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千字文好词妙语

时间:2016-12-03 12:43:0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古诗词,千字文,好词积累

第9课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日积月累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湖南岳阳楼联

桂林无杂木山水有轻音

———广西桂林桂山书院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联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景色的对联?

第10课

《题西林壁》

【北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译文 折叠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近、横、侧四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比喻对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能得出的答案。

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日积月累

百花齐放 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寒气逼人 柳暗花明 桃红柳绿

骄阳似火 金风送爽 枫林如火

滴水成冰 银装素裹 果实累累

描写春天_

描写夏天

描写秋天

描写冬天

你学到了什么?

第11课

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简析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

日积月累

崇山峻岭连绵起伏 巍然屹立 山包海容

峰峦叠嶂怪石嶙峋 千峰万仞 千山万壑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山的词语,和同学交流一下。

第12课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日积月累

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日日走,能行万里路;时时学,能读万卷书。

——谚语

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第13课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篇二:好词好句好段佳句妙语

佳句妙语

1、不管你到天涯还是海角,你永远也不出母亲的心灵广场。——汪国真《母亲》

2、普通、平常,如山边野草一样。——毛泽东

3、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静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4、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5、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6、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7、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便是跨河的桥梁。

8、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问心无愧的一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9、魔窟连声爆炸,烟火不断冲腾,在火光中,中美合作所魔窟正在脚下崩溃,毁灭??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1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含任天真。——唐·李商隐《赠荷花》;

11、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唐·白居易《长根歌》;

12、对照雷锋的思想,一切只为自己而活着的人,则显得多少渺小,多么没意义啊!

13、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老舍

14、真愿成为诗从,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老舍

15、用夸张手法扩写句子

气得(鼻孔冒烟) 穷得(揭不开锅)

静得(听到心跳) 冷得(直打哆嗦)

瘦得(皮包骨头) 建筑高得(直插云霄)

16、用比喻手法扩写句子

水面像(镜子)慢得像(蜗牛)

凶得像(豺狼)月膏像(银盘)

笨得像(狗熊)痛得像(刀绞)

苦得像(黄连)知识就像(浩瀚的海洋)

快乐得像(吃了蜜似的) 快得好似(离弦的箭)一样

17、用拟人手法扩写句子

太阳(露出了笑脸) 高粱(涨红了脸)

稻子(笑弯了腰) 泪水(夺眶而出)

星星(眨着眼睛) 巨浪(拍打着堤岸)

18、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O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S是曲线,是优美??(字母)

19、宽容是一种消创造人与人之间摩擦的润滑剂;宽容是一种让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的镇静剂;宽容是一束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的阳光,宽容是一座沟通彼此间心灵的桥梁??(宽容);

20、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沙漠中一泓清泉,使心灵枯蘶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

21、生命旅程中,拥有来自西面八方的各种提醒!它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走了火的雷霆霹雳;可以是廖廖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不停的絮絮叨叨;可以是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提醒)

22、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一曲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润它的大地的感恩; 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感恩)

23、走进井里是圆的,走进田里是方的; 走进小溪是弯曲的??走到哪里,便遵循哪里的规矩。走进池塘是静止的;走进黄河是奔腾的;走进浅坑是微小的??走到哪里,便把自己和哪里融在一起。走进山崖滴穿岩石,进进浴地除污清垢,走进大地滋润万物??走到哪里,便在哪里奉献自己。(流水)

24、老师是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是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是雨露,滋润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您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家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老师)

25、是少年队员宣誓时眼中闪动的泪花;是小朋友拾金不昧时脸上露出的笑容;是焦裕禄推开乡亲的柴门时送去的春风;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自己怀中的深情??(诚信)

26、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能买到钟表,不能买到时间;能买到书本,不能买到知识;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能买到珠宝,不能买到美丽;能买到房子,不能买到温暖。

27、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蓠下,悠悠见南山”的闪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28、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生活是一条长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

29、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赔,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就像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快乐。

30、老师和家长用来抽打学生的皮鞭子。(分数)

31、当你顽强生长时,扎根得也就深了。(松树)

32、透进来的是阳光,而挡住的是寒风。(窗子)

33、资格比花老得多,却乐于为花陪衬。(绿叶)

34、我是一个平凡者,不想与太阳争辉。(路灯)

35、放飞你,为的是放飞我心中的梦想。(风筝)

36、虽然颜色单调,可整天吸引着许多学子的目光。(满黑板的真理,但没有一句是自己的。)(黑板)

37、为帮别人改正错误,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却

耗费了自己的青春)。(橡皮)

38、为了别人的学习,不惜自己粉身碎骨。(总喜欢表现自己,却总是逃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粉笔)

39、你不偏心,客观地称出重量,你是公平的化身。(你最偏心,哪边分量重,就偏向哪边。)(天平)

40、为了照亮别人,不惜燃烧自己。(仅仅为了片刻的光耀,却不惜耗尽自己短暂的生命)(蜡烛)

41、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是清凉可口的泉水,清甜解渴;是新鲜味美的果汁,滋心润肺??(语文)

42、为别人遮风挡雨,心里却无一点怨言(雨伞)。

43、你越是飘飘欲醉,离死亡也就越近了。(香烟)

44、看似轻浮,却有一颗舍己救人的之心。(救生圈)

篇三: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

化,儒、道、墨、法等学派文化,百川归海,相互触摄,绵延至今的历史产物。她经过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及以后兴衰迭变的历史选择,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思想文化主流,再同佛教思想交合涵化而构成儒道佛三教合流的中华思想文化。

太上感应篇


千字文好词妙语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113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