988年参加“中国油画人体艺术大展”, 1989年作品《唤起记忆的歌》获“第七届全国美术展”银奖,同年赴美国访问学习。1995年赴瑞典、荷兰、比利时参展考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杨飞云的油画具有西方古典绘画样式的一切要素。如严谨的造型、精细的笔法、匀净的线条、典雅的色彩等等。由于他在绘画语言上的不断追求与多年探索,其技艺愈来愈近乎成熟,其作品的形式也愈来愈近乎完美。从杨飞云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所探求的是一种理想的美,而理想美正是古典绘画最主要的因素,它不仅涉及作品的形式,而且关系到画家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杨飞云扎实的艺术功底,对美的执着追求精神,对艺术的献身意识与创作意识,决定其终会有辉煌的成绩,会给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人们对美的需求与渴望。 材料二:饶宗颐简介

1917年生,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幼耽文艺,继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1937年刊登于“岭南学报”,以此知名。1935年应中山大学之邀,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1939年至1941年协助叶恭绰先生编“全清词钞”。1943年至1945年任无锡国专教授。1947年至1948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63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1965年至1966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1968年至1973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1970年至1971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1972年至1973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1973年至1978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兼系主任。期间于1974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1978年退休后,于1978年至1979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1980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学、敦煌学、古文字学、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中外关系史、音乐、词学、经学、潮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目录学、简帛学等,均有专著,已出版著作100多种(其中专著逾60种),发表论文1000多篇,诗文集十余种,书画集45种。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隶书兼采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仅方寸空间的小品,风格形式尽管多样,而沁人心扉的书卷气总洋溢于每件作品(摘自《饶宗颐书画》)。饶教授为国际汉学界及海内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以杨飞云和饶宗颐为案例,谈一谈一个合格的艺术家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艺术素养?

答案:

所谓艺术修养,就是指在取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的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的艺术作品,如果能达到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应有的艺术高度,那就成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2、深厚的文化素养

3、丰富的生活积累

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A.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B.丰富的艺术想象力C.独特的记忆力(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二、简单题

1. 吴冠中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谈一谈吴冠中先生有哪些著名的艺术观点?

答案参考:

(1)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

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东大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

(2)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行,为什么?又比如,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中国画近亲结婚,代代相因,越来越退化,甚至变得越来越猥琐。

(3)我很幸运:出国前,是跟着潘天寿学的中国画,他是完全传统的,本人画得很好。后来我在巴黎学了3年,看遍了欧洲的艺术馆,知道西方艺术好在哪里;回来后结合国情,加以表现。我明白,传统的东西过去了,强调也没有用,鲁迅早就点出来了。回到传统是不可能的,抱着传统死路一条。但中国有大量画家不懂西方艺术,接受不了,有人连马蒂斯都骂,对西方艺术一律排斥打击,其实是束缚了自己,结果只会因袭古人,不会创新。中国画家凡是有点创新的,都学过西画。西方的大评论家对东方艺术不排斥,会欣赏。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香港举办了一个现代中国画展,媒体突出宣传两个重点主题:黄宾虹代表传统,吴冠中代表创新。他们评价我是叛逆的师承,“代表了一股巨大的超越传统的创新力量,令国画艺术焕然一新。”我在艺术上要求太严格了,考虑到百年以后的中国画前途,只是苦了自己??

(4)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5)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感情有真假,有素质高低的不同,有人有感情,但表达不出思想。我现在更重视思想,把技术看得更轻,技术好不算什么,传不下什么。思想领先,题材、内容、境界全新,笔墨等于零。

(6)人生只能有一次选择,我支持向自己认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不大哭而归,错到底,作为前车之鉴。

(7)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

(8)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9)怀才就像怀孕。只要怀孕了不怕生不出孩子来,就怕怀不了孕。所以我天天在外面跑,就是希望怀孕。

(10)笔墨等于零:脱离了画面,单独的线条、颜色都是零。笔墨不是程式化的东西。

(11)一个情字了得年轻的我,抛弃浙江大学的工程学习,宁愿降班,转入了杭州艺专。从家庭的贫穷着眼,从我学习成绩的优异着眼,从谋生就业的严峻着眼,所有的亲友都竭力反对我这荒诞之举。我当然也顾虑自己的前程,但不幸而着魔,是神,是妖,她从此控制了我的生命,直至耄耋之年的今天。

(12)岁月流逝,留了回忆。一切的付出与坎坷都从创造中获得了解脱与回报:恋情被觉察的满足。恋情无边,发现真实与创造美,永远是诱惑科学家和艺术家忘我的动力。别人称颂他们的使命感,这使命感其实是感情的喷发或爆炸。

(13)学艺之始,我崇拜古今中外的名家与名作,盲目的。岁月久了,识见广了,渐渐有了自己的识别力:名家不等于杰出者,名画未必是杰出之作。人死了,哪怕你皇亲国戚,唯作品是沟通古今中外的文脉。伪造了大量的废物欺世,

后人统统以垃圾处理。我分析自己对名家与名作看法的转化因由,要害问题是着意于其情之真伪及情之素质,而对技法的精致或怪异已不再动心。情之传递是艺术的本质,一个情字了得。艺术的失落同步于感情的失落,我不信感情的终于消亡。

(14)我写过一篇千字文,笔墨等于零: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文中主要谈创作规律,笔墨的发展无限,永远随思想感情之异而呈新形态。笔墨属技巧,技巧乃思想感情之奴仆,被奴役之技有时却成为创新之旗。石涛谓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明确反对以古人笔墨程式束缚了自家艺术,其实他早先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理念。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而成见之被推翻当缘于新实践、新成果的显现,历史上已多明鉴。

2. 结合佛教,或道教,或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美术成就论述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答案:

(1)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

(2)在某些方面宗教对艺术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3)表现在宗教具有阻碍艺术发展的作用。它把艺术限定于宗教所规定的范围和式样中,以理论的形式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在一定程序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

3. 结合中国古代画论,或近现代、当代画家的相关案例,论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答案:

有些艺术作品能体现一定时代的道德准则,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内在意蕴等表现出来。艺术家的道德观也会影响他的艺术创作。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同时,道德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既然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当然就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


黄宾虹千字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1397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