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关于陶瓷的介绍900字

时间:2016-11-30 11:45:4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陶瓷介绍

【陶瓷】

瓷体现了实用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它不但能直接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服务,而且具有高品位的艺术欣赏价值。中国(China)

最早被世界认识正是因为瓷器(china),中国

的陶瓷器素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

装饰新颖瑰丽而享誉世界。回顾陶瓷器漫长的

历史脚步,它的每一步无不闪耀着科学、艺术、

文化和智慧的光辉。

商代陶瓷碗

【定义】

陶瓷英文Ceramic(或者China);陶瓷拼音Táocí;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以前人们把用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称作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陶瓷的主要产区为彭城镇、景德镇、醴陵、高安、丰城、萍乡、黎川、佛山、潮州、德化、淄博、唐山、北流等地。此外景德镇是我国“瓷都”。

【特性】

说到陶瓷材料,难免将陶与瓷分开来谈,我们经常说的陶瓷,是指陶器和瓷器两个种类的合称。在创作领域中,陶与瓷都是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陶与瓷却有着质的不同。

陶质材料:与瓷相比,陶的质地相对松散,颗粒也较粗,烧制温度一般在900℃—1500℃之间,温度较低,烧成后色泽自然成趣,古朴大方,成为许多艺术家所喜爱的造型表现材料之一。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黑陶、白陶、红陶、灰陶和黄陶等,

1

红陶、灰陶和黑陶等采用含铁量较高的陶土为原料,铁质陶土在氧化气氛下呈红色,还原气氛下呈灰色或黑色。

瓷质材料: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

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烧

制温度一般在1300℃左右,常有人形容瓷器

“声如磬、明如镜、颜如玉、薄如纸”,瓷多

给人感觉是高贵华丽,和陶的那种朴实正好

相反。所以在很多艺术家创作陶瓷艺术品时

会着重突出陶或瓷的质感所带给欣赏者截然

不同的感官享受,因此,创作前对两种不同

材料的特征的分析与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纹饰金玉满堂图

【分类】

陶与瓷的区别在于原料土的不同和温度的不同。在制陶的温度基础上再添火加温,陶就变成了瓷。陶器的烧制温度在800-1000度,瓷器则是用高岭土在1300-1400度的温度下烧制而成。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按材料可分为:粗陶、细陶、炻器、半瓷器、以至瓷器,原料是从粗到精,坯体是从粗松多孔,逐步到达致密,烧结,烧成温度也是逐渐从低趋高;按用途分为:日用陶瓷,艺术(工艺)陶瓷,工业陶瓷等。

【工艺】

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2

印模 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又分为湿修和干修。

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用的上釉方法有浸釉、淋釉、荡釉、喷釉、刷釉等。 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序精雕细琢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有气窑、电窑(加热方法)等。 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修补 成瓷缺陷的修补,一件完美的瓷器有时烧出来会有一点瑕疵,用JS916-2(劲素成)进行修补,可以让成瓷更完美。

【文化】

作为汉族传统文化之一的陶瓷文化,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它以活生生的凝聚着创作者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意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汉族文化,叙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而前行。

新石器时期彩陶中的陶塑作品,记录着先民生存的愿望。那陶塑的猪、牛、狗,模仿着打猎而来或者豢养而食的动物形象,演示着与大自然搏斗的酷烈,表达着文明的演化与发展。摩娑这些与实物逼真无二的作品,想象着先民的困惑、喜悦和奋争,那在洪荒、野蛮中奔突与呼叫的景象,撼人心魄。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那刚毅肃然的将军,那牵缰提弓、凝神待命的骑士,那披坚执锐、横

3

眉怒目的步兵,那持弓待发、目光正视前方的射手,以及那风神骁骏、横空出世的战马,共同组成的方阵,张扬着力量,张扬着神勇,令人回想起那硝烟四起的金戈铁马的战国时代,想象着秦国军队那种风卷残云、吞吐日月、横扫大江南北的军威。它尽管是一个军阵,但它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形象地记录着那个时期的历史。

秦兵马俑 唐三彩

唐三彩 “唐三彩”所表现的那种激扬慷慨、瑰丽多姿、壮阔奇纵、恢宏雄俊的格调,正是唐代那种国威远播、辉煌壮丽、热情焕发的时代之音的生动再现,宋代陶瓷艺术的

俊丽清新,正是那个时代审美习尚、哲学观念的反映,明清时期的斑斓与柔丽,是社会生活与审美观念使然(熊廖《陶瓷美学与中国民族的审美特征》),改革开放以后的雄俊、奔放也是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观念、生活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汉族文化史。陶瓷文化与绘画、书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些艺术部类,都是最为典型的中国民族艺术。

4

篇二:关于陶瓷

二、瓷砖分类

1、性质分类:按吸水率

瓷砖是一种陶瓷,但许多人并不知道,陶是陶而瓷是瓷,陶瓷是对它们的合称,实际上指的是两回事。陶与瓷的区别在于它的质地,而判断质地的标准正是吸水率。

什么是吸水率?其实陶瓷坯体不是绝对实心的,它中间含有大量我们肉眼可能看不见的气孔。而这些气孔,尤其是表面的开口气孔会大量吸水,而出现了吸水率这个指标,它是指陶瓷制品中的气孔吸附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

瓷的吸水率低,所以它的结构致密,强度高,按国家标准,吸水率低于3%就属于瓷。而陶的结构相对就要疏松,强度也较低,故其吸水率就高,按国家标准,吸水率高于10%的称为陶。而对于吸水率在3—10%之间的,称做炻(又叫半瓷)。

瓷砖的分类更详细一些。行业标准:按吸水率(*E)分为:

(1)瓷质砖pocelaintile(E≤0.5%)

(2)炻瓷砖vitrifledtile(0.5%<E≤3%)

(3)细质砖finestonewaretile(3%<E≤6%)

(4)炻质砖stonewaretile(6%<E≤10%)

(5)陶质砖earthenwaretile(E>10%)。

2、抛光砖与玻化砖

有人认为抛光砖与玻化砖是不相同的,甚至还有人说玻化砖比抛光砖好、高档,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因为抛光砖与玻化砖是一回事,它们就是瓷质砖,只不过前面两种是不同的形象说法,而后一个是专业的称谓,这好比同一个人,有一个乳名,有一个绰号,还有一个大名。怎么绰号就比乳名高档了呢。

玻化砖是从瓷砖的形成过程进行描述的。玻化也就是瓷化,是指陶瓷在烧制的高温区域,一般是在上千度以后,所发生的成瓷反应过程,这实际上也就是各种物理与化学变化。由于玻化这一形象的说法,较为准确的反映了瓷砖的形成过程,故更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事实上,它与抛光砖是同一概念,并无任何丝毫的不同,只是彼此描述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但是,一些厂家为了自己宣传的目的,可以为消费者制造错误区别,甚至通过报纸和网站广为传播,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3、瓷片与仿古砖

市场上,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瓷质砖,也就是常说的抛光砖外,我们还常常可以看到另外两种瓷砖:瓷片和仿古砖。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大体上说,如果抛光砖属于瓷的话,那么,瓷片就应该属于陶,仿古砖就应该属于炻了。

除了这种性质上的不同,与抛光砖相比,还在于它们在结构上的差别:瓷片和仿古砖的表面是由釉面作为装饰层的,而抛光砖是直接由坯体作装饰面,并无釉面。釉面是指熔融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层玻璃质致密层,以起到装饰与保护作用。这与家庭常用的碗、碟、花瓶等日用陶瓷的结构是完全一致的。

在我们实际使用中,与瓷片相搭配的是地爬壁。我们知道瓷片的强度不高,而地面需要一定的承重,如人来人去,故瓷片不能铺地,而需要另外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地砖,这就是地爬壁。地爬壁在装饰风格上与瓷片相同,但吸水率远比瓷片要低,一般在3%<E≤6%,可以看出属于细质砖。

地爬壁的吸水率与仿古砖的吸水率基本相同,事实上,它们被统称为彩釉砖,而区别主要在于其艺术风格和运用范围的不同。顾名思义,仿古砖的装饰风格是复古类的,具有相应的文化韵味。 但是,随着瓷砖工业和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仿古砖这一提法越来越不准确,因为这些产品并不是仿古的,而更趋向于时尚、前卫的表现风格。同时,在产品的性质方面,即吸水率越来越向更低的方向变化,而呈现仿古砖瓷质化。

4、釉面内墙砖(瓷片)

(1)基本概念:

指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内墙的正面施釉的陶瓷砖,简称釉面砖。由坯体和釉面两层构成。

①坯体:构成瓷片制品的陶瓷质主体。

②釉面:熔融于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致密层。一般有金属釉、哑光釉、水晶釉等多种釉料。有些瓷片甚至含有几种釉,但通常来说,釉种数量越多,工艺就越复杂,生产成本也就越高。

(2)釉面砖的特点:

①吸水率≥10%,属陶质砖。

②由玻璃质的釉面与陶质的坯体构成,与抛光砖为代表的无釉砖产品性质不同。

③耐新、耐用、易清洁、绿色环保,具有很强的时尚装饰性。

④技术含量较低,材质突破、创新的空间并不大,因此,产品同质化严重。

⑤产品花色的创新性却很强,可随意根据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出不同风格花色的产品。

(3)釉面砖分类:

釉面砖一般包括上瓷片、下瓷片、上腰线、下腰线,但也很多种铺贴当中,都不设有上腰线,且上瓷片和下瓷片也不区分。花片可用可不用。

5、饰花釉面砖及腰线(用于墙面的点缀装饰)

(1)平面印花类:此类产品在釉面砖成品上进行再次印花、堆花,经第三次烧制而成,色彩、图案的种类繁多;

(2)平面印花加抛光砖类:此类产品在第一类平面印花的基础上再次整体添加透明熔块烧制,然后进行平面抛光,使图案与坯体结合的更加紧密,颜色更加润泽;

(3)陶瓷浮雕类:此类产品将图案制成模具,陶瓷原料经过模具冲压形成,然后施釉、上色, 本类产品表面有凹凸纹路,铺贴后能够增加版面节奏感与层次;

(4)树脂类产品:此类产品运用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殊材质,由模具冲压成形,表面有凹凸感、纹理细腻,图案逼真,立体感强,整体铺贴易显高档感。

三、工艺流程

1、抛光砖:选料 配料 球磨制浆 喷雾塔造粉 大颗粒砖 大颗粒造粉

非大颗粒砖:压制成型 干燥 素烧(第一次 约100℃)

非渗花砖:印花 釉烧(第一次 约1200℃) 刮平 抛光

磨边倒角 分级 防污处理 包装 终检 入库

2、釉面砖:原料 配料 球浆 造粉 压制成型 干燥 球釉 素烧(一次烧) 施釉 印花 釉烧 磨边 分级 包装 入库

3、复古砖:原料 配料 球浆 造粉 压制成型 (单一或多种) (不同效果用不同模面的模具) 球釉 粒子 干燥 施釉 磨砂 印花 烧成 喷雾 磨边 分级 包装 入库

四、核心技术解析

1、管道布料工艺

(1)微粉工艺

通过精密的造粒工艺,根据产品颜色要求,将多种粉料研磨成口径小于0.01毫米的粉粒,采用管道随机二次布料技术,先将底粉注入模具,再将产生产品颜色纹理的面粉(共二次布料)粉料注入模具内,经过压制高温烧成的产品即为微粉产品。微粉产品是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

(2)反打微粉工艺

反打微粉是相对于微粉工艺(可称为正打微粉)而言的,它与微粉工艺不同的是先将面粉注入模具,在将底粉注入模具,经压机压制成型后将坯体倒转过来取底面抛光的生产工艺称为反打微粉工艺,它本质上也是一种微粉工艺。

(3)普通管布料工艺

根据产品颜色要求,同时将多种颜色的粉料颗粒以管道布料的方式注入模具内,经压制高温烧成的

产品就是普通管布料产品,普通管布料产品都是通体砖。这是与微粉工艺不同的地方,微粉工艺产品不是通体砖。

(4)定位布料工艺

定位布料是指将所需颜色的色料按预先设计的纹理进行定位式的布料工艺,其纹理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控性。

2、其它工艺

(1)渗花工艺

瓷砖粉料经压机压成坯体后,经过烘干、用丝网印花工艺在砖坯上将事先设计好的产品纹理的釉料物质(一种长久发色的无机盐)印刷出产品的纹理,这种工艺称为渗花工艺,渗花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产工艺。

(2)颗粒工艺

颗粒工艺根据砖面装饰需要进行造粒,颗粒一般有透明料颗粒、半透明料颗粒和全颗粒三种,然后将颗粒镶嵌进坯体粉料中间压制成型、经高温烧成的瓷砖生产工艺。

(3)复合工艺

复合工艺是指同时在瓷砖上出现两种以上生产工艺,例如微粉渗花工艺、微粉颗粒、微粉渗花颗粒等,是几种生产工艺的复合,在瓷砖表面上出现有几种生产工艺生成的花色纹理。

(4)微晶工艺

微晶体物质是介于玻璃和陶瓷之间的中间态物质,既具有玻璃的光泽度、吸水率、易加工性等性能特征,又具有陶瓷硬度高、强度大等性能特征,因此微晶工艺产品是一种全新的装饰建材产品,装饰效果更好,性能更优异,但产品造价更高。微晶工艺产品目前在建材界有两种产品,即微晶玻璃表面+陶瓷坯体构成的微晶玻璃复合板,和微晶玻璃通体板两种。

五、性能指标

1、吸水率

在一定条件下,瓷砖能吸入的水分与砖重的比率就是吸水率。吸水率是一个衡量瓷砖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瓷砖内部的玻化程度、吸水率越低其玻化程度越好,产品越不容易吸污,产品越经久耐用。

2、光泽度

试样在镜面方向的相对反射率乘以100。光泽度主要用来形容砖的反光、倒影效果、光泽度越高装饰效果越好。

3、莫氏硬度

表示产品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莫氏硬度共有十个等级,分别为滑石1级、石膏2级、方解石3级、萤石4级、磷灰石5级、长石6级、石英7级、黄玉8级、刚玉9级、钻石10级。

4、放射性

某些特殊元素在电子跃迁过程中质子的分裂时,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射线,我们把元素具有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其中白砖是最容易产生放射性超标的瓷砖产品,主要因为某些不法厂家加入了容易产生放射性的硅酸锆增加白砖的白度。放射性在国家检测中有A、B、C三个等级。

5、耐磨性

耐磨性是用在一定的作用力、一定的磨料、一定的转数下磨出的陶瓷砖粉的体积来描述的,磨下来的陶瓷砖粉越多,耐磨性能就越好。耐磨性是反映瓷砖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耐磨度数值越小使用寿命越长。

6、防污性

防污性能的测定是用在标准的易产生痕迹的污染物涂在砖的表面上,过一定时间后用不同种类的清洁剂来清洗,从而确定陶瓷砖面的防污效果。陶瓷的防污性能,主要是由于瓷砖表面存在针孔或者陶瓷玻化程度不彻底造成的。

7、耐化学腐蚀性

是指瓷砖对化学物质(如酸碱盐等)侵蚀的抵抗能力。耐化学腐蚀性好,即使长期处于酸性或者碱性环境下,瓷砖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此项指标主要表征瓷砖的使用范围。

8、抗寒冻性

也称为抗急冷急热性,是一个衡量瓷砖在气温变化大的气候环境下产品能否正常使用的标志,这一指标在北方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环境下特别值得关注。

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各种器物。化学上属于硅酸盐类。它是我国的国粹,国外认识中国就首先通过陶瓷来认识的,中国的英文CHINA就是陶瓷的意思。

一、陶瓷的分类:

1、陶:一般是用陶土作胎。烧制陶瓷的温度大体在900-1050摄氏度之间。陶器的胎本质地比较疏松。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较强的吸水性。一般的陶器表面无釉,即使有釉也是低温釉。如:土锅和用于日用器皿,缸器,建筑卫生装饰用品。

2、炻器: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一种陶瓷品种。它具有三大特点:耐温结冰性比较好,有利于高温蒸煮消毒和冰箱储存;机械洗涤强度高;铅镉融出量比较低,有利于微波炉加热,因此,随着"厨房革命"的兴起,精炻炻器餐具逐渐变成了欧美、东南亚的"热门货"。主要用于日用器皿,建筑卫生用品,工业用品。

3、瓷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坯体致密,基本上不吸水,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瓷质细腻,玻化程度高。主要用于日用餐茶具,陈设瓷及部份工业瓷。

特种陶瓷:用于现代化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所需的陶瓷制品。其中又分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

二、瓷器的分类

1、高温瓷;通常烧成温度在1100摄氏度到1350摄氏度之间,原料溶解充分,瓷表光滑圆润,声音清脆、硬度较好、相比不易破碎。

2、低温瓷:通常烧成温度在800摄氏度左右,声音混浊,又易破损,因为其密度和溶解不够。 同时瓷器又分出很多类产品:

1、骨质瓷:它目前属于最好的日用陶瓷,原料讲究,以磷酸钙为助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系统瓷。并在原料里加入37%-42%左右的牛骨骨碳。烧成温度分两次,第一次在1260摄氏度左右,第二次釉烧1160摄氏度左右。其成品晶莹剔透,光色柔润,透明度极高,在有光下看,会有淡淡的骨质本色,价值极高。

2、强化瓷:以"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硅"的三元系统瓷。在瓷胎配方中引入20%-30%的氧化铝,让其在瓷胎中弥散分布,提高了瓷胎的强度,用氧化铝取代石英,并选原料,瓷胎中残余石英极少,可以克服残余石英热膨胀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配方中加入少量致密添加剂,可以减少玻璃相的数量,克服了玻璃的脆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并在釉料中加入大量的细瓷粉,克服了烟熏、釉泡、釉面针孔等缺陷,使釉面更加光润柔和。特点是有良好的电学性能,高的机械强度及热稳定性,用于电工陶瓷材料及高级日用陶瓷。

3、贝质瓷:是在原料中加入了矿物质贝壳灰,在经过0-1320摄氏度的直接高温烧成,其特点是质地纯白,透明度很强,给人一种纯洁的感觉。不透气,吸水率很低,瓷质坚硬,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适于餐具,茶具,陈设瓷和艺术瓷。

4、白瓷:它属于一种高温烧制的产品,溶解度和强度都很好,是一种便宜的瓷%c
关于陶瓷的介绍9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86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