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可持续发展1000字

时间:2016-11-30 10:53:4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可持续发展

期末作业

题目:可持续发展与生活 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学修课《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一章 导言

一、可持续发展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二)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与现实

一、可持续发展的现实

(一) 生态环境与发展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导言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

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

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

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

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

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世界未来学会主席、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科尼

什曾说过,就社会变革的角度而言,1800年—1850年可称为迅速变革的时期;

从1950年开始,我们这个星球出现了一个彻底变革的时期;而70年代以来,

变革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可称作“痉挛性变革时期”。社会以及人的能力的迅速

发展,确实使人类在控制自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宏观领域,人类制造的

宇宙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在微观领域,我们已经深入到原子核内部的研究,

并把成果应用于解决能源问题和武器制造上。人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发展

下去,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前途就会越来越光明。但是,自本世

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自己的这些进步却产生了种种疑虑,人们越来越感到,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迫切地需要对我们过去

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需要

在价值观、文化和文明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地变革,寻求一种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传统的发展模式给我们造成了各种困境和危机,它们已开始危及人类的生

存。(1)资源危机。工业文明依赖的主要是非再生资源(如金属矿、煤、石油、

天然气等。据估计,地球上(已探明的)矿物资源储量,长则还可使用一二百年,

少则几十年。水资源匮乏也已十分严重。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

的水是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而且这些水的分布极不均匀。发展中国家大多是缺水

国家。我国70%以上城市日缺水1000多万吨,约有三亿亩耕地遭受干旱威胁。

由于常年使用地下水,造成水位每年下降2米。(2)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沙”

字结构即“少水”之意。水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人体70%由水构成。沙漠即意

味着死亡。现在,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草场遭到严重破坏,世界沙漠和沙漠化

面积已达4700多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30%,而且还在以每年600万公

顷的速度扩大着。(3)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

噪音污染、固体污染、农药污染、核污染等等。由于工业化大量燃烧煤、石油,

再加上森林大量减少,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其后果就是气

候反常,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据统计,到2000年,可使地球温度上升

2.7——8.1゜C。由于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大量使用,使南极臭氧空洞不断扩大。

据估计,南极春天臭氧层比15年前已变薄50%。(4)物种灭绝和森林面积大

量减少。由于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和焚烧,每年减少4200英亩,按这个速度,

到2030年将消失殆尽。据估计,地球表面最初有67亿公顷森林,陆地60%

的面积由森林覆盖。到80年代已下降到26.4亿公顷。由于丛林减少,使得地

球上每天有50——100种生物灭绝,其中大多数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当代发

生的各种危机,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传统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一种

以摧毁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道路。人类已走到十字路口,

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类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与现实

(一) 生态环境与发展:

1,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 能源污染。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重工

业 发展为核心进行的,而重工业,企业为追求生产数量与规模,多数采取低能源成本的生产方式,对能源的使用不彻底,也没有配套的除污设施,企业的生产行为就象是在进行一次次的能源浪费,使得能源资源本不富饶的中国面临更多资源保护与环境控制方面的问题;大气污染。中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资源仍然是煤,中国是世界煤消费最大国,同时还是世界原油消费第二大国。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给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破坏性影响;水污染。中国城镇供水面临很多的问题,据统计,在660个大中型城市中,约有400个已存的各种各样的水问题;有1/4已达到警界标准。地下水资源已被渐渐污染,还有20%的水资源已无法再生为清洁水。而这所有的水问题都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劳动力污染。企业大规模的生产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种对劳动力的需要似乎与环境保护没有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重工业生产的产品多为非技术型产品,其生产岗位对劳动力没有技术上的要求,因而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浪费较大。但是由于这些劳动力密集的工业还可以减少国家的就业压力,因而其环境污染问题更易被忽视,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自然退居经济发展之后,使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面临更多来自经济发展需求的压力。此外,在改革进程中,由于政府已经逐步消除人口移动的限制,使更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工业企业,中国的城镇人口增加,到2004年。中国城镇人口近总人口的42%。这使得中国城市人口进一步集中。这种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其代价是中国可耕种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同时还会产生粮食生产力的危机。城镇化的发展还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劳动力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必须选择一种更为高质而快捷的生活方式。这促使粮食生产部门使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来满足这种生活方式,这会使更多的江河湖海受到污染。土地污染也会更为严重;垃圾污染。我国废弃物排放量大,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的郊区和河流荒滩上,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余公顷,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全国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围城。此外,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毒有害废弃物也有所增长。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都未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和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中国亟待解决并具有严重潜在性危害的环境问题。

2,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虽然进入2003年后。新一代领导人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予以解决,然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种种冲突却使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容乐观。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和资源储量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要想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治理资金与技术资金促使企业使用最能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有效利用资源。而我国各企业及政府部门对经济数量的追求往往让他们忽略或放弃了这部分投入,致使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资金支持和技术发展严重落后。我国在九五计划期间,政府拿出了360亿(约45亿美元)主要用于污染控制和防治,这是近两倍于六五、七五和八五计划986-2000)之和的环保投资,然而这一数据仍然低于1%的GDP数量。“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首次突破GDP的1%。达到1.18%。但这一投入并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基本需要。据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每年环境

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百分之四到八,再加上生态破坏带来的损失,总的占到GDP的百分之十三到十五。在《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指出。中国2004年全年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占全年GDP的3.05%,治理成本占GDP的1.80%,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GDP的

1.80%。这一切资金要求与我们现有的投人数额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资源短缺的约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方式。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产生了一种资源约束的错象。而且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造成我国产品结构、进出口技术结构各方面严重失调,其发展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环境的急剧恶化。如果我国有好的市场经济,转变了现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就会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能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时,资源约束的现象才会真正消失。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篇二: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自然辩证法课程结课论文

学号、专业: 1408201034 仪器科学与技术

姓名: 赵飞骏

论 文 题 目: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指 导 教 师:李雅丽

所 属 学 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 12月 14日

摘 要

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虽然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但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估中中国始终排名靠后,各种压力影响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种压力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的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等给公众的生活、健康与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历史上工业大国所发生的一些环境保护问题的讨论,横向与当前国内环境问题进行对比,探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环境保护的重重困难,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业大国;横向对比;雾霾;未来展望

目 录

1 历史上工业大国发生的意义特殊的环境污染事件 ........... 4

1.1 伦敦雾霾事件 ..................................................................................................... 4

1.2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 5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7

2.1 中国的雾霾 ......................................................................................................... 7

2.2 横向对比 ............................................................................................................. 8

2.3 环境问题的启示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考 ......................................... 8

总 结 ................................................. 10

参考文献................................................ 11

1 历史上工业大国发生的意义特殊的环境污染事件

纵观近代三百年,是属于工业革命的两百年,从十八世纪英国发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美国发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如今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文明形态,使国家拥有了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教育普及以及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的特征,但是同时,单一强调工业化的进程却没有注意工业化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使得历史上的工业大国英国、美国等都遭遇过灾难性的环境问题。通过了解、学习英、美政府对污染事件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以及他们所积聚的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经验,对我们今后治理雾霾天气、环境问题会有诸多启示与借鉴。

1.1 伦敦雾霾事件

早在1863年,伦敦市首都开通地铁后,乘客就从烧煤的牵引机车里问到了浓重刺鼻的硫磺气味,问题反馈到英国最高层,决策者却用一个“拖”字来应对,直到1952年12月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伦敦雾霾事件”,决策者们才猛然惊醒。

1952年12月5日到8日,一场灾难突降伦敦。伦敦市地处泰晤士河谷肚带的高压中心,却连续风速表读数为零,又正值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粉尘在无风状态下与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全城被雾霾笼罩,能见度只有几米,所有航班被迫取消,大量汽车停开,行人找到路的唯一办法是沿着马路护栏和房屋摸索前行,各个医院的呼吸道患者爆满。4天时间里,因雾霾天气引发的直接死亡人数达到4000多人,其中主要是儿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两个月后又有8800人陆续丧生,最终死亡人数达1.2万人1。

专家在对事件进行调查后指出,酿成此次伦敦雾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市民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逆温层现象则是此次事件的帮凶。煤炭燃烧时会生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等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飘尘及凝聚在雾气上,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后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而当时持续几天的“逆温”现象加上不断排放的烟雾,使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比平时高了10倍,二氧化硫浓度是以往的6

倍,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

经过此次雾霾事件,英国政府痛定思痛,于1954年首次推出了严厉的治污特别法案。1956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案》,其中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燃煤电厂一律关闭,在一批城镇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大规模改造市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以此同时,还推出举措治理污染严重的泰晤士河,因为当时泰晤士河已看不到一条鱼,甚至跌落河中的人还要进行常规防疫接种。彻底治理污染不可能一蹴而就。1974年至2007年,根据治理进度,伦敦市政府又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案》、《环境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能源法》以及《空气质量战略》等法令,对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和保护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2。

1.2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洛杉矶市很快就变得空前繁荣,著名的电影业中心好莱坞和美国第一个“迪斯尼乐园”都建在了这里。城市的繁荣又使洛杉矾人口剧增。白天,纵横交错的城市高速公路拥挤着数百万辆汽车,整个城市仿佛一个庞大的蚁穴。随着一战和二战的相继爆发,洛杉矶作为重工业基地的地位不断强化,加上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攀升,美国政府注意力集中于生产制造而非城市生活,导致洛杉矶空气质量持续恶化3。

1943年7月26日,洛杉矶首次发生了光化学污染事件,政府对当时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很快就能搞清楚的。开始认为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导致洛杉矶的居民患病。但在减少各工业部门(包括石油精炼)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后,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后来发现,石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同二氧化氮或空气中的其他成份一起,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的有机化合物,这就是洛杉矶烟雾4。但是,由于没有弄清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究竟从何而来,尽管当地烟雾控制部门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石油提炼厂储油罐石油挥发物的挥发,然而仍未获得预期效果。最后,经进一步探索,才认识到当时的250万辆各种型号的汽

篇三:1000字论文

浙江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的“民营经济”全国皆知,拥有全国最多的民营企业。我国的民营经济

与改革开放同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限制、取缔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

补充作用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

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并且日益成为推动市场改革的主要动力。民营经济的快

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并创造了较为宽松

的外部经营环境。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更加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2004年宪法修改将发展非公

有制经济写入了宪法,国家的政策对其也由“引导、监督和管理”,变为“鼓励、

支持和引导”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政策给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拓宽了

空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行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

度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享受同等待遇”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非公有

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了新的重要政策依据。现阶段,民营经济基本上已成为我国

各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对象。所以,浙江更应该发展民营经济。 在浙江,对民营经济更流行的称呼是“百姓经济”,政府官员如是说,大小老

板如 是说,普通民众更是对此津津乐道。最近,学者又为这一说法换上一个更

有理论内涵的概念——“民本经济”。在“十五”规划中强调发展民营经济,在“十

一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全民创业”、“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并制定

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巢湖市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近几年浙江民营经济的快

速发展,对浙江的整体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加大,但浙江民营经济能否继续保持

过去几年发展的势态,是一个值得探讨
可持续发展1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86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